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业报国
icon
搜索文档
申达集团张国平实业报国四十载 创新领航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1:55
1985年,33岁的张国平在江阴申港西侧的宋家圩村,用不到30万元开启创业;2025年,年过七旬的他带 领申达集团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标杆,旗下纳力科技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博恒新材打 破海外技术垄断。 四十年风雨征程,张国平以"实业报国"的坚守,诠释着中国企业家的初心与情怀;站在四十周年庆典的 新起点,年逾七十周岁的他又以"再创业"的魄力锚定"百年申达"目标,为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新动能。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近日,申达集团"创新、创优"发展大会暨成立40周年庆典举行。改革开放四十余 载,中国企业家群体以敢为人先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韧劲,书写了民族工业崛起的壮丽篇章。申达集团 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平,正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从 "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全球突围,实体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企业家要 认真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带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在爱国、创新、诚信、 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
去世7年后“遗产”史诗级爆发,他是香港最被低估的爱国巨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9 12:07
文章核心观点 - AI产业发展推动上游材料公司业绩与市值飙升,覆铜板龙头生益科技和PCB主力军生益电子市值分别超过1500亿和800亿 [4] - 两家公司的成功源于创始人唐翔千"实业报国"的创业精神与情怀,及其在电子工业领域的早期战略布局 [4][12]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产能扩张,从连年亏损成长为全球覆铜板行业领导者,硬质覆铜板销售额持续保持全球第二 [8][14][25] 创办生益 - 1985年唐翔千在东莞合资创办生益公司,主营覆铜板产品,并投资6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FR-4环氧玻纤布覆铜板生产线 [7][8] - 覆铜板是PCB的核心基材,被称为"电子工业的地基",广泛应用于家电、手机及AI数据中心等领域 [8] - 公司初期因管理效率低下陷入连年亏损,1990年唐翔千主动提出承包经营,承诺年上交84万美元利润,并邀请刘述峰出任总经理 [8][9][10] - 唐翔千投资电子工业的动机是"实业报国",认为科技才是未来,电子工业是科技基础 [7][12] 成功上市 - 唐翔千高度重视质量管理,花大价钱从香港引入专家建立ISO9000体系,使质量意识成为企业文化 [14] - 承包三年后公司产能显著提升,产量从第一年的60万平方米增长到第三年的130万平方米,当时国内不超过五家企业能达到此产量 [15] - 公司从"来料加工"转向自主研发,1994年正式设立研发中心并发布"技术发展纲要",到1997年年产量达200万平方米,累计产量超1000万平方米 [16][19] - 1998年10月生益科技成为首家登陆上交所的覆铜板企业,上市时净资产3.2亿元,发行8500万股,每股4.18元 [19][20] 世界第二 - 公司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台企竞争挑战,通过技术和效率提升巩固市场地位 [22] - 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逆势扩张,在咸阳、苏州、常熟、南通、九江设立生产基地,80岁高龄的唐翔千亲自出席苏州基地奠基 [24] - 2004年建成国内首条RCC涂树脂铜箔精密涂覆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高端产品获得国际著名公司认证并使用 [24] - 2013年生益科技斥资7亿收购生益电子70.2%股权,形成产业链协同,硬质覆铜板销售额从2013年至今持续保持全球第二 [24][25] - 产能从建厂初的年产60万平方米发展到2024年度的1.4亿平方米,2021年生益电子成功登陆科创板 [25] 一心一意搞实业 - 唐翔千始终坚持"实业报国",告诫管理层不准搞房地产、不准炒股票,要一心一意搞实业 [29] - 除生益体系外,唐翔千于1995年在上海投资4000万美元成立美维集团,1997年在深圳创办清溢光电,后者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 [27][29] - 唐翔千在纺织业成就突出,曾带领3家公司分别在港股和A股上市,但其在电子工业的成就更胜一筹 [27]
学任正非实业报国:中华儿女以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56
