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icon
搜索文档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速揽”,未来信贷投放主线明显
新华财经· 2025-08-16 10:42
15日,《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重磅发布,在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实 施效果的同时,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并对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进行阐述。 业内专家表示,这些举措既有总量保障也有结构优化、价格引导,既有传统工具的拓展优化也有新工具 的探索创新,在注重部门协调的同时,还强调外界沟通。从前7个月走势较好的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 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报告还体现出宏观调控思路转变逐步显效。无论是5月推出的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还是近日宣布的育儿补贴及两项贷款贴息政策,都表明我国宏观政策思路在加快转变,更加关注惠民生 以及提振消费。 在上述专家看来,我国已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居民消费尤其是高质量的服务 消费空间巨大,有助于实体经济供求动态平衡。 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 转变,未来服务消费有望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我 国服务业估值也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另在物价方面,报告中还提到,有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也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并且会对物 ...
人民银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5-11 23:10
货币政策执行与调整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 [1] -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万亿元 [2] - 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50个和60个基点 [2] 货币政策表述变化 - 下阶段货币政策表述从"择机调整优化"变为"灵活把握",利率调控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2] - 删除汇率"加强市场管理"内容,新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3] - 优化政策操作,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 [3] 国债市场与央行操作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历史低位,央行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以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5] - 央行将视市场供求择机恢复国债买卖,可能替代降准注入长期流动性 [6] - 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相关,但经济基本面向好 [5] 提振消费与金融支持 -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政策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1.5%,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8] - 消费增速稳步回升,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支撑 [7] 政府债务与资产 - 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净资产占比91% [9] - 债务评估需引入资产负债表视角,资产主要为增长性强的国企股权 [9] - 财政政策需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9]
重磅报告!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5-09 23:21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明确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1][3] - 中国政府债务扩张具有可持续性,相比美日负债水平较低且国有资产庞大 [1][3] - 促进物价回升需扩大有效需求,价格调控思路转向防"低价倾销" [1][5] -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优化交易品种和税收制度,提升定价效率 [1][6][7] -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美关税政策推升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仍存 [1] 一季度货币政策效果 - 逆周期调节效果显著,人民币汇率稳定,社会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2] - 优化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2] - 5月推出三大类十项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及科技创新工具 [2] 宏观政策转向消费驱动 - 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完善 [3] - 财政政策需向养老、医疗等服务消费倾斜,强化农村等重点人群保障 [4] - 专项债发行提速,政府债务扩张空间受低负债水平和国有资产支撑 [3] 债券市场改革方向 - 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与美关税政策相关,需提升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6] - 鼓励大银行增加债券交易业务,优化一揽子债券交割模式 [6][7] - 完善国债利息免税政策,平衡短期交易税收优惠 [7] 下一阶段政策重点 - 保持流动性充裕,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MLF等工具 [9] - 推动LPR改革反映真实利率水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9]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10]
【新华解读】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释放新的政策信号 展现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新华财经· 2025-05-09 22:57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释放三大政策信号: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扩大消费、有力应对外部冲击 [1]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灵活运用各类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 降准降息累积效应显现,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信贷结构优化,预计宽松政策将持续发力 [1][2] 政策操作优化与工具创新 - 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为支农支小再贷款 [2] - 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6] - 创设优化结构性工具,包括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工具 [3]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 宏观政策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服务消费潜力大,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 [4][5] - 促消费需强化顶层规划,建立系统性指标体系,避免碎片化短期政策 [6] - 消费供给端发力,与财政政策协同可激发升级需求 [6] 政府债务与资产支撑 - 中国广义政府总资产占GDP的166%,负债占75%,净资产占91%,资产以国企股权为主 [6] - 政府债务扩张有资产支撑,地方专项债一季度发行近1万亿元,拉动投资增长 [6] 物价调控与供需平衡 - 物价低位运行受消费下行、传统领域投资收缩及行业低价竞争影响 [7] - 价格调控转向防低价倾销,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元化策略竞争 [7] 外部冲击应对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金融秩序,宏观政策重点发力稳定外贸 [3] - 一揽子金融政策及时应对外部冲击,传导速度快,稳定市场预期 [3]
央行发布最新报告,释放重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22:30
宏观政策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 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应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更加重视消费 [1]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体现政策思路转变 包括促消费 政府债务对比 促进物价回升等 [1]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关键点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重点任务 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 有较大潜力 [3] - 金融支持消费目前依赖传统信贷 直接融资占比低 需构建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形成消费与金融良性循环 [3]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养老等领域 [3] - 专家建议强化顶层规划 建立系统性消费指标体系 未来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 加强重点服务消费领域供给 [4] 财政政策向消费领域倾斜 - 我国政府总资产占GDP 166% 总负债占75% 净资产占91% 债务扩张有资产支撑 [6] - 一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近1万亿元 拉动投资增长 下阶段财政需调整支出结构 向养老 育幼 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6]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 