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美丽中国就在你我身边 “公园+”模式让城市空间更有活力
央视网· 2025-10-05 22:04
公园建设行业发展趋势 - 公园形态多样化,从传统大型公园到新建的口袋公园,绿化、彩化、立体化植被融入日常生活 [1] - 公园功能复合化,深度融入城市更新、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等需求,建设理念升级 [10] - 公园受众年轻化,新晋网红公园中年轻人成为打卡主力军,追求悠闲自在的体验 [1][3]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国家层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公园建设视为民生福祉重要一环 [5] - 住建部印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为“见缝插绿”提供明确方向 [5] - 《城市公园管理办法》于2024年12月施行,为公园建设和管理提供全面法治保障 [5] 行业规模与量化指标 -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计建设口袋公园5.4万余个、绿道14.2万余公里 [6]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建设口袋公园3420个 [6] -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11.8平方米提升至15.91平方米 [8] “公园+”跨界融合模式 - 公园与商业、艺术、体育、文创等元素无界融合,成为连接城市功能的绿色纽带 [12][13] - 深圳等地出现公园与商场无缝衔接的案例,打破传统公园作为孤立绿岛的认识 [12][13] - 这种跨界组合激活了公园的生态价值,并赋予其更多人文与商业价值 [13] 科技创新与智慧公园 - 深圳笔架山体育公园配备5G智慧跑道、无人机外卖柜、智能清扫机器人等科技设施 [10] - 科技赋能公园服务,可通过App进行预约、购票等操作,体现城市发展服务于人的理念 [10] 乡村公园化建设 - 乡村公园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尝试,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01% [20] - 四川竹艺村等案例探索公园的乡村表达,保留原生格局并推动竹编与咖啡、茶馆等跨界融合 [15][17] - 此举赋予公园多样形态,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平台,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动力 [20] 规划选址与运营模式创新 - 公园选址强调“见缝插绿”与“精准落地”,有效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并考虑人口分布 [20] - 深圳规划将可达性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作为重要指标,目标实现居民5到10分钟可达 [20] - 成都环城绿道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通过国有资产出租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运动场馆 [24]
焦点访谈丨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奔向更美好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2 16:07
国家发展,人民有感知;国家进步,人民有获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正从各个层面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今天起,《焦点访谈》推出国庆系列节目"奔向更 美好生活"。十一黄金周,秋高气爽,很多人会出门去其他城市旅游,或者就在所在的城市里来一次Citywalk,漫步街巷发现惊喜,过个轻松惬意的假日。 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变化很大。老建筑还在那儿,但进去一看已经悄然变身;社区旁边不知哪天又多了个口袋公园,小而美。城市更精致了,生活更便利了。 这些变化,您发现了吗?城市的更新让您有什么新体验? 广州永庆坊,从一条破败老街变身为文旅新地标,古老的骑楼与炫酷的时尚潮流体验街区在此奇妙共生。 北京雨儿胡同,从拥挤杂乱的大杂院,变身为整洁美丽、设施现代的温馨居所,这是从胡同里"长"出的神奇小院。 刘保奎:过去我们的城市更新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随着快速城镇化,城市发展"摊大饼",出现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高昂的"城市病",老百姓通勤时 间长、生活不方便,同时也出现了"千城一面"、到哪儿都一样的情况。所以,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目前城市工作的重要原则。 重庆戴家巷,从杂草丛生、出行不便的背街小巷变身为能远眺江景、文旅融合 ...