任正非的爱国企业家特质 - 任正非被视为真正的爱国企业家 通过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伟大贡献[1] - 与其他地产和金融领域发大财的老板不同 任正非的贡献更受认可[1] - 选择国家基础薄弱 科技含量和门槛非常高的通信行业 体现理想主义[3] 华为的发展历程与战略选择 - 华为创业初期国内通信市场是"七国八制"状态 8种制式的机型来自7个国家[7] - 从落后到追赶 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实现5G技术领先[7] - 强调成长最大化而非利润率最大化 目标是成为世界级企业[4] - 完成从抓住机会到创造机会的转变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并不断研发创新[7] 华为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员工奋斗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相连[4] - 企业文化精髓包括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3] - 企业文化建立在国家文化基础上 与国家精神目标完全一致[10] - 通过主动稀释股票激励更多人才加入 共同追寻民族振兴梦想[12] 实业报国与国家竞争 -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实质是企业竞争 企业做好产品就是实业报国[7] - 发展实业推动产业升级 经济建设好才能国富民强并在世界赢得尊重[7] - 华为成功证明理想主义也能赚大钱 不追求利润最大化反而更有效[9] - 华为树立了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的愿景[9] 个人与企业的使命融合 - 任正非与其他老板最大不同是有发自内心的使命感 是理想驱动而非金钱驱动[12] - 把有限生命融入宏大主题才能创造更多价值 企业需融入时代潮流[12] - 员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国际市场打败对手就是为祖国争光争气[9] - 华为经验可为企业界提供样板 共同事业成功将增强国家综合实力[9]
实业报国心 民族化工魂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11:50
公司历史与起源 - 公司前身为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 由中国氯碱工业先驱吴蕴初创立 开创中国氯碱工业先河[1][7] - 1929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家氯碱工厂天原电化厂 打破日本对盐酸原料的垄断[7] - 抗战期间内迁至重庆 1940年投产支撑后方军工 后于宜宾建立分厂成为关键化工补给点[15] 技术突破与产业地位 - 实现味精国产化并创立"天厨"品牌 打破日商"味の素"市场垄断[4][7] - 首创本体法聚氯乙烯等多项全国首家技术 获评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2] - 拥有800余项氯碱/钛化工/锂电材料专利 17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 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2] 产品与业务布局 - 从单一烧碱拓展至聚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水合肼等多元产品系列[8] - 建立"一体两翼"战略:以氯碱产业为主体 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两翼[21] - 掌握氯化法钛白粉及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道两大核心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27] 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 - 2005年获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推行绿色循环经济模式[12][21] - 布局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新能源产业[21][26] - 建设数字化工厂 打造"氯—钛—磷—铁—锂"一体化循环产业链[27] 企业精神与文化 - 凝练"三创精神":创新无止境/无权威/无禁区 推动技术持续突破[8] - 传承抗战时期工业韧劲 从战时保障民生军工到新时代绿色化工先锋[18][24] - 践行"四个新天原"战略目标:绿色低碳/元素价值重构/精细管理/数字智慧[27]
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今起向公众开放
南京日报· 2025-04-22 11:03
展览概况 - 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于4月22日至6月10日在渡江胜利纪念馆临展厅向公众开放 [1] - 展览展示70余件反映南京工业发展成就的档案史料和见证物 [1] - 展览分为序篇、筚路蓝缕奠基业、浴火重生开新局、笃行逐梦新征程四个部分 [1] 展品内容 - 展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地区使用的电表和水表 [1] - 包含南京解放前夕工人护厂斗争使用的火星塞及南京钢铁厂工人佩戴的柳条帽 [1] - 展出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纪念牌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文物 [1] - 专门打造"时光小屋"展示蝙蝠牌电扇、熊猫牌电视机和缝纫机等南京特色品牌工业制品 [1] - 设置"光阴长廊"通过新旧影像对比展示南京工业遗产在四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1] 历史意义 - 南京被定位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和现代产业先锋之城 [2] - 南京民族工业发展见证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百年历程 [2] - 工业遗产蕴含实业报国家国情怀和筚路蓝缕的创建艰辛 [2] - 展陈旨在挖掘工业遗产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