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搜索文档
苏泊尔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苏泊尔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小幅下滑2.33%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4%[2]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68.97亿元 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为13.66亿元 同比下滑4.66%[4] * 利润端压力主要源于内销方面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以及公司自补贴方式增加了费用率[2][4] * 公司在电饭煲 炒锅 电蒸锅等核心优势品类表现稳健[2][4] 分市场运营情况 内销市场 * 前三季度内销业务保持增长 第三季度内销收入继续增长[2][6]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价格组合推动增长 第三季度内销毛利率有所提升[2][11] * 炊具品类经历几年低迷后2025年状况明显好转 小家电品类自2020年线上渠道改革后持续增长[9] * 大多数品类呈现量上升 价下降的趋势 但与健康相关的品类表现较好[9] * 2025年双十一促销活动不理想 因全年促销档期增多导致企业资源投入谨慎 双十一周期拉长且同比数据欠佳[10] 外销市场 * 前三季度外销业务基本持平 第三季度外销收入和利润承压 增速放缓[2][4][6] * 外销压力主要受国际贸易局势紧张 市场需求疲软 以及控股股东赛博集团下调全年业绩目标的影响[2][4] * 第三季度外销毛利率短期下降 但公司与赛博有18%的毛利率约定 全年有望保持稳定[11] * 主要出口市场为欧洲 北美市场占整体外销量不到20% 北美关税问题对公司有影响但总体有限[7] 产能布局与成本 * 为应对北美市场关税不确定性 公司已将炊具业务的大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 越南工厂规模相对较小但正逐步加大产能规划[8][12] * 越南产能的成本竞争力与国内差距不大 其最大优势在于为北美客户提供了关税确定性[12] * 公司各基地产能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投资扩展将取决于2026年及以后的订单目标[8] 产品战略与增长点 * 公司积极布局新兴品类如净饮机 茶吧机[2] 并在清洁电器(环电)和厨卫家居电器等规模较小的业务上寻求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15] * 传统优势品类如电饭煲 炒锅将持续投入 健康相关品类如钛系材料系列的养生壶 保温杯等借助健康营养概念获取市场份额[15] * 公司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维持增长[9][14]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公司通过小红书 直播等线上平台推广新品 采用种草收割形成闭环业务模式[3][16][17] * 会员数量持续增加 预计2026年将超过4,000万 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并降低流量费用[16] * 第三季度费用率上升主要因营销促销投入增加以应对行业及平台竞争 以及国补退坡后公司自补增加了费用[13] * 公司将严格控制费用率 并通过研发创新推动高毛利产品销售以保持利润水平[13] 股东回报与未来展望 * 公司过去几年现金充裕 持续大比例分红 未来将保持50%至80%的净利润分红比例[4][19] * 2024年与控股股东讨论后进行了超出当年利润的大比例分红 但这种情况不可持续[4][19] * 公司年初计划实现5%的年度增长 但因赛博集团业绩预期下调 目标达成难度增加 希望四季度保持稳定但外销压力较大[2][6]
5月彩电市场又遇冷,TOP8瓜分95.4%的市场,小米出货60万台
新浪财经· 2025-06-08 09:2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283万台 同比下降2.1% 连续两个月下滑 [1] - 1-5月累计出货量1403.5万台 同比微增1.7% 主要依赖一季度行情支撑 [1] - 行业处于"动乱不稳"阶段 品牌方对618备货持谨慎态度抑制出货动能 [3] 618促销预测 - 洛图科技预测618周期零售量将增长10% 主要基于史上最长促销周期(40天)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到期刺激 [3] 品牌竞争格局 - 前八大品牌合计出货270万台 同比微降0.9% 市场集中度提升至95.4% [4] - 传统三强(TCL/海信/创维)合计出货166万台 同比下降2.4% 市场份额58.7% [4] - 小米系逆势增长9.1%至60万台 市占率21.2% 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4] - 长虹/海尔/康佳合计出货34万台 同比下降4.2% 市占率12.0% [4] 重点品牌表现 - 小米5月出货量60万台排名第二 增长率9.8% 为TOP8中少数正增长品牌 [5] - TCL保持领先优势 1-4月累计出货近260万台 同比增长20.2% 稳居行业第一 [5][6] - 康佳5月被华为超越跌至第八名 前五个月多数月份大幅下滑 主要受股东更替和管理层调整影响 [6]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存量搏杀"时代 面临供给过剩/需求疲软/替代品冲击 [7] - 头部品牌依靠技术壁垒和子品牌矩阵构筑护城河 TCL凭借全产业链优势领先 [7] - 小米通过"硬件+生态+性价比"策略实现逆势增长 成为市场亮点 [7] - 中腰部品牌面临头部技术碾压和价格战挤压 生存空间被蚕食 [7]
