动保业务

搜索文档
国邦医药(605507)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2025Q2利润超预期 动保业务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03 18:28
动保板块表现 - 动保板块2025H1营收12 59亿元 占总营收42% [3] - 氟苯尼考2024年销售突破3000吨 2025H1出货量达2000吨 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 已通过美国FDA认证及欧洲30多国注册 [3] - 盐酸多西环素获欧盟CEP证书及韩国MFDS审计 销售覆盖50国 客户超200家 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3] - 受益于养殖业规模化加速及兽药落后产能出清 动保板块需求回升 弹性空间显现 [3] 财务业绩 - 2025H1营收30 26亿元(同比+4 63%) 归母净利润4 56亿元(同比+12 60%) [2] - 2025Q2单季营收15 86亿元(同比+2 10%) 归母净利润2 41亿元(同比+16 87%) [2] - 2025H1毛利率26 85%(同比+0 25pct) 归母净利率15 05%(同比+1 39pct) [4] - 2025Q2单季毛利率27 23%(同比+1 36pct) 归母净利率15 17%(同比+2 52pct) [4] 产品战略与产能规划 - 截至2024年实现70+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销售 其中21个产品收入超5000万元 13个超1亿元 [4] - 新增5个常规生产产品 20+产品销量逆势增长 [4] - 未来目标:30个产品全球领先 80个常规化生产 120个具备生产能力 [4] 市场预期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1 67/2 01/2 36元 目标价上调至31 73元(原27 59元) [2] - 催化剂包括动保产品价格修复及终端需求超预期 [5]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推荐国邦医药
开源证券· 2025-05-25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医药原料药受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维持高景气度,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5][6][7] -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55][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动保原料药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 近些年公司收入规模稳健增长,从2020年的42.0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8.91亿元,利润端较稳定,维持在8亿元附近 [13] - 医药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34.5%提高到2024年的42%,毛利率从22.4%提升到28.4%;动保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9.1%提高到31.1%,毛利率从29.7%降低到2024年的18.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17] -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2024年企稳回升,毛利率从2020年的34.5%降到2023年的23.4%后回升到25%,净利率从19.3%降到11.4%后回升到13.3%,ROE从24.7%降到8.2%后回升到9.7% [19] - 公司预付款规模较大,受采购硫氰酸红霉素规模大影响;2023 - 2024年在建工程规模快速下降,募投及扩产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降成本;运营效率高,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1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3天 [20][25] 医药原料药: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有望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 医药原料药板块有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为拳头产品,其上游核心原材料硫氰酸红霉素占比高,克拉霉素生产中占比70%以上,阿奇霉素及罗红霉素占比90%以上 [27] - 硫氰酸红霉素纯发酵提取,新企业准入门槛高,受供给受限和需求向好影响,价格持续上涨,带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价格上涨 [30][34] 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 需求端生猪价格底部,单头猪盈利有望维持兽药使用量;供给端氟苯尼考仅国邦医药等少数企业可持续稳定供货 [42][44] - 强力霉素与氟苯尼考抗菌机理协同,客户群重叠,全球基本由中国生产,国邦医药、扬州联博、河北久鹏各占1/3市场份额 [44] - 2024年以来兽药原料药行业价格回升,此前受供给过剩和需求疲弱影响,动保原料药价格下行,部分企业亏损,行业出清加速 [45][48] - 动保原料药价格现拐点,氟苯尼考价格略有回升,强力霉素价格明显上涨 [51]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5月第4周医药生物、综合行业涨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位 [55] 子板块行情: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医院跌幅最大 - 2025年5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09%;原料药板块上涨4.0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3.6%,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49%,线下药店板块上涨3.25% [60] - 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07%,疫苗板块下跌0.89%,血液制品板块下跌0.07%,体外诊断板块上涨0.12%,医药耗材板块上涨0.13% [60][61]
行业周报: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推荐国邦医药-20250525
