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推荐国邦医药
开源证券· 2025-05-25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医药原料药受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维持高景气度,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5][6][7] -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55][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动保原料药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 近些年公司收入规模稳健增长,从2020年的42.0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8.91亿元,利润端较稳定,维持在8亿元附近 [13] - 医药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34.5%提高到2024年的42%,毛利率从22.4%提升到28.4%;动保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9.1%提高到31.1%,毛利率从29.7%降低到2024年的18.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17] -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2024年企稳回升,毛利率从2020年的34.5%降到2023年的23.4%后回升到25%,净利率从19.3%降到11.4%后回升到13.3%,ROE从24.7%降到8.2%后回升到9.7% [19] - 公司预付款规模较大,受采购硫氰酸红霉素规模大影响;2023 - 2024年在建工程规模快速下降,募投及扩产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降成本;运营效率高,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1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3天 [20][25] 医药原料药: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有望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 医药原料药板块有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为拳头产品,其上游核心原材料硫氰酸红霉素占比高,克拉霉素生产中占比70%以上,阿奇霉素及罗红霉素占比90%以上 [27] - 硫氰酸红霉素纯发酵提取,新企业准入门槛高,受供给受限和需求向好影响,价格持续上涨,带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价格上涨 [30][34] 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 需求端生猪价格底部,单头猪盈利有望维持兽药使用量;供给端氟苯尼考仅国邦医药等少数企业可持续稳定供货 [42][44] - 强力霉素与氟苯尼考抗菌机理协同,客户群重叠,全球基本由中国生产,国邦医药、扬州联博、河北久鹏各占1/3市场份额 [44] - 2024年以来兽药原料药行业价格回升,此前受供给过剩和需求疲弱影响,动保原料药价格下行,部分企业亏损,行业出清加速 [45][48] - 动保原料药价格现拐点,氟苯尼考价格略有回升,强力霉素价格明显上涨 [51]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5月第4周医药生物、综合行业涨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位 [55] 子板块行情: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医院跌幅最大 - 2025年5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09%;原料药板块上涨4.0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3.6%,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49%,线下药店板块上涨3.25% [60] - 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07%,疫苗板块下跌0.89%,血液制品板块下跌0.07%,体外诊断板块上涨0.12%,医药耗材板块上涨0.13% [60][61]
行业周报: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推荐国邦医药-20250525
开源证券· 2025-05-25 16: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医药原料药受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维持高景气度,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回升 [5][6][7] - 5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55][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邦医药:经营拐点显现,动保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动保原料药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 近些年公司收入规模从2020年的42.0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8.91亿元,利润端较稳定维持在8亿元附近 [13] - 医药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34.5%提高到2024年的42%,毛利率从22.4%提升到28.4%;动保原料药收入占比从29.1%提高到31.1%,毛利率从29.7%降低到2024年历史最低的18.9% [17] - 2024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毛利率从23.4%回升到25%,净利率从11.4%回升到13.3%,ROE从8.2%回升到9.7% [19] - 公司预付款规模受采购硫氰酸红霉素影响较大,2023 - 2024年在建工程规模快速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降成本,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11.