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产业链

搜索文档
午评:沪指震荡微涨,保险、煤炭等板块拉升,创新药概念等活跃
搜狐财经· 2025-10-16 12:01
盘面上看,钢铁、燃气、石油、化工等板块走低,保险、煤炭、半导体、医药等板块拉升,存储芯片、 创新药、充电桩概念等活跃。 16日早盘,三大股指盘中震荡上扬,创业板指一度涨超1%,北证50指数弱势下探,场内超4000股飘 绿。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1%报3916.1点,深证成指涨0.15%,创业板指涨0.69%,北证50指数跌1.16%,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231亿元。 东莞证券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尚待夯实,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用 显露疲态,消费需求降温,外需端九月数据强但四季度面临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财政脉冲减弱,反内 卷政策短期压制投资端需求,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往后看,在中美科技博弈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受 益于信创产业的国产芯片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以及红利等方向值得关注。 ...
A500ETF基金(512050)开盘上涨成交额第一,机构称四季度扩内需政策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21
截至2025年10月16日 09:42,中证A500指数(000510)上涨0.21%,成分股特锐德(300001)上涨10.60%,江 特电机(002176)上涨10.05%,中兴通讯(000063)上涨6.13%,天赐材料(002709)上涨5.51%,中航成飞 (302132)上涨5.48%。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0.09%,最新价报1.16元。 流动性方面,A500ETF基金(512050)盘中换手0.85%,成交1.43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5日, A500ETF基金(512050)近1月日均成交50.15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东莞证券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尚待夯实, 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一方面,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 用显露疲态, 消费需求降温, 外需端九月数据强但四季度面临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财政脉冲减弱, 反内卷政策短期压制投资端需求, 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 往后看, 在中美科技博弈进一步加剧的背景 下, 受益于信创产业的国产芯片产业链、 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以及红利等方向值得关注。 中银证券认为, 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维持韧性,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较低基数 ...
市场探底回升,沪指重回3900点
东莞证券· 2025-10-16 07:30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探底回升态势,沪指上涨1.22%至3912.21点,重回3900点关口,创业板指领涨2.36% [1][2][4] - 国内经济基本面尚待夯实,政策仍有发力空间,消费需求降温,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 [6] - 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剧背景下,建议关注信创产业相关的国产芯片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以及红利方向 [6]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收于3912.21点,涨1.22%;深证成指收于13118.75点,涨1.73%;创业板指收于3025.87点,涨2.36%;沪深300指数收于4606.29点,涨1.48% [2] - 市场成交缩量: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0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034亿元 [6] - 个股普涨:超过4300只个股上涨 [6] 板块与概念表现 - 行业板块涨幅前五:电力设备(+2.72%)、汽车(+2.37%)、电子(+2.29%)、医药生物(+2.08%)、商贸零售(+1.92%) [3] - 行业板块涨幅后五:钢铁(-0.21%)、石油石化(-0.14%)、农林牧渔(+0.01%)、房地产(+0.11%)、国防军工(+0.20%) [3] - 概念板块涨幅前五:同花顺果指数(+3.40%)、细胞免疫治疗(+3.18%)、PEEK材料(+3.06%)、高压快充(+2.72%)、小米汽车(+2.68%) [3] - 盘面热点:机器人概念股午后爆发,机场航运板块震荡拉升,医药板块全天走强,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表现活跃 [4] 宏观经济与政策消息 - 国内政策:国务院总理强调要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断形成扩内需的新增长点 [5] - 物价数据: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9月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5][6] - 国际动态:美联储主席保留本月降息可能性,并透露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表;IMF小幅上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警告贸易摩擦升级或拖累全球产出 [5] - 市场环境: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温,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放宽政策的预期支撑金价,现货黄金突破42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 [6]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22
财达证券· 2025-09-22 11:26