开源证券· 2025-05-25 16: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医药原料药受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维持高景气度,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回升 [5][6][7] - 5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55][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动保原料药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 近些年公司收入规模从2020年的42.0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8.91亿元,利润端较稳定维持在8亿元附近 [13] - 医药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34.5%提高到2024年的42%,毛利率从22.4%提升到28.4%;动保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9.1%提高到31.1%,毛利率从29.7%降低到2024年历史最低的18.9% [17] - 2024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毛利率从23.4%回升到25%,净利率从11.4%回升到13.3%,ROE从8.2%回升到9.7% [19] - 公司预付款规模受采购硫氰酸红霉素影响较大,2023 - 2024年在建工程规模快速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降成本,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1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3天 [20][25] 医药原料药: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有望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 公司拳头产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上游核心原材料硫氰酸红霉素占比高,克拉霉素生产中占比70%以上,阿奇霉素及罗红霉素占比90%以上 [27] - 硫氰酸红霉素纯发酵提取,新企业准入门槛高,受政策和环保影响多家厂商退出,川宁生物和宜昌东阳光是核心供应商 [30][33] - 硫红等中间体供给受限,市场需求向好,硫红价格上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原料药价格跟随上涨 [34] 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 生猪价格处底部但单头猪盈利,有望维持兽药使用量,氟苯尼考常用兽用抗生素,强力霉素与氟苯尼考抗菌有协同作用,客户群重叠 [42][44] - 全球强力霉素基本由中国生产,近年国邦医药、扬州联博、河北久鹏各占1/3市场份额 [44] - 2024年以来兽药原料药行业价格回升,此前动保原料药价格下行,部分企业亏损加速行业出清,现氟苯尼考价格略有回升,强力霉素价格明显上涨 [45][48][51]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5月第4周医药生物、综合行业涨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位 [55] 子板块行情: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医院跌幅最大 - 5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为4.09%,原料药板块上涨4.0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3.6%等;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为1.07%,疫苗板块下跌0.89%等 [60][61]
联邦制药(3933.HK):老牌药企焕发新春 三靶点激动剂一鸣惊人
格隆汇· 2025-05-22 09:55
公司业务布局 - 抗生素全产业链布局稳固,6-APA、青霉素G钾工业盐、阿莫西林等原料药市场领先,环保壁垒高,龙头地位难以撼动 [1] - 胰岛素集采A类中标,6个品种降价幅度可控,市场份额提升,四代胰岛素产品即将上市 [1] - 抗生素集采风险基本出清,仅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倍能安)即将集采 [1] - 创新药UBT251(GLP-1/GIP/GCG三受体激动剂)Ib期临床12周减重15.1%,获诺和诺德授权,首付款2亿美元,潜在里程碑18亿美元 [1] - 其他创新管线包括干眼症小分子RASP抑制剂(IIa期)和特应性皮炎JAK1抑制剂(II期) [1] - 动保业务积极布局,建设三个新生产基地,拓展胰岛素、JAK1等与自身人用制剂重合的药品,进入高端宠物消费品业务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7.6亿元(+0.1%),中间体营收26.6亿(+14.8%),原料药营收63.7亿(-0.4%),制剂营收47.3亿(-5.9%) [2] - 分产品看,抗生素制剂营收16.2亿(-24.6%),动保业务营收13.8亿(+17.1%),胰岛素制剂营收12.4亿(+10.1%),其他制剂营收4.9亿(-14.7%) [2] - 海外业务收入26.43亿元,占总营业额19.2% [2] - 总体毛利60.8亿(-4.0%),研发费用9.86亿(+21.9%),销售及分销开支14.0亿(-12.0%),行政开支8.94亿(+13.2%),净利润26.6亿(-1.5%) [3] - 派息率提升至38.3%,每股派息人民币56分(+7.7%) [3] 未来展望 - 2025年一季度中间体及原料药价格同比下降,预计影响相关板块收入及利润 [3] - 胰岛素制剂因集采中标且降价温和,有望延续双位数增长 [3] - 抗生素制剂集采风险基本出清,但需考虑基数影响 [3] - 拉鲁肽及后续产品获批将推动销售增长 [3] - 动保业务伴随产能上线和产品线扩展,未来保持增长势头 [3] - 创新转型加速,研发费用预计大幅增长 [3] 估值与目标价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4.0亿(+4.7%)、130.0亿(-9.7%)、133.9亿(+3.0%) [4] - 预计2025-2027年利润分别为30.8亿(+14.5%)、22.2亿(-28.3%)、24.1亿(+8.5%) [4] - DCF估值目标价21.9港元,较昨日股价有62.2%上升空间,对应2025年12.1倍PE、2026年16.9倍PE [4] - 中间体原料药业务估值142亿港元(6倍PE),制剂业务估值223亿港元,净现金34亿港元,合计估值399亿港元 [4][5] - UBT251销售峰值预计30亿美元,公司销售提成10%,年峰值分成1.1亿美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