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3天 [20][25] 医药原料药:上游中间体供给限制有望驱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 公司拳头产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上游核心原材料硫氰酸红霉素占比高,克拉霉素生产中占比70%以上,阿奇霉素及罗红霉素占比90%以上 [27] - 硫氰酸红霉素纯发酵提取,新企业准入门槛高,受政策和环保影响多家厂商退出,川宁生物和宜昌东阳光是核心供应商 [30][33] - 硫红等中间体供给受限,市场需求向好,硫红价格上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原料药价格跟随上涨 [34] 动保原料药:行业出清尾声,强力霉素价格持续回升 - 生猪价格处底部但单头猪盈利,有望维持兽药使用量,氟苯尼考常用兽用抗生素,强力霉素与氟苯尼考抗菌有协同作用,客户群重叠 [42][44] - 全球强力霉素基本由中国生产,近年国邦医药、扬州联博、河北久鹏各占1/3市场份额 [44] - 2024年以来兽药原料药行业价格回升,此前动保原料药价格下行,部分企业亏损加速行业出清,现氟苯尼考价格略有回升,强力霉素价格明显上涨 [45][48][51] 5月4周医药生物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下行,5月第4周医药生物、综合行业涨幅靠前,医药生物上涨1.78%,跑赢沪深300指数1.9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位 [55] 子板块行情: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医院跌幅最大 - 5月第4周部分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为4.09%,原料药板块上涨4.03%,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3.6%等;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为1.07%,疫苗板块下跌0.89%等 [60][61]
国邦医药:医药板块稳健增长,动保业务有望反弹-20250513
天风证券· 2025-05-13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2024年全年营收5891亿元(yoy+1012%),归母净利润7.82亿元(yoy+27.61%),扣非净利润7.62亿元(yoy+28.66%);25Q1营收14.40亿元(yoy+7.57%),归母净利润215亿元(yoy+8.17%),扣非净利润2.04亿元(yoy+5.6%),业绩增长良好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原料药与动保原料药成果 - 2024年公司生产销售超70个原料药与中间体产品,超5000万元销售收入产品21个,超1亿元产品13个,新增常规生产产品5个,超20个产品销量增长 [2] - 特色原料药板块布局超30个产品,销量增长30%,关键医药中间体出口出货量创新高,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原料药价格稳定 [2] 动保板块情况 - 2024Q4焦点产品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销量大增,市占率提升,当前兽药行业多数产品价格处底部,向下空间有限 [3] - 氟苯尼考全产业链达产达标,盐酸多西环素2025年产能达设计产能和生产效率,成交价格上行 [3] 产品注册与研发投入 - 2024年38个医药原料药产品、16个动保原料药产品国内注册获批,15个产品获EDQM的CEP证书,氟苯尼考通过FDA认证并在多国完成注册,盐酸多西环素获欧盟CEP证书及通过韩国MFDS审计,头孢呋辛酯完成EDQM注册并获CEP证书 [4] - 2024年研发费用2.15亿(yoy+12.88%),有研发技术人员535人,核心技术带头人经验丰富,截止2024年有授权专利210项,其中发明专利201项 [4] 盈利预测调整 - 因国际形势复杂,将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下调为65.38/72.89/80.37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67.09/76.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调为9.38/11.00/12.42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9.86/11.70亿元) [5]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5349.45、5890.84、6538.12、7289.48、8037.0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6.49%、10.12%、10.99%、11.49%、10.26% [5][12]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12.46、781.60、937.84、1100.00、1241.8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33.49%、27.61%、19.99%、17.29%、12.90% [5][12] - 2023 - 2027E市盈率P/E分别为17.62、13.81、11.51、9.81、8.69,市净率P/B分别为1.45、1.34、1.24、1.14、1.04,市销率P/S分别为2.02、1.83、1.65、1.48、1.34,EV/EBITDA分别为6.66、6.29、5.25、4.10、3.12 [5][12]
国邦医药(605507):医药板块稳健增长,动保业务有望反弹
