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恐怖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今起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
证券时报· 2025-08-01 22:16
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超10万元人民币需提交大额交易报告,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深圳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区商家暂未接到具体通知,但预计很快执行 [1] - 贵金属行业因交易隐蔽、现金占比高,长期被视为洗钱高风险领域,需加强监管 [1] 黄金价格与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触及每盎司3500美元历史高位后高位震荡近3个月,7月下旬较高点回落超10% [1] - 深圳水贝金饰克价维持在770元至790元区间,7月交易额环比6月下降15%,排队购金现象消失 [2]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同比增长3%,但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中国与印度分别下滑20%与17% [2]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部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金条作为长期投资,但对高价金饰需求减少,因手工费及回收折价影响 [2] - 克价800元为消费者购金心理分水岭,突破后或激发购金热情 [2] - 世界黄金协会预测下半年中国金饰消费或继续承压,主因消费者信心低迷与金价高企,但季节性改善及政策刺激可能提供支撑 [3] 黄金投资与宏观经济 - 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金价涨幅达26%跑赢多数主流资产,下半年或维持窄幅震荡 [3] - 宏观经济环境高度不确定,若全球经济或地缘政治恶化,黄金避险吸引力或进一步放大并推高金价 [3]
今起,买黄金有新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8-01 22:06
中国人民银行新规实施 - 自2025年8月1日起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现金交易超10万元需上报 [1][4] - 新规覆盖单笔或日累计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 [4] 反洗钱义务要求 - 从业机构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包括客户尽职调查和交易监控 [4] - 交易发生5个工作日内需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4] 政策背景 - 政策依据为《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2025年6月发布 [4] -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规范性文件制定 官网为政策发布主渠道 [2][4] 执行细节 - 现金交易上报标准统一为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4] - 要求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根据风险状况开展调查 [4]
注意了!明天起,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0:42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反洗钱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2][10] - 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2][3][10] - 大额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 [3][10] - 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风险状况开展尽职调查 [3] 其他行业新规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8月1日施行,要求政务数据统一目录管理,禁止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或提供给第三方 [5] -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类 [6] -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8月1日施行,对危害网络数据安全等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 [8] - 《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8月1日施行,重点监测非法添加物质等五大类风险物质 [15] -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要求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标注要求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15]
听说以后买黄金超10万元就要上报?难道我们连买黄金的自由都要失去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38
央行新规解读 - 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对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进行尽职调查并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4] - 规定仅针对现金交易,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不受影响 [6] - 文件目的是将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商纳入反洗钱监管框架,提升金融市场安全 [6] 监管数据支持 - 央行反洗钱模型显示85%贵金属洗钱案例涉及单笔5万-20万元交易,10万元阈值可覆盖92%可疑资金流动 [6] -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现金支付占比不足5%,单笔超10万元现金交易仅占总成交量0.3% [7] 政策影响分析 - 新规精准锁定现金交易匿名性高的风险点,避免对非现金交易造成干扰 [6][7] - 物理现金交易是洗钱高风险环节,与银行大额现金存款监管逻辑一致 [7] - 政策对个人黄金交易影响极小,主要针对异常资金流动监控 [7]
反洗钱剑指黄金珠宝,现金交易超10万将上报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00
核心观点 - 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将黄金、宝石等贵重物品列为监管对象,提高洗钱难度和成本 [2] - 新规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纳入反洗钱监管,建立"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立体监测网络,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8] - 监管范围扩大至所有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机构,包括中小商户、金店、批发商等,即使贵金属交易仅为辅营业务 [4] 监管政策调整 - 现金购买黄金达10万元及以上需上报,报告起点金额从2017年的5万元上调至10万元,可能与金价上涨有关(当前上海金价约770元,为2017年的三倍) [3][6]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保存期限从五年延长至十年,增强追溯能力 [6][7] - 客户尽职调查机制升级,除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外,若存在"合理怀疑洗钱"或"身份信息存疑",从业机构需强制开展调查 [5] 行业现状与案例 - 贵金属交易金额大、现金交易占比高,国际社会普遍视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高风险领域 [2] - 电信网络诈骗人员通过黄金、珠宝"洗白"电诈资金的案例频发,例如江苏南京公安机关侦办的案件中,诈骗分子诱骗受害人用涉诈资金购买黄金转移赃款 [9][10] - 移动支付普及背景下,提高报告起点金额使监管更精准聚焦于真正具有洗钱风险的大额交易 [10]
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
新浪财经· 2025-07-03 09:15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要求现金交易超过10万元需上报 [1][3] - 新规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纳入反洗钱监管,覆盖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玉石等原材料及制品 [4] - 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强化行业监管 [4][5] 监管范围 - 适用对象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 [4] - 贵金属定义为黄金、白银、铂金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等 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原材料及首饰 [4] 监管要求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进行尽职调查 [4][6] - 客户身份资料需保存至少10年 大额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 [6] - 采取风险差异化策略 高风险机构强化监管 低风险机构可简化或豁免 [4] 监管演变 - 2007年《反洗钱法》首次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义务主体 2018年明确贵金属交易商属于此类机构 [5] - 2025年新版《反洗钱法》重新定义特定非金融机构 贵金属现货交易商需参照金融机构履行义务 [5] - 2017年《通知》规定5万元现金交易需报送 新规提升至10万元 [5]
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登记 正常消费无需多虑!