焦点访谈|以人为本 精雕细琢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央视网· 2025-10-01 22:0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家发展,人民有感知;国家进步,人民有获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正从各个层面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今天(10月1日) 起,我们推出国庆系列节目"奔向更美好生活"。"十一"黄金周,秋高气爽,很多人会出门去其他城市旅游,或者就在所在的城市里来一次"City walk",漫步 街巷发现惊喜,过个轻松惬意的假日。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变化很大。老建筑还在那儿,但进去一看已经悄然变身;社区旁边不知哪天又多了个口袋公园,小 而美。城市更精致了,生活更便利了。这些变化,您发现了吗?城市的更新让您有什么样的新体验?跟着我们的记者去看一看。 广州永庆坊,从一条破败老街变身为文旅新地标,古老的骑楼与炫酷的时尚潮流体验街区在此奇妙共生。北京雨儿胡同,从拥挤杂乱的大杂院,变身为整洁 美丽、设施现代的温馨居所,这是从胡同里"长"出的神奇小院。重庆戴家巷,从杂草丛生、出行不便的背街小巷,变身为能远眺江景、文旅融合的"城市会 客厅",老街区焕发出新活力。 到一个地方,先看城市的风貌,再接触当地居民,这是我读懂城市的第一步。我们的城市,好像没有改头换面,但又悄悄变了。仔细看,到处都是精巧别致 的设计。 我们的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 ...
以审计为窗读懂中国 以青年交流凝聚共识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28
中国代表介绍了如何通过小破绽发现企业财务资料造假的案例,展示出审计人员既要有临门一脚的魄 力,更要有持之以恒的韧性。"中国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令人敬佩。"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审 计人员艾哈迈德江感叹。 面对发展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审计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要敢于 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要通过锤炼审计本领,承担起促进完善国家治理 时代重任的使命担当……在这次研修项目中,中国审计理念引发广泛共鸣。 开发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审计工具,并注重对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注重对被审计对象的审 前研究,强调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培养;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识别和预 警……本次研修项目中,外方审计人员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审计工作亮点与创新实践,互学互促、合作共 赢氛围浓厚。 中国审计署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修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平等互鉴的"亚洲审计 青年共同体",有关国家通过交流互鉴,促成多元智慧的碰撞融合,凝聚更广泛的合作共识。 9月22日至26日,首届亚洲审计组织青年研修项目在南京、上海举办,来自42国最高审计机关的90余名 青 ...
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呼吁完善全球人权治理
新华网· 2025-09-26 09:30
新华社日内瓦9月25日电(记者石松)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25日 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并发言,呼吁各方完善全球人权治理。 陈旭代表近80国作共同发言,指出当前多边主义遭受严重冲击,各方应通过联合国80周年改革提高效 率、简化程序、消除重复、加强透明度,愿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奉行主权平等,各国不论大小、强弱、 贫富,都有权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决策、受益;二是遵守国际法治,要确保国际法的平等统一适 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三是践行多边主义,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单边主义;四是倡导以人为本,平衡 推进各类人权;五是注重行动导向,力求实效,推动完善全球人权治理,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 进步的光明前景。 ...
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00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观点 -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于构建何种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 回应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盼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求 [1] - 倡议以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为核心理念 旨在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智慧并指明方向 [1]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 - 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 推动各国权利平等 机会平等 规则平等 [2] -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遵循 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 [2] - 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和现实选择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积极参与多边合作 [3] - 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和底层逻辑 目的是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推动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3] - 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和务实态度 活力源于实践 关键在于行动 根本要看成效 将通过务实合作深化共识并打造可视成果 [3]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遭遇空前挑战与严峻考验 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 民粹主义沉渣泛起 严重冲击世界和平发展 [1] - 地区热点问题持续发酵 能源短缺 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 [1] - 个别国家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破坏全球稳定与公平 [1]