天风证券· 2025-05-13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邦医药2024年全年营收58.91亿元(yoy+10.12%),归母净利润7.82亿元(yoy+27.61%),扣非净利润7.62亿元(yoy+28.66%);25Q1营收14.40亿元(yoy+7.57%),归母净利润2.15亿元(yoy+8.17%),扣非净利润2.04亿元(yoy+5.6%),业绩增长良好,增长系医药原料药与动保原料药取得积极成果 [1] - 国际形势复杂,出于审慎考虑,将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下调为65.38/72.89/80.37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67.09/76.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调为9.38/11.00/12.42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9.86/11.7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原料药与动保原料药成果 - 2024年公司生产销售超70个原料药与中间体产品,超5000万元销售收入产品21个,超1亿元产品13个,新增常规生产产品5个,超20个产品销量增长,特色原料药板块销量增30%,关键医药中间体出口出货量创新高,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原料药价格稳定,医药原料药基本盘坚挺 [2] - 2024Q4公司焦点产品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销量大增,市占率提升,当前兽药行业多数产品价格处底部,向下空间有限,氟苯尼考全产业链达产达标,盐酸多西环素2025年产能达设计产能和生产效率,成交价格上行 [3] 产品注册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38个医药原料药产品、16个动保原料药产品国内注册获批,15个产品获EDQM的CEP证书,氟苯尼考通过FDA认证并在三十几个欧洲国家完成注册,盐酸多西环素获欧盟CEP证书及通过韩国MFDS审计,头孢呋辛酯完成EDQM注册并获CEP证书 [4]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2.15亿(yoy+12.88%),有研发技术人员535人,核心技术带头人经验丰富,截止2024年有授权专利210项,其中发明专利201项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49.45|5,890.84|6,538.12|7,289.48|8,037.05| |增长率(%)|(6.49)|10.12|10.99|11.49|10.26| |EBITDA(百万元)|1,215.00|1,555.51|1,530.99|1,697.74|1,852.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12.46|781.60|937.84|1,100.00|1,241.85| |增长率(%)|(33.49)|27.61|19.99|17.29|12.90| |EPS(元/股)|1.10|1.40|1.68|1.97|2.22| |市盈率(P/E)|17.62|13.81|11.51|9.81|8.69| |市净率(P/B)|1.45|1.34|1.24|1.14|1.04| |市销率(P/S)|2.02|1.83|1.65|1.48|1.34| |EV/EBITDA|6.66|6.29|5.25|4.10|3.12|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558.82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301.72百万股,A股总市值10,790.88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5,826.26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4.77元,资产负债率25.69%,一年内最高/最低23.09/15.81元 [6]
石四药集团(02005):2024年报点评:短期收入、利润承压,长期制剂业务放量可期
国信证券· 2025-05-08 1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盐酸溴己新事件影响,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短期收入、利润承压,但长期制剂业务放量可期 [1][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7.73亿港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10.61亿港元,同比下降19.5%,全年毛利率50.4%,同比下降5.6pp,净利率18.4%,同比下降2.0pp,销售费用率19.8%,同比下降3.9pp,管理费用率5.2%,同比上升0.41pp,财务费用率1.53%,同比上升0.2pp [1][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大输液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37.35亿港元,同比下降7.6%,销量20.36亿瓶袋,同比增长6.7%,直立袋销量同比增长27.8%,销售额同比增长14.8%,重点品种腹膜透析液、甘露醇等延续放量态势 [1][17] - **安瓿注射液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5.01亿港元,同比下降39.4%,主要受盐酸溴己新集采平台销售受限及退货影响 [13] - **原料药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7.85亿港元,同比下降11.7%,主要系咖啡因价格仍处低位,咖啡因销量5478吨,同比增长44.0%,单价筑底企稳,销售额同比增加11%,阿奇霉素销量295吨,同比下降2%,销售额同比增加10% [2][13][19] - **口服制剂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5.02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其中瑞舒伐他丁钙片销售19119万片,同比增长194%,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销售9237万袋,同比增长34% [2] - **药包材业务**:2024年对集团外收入1.88亿港元,同比增长16.4%,保持国内市场增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储液袋生物反应器膜产品出口实现零突破,胶塞类产品出口量也实现增长 [2] 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2.66亿港元,取得112个生产批件和7个临床批件,利奈唑胺干混悬剂等7个品种完成首仿/首家过评,复杂制剂药物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药稳步推进,肺动脉高压药SYN - 045进入I期临床,抗肝纤维化药ADN - 9拟2025年申报临床 [2][2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7/10.79/11.78亿港元,同比增速 - 2.3%/+4.1%/+9.2%,2025 - 2026年原值为16.71/18.61亿港元 [3][2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以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如每股收益、毛利率、ROE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