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
搜索文档
以创新赋能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9-25 06:49
城市功能再定位与科技为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创新列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首位内涵,明确了以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1] - 现代城市功能从古代单一聚居功能演进为经济、文化、生态、服务及资源流通等复合功能,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核心力量[1] -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重构"人—产—城"共生逻辑,凸显"科技为民"[2] - 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核心驱动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创新链供应链灵活性[2] -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城市风险动态评估平台,提升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处置水平[2] - 通过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和均等化水平,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2] - 以科技创新促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循环经济技术集成应用,并加强智慧养老、健康科技等领域的创新[2] 城市协同发展与创新活力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强调在城市群协同联动中找准城市创新发展路径[3] - 推动邻近城市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创新供需就近对接,补齐产业链创新链短板[3]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依托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3] - 引导城市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错位发展,加强城市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中的分工合作[4] - 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创新要素高效聚合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实现区域发展能级系统性跃升[4] - 构建跨区域产业创新协作链条,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创新场景、中试平台共建共享,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和创新飞地[4] - 加快建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代化都市圈,构建梯次分布、高效协同的产业组织体系[4] 城市创新生态优化 - 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将是城市创新生态所孕育的新质生产力,城市竞争将转变为全方位的创新生态竞争[5] - 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的关键在于重视创新主体的联结而不仅仅是资源集聚,例如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集聚区[5] - 以多元化机制支撑创新网络构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建立协同创新网络[6]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为增强创新主体联结性提供新空间,精细化推动城市创新空间载体重构,营造包容开放的制度环境[6] - 通过改造升级开拓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利用创新空间密度和邻近性激发创新活力,让创新空间融入城市生活[6] - 坚持培育城市创新文化,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6]
发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城市竞争力该将如何应变焕新?
环球网· 2025-09-23 09:32
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9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置于城市工作七个重点任务的首位 [3] 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 - 未来城市竞争力源于卓越的城市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能,并催生新空间的发展需求 [1] - 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更注重空间高效利用与品质提升,核心城市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来解决老城区现状与新质生产力无处落脚的核心冲突 [1] - 城市创新是整合科技、制度、文化、管理等多维创新要素,探索新型发展模式以提升竞争力、生活质量和可持续能力的系统性实践 [3] 城镇化战略转变 - 随着城镇化率已达到相对高位,中国城镇化增长斜率放缓,城市发展趋势重心从扩容到提质 [5] - 城市发展从过去的城市建设现代化为核心转向以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和满意程度为核心 [5] - 未来需探索差异化的空间治理模式,以符合中国作为广域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5]
应变·焕新 ——2025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23 00:51
活动概况 - 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于2025年9月21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应变·焕新”,为期四天 [1] - 活动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 [1] - 开幕论坛汇聚跨领域专家与学者,旨在解读城市高质量发展,为规划行业与学科的转型发展提供探索性思考 [1] 与会嘉宾 - 出席嘉宾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等行业协会领导,清华大学校方及资产管理公司代表,以及多家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负责人 [3] - 来自南阳市人民政府、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等全国多地政府及合作伙伴单位的代表也参加了论坛 [4] - 开幕论坛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恽爽主持 [4][8] 行业转型方向 - 规划行业需要不断应变和焕新,探索基于艺术与人文、数据与知识驱动的规划产品和服务,这被视为重要的转型方向 [9] - 行业面临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需思考城市发展与空间生产的逻辑之变,适应互联网与AI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空间交融 [20] - AI技术势不可挡,其下一代前沿是空间智能与虚实融合,将高速、高效地建设新数字空间,并将旧空间载体数字化、智能化、资产化 [21] 城市发展核心议题 - 城市创新的本质是整合科技、制度、文化、管理等多维要素的系统性实践,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城市创新的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19][20] -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矛盾在于老城区现状与新质生产力无处落脚,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来克服,走向现代化人民城市 [20] - 城市发展的根本在于理解人,完成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的认知,人被视为城市的目的与尺度 [20] 政策与战略框架 - 中央政策强调“分区、分类、分时段”的差异化施策,不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城市发展,以应对中国国情的复杂性 [24]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区域战略政策体系 [24] - 未来需探索差异化的空间治理模式,以更符合中国作为广域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24]
中经评论:因地制宜,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14:44
城市创新发展战略 - 上海聚焦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1] -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全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并建设"创新之城" [1] - 杭州通过龙头企业开放赋能、细分领域冠军深度创新及小微主体协作形成融通创新产业矩阵 [1] 创新驱动模式转型 - 城市发展从依赖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以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内生动力模式 [1] - 传统要素投入方式因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导致边际效益递减 [1] - 创新被定位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1] 创新生态构建 - 杭州推动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并构建市场主导的多元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2] - 创新主体持续涌现并产出如《黑神话:悟空》、DeepSeek、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等突破性成果 [2] - 创新生态改善直接关联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和产业发展"满枝繁花"现象 [2] 差异化发展策略 - 城市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产业同质化造成的资源浪费 [2] - 不同城市需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布局 [2] - 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城市体系协同分工 - 超大特大城市聚焦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功能通过产业外溢和技术输出辐射周边 [3] - 中等城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并优化产业布局 [3] - 小城镇专注专业分工与细分领域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3] 城市发展核心导向 - 城市发展需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谋划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 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并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3] - 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以释放潜在生产力 [3]
“深”度加速,“圳”在沸腾!数看深圳45年创新跃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8:41
城市发展历程 - 从"三来一补"代工车间转型为"创新之城" [1] - 从借鉴国际规则的"跟跑者"升级为制定前沿标准的"领跑者" [1] 城市创新地位 - 以硬核创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1] - 城市发展始终处于"进行时"动态创新状态 [1]
自媒体赞助苏超,南京为自己打了波广告,新的城市竞跑来了!
