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反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众鑫股份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众鑫股份、裕同、昌亚、佳联、福建吉特力、厦门捷特力、绿洲、东莞达丰、玉桐、金光集团、浙江金盛、星巴克、富力、东莞达丰、玉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与订单情况** - 公司预计 2025 年业绩良好,三季度订单充足,但美国对泰国产品征收 36%关税构成不确定性,不过公司判断最终关税可能低于 36%,即便维持 36%,因产能稀缺对公司影响有限[2][3] - 2025 年上半年开发 170 多套新样品模具,表明美国市场未受关税影响,新产品开发按计划进行[2][11] - 目前已基本瓜分完 2026 年订单[3] 2. **生产情况** - 泰国工厂满负荷生产,拖欠客户几千吨订单,一期 3.5 万吨产能已完全达产达标,运行正常,还有 20%潜力,实际产量可能超预期;国内工厂开机率 50% - 60%,因美国订单转移至泰国,预计 2025 年底恢复至 60% - 70%,2026 年提升至 70% - 80%[3][5][26] - 加快泰国 10 万吨 2 系产能建设,预计 2026 年四季度海外总产能可基本满足美国市场需求[4][15][16] 3. **客户与市场需求** - 除原有客户外,新增 Packtive 和 ECO product 等重要客户,表明美国市场需求稳定,且建设新工厂需时长,公司对未来几年市场乐观[2][5] - 美国客户定制模具依赖中国工厂,因其产能高且能承接柔性定制化订单;双反政策下,客户应急方案首选淋膜纸而非 PLA,主流供货渠道畅通后将恢复使用甘蔗渣产品[2][9][10] - 大客户库存充足,优先保障大客户供应,小客户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货物[7][8] 4. **供应链问题** - 二季度因包装和海运集装箱短缺,实际出货量低于预期,但情况逐步改善,预计两三个月内恢复正常[2][6] - 泰国供应链每月好转,预计第三季度问题可完全解决[19] 5. **成本与定价** - 采用 FOB 定价,关税由客户承担,成本压力可向下游传递;若分担成本,预计不超过 5%[2][12] - 泰国工厂总体生产成本低于国内,虽原材料和包材成本高,但人工费显著降低,且设备先进使能耗成本降低[25] 6. **同行海外建厂情况** - 越南裕同和昌亚在建厂,未完全运营,年产能预计仅 1 万吨;泰国总体产能不足 3 万吨,2025 年规划产能 5 万吨,实际可能仅 5000 吨,部分工厂建设缓慢[13] 7. **子公司相关情况** - 收购东莞达丰进入精品公包赛道,其技术团队可靠、技术成熟,有一定客户资源,但过去接二手、三手单,无接一手单能力[21] - 生产场地面积小、房租水电费高,未来计划在珠三角购地建厂房或买闲置厂房扩建,需至少两三万平方米场地[22] - 销售计划与下游设计公司合作成立合资企业,预计 2026 年产生效益[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产品价格波动因素**:产品价格受产品结构、形状、外观要求、性能要求及客户质量标准影响,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售价影响小[24] 2. **开机率计算方式**:基于机器数量计算,而非吨位,因同一台机器生产不同产品产量不同[26] 3. **产品结构对产量影响**:不同订单模具更换频率和产品重量影响总产量,公司统计开机机器数量[27] 4. **泰国原材料采购**:优先用泰国产甘蔗渣,占比 30%,其余用金光集团阔叶浆,与本土纸浆厂合作确保供应[20] 5. **2025 年泰国交货与国内产能目标**:泰国交货预计超 3 万吨,国内需完成六七万吨生产任务,实现 6 万吨相当于利用 12 万吨总产能的 50%[28]
澳洲酒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27.1%,但至中国大陆环比下滑58.4%
搜狐财经· 2025-05-08 10:05
全球出口数据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澳洲葡萄酒全球出口总额达4.53亿澳元(约2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但出口总量同比下滑1.3%至1.42亿升[1] - 出口呈现量减额增态势,主要依赖回归中国大陆市场的增量贡献[2] - 出口均价同比上涨28.8%至3.19澳元/升[3] 中国大陆市场表现 - 对中国大陆出口额1.26亿澳元(约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4.9%,出口量1329万升,同比增长1309.8%[3][4] - 中国大陆占全球出口总额27.8%,成为最大出口目的地[3] - 但环比2024年四季度,出口量额分别下滑49.7%和58.4%,出口均价从11.46澳元/升降至9.47澳元/升[1][6] - 进口商认为一季度是传统淡季,且国内库存充足导致进口减少[6] 其他主要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出口额8168万澳元,同比增长1.6%,但面临美国可能加征10%关税的不确定性[3][5] - 英国市场出口额7732万澳元,同比增长2.2%,但出口量下滑8.2%[3] - 加拿大市场出口额3336万澳元,同比增长13.1%,出口量增长28.8%[3] - 中国香港市场量额分别下滑23%和54.6%,出口均价从18.8澳元/升降至11澳元/升[4] 行业整体趋势 - 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其他地区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滑10%和6.8%[1][4] -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表示全球市场面临较大阻力,短期内难以改善[4] - 进口商预计二季度备货需求可能带动出口回升,同时欧元区可能因汇率因素增加澳洲酒进口[8]
光伏“游击战”接下来去哪里打?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业征收高额关税 - 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太阳能电池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其中柬埔寨部分企业面临最高达3521%的关税 [4][5][6] - 相比去年11月初裁的0%-271.28%税率范围,本次税率更加夸张,传递"去中国化"信号 [7][9] - 美国去年50GW组件装机中,77%经由东南亚四国进口 [10] 东南亚光伏产业成本与关税影响 - 东南亚组件生产成本比中国高20%-30%(0.83-0.9元/瓦 vs 中国0.692元/瓦),美国成本接近2元/瓦 [8] - 关税只需超过120%即可使东南亚光伏产业失去竞争力,3500%关税更多是"极限施压"手段 [9] - 老挝和印尼也被纳入"对等关税"范围,分别面临48%和32%税率,堵截中国企业转口贸易 [13] 中国光伏企业的应对策略 - 部分企业已停工东南亚产能,如润阳股份泰国工厂放假、阿特斯暂停泰国设备入场 [15] - 产能转移方向包括:印度(晶澳使用二手设备)、中东(晶澳在阿曼建厂)、北非(博达新能源在埃及建厂) [15][17] - 头部企业选择赴美本地化建厂,如隆基与Invenergy合资、天合光能通过合作公司建设产能 [17] - 阿特斯决心在美筹建5GW HJT电池和组件产能,因HJT专利风险较低 [18] 行业未来变数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将在2025年6月前完成最终损害裁定,可能推翻或确认现有税率 [18] - 印尼有90天关税豁免期,英发、横店东磁、天合光能等正抢运货物至美国 [13] - 天合光能通过印尼-美国价差获得收益,云程光伏暂停老挝扩产计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