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然健康饮品
icon
搜索文档
IFBH(6603.HK):椰子水行业高增势能延续 龙头优势助力前行
格隆汇· 2025-08-09 09:47
行业分析 - 椰子水饮料作为天然健康饮品,近年来市场规模迅速提升,但规模绝对额仅10亿美元出头,和其他饮料品类相比仍较小 [1] -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规模增长具备较强可持续性 [1] - 椰子水产品原材料属性偏重,竞争环节更靠近上游 [1] - 短期内行业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吸引众多参与者加入,但部分以次充好现象对市场秩序产生扰动 [1] - 预计后续标准逐步设立后,行业格局将向拥有高品质原料来源和稳定供应链的厂商集中 [1] 公司供应链优势 - IFBH为国内椰子水龙头企业,企业性质偏向品牌企业,不包含中游加工和下游销售环节 [1] - 公司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兼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的创始人均为Pongsakorn Pongsak先生,两家公司股权深度绑定 [1] - 公司构筑起低成本、高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1] - General Beverage作为目前唯一的原材料椰子水供应商,已多年与泰国农户及采集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 24年公司椰子水销量达1.32亿升,占预估23年泰国椰子水产量的45%以上,核心原材料掌控程度较高 [2] - 泰国高品质香水椰被政府列为保护品种,香水椰树苗禁止出口,公司原材料产地与加工厂均在泰国,对优质椰子水原材料的高掌控力形成显著优势 [2]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公司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通过包装、渠道和线上直播快速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将if品牌与椰子品类绑定 [2] - 近年来市场情况已进入良性循环 [2] - 预计后续行业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且逐步规范化发展趋势下,公司势能仍可维持高速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0.56/0.7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5%/+28.77%/+25.12% [2]
IFBH(06603):椰子水行业高增势能延续,龙头优势助力前行
华源证券· 2025-08-08 19:1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核心观点 - 椰子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预计规模增长具备较强可持续性 [3] - IFBH作为国内椰子水龙头企业,具备供应链和品牌优势 [3]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0.56/0.7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5%/+28.77%/+25.12% [3] 行业分析 椰子水产业链 - 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原材料稳定性是关键环节 [2][6] - 上游包括椰子种植及设备采购,中游为加工处理,下游负责分销和零售 [6] - 泰国香椰因甜度高、口感好,是优质原料,但产量仅占东南亚总产能1.4%-1.5% [14][15] 市场规模 - 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1.02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10.93亿美元,CAGR达60.8% [18] - 2024年市场规模10.93亿美元,渗透率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3][22] - 运动饮料属性增强,2024年运动饮料市场规模达210.58亿元,19-24年CAGR12.1% [28] 竞争格局 - 参与者增多导致均价下降,23Q1至25Q1均价从1.91元/百毫升降至1.46元/百毫升 [37][39] - IFBH市占率优势明显,202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市占率分别为33.9%和59.9% [45][47][49] 公司分析 业务概况 - 主营产品椰子水贡献超95%营收,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80% [64][69] -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主要营收,2024年收入1.46亿美元,同比+82.26% [69] - 毛利率保持增长,2024年椰子水毛利率37.2%,同比+1.7pct [74] 竞争优势 - 与主要供应商General Beverage深度绑定,掌握泰国45%以上椰子水产量 [3][80] - 产品屡获国际奖项,品牌影响力强 [86][87] - 渠道利润率达47.7%,高于同类产品 [96][97] 发展战略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包括椰子味零食和椰奶饮料 [32][62] - 营销投入加大,2024年销售费用1274万美元 [74][95] - 分销商集中度高,前五大分销商贡献97.7%收入 [89][9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5/2.56/3.19亿美元 [100][102]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0.56/0.7亿美元 [3][100] - ROE预计维持在18.92%-19.68%水平 [100]
火上热门榜,开出100+专门店,这种食材“抢占”饮品圈
