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叶片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看新疆丨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4 16:41
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效 - 新疆自贸试验区自2023年11月挂牌以来,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至30%,增幅持续位居全国前列[3] -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累计新设企业超过1.7万家,贡献了新疆三分之一的新增外资企业、近二分之一的合同外资规模、约三分之一的对外投资额以及五分之二以上的外贸进出口额[5] - 自贸试验区已出台各类支持政策54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8] 制度创新与效率提升 - 霍尔果斯片区首创医药企业“三合一”联合审评机制,将许可变更、GMP检查和注册备案合并为一次检查,使相关手续办理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不到10天,为企业减少60%的人力、时间及材料成本,节省费用超百万元[4] - 乌鲁木齐海关首创“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使霍尔果斯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80%[6] - 霍尔果斯海关实施“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将进口通关环节由9项压缩至4项,出口由12项压缩至4项,属地车辆通关时间从2天缩短至2小时,本地车辆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6] 物流与外贸增长 - 今年前8个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5.8万辆,同比增长8.5%[6] - 今年前8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563.1亿元,同比增长25.4%[6] - 喀什片区通过“两国双园”模式与周边国家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中吉跨境物流“仓到仓直通”,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7]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 2024年霍尔果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亿元,现代化产业园吸引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落地[6] - 喀什片区区位优势使产品出口中亚的运输距离从超过4000公里缩短至最短600公里,交货期缩短,成本大幅降低[5] - 乌鲁木齐片区启动飞机保税维修暨公用型保税仓业务,简化航材进出口手续,提升中国民航维修产业国际竞争力[7]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来,贸易额实现快速增长 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4 08:42
便捷高效,带来发展机遇 8月上旬,康臣药业(霍尔果斯)有限公司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二期厂房"三合一"联合审评申请, 不到10天就完成全部流程,月底顺利投产。"以往这类手续需要两个月,现在提前投产,减少60%的人 力、时间及材料成本,节省费用超百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郭雷说。 霍尔果斯片区以自治区级审批权限下放为契机,首创医药企业"三合一"联合审评机制,将许可变更、 GMP检查和注册备案合并为"一次检查",实现"多证联发"。市场监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深度参与企业 生产线规划与建设,全程指导材料准备与流程办理。 在喀什康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液晶显示器组装完成后,直接发往中亚、南亚等地。"喀什 片区审批高效,区位优势突出。"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雨介绍,"以前产品从浙江出口中亚需运输4000多公 里,如今从喀什出发最短仅600公里,交货期缩短,成本大幅降低。" 早在千年前,这片戈壁便有驼铃声声连通东西;从古老商道到开放前沿——驼铃余音尚在,通道功能却 焕然一新。 2023年11月1日,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 牌成立,覆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新疆 ...
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早在千年前,这片戈壁便有驼铃声声连通东西;从古老商道到开放前沿——驼铃余音尚在,通道功能却 焕然一新。 在喀什康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液晶显示器组装完成后,直接发往中亚、南亚等地。"喀什 片区审批高效,区位优势突出。"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雨介绍,"以前产品从浙江出口中亚需运输4000多公 里,如今从喀什出发最短仅600公里,交货期缩短,成本大幅降低。" 2023年11月1日,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 牌成立,覆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新疆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30%,增幅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条产业 集聚、物流高效、制度创新的新丝路,正在戈壁深处延伸。 便捷高效,带来发展机遇 8月上旬,康臣药业(霍尔果斯)有限公司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二期厂房"三合一"联合审评申请, 不到10天就完成全部流程,月底顺利投产。"以往这类手续需要两个月,现在提前投产,减少60%的人 力、时间及材料成本,节省费用超百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郭雷说。 霍尔果斯片区以自治区级审批权限下放为契机,首创医药企业"三合一"联合审评机制,将许可变更、 ...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来 贸易额实现快速增长 产业集聚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早在千年前,这片戈壁便有驼铃声声连通东西;从古老商道到开放前沿——驼铃余音尚在,通道功能却 焕然一新。 在金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仓库,果蔬装车作业昼夜不停。"现在实行7×24小时通关,叠加农副产品'绿色 通道',早上装好的货,下午就能送达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公司总经理于欢说。 霍尔果斯海关副关长李宏峰介绍,"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将进口通关环节由9项压缩至4项,出口由 12项压缩至4项。属地车辆通关时间从2天缩短至2小时,霍尔果斯本地车辆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 2023年11月1日,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 牌成立,覆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新疆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30%,增幅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条产业 集聚、物流高效、制度创新的新丝路,正在戈壁深处延伸。 便捷高效,带来发展机遇 8月上旬,康臣药业(霍尔果斯)有限公司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二期厂房"三合一"联合审评申请, 不到10天就完成全部流程,月底顺利投产。"以往这类手续需要两个月,现在提前投产,减少60%的人 力、时间及材料成本,节省费用超百万元。"公司副总 ...
