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安全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日铁收购美钢反转剧
36氪· 2025-06-27 21:42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事件 - 日本制铁坚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投资约110亿美元,最终通过游说和谈判获得特朗普政府批准 [3][4][5] - 公司CEO桥本英二采取强硬态度,起诉拜登政府的中止命令,并通过游说和私下交涉推动交易 [5][6] - 特朗普政府改变立场,从反对收购转为支持合作,条件是日本制铁增加投资并接受美国政府监管 [8][9] 谈判关键节点 - 2023年12月拜登政府下令中止收购,日本制铁起诉美国政府 [8] - 2024年5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批准合作,日本制铁公开110亿美元投资计划 [9] - 2024年6月特朗普修改收购禁令,签订协议允许日本制铁全资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12] 技术保护与经营控制 - 日本制铁坚持全资子公司要求,防止技术外流,吸取巴西合资公司教训 [10] - 美国政府获得"黄金股",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包括总部搬迁和更名等事项 [11] - 双方签订国家安全协议,约束美国钢铁公司的经营 [22] 美国钢铁行业现状 - 美国高炉企业仅剩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均持续亏损 [19] - 中国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3倍,美国海军舰艇数量已被中国超越 [15][18] - 美国过度保护政策导致钢铁行业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 [21] 战略意义 - 交易被视为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关键,特别是在军事和防卫领域 [14][18] - 特朗普政府选择通过外资投资复兴钢铁行业,而非继续保护政策 [22] - 此交易可能成为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吸引外资的模板 [24]
日铁收购美钢反转剧(下)特朗普担心军工输中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6-23 15:02
美国钢铁行业现状 - 中国的钢铁生产是美国的13倍,美国钢铁行业无力抗衡中国的军需生产能力 [1][3] - 美国能够承担防卫用途的高炉企业只有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且这两家公司都持续亏损 [4][5] - 美国钢铁行业高炉公司衰退,目前仅存的两家公司在技术实力上落后于日本企业 [5] 美国海军与中国对比 - 2024~2025年间中国海军舰艇数量为370艘,美国为296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国家 [3] - 美国海军计划到2054年将舰艇数量增加到515艘,但当前船舶生产能力脆弱,交付时间经常推迟1~3年 [4]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 日本制铁将收购金额之外的投资金额提高到了100亿美元,促使特朗普改变了对收购的反对态度 [3] -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产业失去对抗中国能力的风险"比"美国企业被日本收购的风险"更为严重 [5] - 收购后美国钢铁的经营将受到"国家安全协议"和美国政府"黄金股"的约束 [6] 美国钢铁行业衰退原因 - 美国政府过度的国内产业保护政策剥夺了美国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机会 [6] - 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崛起,2000年代中国企业迅猛发展,但美国通过高关税政策保护国内产业 [6] 特朗普的产业政策 - 特朗普的产业政策是通过高关税实现"美国第一",这与使美国钢铁行业衰退的保护政策类似 [6] - 此次通过日本制铁的巨额投资复兴美国钢铁公司,既保护就业又加强产业基础 [6] - 美国政府取得黄金股的安排可能成为今后涉及国家安保领域的外资投资模板 [6]
日铁收购美钢还需再过两道关
日经中文网· 2025-06-03 15:03
收购案核心流程 -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需完成两个关键步骤:撤销拜登前总统的中止命令、与美国政府签署国家安全保障协定[1] - 撤销中止命令需特朗普签署总统令推翻拜登2025年1月的决定[1] - 国家安全保障协定可能包含保留匹兹堡总部、过半董事为美国籍、禁止生产及岗位海外转移等条款[1] 时间节点与审查机制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将在5月21日前提交重新审查结论,特朗普需在15天内(截至6月5日)做出最终决定[2] - 备用截止日期为拜登中止命令规定的6月18日(需提交收购撤销证明)[2] - CFIUS此次重新审查无先例,流程可能异于常规审查[2] 交易失败后果 - 若收购协议终止,日本制铁需向美国钢铁支付5.65亿美元违约金[1][2] 当前进展 - 日铁在5月9日财报发布会披露CFIUS审查时间表[2] - 最终结论预计在未来半个月内出炉[2]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们确保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及其他国家的安全。
快讯· 2025-05-12 22:45
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对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的安全保障承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