瞄准“高质价比”,联发要为年轻人建“好房子”
新京报· 2025-09-22 18:48
公司战略定位 - 联发集团聚焦为新青年群体建造"好房子",以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切入改善型住房赛道[1] - 公司明确拒绝暴利模式,仅赚取合理利润,强调"优总价"为首要特征[3] - 战略核心在于瞄准一二线核心城市产业集群区域,精准定位年轻人群聚集地[3] 产品设计创新 - 主力户型定位60-80平方米,通过强功能设计提升空间韧性和居住生命周期[3] - 首创"1.5卫"和"1.9卫"设计,实现功能分区隔离并兼顾个性化需求[6] - 采用双可变空间设计,使户型可从一室灵活转变为三室,适配不同人生阶段[6] - 提出透明精工主义,通过实体展示和全视角工地开放实现建造过程可视化[6] 品质管控体系 - 锚定9A交付验收标准,涵盖质量、观感等2000余个细项品质把控[6] - 建立房修服务体系,在交付后持续提供品质保障支持[6] 社区运营生态 - 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基于鸿蒙生态共同打造智慧社区系统[7] - 构建安全、有趣、优享、智家四大核心场景,实现室内与公区互联[7] - 引入十大定制盒子聚合美邻生活、社群共建等场景,支持青年自主定制社区功能[8] - 成立专门社区运营部,研究青年需求交互模式,链接内外部资源实现社区万物互联[8] 项目落地进展 - 已在厦门、上海、南京、深圳四个城市推进6个新青年"好房子"样板项目[4] - 南京联发·雨花新澍项目选址雨花软件园周边,该区域聚集4600多家涉软企业和37万软件工程师[3] 行业发展趋势 - 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标准不等同于"大房子"或"贵房子",强调通过设计、施工、材料、服务解决居住痛点[2] - 行业向细分客群需求驱动转型,注重不同地区、面积、价位段的差异化产品定位[2]
万师傅创始人CEO田晓正谈“全国第一”:最重要的并非规模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23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平台累计获得1.8亿次服务认可,稳居家居服务行业龙头位置 [2] - 注册师傅数量超过400万,覆盖全国99.8%的城镇区县 [4] - 为宜家官方唯一推荐服务平台,并与林氏家居、源氏木语、四季沐歌等品牌达成战略合作 [2] 商业模式与创新 - 2013年创立于产业互联网浪潮,采用众包模式聚合全国服务资源 [4] - 首创竞价模式、担保交易、定制保险及AI派单等机制 [2] - 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解决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行业痛点 [4][8] 核心经营理念 - 坚持"让用户自由选择,让师傅自主经营"理念,强化用户知情权和主体性 [6] - 交易平台壁垒核心是满意度而非规模,强调服务行业需长期沉淀 [6] - 通过职业规划与技能认证提升师傅职业认同感,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 [8][13] 服务品质与用户价值 - 服务标准涵盖物理层面(及时预约、按时上门、问题解决)和情感层面(职业形象、服务态度) [10] - 社交平台高频关键词包括"社恐友好""拯救女性""师傅专业""实用便利" [10] - 提供确定性服务消除行业"开盲盒"风险,通过去中介化和规则设计保障权责清晰 [8][1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家居服务行业存在整体满意度偏低、大众信任度不足的突出问题 [8] - 核心矛盾为服务品质要求与行业供给水平不匹配 [8] - 行业需通过培训机制、数字化工具和心理建设多维度提升服务水平 [8][13]
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⑤
新华社· 2025-09-16 21:12
中国始终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中国不仅倡导"以人为本",更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与国际合 作的方方面面。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之心为心",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球,中国"以天下之利为利",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 置,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到共建"一带一 路"帮助沿线民众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具体实践,无不体现出中国政策紧扣人的需求、尊严与发展。 这正是"以人为本"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具体实践。 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意味着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一贯尊重文明多样性与各国自主选 择,反对强加于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 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 种尊重差异、平等相待的原则,是对各国人民主体性的最大尊重,是"以人为本"在国际政治领域的生动 体现。 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也体现在聚焦民生领 ...
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⑤
新华社· 2025-09-16 19:34
中国始终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中国不仅倡导"以人为本",更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与国际合 作的方方面面。在国内,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之心为心",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球,中国"以天下之利为利",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 置,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到共建"一带一 路"帮助沿线民众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具体实践,无不体现出中国政策紧扣人的需求、尊严与发展。 这正是"以人为本"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具体实践。 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前提,意味着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一贯尊重文明多样性与各国自主选 择,反对强加于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 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 种尊重差异、平等相待的原则,是对各国人民主体性的最大尊重,是"以人为本"在国际政治领域的生动 体现。 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也体现在聚焦民生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