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经济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匈牙利国会副主席:相信我们与广东将有更多的合作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09:40
论坛概况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设置4个板块20个主题论坛,吸引近千名多国政要、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参会 [1] 中匈合作亮点 - 匈牙利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最重要中心之一,得益于匈中关系发展 [2] - 贵州省采用匈牙利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活体生物体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水可应用于农业灌溉和市政领域 [2] 区域合作动态 - 匈牙利佩斯州与广州市结为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双方通过定期互访深化经贸、生态文明等领域合作 [2] - 佩斯州与广州市在人文、教育、电子、医药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3] 政策与倡议 - 匈牙利是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国家,积极参与倡议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转型目标 [1]
亚投行年会热议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 动员私营部门资金
贝壳财经· 2025-06-25 22:08
亚投行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 - 亚投行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核心发展目标之一,并在《中期发展战略(2021-2030)》中设定2025年气候融资占批准融资总额50%的目标,2024年已超额完成目标,气候融资占比达67%(56.1亿美元)[1] - 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生态保护、资源整合及可持续发展支撑,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交通能源等领域,是推动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1] 全球低碳基础设施进展 - 印度通过绿氢能源生产减少化石能源进口,预计2030年绿氢成本将下降75%[2] - 印度汽车和公交车电动化趋势显著,能源转型改善女性生活条件[3] - 非洲微型电网项目助力电网难以覆盖地区的经济发展,低收入国家可通过低碳化直接跳过化石燃料依赖阶段[4] 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 - 数字化技术(如数字孪生)可优化基础设施低碳化进程,例如乌兹别克斯坦项目通过技术模拟帮助村庄节省500万吨用水量[5][6] 低碳化发展挑战 - 私营部门资金引入困难,需政府设计政策框架保障收益率以吸引投资[7][8] - 低收入国家难以在二级市场获得资金,需通过PPP模式扩大融资来源[8] - 绿色转型面临数据可比性和监管一致性问题,需统一碳足迹评估标准[9] - 政策协调不足,需整合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指标(41个国家和地区支持相关倡议)[9]
重要流域贯通一体环境治理,美丽河湖建设敲定“三阶段”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5-22 09:37
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与规划 - 美丽河湖建设设定三个阶段目标:2027年建成率达到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1] - 当前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但仍存在水生态失衡、面源污染、蓝藻水华等问题[1] - 行动方案要求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4][5] 美丽河湖定义与标准 - 美丽河湖需满足"有河有水"(稳定补给水源)、"有鱼有草"(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水和谐"(水质优良且满足亲水需求)三大条件[2] - 生态环境部已评选三批共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形成示范效应[2] 重点治理领域与措施 - 开展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取缔/合并/规范),排查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化工园区初期雨水处理等问题[5] - 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推广农业减量增效技术[5] - 加强港口码头及船舶污水垃圾处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5] - 制定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监测站网,开展水生态调查与富营养化治理[5] 典型案例与治理成效 - 北京清河通过30年整治实现国控断面水质连续八年达Ⅲ类以上,转型为多功能滨水空间[4] - 太浦河通过跨域共保联治关停1.5万家企业,供水能力达431万立方米/天,服务820万人口[4] 资金支持与行业机遇 - 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建设,鼓励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通过EOD等模式参与[6] - 受益行业包括环保水处理、生态修复、新能源船舶、生态农业、水利工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及绿色金融[6]
《2025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发布
商务部网站· 2025-05-16 23:47
东南亚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东南亚绿色经济转型有所进展但与2030年气候目标仍有差距 区域内排放增长且依赖化石燃料 经济发展受气候变化威胁 [2] - 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比9% 电动汽车渗透率低 绿色投资与产业发展滞后 面临贸易限制和政策不稳定等挑战 [2] 系统层面解决方案 - 可持续生物经济占东南亚经济重要地位 但当前模式导致排放和森林砍伐 通过提升小农户生产力等措施 2030年有望减少2.3亿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4万个就业岗位 [3] - 下一代电网需升级和跨境互联 吸引私人投资和监管改革可提高效率 预计2030年减少5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3] - 电动汽车生态系统需刺激需求和加强本地生产 完善充电设施后 2030年可减少4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5万个就业岗位 [3] 支持性解决方案 - 东南亚气候融资存在资金缺口 需创新混合融资模式并吸引私人资本 [4] - 碳市场对脱碳至关重要但东南亚市场不成熟 需提高碳价和加强监管 [4] - 绿色人工智能可优化能源使用 通过可持续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减排 [4] 区域合作与投资机遇 - 东南亚与亚太地区在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方面联系紧密 加强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 [5] - 生物经济、电网建设和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可吸引投资并拓展市场 [5] 行动建议与展望 - 企业需将可持续性纳入商业模式 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政府制定政策引导投资 [6] - 通过多方行动 东南亚绿色经济有望在2030年前取得显著进展 [6]
