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3007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08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779/78497/91474百万元,对应PE为17X/15X/13X [10] 核心财务表现 - 25年H1营业收入178886百万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485百万元(同比+333%),扣非净利润27197百万元(同比+356%) [6] - Q2单季度营收94181百万元(同比+83%,环比+112%),归母净利润16523百万元(同比+337%,环比+175%),扣非净利润15368百万元(同比+422%,环比+299%) [6] - 25Q2毛利率2558%(环比+12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175%/163%创历史新高 [8]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527GWh(市占率381%,同比+06pct),国内H1装车量12860GWh(市占率4305%) [7] - 海外业务H1营收6121亿元(同比+211%),毛利率29%(显著高于国内229%),贡献总营收342% [8] - 费用优化: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82%/266%/561%/-37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0pct主要因汇兑收益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领域推出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快充)、骁遥增混电池(混动)、骁遥双核系列(定制化)、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 [9] - 商用车领域开发天行系列(长寿命/超快充),储能领域推出625MWh天恒系统及9MWh TENER Stack解决方案 [9] - 25H1研发费用率561%,持续投入多化学体系技术突破 [8][9]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225%/162%/160%,归母净利润增速355%/141%/165% [13] - 毛利率持续提升:24A/25E/26E/27E分别为244%/250%/252%/254% [13] - 现金流改善:25E经营性现金流98110百万元,26E提升至127521百万元 [15]
汇创/派能/孚能/保力新/创明/多氟多/博力威/睿恩/诺达/国轩/亿纬/星恒/比克/鹏辉/维科/时代联合邀您共聚两轮车换电大会!
起点锂电· 2025-07-05 18:10
活动概况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1]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预计吸引600+企业高层参与,覆盖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细分领域企业[3][2] - 论坛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并颁发鲁班奖表彰换电运营、锂电池、钠电池等技术领导品牌[2] 行业趋势与技术焦点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受政策支持、即时配送需求及技术升级驱动,中国企业迎来新一轮布局风口[2] - 行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电池,AI技术推动钠电、磷酸锰铁锂、全极耳大圆柱等新技术研发,替代铅酸电池进程加快[2] - 深圳“换电之城”计划落地加速,打造城市换电模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 议程亮点 - 专场论坛①聚焦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及换电技术,议题包括保力新大圆柱电池能源革新、派能软包铁锂电芯应用、小安科技换电服务创新等[4] - 专场论坛②探讨新国标电自电池技术,涉及创明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应用、多氟多高安全动力电池方案、时代瑞象磷酸锰铁锂产业化等[6] - 专场论坛③围绕两轮车电摩技术,讨论比克电池圆柱电池性能、菜鸟无人车换电实践、亮见钠电市场机会等[8] 参与企业 - 产业链头部企业密集参与,包括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等整车厂商,小哈换电、嘟嘟换电等运营商,以及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星恒电源等电池企业[1][4][6][8] - 配套技术企业如逸飞激光(智能装备)、优旦科技(BMS)、盾创科技(物联网方案)等共同探讨产业协同[4][6][8] 白皮书与奖项 - 起点研究院将发布行业白皮书,涵盖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为市场提供权威数据参考[2][4] - 鲁班奖设置7大类奖项,包括换电运营商领导品牌、锂电池/钠电池技术领导品牌等,树立行业标杆[4]
“智”“电”合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世界(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5-12 05:57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动态 - 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多元化路径加速全球发展,提供实惠且技术先进的电动汽车,对世界汽车行业进行重组 [1] - 中国企业计划在西班牙投资超过100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 [1] 技术突破 - 动力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平衡,提升整车性能 [1] - 800V高压平台和超充网络布局使充电速度进入"分钟时代",10-15分钟可完成10%-80%电量补能 [2] - 智能化成为产业竞争核心,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持续提升,已覆盖10万元以下车型 [2] 未来发展重点 - 需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与对接,提升产品合规性意识 [2] - 建立本地化团队与品牌体系,构建本地销售与服务网络 [3] - 重视产业链建设,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与当地产业链融合 [3] 新兴技术领域 - L4级自动驾驶与飞行汽车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新高地 [3] - 行业借助AI和新技术持续发展进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