国补政策执行9个月后仍拉动电器消费增长,下半年家电消费能否再创新高
华夏时报· 2025-05-30 16:09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自2024年8月推行以来持续拉动电器消费,2024年五一期间红星美凯龙通过国补实现销售额4.6亿元,较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3.8% [2][3] - 上海地区五一期间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36%,政策实施至今累计销售额达118.1亿元,其中国补资金19.8亿元 [3] - 红星美凯龙为对接政策成立11家子公司并升级数字化服务,推动清洁电器、洗碗机等品需家电渗透率提升 [3] 家电消费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家电消费疲软,但4-5月数据回升,行业全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 [2][4] - 以旧换新政策覆盖的八大类家电中,高能效产品占比达90% [4] - 行业从增量普及转向存量焕新阶段,改善型需求占比提升,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新趋势 [5] 行业未来分歧与共识 - 悲观观点认为政策退坡后需求将下滑,需依赖AI家电等创新激活存量市场 [4] - 乐观观点指出三大机遇:政策加码(如人工智能+消费)、消费动能(以旧换新响应积极)、用户心智转向体验消费 [4] - 行业共识为消费逻辑转变,从单品购买升级为家场景解决方案,红星美凯龙上海旗舰店品牌数从57个增至103个,新增零碳生活家等场景 [5] 企业战略调整 - 红星美凯龙强化场景化服务,用户需求从单品转向整体方案(如空调+新风系统组合) [5] - 企业扩大经营面积(1.6万方→3.3万方)并引入潮电品牌,构建"智电绿洲"等新场景 [5]
新宝股份(002705):Q1外销延续快增,内销边际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4-29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给予公司 2025 年的 PE 估值 12x,相当于 6 个月目标价 17.10 元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客户备货需求强,Q1 新宝外销延续快速增长;受国补提振,Q1 公司内销降幅缩窄 [1] - 新宝加快筹建印尼制造基地应对贸易政策风险,叠加海外市场去库存后需求回升,外销有望稳定增长;国补持续提振国内小家电需求,内销自主品牌收入有望改善 [2] - 随着公司内销景气恢复,外销规模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 年实现收入 168.2 亿元,YoY + 14.8%;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YoY + 7.7%;扣非归母净利润 10.8 亿元,YoY + 8.8% [1] - 2024Q4 单季度实现收入 41.3 亿元,YoY + 6.2%;归母净利润 2.7 亿元,YoY + 11.1%;扣非归母净利润 2.9 亿元,YoY + 47.5% [1] - 2025Q1 单季度实现收入 38.3 亿元,YoY + 10.4%,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YoY + 43.0%;扣非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YoY + 15.3% [1] 分区域业务情况 - Q1 外销收入 YoY + 15.8%,海外小家电需求旺盛,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增强客户备货需求 [2] - Q1 内销收入 YoY - 4.9%(2024Q4 增速为 - 11.2%),内销增速边际改善,国补政策增加小家电品类有所提振,摩飞品牌受经营策略调整影响仍承压,东菱、百胜图品牌收入增速亮眼 [2]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Q1 归母净利率为 6.4%,同比 + 1.5pct,主要因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增加,毛利率同比 + 0.5pct,期间费用率同比 + 0.2pct [3] - Q1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9 亿元,上年同期为 - 2.2 亿元,因收入规模提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YoY + 14.0% [3]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43/1.62/1.88 元 [4][6] -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预计为 180.9/201.1/222.4 亿元,净利润预计为 11.6/13.2/15.3 亿元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