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物流枢纽
icon
搜索文档
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长三角入围6个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20:43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新一批3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长三角地区有6个枢纽入围 [1] - 国家物流枢纽分为6种类型: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 [1] - 自2019年首批名单公布以来,截至去年底已有6批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 [1] -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26个枢纽并优化调整部分布局 [1] - 全国共有152个承载城市,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各类型数量为:陆港型46个、港口型37个、空港型23个、生产服务型53个、商贸服务型53个、陆上边境口岸型17个 [1] 新一批枢纽特点 - 新枢纽具有三大特点:紧密融合产业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区域对外开放、提升运行效能助力降低物流成本 [2] - 长三角6个入围枢纽分别为:南京陆港型、南通港口型、台州生产服务型、宁波生产服务型、合肥商贸服务型、马鞍山生产服务型 [2] 部分枢纽分布情况 - 北京市:北京(平谷)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天津市:天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4][6] - 河北省:廊坊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山西省:太原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甘其毛都)陆上边境口岸型 [4] - 辽宁省:沈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大连市: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吉林省:长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4] - 黑龙江省:哈尔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绥化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江苏省:南京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浙江省:台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宁波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安徽省:合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马鞍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福建省:平潭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江西省:萍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河南省: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湖北省:武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湖南省: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广东省:广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四川省:成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贵州省:贵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云南省:玉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 甘肃省:兰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
广州国家物流枢纽“四型”全部获批
广州日报· 2025-06-24 10:01
广州物流枢纽建设 - 广州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全满贯城市 [2] - 广州港口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645万标准箱(全球第六),南沙港区内贸集装箱全国第一 [2] - 广州航空货运量2024年达238.2万吨(同比+17.3%),全国第二,白云机场2025年货邮吞吐量目标380万吨 [2][4] 交通与产业协同优势 - 空港型枢纽依托全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覆盖全球251个通航点 [2] - 港口型枢纽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积淀,中欧班列电商快线实现13天直达意大利 [2][4] - 生产服务型枢纽支撑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商贸服务型枢纽连接7万多家消费工业企业及50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 [5] 商贸与供应链竞争力 - 2024年广州内外贸规模均超1.1万亿元,年快递业务量超140亿件 [5] - 广交会客商规模创新高,跨境电商出口通过"特殊区域集拼"模式解决退货瓶颈 [5][7] - 南沙港区实现货物查验全流程可视化,冰鲜水产品上市时间缩短50%,车厘子到港至上市最快2小时 [7] 政策与效率突破 - 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出口集拼"智慧监管模式,跨境合包业务使运营成本降低50%、物流效率提升50% [7][8] - 广州纳入"12218"现代产业体系重点,目标建成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际物流中心 [8] - 通关"广州模式"实现全国唯一全项目"就地检"叠加"附条件提离"政策 [7]
城市24小时 | 国家级枢纽扩围,这个中部省会率先“晋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22:51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武汉生产服务型等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其中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占比63% [3] - 新一批枢纽特点包括:紧密融合产业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区域对外开放、提升运行效能助力降低物流成本 [3] - 武汉成为全国第二个、27省会中首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9][11] - 武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武汉经开区,计划2030年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 [11] - 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已达229个,覆盖152个承载城市 [8] 区域经济发展 - 武汉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12] - 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并获得政策支持发展国际运输服务和跨境旅行服务 [16] - 闽赣两省联合推出5条"山海奇境"精品旅游线路,串联50余处5A、4A景区 [15] - 深莞两地成立科学联盟"We-Science",打造"环巍峨山"科研圈和创新共同体 [14] 人工智能产业 - 杭州发布AI新政,提出到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服务规模超50EFLOPS,培育2个基础大模型和25个行业应用大模型 [13] - 杭州目标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39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700家,产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 [13] 高等教育 - 2025年中国内地大学第三方评价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综合指数前三名 [18][19][20][21][22] - 北京、江苏、广东入选TOP100大学数量最多,分别有18所、17所、9所 [18] - 广东入选TOP100的9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