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视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看广告赚钱软件有哪些?分享5个看广告赚钱的平台,亲测有效!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11
平台提供了专门的赚钱中心,里面的开宝箱看广告就是一个获取金币来源的主要途径,一组最高可以拿到8200个金币。前提是学会做广告转化,也就是让平 台多给你推送电商类和游戏类广告。 把平台的金币任务都做一做,这样一天下来,单个账号收入20-30元左右是日常。 虽然U客直谈不是一个专门的看广告赚钱的平台,但是它相当于是一个获取看广告赚钱途径的桥梁。 什么意思呢?一方面,通过平台可以获取到有关抖音极速版、快手极速版暴涨金币的资源;另一方面呢,平台提供了看广告变现创业项目,就是说对接好项 目方来自己搭建一个广告app,不管是自己看还是别人看,我们都能有钱拿。 现在各种各样的线上赚钱方式实在是太多了,甚至连看广告都能有收益。 但是说实在的,很多人对此并不相信,要不是担忧会上当受骗,要不是就认为提现门槛肯定很高。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找到真实可靠的看广告赚钱 软件。 接下来,我就拿出自己的"私藏"——5个看广告赚钱的平台,全部经过本人亲测,动动手机就能赚钱。 提到看广告赚钱软件,抖音极速版一直很有话语权。 快手极速版无疑是一个备受欢迎的看广告赚钱的平台,可以说男女老少"通吃"。 平台同样设立了独立的任务中心,并嵌入了多个 ...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产业韧性增长已现,一二梯队格局成型但核心玩家战火再燃!
QuestMobile· 2025-07-29 10:00
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67亿,同比增长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提升7.8%和2.6% [3][11][13] - 用户结构呈现年轻用户和银发群体持续增加的特点,且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消费信心回升带动线上消费能力增强 [15] - 数字化娱乐场景使用时长增长显著,尤其是泛娱乐和AIGC领域,同时线下出游及购物金融等场景快速增长 [17] 头部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构成第一梯队,去重用户规模分别达12.66亿、12.48亿、11.68亿、11.05亿 [3] - 拼多多、蚂蚁集团、美团、京东构成第二梯队,用户规模分别为9.52亿、9.35亿、8.94亿、8.76亿 [3] - 企业间增长分化明显,京东、抖音集团用户量同比增长13%、12%,而拼多多、百度集团仅增长0.2%、1.3%,美团同比下降0.7% [3] AIGC领域发展 - TOP30 AI应用中66.7%来自互联网第一梯队四大玩家,竞争激烈 [4] - AI原生APP增长前三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2025年6月较1月用户增量分别达1.63亿、0.58亿、0.22亿 [4] - AI应用插件增长前三为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用户增量分别为1.63亿、0.89亿、0.50亿 [4] - PC网页端AI应用增长TOP3为百度AI助手、ima.copilot、腾讯元宝,增量分别为1306万、919万、759万 [4] 即时零售与在线旅游 - 淘宝、京东、美团三家APP6月份重合用户规模达3.88亿,同比增长22.8% [4] - 携程旅行APP、美团APP、京东APP重合用户规模6521万,同比增长20.4% [4] - 京东外卖相关内容在内容平台互动量超2000万次,5月京东APP中外卖入口获得超1.6亿用户 [46] 短视频与在线视频行业 - 抖音APP流量达9亿,短视频行业流量进一步向抖音、快手聚集 [76] - 优酷视频在热门剧集带动下流量显著提升,哔哩哔哩日均活跃用户接近7000万 [88] - 短剧市场快速增长,红果免费短剧和河马剧场APP渠道高度集中,微信小程序渠道流量相对均衡 [94] 文旅消费与线下场景 - 2025年6月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达1.56亿,平台GMV达1453.34亿元 [107] - 酒店以"住宿+"模式重构场景,华住会APP流量同比增长41%,洲际酒店微信小程序流量同比增188.5% [114] - "村超"、"村T"等草根赛事出圈,2025年6月"苏超"全网互动量达1.04亿,环比增长4225.4% [126][128] 