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化债

搜索文档
化债攻坚系列之八:从2024年财报看城投平台新变化
华创证券· 2025-07-07 2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城投年报数据解答2024年城投化债成效及城投平台资产质量、利润、现金流表现问题 [2][12] - 2024年城投带息债务和债券规模增速放缓,地方债务“隐转显”效果显著,投资及筹资强度收敛 [6][8] - 城投融资结构待改善,经济大省债务压力大,城投短期偿债能力弱,政府回款待解决 [6][8] - 2025年关注融资平台退名单及转型、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涉众非标解决 [9][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城投化债成效如何 - 整体债务规模及增速变化:带息债务和城投债券规模同比小幅增长,增速大幅放缓至2019年以来最低,债务扩张态势收敛,原因包括地方政府债置换、严控新增项目、债券融资政策趋严 [3][13] - 分省份债务变化:6个重点省份带息债务规模同比下降,非重点省份除新疆、西藏外均增长;12个省份城投债券规模同比压降,江苏、天津、湖南、贵州缩量明显 [3][17][19] - 债务率变化:地方广义、显性债务率延续增长态势,显性债务率同比增速为近几年新高,符合“隐转显”思路;多数省份广义债务率同比增加,仅天津等六省压降 [3][22][25] - 融资结构变化:银行贷款和债券占比均同比下降,合计占比降2.2个百分点,融资需求或转向非标等高成本渠道;银行贷款占比下降与地方政府债置换和经营性债务置换有关 [4][27][28] - 债务期限结构变化:2024年长期债务占比小幅增加,但较2019 - 2022年仍有改善空间 [4][39] 城投三大报表透露了哪些信息 -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下降,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存货占比稳定,规模增速下降;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小幅增加,规模增速下降 [5][43] - 利润表:2024年城投营业收入近六年来首次下降,与投融资环境趋紧和政府考核重点有关;净利润延续下滑趋势,同比下降24% [5][51] - 现金流量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背离,继2023年首度转正后大幅增加,或因改善现金流结构和化债资金计入;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净流出额同比降13%;筹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39% [5][57][60] 总结及展望 - 亮点:城投带息债务和债券规模增速放缓,地方债务“隐转显”效果显著,投资及筹资强度收敛 [6][66] - 关注点:融资结构待改善,经济大省债务压力大,城投账面资金减少,政府回款待解决 [6][67][68] - 2025年关注点:融资平台退名单及转型、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涉众非标解决 [9][68]
六套房产置换来的千万元城投应收账款债权凭证 现在转不出去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17:18
城投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模式 - 应收账款债权凭证由城投平台开具,可对外转让或抵付债务,是城投平台化解债务的新模式 [1][3] - 凭证初始债权人为新东方城市投资公司,债务人为盛祥投资公司,初始登记日期为2023年11月29日,付款日期为2028年11月29日 [3] - 凭证在巴彦淖尔经开区应收账款债权管理有限公司登记,流转需办理登记变更 [12][13] 资产置换案例 - 郭沛用六套估值650万元的房产置换1150万元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凭证由红杉商贸作为第一受让人,郭沛为第二受让人 [7][10][11] - 红杉商贸承诺提供回购操作,但后续因资金紧张无法兑现回购或兑付 [18] - 置换依据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流转业务实施方案》,旨在支持企业融资和债务化解 [9][14] 市场流转困境 - 凭证在二级市场流通性差,持有者难以找到接盘方,形成"有价无市"局面 [2][16] - 盛祥投资公司明确表示凭证需等到2028年兑付,无提前兑付计划 [3][18][19] - 红杉商贸称仍可通过资产置换获取凭证,但拒绝透露折扣比例 [20] 行业分析与监管 - 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可盘活城投存量资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但存在核心企业信用过度扩张、底层资产披露不足等问题 [21] - 2025年央行等五部门出台文件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将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纳入监管框架 [22] - 政策推动下,凭证有望回归本质,成为地方政府化债的有效金融工具 [23]
六套房产置换来的千万元城投应收账款债权凭证 现在转不出去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17:10