36氪· 2025-07-30 09:25
行业趋势 - 甘蔗饮品市场近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多家品牌试营业期间即登上热门榜Top1 [1] - 广州佛山品牌"爆蔗"通过结合岭南小众水果已拓展至100+门店,月均实收超15万元,计划2026年突破300家 [5] - 连锁品牌如M stand、霸王茶姬、梁小糖相继推出甘蔗系列产品,验证品类热度 [5][7] 产品创新 - 核心产品形态包括现榨甘蔗汁、冰浆、糖水等5大系列,衍生出甘蔗冻、奶盖等创新组合 [3] - 爆蔗通过"甘蔗+油柑/黄皮"等小众水果复配打造差异化,如岭南甘蔗油柑王单品 [5] - 技术突破使甘蔗汁实现标准化生产,NFC和HPP技术解决风味不稳定问题,全年供应成为可能 [10] 消费需求 - 甘蔗饮品主打"自然甜"概念,契合零添加、天然健康的消费趋势,复购率较高 [12] - 消费者评价突出"清甜回甘""童年记忆"等情感共鸣,夏季解渴需求显著 [3][5] - 功能性价值被挖掘,如生津润燥功效与火锅场景结合,衍生"甘蔗柠檬"等搭配 [21] 运营策略 - 门店通过现榨可视化和甘蔗元素设计强化信任感,如麦甘蔗设置环形甘蔗吧台 [1][15] - 价格带集中在18-30元区间,糖水类产品通过小料自选提升客单价 [3] - 品牌通过地域文化绑定(如潮汕元素)和吉祥寓意("节节高升")拓展消费场景 [18][23] 市场潜力 - 供应链成熟度提升推动品类标准化,但需平衡甜度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矛盾 [10][17] - 竞争关键在于打造"价值感",需持续通过原料复配(如石橄榄、五指毛桃)和创新形态维持新鲜感 [14][20] - 类比椰子水发展路径,甘蔗有望从短期流量沉淀为经典品类,尤其受益于健康化需求爆发 [23]
饮料行业系列报告(二):拆解IFBH的椰子水王国
国盛证券· 2025-06-24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FBH作为椰子水饮料领军者发展迅速,财务表现良好,业务以椰子水大单品领航,轻资产模式高效运营,且所处椰子水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在多地市场稳立龙头,目前正进行港股发行 [9][27][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 - IFBH是植根泰国的即饮饮料与即食食品公司,主要品牌有if和Innococo,产品包括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等,2024年椰子水大单品收入1.51亿美元,占营收95.6%,是内地+中国香港椰子水饮料龙一、全球第二大椰子水饮料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产品销往超11个国家地区 [9] - 2013年在泰国创立if品牌,后进军中国香港、内地市场,2019年启动代工生产,2020年开发植物基零食,2022 - 2023年推出Innococo产品,2024年注册成立IFBH公司 [13] - 截至2024年4月12日,创始人Pongsakorn Pongsak直接或间接持股77.64%,引入二股东Fullerton Alternatives持股5.11%,IFBH持有IFB新加坡100%股份、IFB泰国49.01%股份 [18] - 公司高管经验丰富,创始人Pongsakorn Pongsak任董事长,商务总监Metaphon Pornaeketana和营运总监Vipada Kanchanasorn有多年销售及营销经验,财务总监Ong Ying Shyun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 [19]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44.2/15764.8万美元,2024年同比+80.29%,因国际市场开发增厚营收;2023/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75.4/3331.6万美元,2024年同比+98.85%,因结构优化和汇率优势拉动利润提升 [27] - 2023/2024年毛利率34.7%/36.7%,净利率19.2%/21.1%,盈利能力提升;销售费用率2023/2024年分别为7.8%/8.1%,管理费用率均为3.1%,费用率稳定,广告开支占销售费用43.7%,专业费用占管理费用32.4% [35] 业务表现 - 椰子水为营收重要增长引擎,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8201.2/15064.2万美元,占比93.8%/95.6%,其他品类占比较小 [38]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7991.7/14565.7万美元,同比增长82.3%,占比91.4%/92.4%;中国香港市场收入2023/2024年分别为493.4/720.2万美元,同比增长46.0%,占比5.6%/4.6%;其他地区2023/2024年占营收比重均为3.0% [41] - 椰子水饮料行业价值链分上、中、下游,上游椰子种植及设备采购,中游加工处理,下游分销 [42] - 采用轻资产模式,与代工厂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第三方分销商合作运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员工46人,2024年人效342.7万美元/人 [48]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96.9%,相比2023年+4.6pct,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3%,相比2023年+1pct,前五大代工厂商占总体份额稳定 [49] - 期末活跃分销商数目2022/2023/2024年分别为34/36/43家,2023/2024年单体分销商收入约249.8/399.1万美元,前五大客户占比2024年为97.7%,相比2023年下滑0.02pct,最大客户占比47%,相比2023年下滑2.5pct [56] - 物流成本占收入比例2023/2024年分别为3.1%/2.9%,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3天,运营高周转 [57] 行业情况 - 