当前物价低位运行受供需矛盾影响 需求端消费下行 传统投资收缩 供给端行业低价竞争 低效企业未出清 [8][9] - 部分行业如黑色金属加工 化工等PPI跌幅超5% 价格调控需从防高价转向防低价 鼓励企业以质取胜 [9][10] - 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匹配经济增长与物价目标 营造良好货币环境 [11]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05-09 21:30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需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1] -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涨压力仍存,中国物价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 [1] - 下一阶段政策取向包括落地5月一揽子金融政策、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及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1][7] 一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 一季度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宽松 [2] - 政策操作优化包括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中央汇金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的一揽子金融政策(降准、降息、优化结构性工具等),政策效果传导快,及时稳住市场预期 [2]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与消费提振 - 宏观政策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提振消费成为扩内需关键点,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提升空间大 [3] - 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创新多元消费信贷产品,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刺激消费升级 [3] - 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中国政府债务扩张具有可持续性(对比美日债务情况) [3] 物价回升与供需平衡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扩大有效需求,当前货币增长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低,需改善供需关系而非单纯增加货币供给 [4] - 价格调控思路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财政政策应更多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4] 债券市场建设 - 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相关,央行将完善债券市场定价效率、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及制度安排 [5] - 建议鼓励大银行开展更多债券交易业务,优化交易品种(如一揽子债券交割模式)及税收制度(如国债利息免税政策) [5][6]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具体措施 - 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MLF、再贷款等工具,密切关注海外央行政策变化 [8] - 推动新设政策工具落地,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范围,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 [8] - 改革LPR报价机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8][9]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05-09 21:25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一季度央行坚持支持性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4] - 优化多项政策操作包括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4] - 5月推出三大类十项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创设优化结构性工具等,政策效果传导快 [4]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 政策方向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更加重视消费 [6] -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提升潜力大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从供给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6] - 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因国有资产庞大且负债水平较低 [6] 物价与供需调控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推动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7] - 当前货币增长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低,需改善供需关系而非单纯增加货币供给 [7] - 价格调控思路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 [7] 债券市场建设 - 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有关,但经济基本面未变 [9] - 债券市场定价效率、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待提升,央行将完善做市商考核和制度安排 [9] - 建议鼓励大银行增加债券交易业务,优化交易品种设计和税收制度 [11] 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 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MLF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 [13] - 推动新设工具落地,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 [13] - 改革LPR报价机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4]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 [14] - 探索创新金融工具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5]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这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21:18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 价格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1][7] - 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方向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更加重视消费 [1] - 央行报告专栏体现政策转变,包括促消费、政府债务分析、促进物价回升等角度 [1] 提振消费政策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首要重点任务,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提升潜力大 [2] - 金融支持消费存在传统信贷依赖度高、直接融资占比低等问题,需构建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2]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养老等领域 [2] - 未来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研究指导性文件,强化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高质量供给 [3] 财政政策调整 - 中国广义政府总资产占GDP的166%,总负债占75%,净资产占91%,债务扩张有资产支撑 [4] - 一季度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近1万亿元,拉动投资增长,未来财政支出需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4][5] - 需强化农村老年人口、低保人员等重点人群保障,满足大宗消费更新换代的高品质需求 [5] 物价回升与供需平衡 - 实体经济供强需弱导致价格指标低位运行,需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供需平衡 [6] - 部分行业如黑色金属加工、化工等PPI跌幅超5%,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价格压力显著 [6] - 价格调控需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引导企业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7] - 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匹配经济增长与物价目标,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8]
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看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快讯· 2025-05-09 20:09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 提振消费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 央行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体现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 [1] - 我国政府债务有支撑 政府债务扩张有相应资产支撑 对加强民生保障 完善收入分配 推动经济转型和动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1] - 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一季度累计发行量近1万亿元 有效拉动投资增长 提振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