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需求

搜索文档
李强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快讯· 2025-06-18 19:34
李强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金十数据6月18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调研。他强调,要深 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进一 步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新 华社) ...
PPI连续31个月为负,意味着什么?
和讯网· 2025-05-19 19:35
今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上涨0.5%。 同时PPI持续下降,且在4月同比降幅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个 月扩大0.2个百分点。 这是PPI连续31个月为负,CPI连续25个月在0%附近波动。 5月19日,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和讯表示:"核心CPI的上涨更具参考价值,这是毫无疑问 的,但是也需要看到4月份核心CPI的上涨的驱动原因,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到今年4月 主要是服务类价格对核心CPI的提升起到了主要的促进作用,比如五一假期前夕的机票价格等的推动作 用。但是结合五月的情况看,目前价格上涨仍然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包括PPI的持续下降,这说明整 体的经济状况仍然处于相对低迷的态势。" 在《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明确提出,"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价 格调控思路上,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物价持续低迷对企业营收和利润、居民收入、政府税收和财力等 造成不利冲击,导致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背离,影响微观主体的预期和信心,拖慢经济恢复步伐,有 ...
社论丨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01:57
在倾向于增加投资、保障供给的模式下,增加货币供给可能带来产能和供给持续扩张,从而加剧供求失 衡,导致难以推动物价回升。报告认为,面对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周期性和结构性等诸多因素交 织的宏观经济环境,需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通过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各项政策协同以 及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促进经济供需平衡、物价合理回升。 显然,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一系列政策的组合协同发挥作用,通过逐步调理化解结构性问题,实现周 期性回升。既包括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也要在供给端防止无序竞争,尤其是需避免逐底式的价 格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 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通过结构性调整改善供求关系与质量,强化民生导向改善分配以提升居民购买力的改革过程, 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实施政策组合拳,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增 强,支撑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也将逐步增多,最终将实现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近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证监会最新部署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08:08
宏观新闻 央行将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 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同日,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 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 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 央行发布最新货政报告 5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 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明确指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对 比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 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报告》还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在下一阶段政策取向上,《报告》表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 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 同经济增长 ...
策略周报:逆周期政策提振市场信心-20250512
东方证券· 2025-05-12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节后第一周国新办发布会一行一局一会发布金融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市场指数基本修复关税冲击缺口,但高关税壁垒对实体经济影响或逐步显现,经济内生性通缩风险仍存,需关注中美关税谈判,预计未来A股市场宽幅震荡、结构性行情为主,短期关注沪深300权重低配方向,中期看好科技和军工方向 [5] 本周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 - 本周(5/5 - 5/9)A股市场先扬后抑,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92%、2.00%、1.60%、3.27%,国防军工、通讯、电力设备涨幅居前,房地产、电子、商贸零售表现靠后;沪深300的PE(TTM)为12.44倍,风险溢价为6.40%、高于1倍标准差,创业板指的PE(TTM)30.25,低于负一个标准差;本周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1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27%,标普500指数下跌0.47%,恒生指数上涨1.61% [5] 政策动态 - 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央行推出十项政策措施,包括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等;证监会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等 [5] - 5月9日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灵活把握力度和节奏;报告专栏体现宏观政策思路转变,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关键点,中国政府债务扩张有可持续性,促进物价回升需扩大有效需求;还指出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5] 经济数据 - 中国4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核心CPI涨幅稳定;4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部分领域价格有积极变化 [5] - 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8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4月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269.2亿元,比3月下降13.25%,对美国出口2368亿元,比3月下降17.59%,但我国外贸进出口仍有较强韧性 [5] 海外情况 - 5月8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 - 4.5%不变,连续第三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声明强调高失业率和高通胀风险上升,重申经济活动稳健扩张,但净出口波动影响数据;将继续以3月会议宣布的更慢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 [5] 行业估值 - PE估值中,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房地产、计算机、钢铁等处于历史高位;PB估值中,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石油石化、医药生物等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8] - 给出本周A股各行业指数PE(TTM)、PB(LF)所处十年以来的百分位数据 [29][30]
空头又危险了?
格隆汇· 2025-05-10 16:56
印巴局势升级 - 巴基斯坦KSE30指数大跌7%,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1] - 巴基斯坦对印度发动网络攻击导致印度70%电网瘫痪,双方首次通话寻求缓和[2] - 印度军方表示不会升级冲突但已采取有效反击[2] - 国防军工板块五连阳累计涨幅超7%,周五回调2%[2] - 国泰军工ETF、军工ETF易方达本周分别净流入8300万、2400万[2] 美股及外汇市场动态 - 美股高开后收跌,黄金重拾涨势,美元指数跌超0.5%后企稳于100上方[6] - 投资者连续11周看空市场创历史记录,四月股票仓位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6] - 美国股票基金过去四周净赎回248亿美元为两年最多[6] - 美元净空头仓位达2020年底以来最高,日元多头仓位创历史新高[6][7] - 美股收复"对等关税"失地,VIX指数回调30%,比特币涨超30%重返10万美元[8] 中国政策及市场反应 - 降息降准后长端利率反常上涨,市场解读为投资曲线修复和经济基本面好转[10] - 央行报告强调提振消费为扩内需关键,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10] - 股票ETF本周净流出134.67亿元,科创50ETF等科技类ETF受青睐[11] - 华夏科创50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分别净流入18.54亿、9.61亿[11] - 政策利率下行或带动LPR及存款利率下行,权益资产配置重要性提升[16]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这些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9 21:18
价格调控思路上,也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 无序竞争。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 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5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有多篇专栏从不同角度体 现出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 例如,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体现了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专栏5则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 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情况;专栏6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 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报告称,下一步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指导金融机 构加强消费金融服务,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 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高质量供给,加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应向有消费效应的领域倾斜 报告认为,我国政府债务有支撑。报告专栏5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 情况。 当前,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 ...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南京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南京日报· 2025-04-28 10:23
4月27日,记者从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了解到,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 势,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718.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9亿元,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1417.95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3254.06亿元,增长5.8%。 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蔬果稳定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70亿元,可比增 长4.1%。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夏粮面积稳中有增。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市生猪 存栏22.75万头,同比增长3.9%;全市生猪出栏10.27万头,同比增长0.5%。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 积23.86万亩,总产量54.49万吨,与上年总体持平。水果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12.2%。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 速较1—2月提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升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 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整体行业增长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