全球椰子水市场规模自2019年的25.17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49.89亿美元,CAGR达14.67%,大中华地区从2019年的1.0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0.93亿美元,CAGR达60.77%,2024年大中华/北美洲地区占比分别为22%/30% [64] - 中国(含港澳台)椰子水市场规模自2019年的1.0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0.93亿美元,CAGR达60.77%,IFBH 2024年零售额3.4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33.90% [69] - 中国香港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070万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4460万美元,CAGR达7.80%,IFBH 2024年零售额1690万美元,市场占有率59.90% [70] - 全球零食行业规模自2019年的9969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2810亿美元,CAGR达5.14%,亚洲地区从2019年的3039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3441亿美元,CAGR达2.52% [80] - 全球椰子价格2021年起下降,从523美元/吨降至458美元/吨,全球椰子产量2019 - 2023年稳定在6200 - 6500万吨之间,泰国椰子产量由2019年的87万吨增至2023年的97万吨 [80] 港股发行情况 - 公开发售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6月25日,计划上市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股票代码6603.HK,计划发行股数41,666,800股,发售价25.30 - 27.80港元,每手股数200股,每手入场费约5,616.07港元,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国香港)有限公司,UBS认购800万美元,还有多家机构认购 [82]
if今起招股:获UBS、红杉、嘉实等3950万美元基石认购,全球第二大椰子水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6-20 09:45
IPO信息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603" [2] - 本次IPO发行41,666,8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4,166,800股,国际发售37,500,000股 [2] - 招股价区间为每股25.3至27.8港元,至多募集11.58亿港元,IPO市值至多为9.45亿美元(约74亿港元) [2] - 11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3950万美元(约3.1亿港元),包括UBS、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等知名机构 [3][4] 公司背景 - 公司植根泰国,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最初由General Beverage经营if品牌,2022年推出Innococo品牌 [4] - 2022年12月进行业务重组,将国际业务(if及Innococo品牌)从其他业务线中分拆出来,以集中经营泰国以外市场 [4] - 目前产品组合涵盖天然椰子水饮料、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三大类别,2024年提供32款产品 [5]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二大公司 [5] - 在中国内地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份额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5] - 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份额约60%,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5] - 是中国内地及香港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椰子水公司 [6][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0.87亿美元,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7] - 2023年毛利0.30亿美元,2024年毛利0.58亿美元,同比增长90.7% [7] - 毛利率从2023年的34.7%提升至2024年的36.7% [7] - 2023年净利润0.17亿美元,2024年净利润0.33亿美元,同比增长98.9% [8] - 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19.2%提升至2024年的21.1% [8] 市场前景 - 2024年大中华即饮软饮料市场规模为1,384亿美元,预计将以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947亿美元 [8] - 椰子水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将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26.52亿美元 [8] 营销策略 - 邀请肖战担任品牌代言人以深度连结中国消费者 [6] - 与顶尖KOL合作,在抖音、小红书等核心社交平台扩大品牌声势 [6] - 在成都双子塔的巨型LED幕牆投放广告 [6] - 通过与知名本土和国际品牌、零售商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市场渗透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