广州日报· 2025-07-02 23:58
反洗钱监管升级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1] - 新规适用于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从业机构,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制品,以及钻石、玉石等宝石原材料及首饰 [2]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大额交易报告标准调整 - 需要提交大额交易报告的情形包括:单笔或日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或等值外币交易 [2] - 2017年规定的大额交易报告标准为单日单笔现金交易5万元或等值1万美元 [2] - 标准上调与近两年黄金价格上涨有关 [2] 从业机构范围与义务 - 从业机构包括所有经营范围覆盖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企业,即使相关业务规模较小 [3] - 从业机构需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义务,包括登记客户身份信息、留存资料、了解交易目的等 [4] - 大额交易报告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 [4] 对行业的影响 - 各类黄金、宝石销售门店和典当行均需遵守新规 [3] - 目前部分门店尚未接到通知,且大额现金交易在实际业务中占比不高 [3] - 此前已有类似客户信息登记要求,如防范电信诈骗和信用卡购金等情况 [4]
三问10万现金买金需上报:个人受何影响、为何设限、怎么限定
贝壳财经· 2025-07-02 22:51
核心观点 - 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规定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超10万元需履行反洗钱义务,2025年8月1日施行 [2] - 个人消费者使用现金超10万元购买贵金属或珠宝需配合尽职调查,但刷卡交易不受影响 [3][4] -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因高价值密度、现金交易传统等特点成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重灾区",新规填补监管空白 [8][9] 监管政策内容 - 适用机构包括贵金属和宝石开采、加工、中间交易、零售、回收等现货交易商 [2] - 现金交易限额设定为10万元人民币(约1.5万美元),与国际标准(FATF建议的1.5万美元/欧元)基本一致 [6][7] - 从业机构需通过身份证件核实客户身份,并保存交易记录 [4] 行业影响分析 - 典当机构在回收贵金属时已执行严格来源核查和公安备案流程,新规对其业务模式影响有限 [5] - 新规主要针对现金交易,当前黄金价格高位下10万元交易额较常见,但实际现金支付场景占比低 [3][4] - 行业需加强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交易监测效率 [10] 国际监管背景 - FATF将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商列为"特定非金融机构",要求履行反洗钱义务 [8] - 中国新《反洗钱法》同步将贵金属交易商纳入监管范围,新规是落实法律的具体举措 [9]
8月起施行!客户单笔或单日交易黄金超十万元,机构需上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9:0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 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规,要求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加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提高大额现金交易报告门槛至10万元,并强化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2][4][5] 大额交易报告要求 - 从业机构需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 - 报告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2] - 此前2017年规定的大额交易报告门槛为5万元,本次提升至10万元 [5]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从业机构需对三类情形开展客户尽职调查: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涉嫌洗钱活动、客户身份资料存疑 [6] - 对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客户或外国政要需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6] - 尽职调查需在交易开始前或结束前完成,措施需与风险状况相符 [6] - 客户拒不配合可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6] 客户身份资料保存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 [7] - 客户交易信息需在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 [7] 反洗钱内控管理 - 从业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并配备专业人员 [8] - 需定期评估洗钱风险,评估周期不超过3年,遇重大变化需及时评估 [8] - 对评估为较低风险的机构可适当简化内控要求 [8] - 需建立行业反洗钱自律机制,接受央行指导 [8] 特别预防措施 - 从业机构需对恐怖活动组织、联合国制裁对象等采取特别预防措施 [8] - 发现上述对象应立即停止服务并限制资金资产转移 [8]
注意!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第一财经· 2025-07-02 17:5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从业机构需对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客户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从业机构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 - 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 从业机构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1]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 [1] - 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