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5-11 23:10
货币政策执行与调整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 [1] -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万亿元 [2] - 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50个和60个基点 [2] 货币政策表述变化 - 下阶段货币政策表述从"择机调整优化"变为"灵活把握",利率调控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2] - 删除汇率"加强市场管理"内容,新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3] - 优化政策操作,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 [3] 国债市场与央行操作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历史低位,央行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以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5] - 央行将视市场供求择机恢复国债买卖,可能替代降准注入长期流动性 [6] - 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相关,但经济基本面向好 [5] 提振消费与金融支持 -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政策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 [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1.5%,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8] - 消费增速稳步回升,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支撑 [7] 政府债务与资产 - 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净资产占比91% [9] - 债务评估需引入资产负债表视角,资产主要为增长性强的国企股权 [9] - 财政政策需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9]
重磅报告!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5-09 23:21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 回顾了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情况与政策操作,并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 键点;对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 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在专栏中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国别分化日趋明显。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 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预计,物价 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 升。 在下一阶段政策取向上,《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 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 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一季 ...
【新华解读】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释放新的政策信号 展现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新华财经· 2025-05-09 22:57
新华财经北京5月9日电(记者翟卓)9日,《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磅发布,在充 分总结前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阐明下阶段工作重点的同时,还释放出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扩大消 费和有力应对外部冲击等三大信号。 与此同时,报告还开设了六个专栏回应市场关切,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还展现了央 行利率调控机制作用的强化过程。 总的来看,业内人士表示,在各项货币政策的支持下,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 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多年、多次降准降息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预计后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将持续发力,有效支持经济合理运行。 ——降准降息的累积效应显现新的政策信号也不断释放 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综合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金融 市场运行整体平稳。 与此同时,具体的政策操作进一步优化,如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方式,用好两项资本市场 支持工具,以及将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合并为支农支小再贷款等。 市场人士表示,从报告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 ...
央行发布最新报告,释放重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22:30
2025.05. 09 本文字数:221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 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 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 例如,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体现了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专栏5则从政府部门资产 负债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情况;专栏6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 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关键点 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 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净资产约占GDP的 91%,且资产主要为具有较好增长性的国有企业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扩张有相应的资产支撑,这对于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推动经 济转型和动态平衡都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支持 ...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05-09 21:30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需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1] -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涨压力仍存,中国物价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 [1] - 下一阶段政策取向包括落地5月一揽子金融政策、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及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1][7] 一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 一季度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宽松 [2] - 政策操作优化包括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中央汇金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的一揽子金融政策(降准、降息、优化结构性工具等),政策效果传导快,及时稳住市场预期 [2]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与消费提振 - 宏观政策从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提振消费成为扩内需关键点,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提升空间大 [3] - 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创新多元消费信贷产品,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刺激消费升级 [3] - 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中国政府债务扩张具有可持续性(对比美日债务情况) [3] 物价回升与供需平衡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扩大有效需求,当前货币增长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低,需改善供需关系而非单纯增加货币供给 [4] - 价格调控思路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财政政策应更多向养老、育幼、医疗等消费领域倾斜 [4] 债券市场建设 - 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相关,央行将完善债券市场定价效率、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及制度安排 [5] - 建议鼓励大银行开展更多债券交易业务,优化交易品种(如一揽子债券交割模式)及税收制度(如国债利息免税政策) [5][6]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具体措施 - 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MLF、再贷款等工具,密切关注海外央行政策变化 [8] - 推动新设政策工具落地,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范围,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 [8] - 改革LPR报价机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8][9]
加强债市建设!央行发布最新报告
证券时报· 2025-05-09 21:25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了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情况与政策操作,分 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下一阶段政策取向。 本次《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对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债 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在专栏中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国别分化日趋明显。美关税政策推升全球衰退风险,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回落,但未来上 涨压力依然存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预计,物价水平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在下一阶段政策取向上,《报告》提出,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 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一季度货币政 ...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这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21:18
价格调控思路上,也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 无序竞争。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 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 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 例如,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体现了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专栏5则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 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情况;专栏6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 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报告称,下一步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指导金融机 构加强消费金融服务,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 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高质量供给,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应向有消费效应的领域倾斜 报告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有支撑。报告专栏5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 情况。 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 ...
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看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快讯· 2025-05-09 20:09
金十数据5月9日讯,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 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首先,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本次《报告》专栏2聚焦支持提 振和扩大消费,体现了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其次,《报告》显示,我国政府债务有支撑。这意味 着我国政府债务扩张有相应的资产支撑,这对于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推动经济转型和动态平 衡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一季度累 计发行量近1万亿元,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提振了信心。 (金融时报) 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看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