齐鲁晚报· 2025-07-25 19:37
苏超赞助商现象 - 苏超第七轮常州赛场首次出现自媒体广告牌,财经无忌成为首个赞助苏超的自媒体[1] - 财经无忌8月将在南京主场投放广告牌,网信南京发布文章揭秘赞助幕后[1][2]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四轮19家增至第六轮27家,官方赞助席位价格达300万元[5] - 南京赛区若放开招商可获2000-3000万元赞助,但赞助商名额有限制[5] - 苏超选择赞助商谨慎,拒绝游戏公司广告,暂停部分餐饮品牌投放[6] 财经无忌发展历程 - 财经无忌创始人陶魏斌曾为财经记者,2015年注册公众号,2018年成立公司[3] - 目前已成为财经行业头部自媒体,全网粉丝近千万,服务客户多为行业头部品牌[3] - 推出数百篇聚焦南京发展的深度报道,多篇获百万级阅读量[4] - 赞助苏超旨在通过顶流平台向更广泛人群展示自媒体形象[3] 苏超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席位"一席难求",各赛区商业价值不同,赞助费用根据城市热度浮动[5] - 常州赛区选择财经无忌因其自带传播属性[7] - 烧烤店"东哈·东北街边烧烤"花费10万元赞助苏超,获政府支持解决经营问题[13] - 苏超为13个城市搭建公平竞赛平台,各行业企业均可参与[13] 苏超影响力 - TikTok数据显示"苏超"话题短视频2.3万条,累计播放量12.1亿人次[14] - 社交媒体X全球趋势榜第七位出现"苏超"话题[14] -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部分原因是被苏超吸引[14] - 苏超赛场出现"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条幅,展现城市竞赛[16] 城市创新与包容 - 南京政府支持自媒体创新行为,放大财经无忌赞助效应[8] - 苏超包容烧烤店、自媒体等小型创业者,展现城市开放性[12] - 官媒托举小型赞助商,放大正向效应,唤起公众情感[16] - 苏超创新内涵和包容性值得其他城市借鉴[17]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开幕,海内外大咖共议数字城市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46
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核心观点 -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在广州开幕 主题聚焦数字技术加速全球议程本地化实施 吸引11国19城及5个国际组织的80多位嘉宾参与 [1] - 会议核心议题包括城市可持续性 数字化转型与包容性发展 [1] 数字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 数字技术是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的核心推动因素 能提升政策精确性 透明度和市民参与度 [2] - 联合国强调数字技术为城市转型巨大推动力 提出智慧城市五大支柱:社区 数字公平 基础设施 安全 能力 [5][6] - 人工智能成为技术变革核心动力 在气候预测领域提升极端天气事件预报准确性 [7] 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特大城市需通过前瞻性与创新应对特有压力 重点关注人口 技术 气候变化及价值观变化四大领域 [3] - 城市创新需多维实践 涵盖政策框架 商业模式 治理方法及技术应用 可持续发展倡议覆盖社会文化 经济 环境等五大领域 [4] 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角色 - 中国作为全球科技新引擎和气候行动领导者 将在全球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 [7] - 广州通过科技赋能和数字经济等四大优势动能 加速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8] 国际合作与治理经验分享 - 需深化国际城市合作应对复杂挑战 如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 [3] - 应利用国际平台推动全球数字技术治理经验分享 构建安全可靠且符合伦理的发展环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