市场表现与韧性 - 周五指数小幅收跌,成交额2.3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8200亿元[1] - 行业涨跌各半,有色、煤炭、建材、军工等行业涨幅居前,汽车、医药、计算机、非银等行业跌幅居前[1]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0.30%,深成指跌0.04%,创业板指跌0.16%[2] - 主力资金流向分化,上证净流出139.16亿元,深证净流入62.62亿元[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九部门优先支持社区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并利用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4] -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促成洽谈意向订单超400单,其中一项eVTOL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7.5亿美元[8] - 国内氧化铝企业提锂项目加速推进,三种提锂工艺成本分别为7-8万元/吨、6-7万元/吨、4-5万元/吨,市场份额分别为22%、47%、19%[11] - 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打击非法拆解废动力电池等"新三样"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2.23亿吨/年[9][10] 金融与投资趋势 - 私募行业百亿级机构达92家,其中量化私募占比接近五成(45家)[12][13]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5%不变,计划每年抛售约3300亿日元ETF和50亿日元REIT[14]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19.42亿 阿里巴巴(09988)绩后飙升18% 北水资金全天抢筹超4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7:5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9月1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19.4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腾讯(00700)、比亚迪股份(01211) 净卖出最多为小米集团-W(01810)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单日买卖总额160.33亿港元 净流入8.51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63.36亿港元 净流入6.3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8.35亿港元 净流入5.88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6.03亿港元 净流出8.40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35.82亿港元 净流出4.73亿港元 [2] - 晶泰控股买卖总额28.99亿港元 净流出8104.37万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6.68亿港元 净流出7.22亿港元 [4] - 快手-W买卖总额14.43亿港元 净流出3.38亿港元 [4] - 美图公司买卖总额15.90亿港元 净流出3.38亿港元 [4] 阿里巴巴投资亮点 - 获港股通净买入49.2亿港元 AI云业务环比提速且CAPEX投入创新高 单季AI+云资本开支达386亿元人民币 [4][7] - 公司公布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国内外AI算力需求形成共振 [4][7] - 外卖业务亏损可控 协同效应推动用户和CMR增长 单量与份额显著提升 [4] 腾讯业务进展 - 获净买入12.34亿港元 《无畏契约》手游首年总收入预期达50-60亿元人民币 [5] - 《三角洲行动》成功推出后 移动端FPS游戏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5] - 国际游戏业务递延收入提供强劲支撑 游戏业务发展信心提升 [5] 比亚迪业务展望 - 获净买入8.09亿港元 行业反内卷措施见效 6月起折扣率收窄 [5] - 管理层预期第三季度盈利反弹 海外产能建设较原计划提前1-2季度 [5] - 印尼、巴西、匈牙利产能加速 海外业务利润贡献占比预计从40%提升至50% [5]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37亿港元 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华力微97.5%股权 [7]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970万港元 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7] - 收购行动提升晶圆厂运营决策效率 改善整体资产质量 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益 [7] 生物医药企业表现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21亿港元 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6% 实现扭亏为盈 [6] - 净利润达8.34亿元人民币 GLP1双激动剂和IL-23新药推动盈利增长 [6] - PD-1/IL-2药物IBI363启动全球MRCT试验 CLDN18.2 ADC开展第二次胰脏癌MRCT试验 [6] 美图公司发展策略 - 获净买入1.18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14.4港元上调至15.7港元 [7] - 公司计划2025-2028年将总付费比率提升至8-10% 订阅收入较2024年4.7%实现翻倍 [7] - 重建海外生活场景产品线 美国市场现有产品付费比率达50% [7] 小米集团业务挑战 - 遭净卖出10.35亿港元 小米汽车宣布2025年8月交付量持续超3万台 [8] - 二季度业绩受智能手机业务影响 存储器涨价导致毛利率下滑趋势加速 [8] - 智能手机毛利率或随高端新品发布企稳回升 但存储器涨价影响预计持续至2025年底 [8]
海光信息“吞并”中科曙光预案出炉 现金选择权太“鸡肋”?业内人士:企业不想大量现金流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4:10
合并事项市场反应 - 海光信息复牌首日竞价阶段一度触及涨停 开盘涨幅8.72% 午盘收涨4.22% 中科曙光则一字涨停至午盘 [2][5][10] - 中科曙光股东对换股比例 换股价格及现金选择权价格存在争议 认为定价未达心理预期 [1][7] - 公司回应合并流程需数月完成 期间股票可自由交易 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且不反对即可参与换股 [5] 换股方案核心条款 - 海光信息换股价定为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143.46元/股 中科曙光换股价在基准均价72.05元/股基础上上浮10%至79.26元/股 [6] - 最终换股比例确定为1:0.5525(每1股中科曙光换0.5525股海光信息) 除权息等特殊情况外比例不调整 [6] - 现金选择权定价61.90元/股(基准日前一日收盘价) 低于换股价 业内解读为企业引导股东选择换股以减少现金流出 [9] 财务与战略价值分析 - 中科曙光资产总额366.17亿元 营收131.48亿元 均高于海光信息(资产285.59亿元 营收91.62亿元) 合并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8] - 海光信息掌握AI基础核心技术 其技术溢价能力被认为高于中科曙光的服务器终端产品 [2][8] - 合并后将实现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的闭环布局 强化x86架构生态优势 降低应用迁移成本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算力芯片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华为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 海光以CPU起家并兼容算力需求 [10] - 行业痛点从人才短缺转向科技投资缺口 本次合并或为补足资本短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