广期所首次面向大湾区高校开展“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5-16 14:48
广期所投资者保护活动 - 广期所首次面向大湾区高校开展"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围绕"心系投资者 携手共行动"主题 [1] - 活动组织经济 金融 法学等多学科高校学子参观交易大厅 实地体验碳酸锂 工业硅 多晶硅等绿色期货品种现货实物和实时行情 [3] - 活动通过与交易所工作人员交流 让学生了解期货市场发展改革情况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 [3] 广期所战略定位与产品布局 - 广期所确立服务绿色发展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定位 [3] - 已上市工业硅 碳酸锂 多晶硅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 推进铂 钯等品种上市交易 [3] - 持续跟踪研究碳排放权 电力等战略品种 发挥发现价格 管理风险 配置资源的功能作用 [3] 期货市场功能与产业影响 - 工业硅与碳酸锂期货涵盖光伏 锂电池等战略性行业 成为绿色经济转型关键品种 [4] - 广期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以创新产品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 [4] - 期货合约帮助国内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掌握国际定价话语权 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晴雨表"和"稳定器" [4] 投资者保护工作举措 - 广期所党委将投资者保护作为重要中心工作 明确工作要求并落实具体举措 [5] - 通过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 视频平台开展"新能源 向未来"系列培训 线下举办"助绿向新"产业培训 [5] - 业务规则中建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 持续关注投资者诉求 增强专业知识储备 [5]
耶伦也坐不住了,称美国正被中国“捏着短板”,关税战是自己打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5-05 13:3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指出美国正被中国“捏着软肋”,对华发动关税战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美国经济结构弱点、清洁能源转型难题和全球产业链现状使关税战自食恶果,美国应与中国平等互利对话摆脱困境 [1] 美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 美国国防供应链超1900种武器系统关键矿产靠中国供应,高端装备稀土元素依赖中国 [3] - 中国占全球90%稀土冶炼产能且有成熟产业集群,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困难 [3] - 美国将制造业外迁,国际关系紧张时供应链断裂风险暴露 [3] 关税战对美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冲击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和新能源产品核心生产国,美国绕开中国供应链成本至少涨30% [5]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致美国本土光伏项目停工,清洁能源转型计划推迟 [5] - 美国贸易政策“倒车”将错过绿色经济转型机会 [5]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反咬一口”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美国家庭每年平均消费成本涨7%,关税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7] - 关税战使美国制造业成本变高,企业裁员、减少投资,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降0.3% [8] - 美国对全球化判断错误,“脱钩”代价大,单边主义使美国孤立,应合作共赢 [8] 中美应对情况对比 - 中国有完备产业链和庞大内需市场,转向“双循环”模式,在关税战中掌握主动 [9] - 特朗普团队用“谈判烟雾弹”安抚市场,美国财长呼吁美联储降息,美国在关税战中进退两难 [10]
6.3GW!14个储能项目入选优先名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3-11 19:12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动态 - 澳大利亚首份国家可再生能源优先名单包含56个项目,其中32个为发电和储能项目,储能总容量达6.3GW [1] - 14个储能相关项目中,抽水蓄能装机2.75GW,电池储能(BESS)装机3.621GW [2] - 最大电池储能项目为Bundey电池储能系统,容量达1.2GW [3] 重点储能项目详情 - 巴旺太阳能农场:太阳能250MW + BESS 250MW [3] - Bundey电池储能系统:太阳能900MW + BESS 1200MW [3] - Bungaban可再生能源项目:风能1.4GW + BESS 350MW [3] - 达尔文电池储能系统(D-BESS):独立BESS 100MW,为SunCable的AAPowerLink项目供电,该项目规划17-20GW太阳能+36.42-42GWh储能 [4] - 晶科储能已向D-BESS项目交付28套SunTera系统,总容量84MWh [5] 企业布局与市场趋势 - AGL Energy计划到2026年新增1.4GW电池储能装机,Origin Energy目标2027年达到1.8GW [6] - Energy Australia投资的350MW/1400MWh Wooreen BESS项目已开工,总投资12亿澳元 [6] - 宁德时代、天合储能、晶科能源等中企加速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与本地企业合作推进项目 [7] 技术类型分布 - 抽水蓄能项目2个(卡普里科尼亚能源中心750MW、罗登山项目2GW) [3] - 独立BESS项目4个(达尔文100MW、Hallett 50MW、太平洋绿色250MW、Territory Battery 150MW) [4] - 风光+储能混合项目占比最高,如贝尔湾风电(224MW风+100MW BES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