城投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流转困境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投资者郭沛用6套估值650万元房产置换1150万元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但凭证在二级市场难以流转[4][7] - 凭证由巴彦淖尔市新东方城市投资公司开具,债务人为其全资子公司盛祥投资公司,到期日为2028年11月29日[2][5] - 凭证通过红杉商贸流转,该公司曾承诺回购但后因资金紧张无法兑现[10] 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业务模式 - 凭证由城投平台开具,可用于转让或抵付债务,旨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2][6] - 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出台方案支持该业务,由国有独资应收账款债权管理公司进行登记管理[5][7] - 业务模式设计为盘活城投平台存量应收账款,同时帮助中小企业融资[12] 市场问题与监管动态 - 凭证存在核心企业信用过度扩张、底层资产披露不足等问题[12] - 2025年央行等五部门出台通知规范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将其纳入监管框架[13] - 行业专家建议加强监管以避免风险无序扩张,同时支持城投平台有效化债[11] 相关企业情况 - 新东方城市投资公司主营土地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业务[5] - 盛祥投资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注册资本5.65亿元,主营公共设施管理等[5] - 红杉商贸成立于2009年,从事批发业务,在凭证流转中扮演中介角色[4]
置换债券发行超八成 楼市去库存间接助化债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26
债务置换进展 - 截至5月末全国已发行置换债券超1.6万亿元,完成今年2万亿元额度的80%以上 [1] - 去年四季度财政部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3年置换存量隐性债务,7个月内累计发行规模超3.6万亿元 [2] - 江苏、浙江、北京等20个地区已完成全年置换债券发行任务 [2] 债务风险缓释效果 - 超过170个地区宣布实现"全域隐性债务清零",重庆市融资平台债务平均成本下降71个基点 [2] - 城投公司有息债务整体付息规模较2024年或同比下降2.5%至6% [2] - 去年置换政策实施后政府融资平台减少4680家,占全年减少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3] 城投公司转型动态 - 今年前5个月已有72家城投公司宣布"退平台",不再承担政府举债融资职能 [3] - 新疆、宁夏等多地明确提出力争全面完成政府融资平台退出工作 [3] 土储专项债作用 - 截至5月末各地累计发行土储专项债超1200亿元,用于盘活闲置土地和支持房地产市场 [4][5] - 城投公司2021年至2025年3月所拿地块中未开工建面约3.6亿平方米 [4] - 土储专项债可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改善城投公司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 [4] 专项债券发行趋势 - 下半年预计加快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目前尚有超5000亿元待发行 [6] - 专项债券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教育就业、生态环保等领域 [6] - 需以市县为单位精细化制定化债政策,逐步解绑重点化债省份的投资限制 [6] 土地市场与城投关联 - 今年一季度贵州、湖南的城投公司拿地占比在55%以上 [4] - 土储专项债需聚焦房地产市场而非单纯作为城投公司资金解决方案 [5]
基于城投年报的分析:从城投年报看化债四大成效
国盛证券· 2025-05-30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是化债之年,通过对3051家城投平台2024年年报资产端、负债端、融资端的分析,发现负债端化债成效显著,资产端虽规模增长但存在向头部集中、货币资金和存货规模增速下滑等问题,整体城投融资功能较弱,资产状况有待改善 [1][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负债端 - 有息债务增速同比下降:2024年城投有息负债规模从62.40万亿元增至64.83万亿元,增长3.90%,为近年来首次低于10%;重点地区债务同比-0.36%,非重点地区同比4.94% [2][12][15] - 期限结构短期化有所上升:2024年各地城投短期有息债务为18.16万亿元,比2023年下降9393.8亿元,短债占比从28.05%升至28.51%;部分重点化债地区短期偿债压力缓解,部分地区债务期限短期化 [3][16] - 有息债务结构优化:2024年末,银行贷款占比58.94%,债券占比20.17%,非标占比20.89%,较上一年分别提高1.67、降低0.34、降低1.34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增速分别降至6.94%和2.20%,非标融资增速降至-2.35% [3][20][25] - 融资成本持续走低:2024年城投平均年化融资成本为4.89%,相比2023年降了20bp;重点地区融资成本下滑更明显,青海、黑龙江、内蒙古平均成本降幅超100bp [4][28][30] - 城投融资周期持续偏紧:2023年10月以来多数月份城投债净融资为负;“退平台”持续推进,但融资约束未打破 [5][35] 资产端 - 资产规模向头部城投集中,城投整合效果显著:2024年城投平台整体资产规模为189.30万亿元,增速5.04%;资产规模1000亿以上、500 - 1000亿、300 - 500亿、100 - 300亿和100亿以下的城投平台资产增长率分别为8.92%、2.99%、4.21%、 - 4.13%和6.22%;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城投资产规模位列前四,新疆增速最快 [5][38][42] - 货币资金减少,占比下滑:2024年末,城投平台整体货币资金为7.20万亿元,同比-9.38%,占总资产比重从5.5%降至4.7%;江苏货币资金规模第一,新疆增速最快,超半数地区增速为负 [6][46][51] - 土地市场遇冷,存货增速持续下行:2024年城投平台存货规模增长率为3.25%,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从28.14%降至27.64%;浙江、江苏存货规模前二,海南增速最快,辽宁降幅最大 [6][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