高端访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25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582吉瓦 [5]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 [6] - 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11.2太瓦的目标,2025至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5]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4]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装机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全球第一 [5] - 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中国以可负担的成本向全球供应关键设备,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4] 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和灵活 [6] - 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 [6] - 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并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6] 未来政策与议程重点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以《落实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基础,在COP30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7] - 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核心主张之一,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 [8] - 生物燃料与能源议题预计将纳入COP30大会最终议程 [8]
高端访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国家能源局· 2025-10-28 10:12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速度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创纪录的582吉瓦 [7] -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需增至11.2太瓦,2025至2030年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7]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达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 [8]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与贡献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 [7] -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优势,以可负担成本向全球供应关键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5][6]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关联领域的突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7]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灵活以增强转型韧性 [8] - 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 [8] - 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并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8] 未来政策方向与重点议题 - IRENA将以《落实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基础,向COP30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9] - 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核心主张之一,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 [9] - 生物燃料与能源专题报告将成为COP30大会的重点讨论内容,与主办地巴西的自然资源优势高度契合 [9]
看好市场,更要开掘空间(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27 05:59
一次出行,看到山上矗立的风力发电机,和同伴讨论起叶片运输。卡车载着又长又重的叶片,过弯道、 爬山路、进匝道,运输场景复杂、难度也大,"神龙摆尾"的操作让人直呼"惊险又震撼"。 前不久,关于风机叶片的两则新闻,同样引人关注:一是叶片长度已从30多米增至150多米,由此推动 单机容量升级;二是第一拨风电机组面临"退役潮",有公司依托新技术,让退役叶片"重生"为环保托 盘、步行栈道等产品。叶片"长个"、产业"延链",映照着新业态在丰富、新赛道在拓展。 机会在哪里?既要看区域整体发展大势,又要看微观领域发展趋势。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无不热 爱人间烟火、向往"近处的远方"。把握情感需求、满足情绪价值,价优质优的服务就是市场新兴潜力 点。实践也证明,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文旅、农产品、交通等资源,能把区域内的群众需求点变为经 济增长点,也能以区域间经济微循环带动畅通发展大动脉。 最后看一张膜。湖南一家公司的手机保护钢化膜,销往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30%。好 销路从何而来?以提高手机指纹解锁灵敏度为例,公司持续进行技术研发,让钢化膜厚度从0.33毫米降 到0.1毫米。精研技术、做强产品,"膜力"释放出发展 ...
首创证券:风电装机容量提升带动风机叶片需求增长 重点关注增强材料的碳纤维产业链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0:22
风电行业增长态势 - 2024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1134.76 GW,同比增长11.28%,新增装机容量117 GW创历史新高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3年至2030年风电行业复合增速约为12%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20.68 GW,同比增长17.95%,2024年新增78.79 GW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579.02 GW,同比增长22.12%,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将达105-115 GW [1] 风电叶片材料市场结构 - 风机叶片是风电机组核心部件,成本占比约为22% [2] - 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叶片大型化发展 [2] - 基体材料成本占比最高约为33%,以环氧树脂为主,国内主要企业包括道生天合、惠柏新材、上纬新材、聚合科技等 [2] - 增强材料成本占比约为21%,玻璃纤维因性价比优势仍是主流,中国巨石为行业龙头 [2] - 夹芯材料成本占比约为25%,主流材料为巴沙木和PVC泡沫,PET泡沫呈现替代趋势 [3] 碳纤维产业链投资机会 - 2025年1-8月国内碳纤维表现消费量同比大幅增长47.21% [1] - 碳纤维价格筑底迹象明显,多数企业亏损已持续一年多,行业景气度有望在量增带动下触底反弹 [1] - 当叶片超过一定尺寸后,碳纤维叶片优势将更加显著 [2] - 全球碳纤维行业龙头为日本东丽,国内主要企业有吉林化纤、中复神鹰以及原丝龙头吉林碳谷 [2]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 逐绿前行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央视网· 2025-10-23 08:58
"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能源动脉"也在冲破地理屏障,加速生长。五年间,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织 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如今,从西到东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来自西部的绿电 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新型储能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靠重力储能、靠压缩空 气,今年夏天,这些"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迎峰度夏"战役,成为电网应对"尖峰时刻"的"定海神 针"。 今天(10月20日),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十四 五"目标如期完成。 今天的中国,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全社会用电中,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 的馈赠。 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绿色奇迹。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拦江而立,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里,昔 日寸草难生的土地变身蓝色光伏的海洋。"十四五"规划布局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有七个都在西部地 区。如果把五年间全国新增的光伏板铺展开,总面积可以覆盖53万座足球场;把新增的风机叶片依次连 接,长度相当于从中国最东端到最西端走一个来回。 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与荒滩变身巨大的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丨逐绿前行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央视新闻· 2025-10-20 20:55
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与荒滩,变身巨大的发电场;横跨千里,清洁能源毫秒之间东西"闪送"。"十四五"以来,中国逐绿而行,在广袤山河间铺展能源绿色 变革的壮阔图景,神州大地上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改写。 "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能源动脉",也在冲破地理屏障、加速生长。五年间,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织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如今,从西到东跨 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来自西部的绿电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新型储能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靠重力储能、靠压缩空 气,今年夏天,这些"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迎峰度夏"战役,成为电网应对"尖峰时刻"的"定海神针"。 高原起风的瞬间,93米长的叶片加速转动,每转一圈发出的电足够三口之家用上2天。 这是沙海日出的一瞬间,2.7万面定日镜被同步唤醒,这里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替代56万吨燃煤。 今天的中国,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全社会用电中,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的馈赠。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绿色奇 迹。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拦江而立,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里,昔日寸草难生的土地,变身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