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发展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11
登高远眺北京城,绿廊串起建筑群,森林嵌入城市肌理;游览浙江杭州钱塘江,沿江滩涂湿地水鸟栖 息、水草丰美,城市花园引人驻足;漫步闲游安吉余村,满山苍翠竹海,游人络绎不绝,乡村之变、乡 村之美尽在眼前……不久前的中国之行给斯里兰卡林业局局长尼尚塔·埃迪里辛格留下深刻印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6日 03 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世界应当铭记这个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 变化的理念。我目睹了这一理念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从退化土地的生态修 复,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再到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技术的迭代突破,无不彰显出这一理念在实践中 的强大生命力。"埃迪里辛格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编:岳弘彬、牛镛) 埃迪里辛格曾到访中国多个省市,对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经验印象深刻。"广东深圳等城市的绿化建 设,实现了提升空气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的多重效益;杭 州等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既增强了防涝韧性,又提升了城市景观美学价值与公共健康水平;一些地区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推动退化耕地向林地转化,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精准扶贫 ...
金徽酒:深度参与“环青赛”体育赛事 诠释企业精神与品牌内核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20:08
金徽酒与环青赛战略合作 - 公司作为2025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赛事并赞助支持,通过员工骑行队巡游、酒文化交流体验平台及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强化品牌曝光 [1] - 赛事全程1400公里历时8天,覆盖西宁、海东、海南州、海北州等高海拔地区,公司冠名的"金徽酒冲刺王绿衫"成为竞技精神与品牌内核的象征 [1] - 合作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共鸣,赛事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公司根植秦岭生态产区的战略相契合 [2] 品牌营销与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平台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传递"高尚品味、卓越品质、有机健康"生活主张 [2] - 此次合作是开拓青海市场战略的关键步骤,自2022年起持续优化销售策略、营销架构及人力资源配置,加速甘青一体化进程 [2] -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将品牌与赛事关联度有效触达青海市民及消费者,强化区域市场根基 [1][2] 品牌精神与赛事价值融合 - 环青赛作为全球同级别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其极限挑战特质与公司"志存高远、专注挑战"的品牌内核高度契合 [1] - 合作实践"绿色、人文、和谐、体验"共享理念,实现体育精神与匠心品质的相互赋能 [2]
探访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实训基地,室外足球配套区7月1日完工
新京报· 2025-06-30 19:57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筹备进展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 目前实训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各功能区预计7月中下旬全面投入使用 [1][2] 实训基地功能区划分 "熊猫眼"核心区 - 位于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 包含1块5v5球场和10块足球半场训练区 可满足约20支参赛队伍训练需求 [1] - 采用测地线穹顶结构 材料易于拆卸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穹顶内部可精密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 [1] - B1层平台设半室外活动区、接待区和观赛平台 服务观众/赞助商/参赛队伍/媒体 [1] 室外足球配套区域 - 位于速滑馆南广场 设置1800平方米临时篷房 内含5块足球场(4块3v3+1块5v5) [1] - 已基本搭建完成 预计7月1日完工 7月初投入使用 [2] 场景类测试赛区 - 利用速滑馆环廊西侧上下两层空间 共设10块场景区(一层4块40平方米/块 二层6块105平方米/块) [2] - 按正赛1:1尺寸搭建 测试后可移至中心场区 预计7月中旬完工 [2] 当前进展 - 已有20台机器人入驻实训基地 参赛队伍可通过线上预约训练 [2] - "熊猫眼"核心区和场景类测试赛区预计7月中旬完成搭建 [2]
让城市更智慧——中国经验启迪世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9:22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 重庆依托大规模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持续优化城市日常运行效率,科技被视为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1] - 深圳市获2024年度"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通过数字化建设、先进城市管理手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转型,将采用高速宽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打造新模式[1] 智慧城市发展特点 - 城市数据底座日渐夯实,超前部署基础设施并探索"采存算管用安"一体化模式,构建城市智能中枢[2] - 数据应用场景丰富,包括"无证明通办"、康养智能诊断、居民碳普惠等特色应用,提升经济、治理和服务效能[2] - 数字化转型生态创新,探索数据专区、跨境流动、数据专员等新模式,推动数据产权、交易等基础制度实践[2] 推进思路与技术架构 - 注重"系统谋划、整体重塑",创新规划体系并重塑技术架构促进业务协同[2] - 践行"数据融合、模型智能"理念,"AI CITY"模式兴起,通过"大模型+知识库"改造信息化系统,训练城市大模型提升自感知能力[2] - 强调"一体运维、长效运营",创新工作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从"重建轻运"向"管运协同"转变[2] 政策支持与技术应用 - 国家政策持续引导,2024年提出以数据融通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3] - 数智技术加速应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万物互联,大数据构建城市运行"全息图",人工智能提升治理能力,区块链保障可信数据交互[3][4] 全球经验与发展方向 - 中国经验强调制度与技术并重、建设与运营并重、中枢与末梢并重、数据与场景并重、发展与安全并重[4] - 未来将持续迭代模式,开放共享经验,构建智能、绿色、人文的未来城市共同体[4]
等你来!请接受绿水青山的邀请!
中国环境报· 2025-06-13 15:05
中国生态旅游国际化发展 市场趋势与机遇 - 中国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后,"China Travel"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点,外国游客兴趣从传统景点扩展到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云南哈尼梯田、重庆巫山、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海南热带雨林等 [1] - 生态旅游内容在国际社交平台形成流量热点,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从国内科普转向国际展示的重要机遇 [1] - 超过60%的入境游客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主要旅行目的,情感体验成为生态旅游推广的核心驱动力 [2] 情感营销与传播 - 外国博主通过第一视角体验视频(如韩国博主体验安徽生态渔业、意大利博主制定海南"绿色中国游"攻略)引发情感共鸣,相关内容获得高流量传播 [2] - 情感连接有效消除文化隔阂,促使游客自发成为"生态叙事者",将环保理念转化为生命记忆 [2] - 生态旅游从知识输入转向情感共振,形成跨越国界的感染力 [2] 科技赋能与认知升级 - 科技手段(如多语种解说系统、生态参访路线设计)帮助外国游客建立对环保成果的科学认知框架,破除偏见 [3][4] - 科技传播消解跨文化专业壁垒,使观光行为升华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3] - 系统化知识传递深化游客对生态技术逻辑与人文价值的理解,推动形成国际生态共识 [3] 服务优化与专业支撑 - 需构建多语种信息服务、叙事化参访路线,将环保成就转化为可感知的全球公共产品 [4] - 生态环境工作者需运用"环保+"思维,通过科技服务确保向外国游客传递权威信息 [4] - 环保设施开放单位需参与外国游客参访设计,编制生态环境游学技术支持材料 [4]
专访丨“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新华网· 2025-05-16 21:13
中国扶贫减贫成就 - 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通过全国动员和精准扶贫取得巨大成就 [1] - 云南省泸水市阳坡村从深山峡谷搬迁后,村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住房整齐、设施完备,学校配备平板电脑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1] 中国扶贫策略与理念 - 扶贫注重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教育、技能提升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2] - 重视实地考察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如云南山区种植高品质咖啡豆,沿海地区发展浅海养殖 [2] - 贯穿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共同富裕,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参考 [2] - 中国走出符合自身文化、历史、国情的发展道路,表明发展中国家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 [2] 中马合作与经验借鉴 - 马来西亚可借鉴中国在农业、渔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扶贫实践 [2] - 中马合作关系密切,中国扶贫经验对马来西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