电商与金融领域 - 2025年Q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6.8% [53] - 支付宝通过泛娱乐功能转型生活服务超级APP,国有大行手机银行中农业银行流量达1.9亿 [154][157] - 股票交易平台自2024年9月起复苏,2025年行业月活稳定在1.2亿 [159] 行业TOP榜单 - 微信以11.01亿MAU居即时通讯榜首,抖音以9.04亿MAU领跑短视频 [163] - DeepSeek以16.30亿MAU成为AIGC赛道第一,豆包以14.05亿MAU位列第二 [175]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居新能源厂商榜首,季度环比增长8.52% [187]
QuestMobile2025半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价值榜
QuestMobile· 2025-07-29 10:00
TOP5赛道用户规模NO.1 App - 即时通讯领域微信以110,105.33万MAU稳居第一 [3] - 短视频赛道抖音MAU达90,392.88万 [3] - 支付结算类支付宝MAU为92,550.92万 [4] - 地图导航类高德地图MAU为89,547.68万 [4] - 输入法领域搜狗输入法MAU达63,426.66万 [4] APP用户规模增长榜单(MAU亿级) - 云闪付MAU增长78.5%至18,828.03万 [8] - 中国移动MAU增长36.82%至14,544.32万 [8] - 大众点评MAU增长33.4%至15,484.44万 [8] - 米家智能家居MAU增长30.18%至11,101.59万 [8] - 抖音MAU增长17.21%至91,423.72万 [8] APP用户规模增长榜单(MAU千万级) - 腾讯元宝MAU暴增6062.68%至2,480.48万 [11] - 抖音商城MAU增长552.24%至4,526.35万 [11] - Kimi MAU增长177.37%至1,273.89万 [11] - 汽水音乐MAU增长95.21%至9,922.33万 [11] - 微信输入法MAU增长65.58%至2,413.52万 [11] 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TOP榜 - 腾讯手机充值小程序MAU达68,949.98万 [13] - 生活缴费小程序MAU为47,149.05万 [13] - 京东购物小程序MAU达35,314.26万 [13] - 滴滴出行小程序MAU为31,284.19万 [13] - 中国移动10086+小程序MAU达25,681.20万 [13] 互联网全景生态流量TOP玩家 - 汽车之家全平台总用户量达50,191.37万 [15] - 易车全平台总用户量达57,451.42万 [15] - 新浪新闻全平台日均用户量16,166.29万 [15] - 芒果TV全平台用户量45,013.20万 [15] AI原生App用户规模榜 - DeepSeek以16,295.20万MAU领跑AI搜索引擎赛道 [17] - 腾讯元宝MAU达2,480.48万 [17] - Kimi MAU为1,273.89万 [17] - 快对AI教育MAU达875.81万 [17] AI应用插件用户规模榜 - 百度AI插件MAU达29,406.49万 [19] - 抖音AI搜索插件MAU为20,972.89万 [19] - 微信AI搜索插件MAU达16,399.45万 [19] - 支付宝四小财插件MAU为7,419.78万 [19] TOP商业价值App媒体 - 抖音短视频广告价值指数867.78 [21] - 微信社交广告价值指数573.12 [21] - 小红书社交广告价值指数421.30 [21] - 京东电商广告价值指数364.85 [21] 全网剧集播放量TOP榜 - 《大奉打更人》H1总播放量11.47亿次 [23] - 《藏海传》H1总播放量10.90亿次 [23] - 《无忧渡》H1总播放量10.80亿次 [23] 全网综艺播放量TOP榜 - 《乘风2025》H1总播放量5.98亿次 [25] - 《哈哈哈哈哈第五季》播放量5.51亿次 [25] - 《你好星期六2025》播放量4.69亿次 [25] 新能源厂商活跃量TOP榜 - 比亚迪6月活跃量达9,714,308辆 [27] - 特斯拉中国活跃量2,360,562辆 [27] - 理想汽车活跃量增长9.16%至1,311,763辆 [27] - 蔚来活跃量增长10.12%至752,466辆 [27]
摇一摇广告乱跳转,规范指南发布!实测多款App可一键关闭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1:05
行业监管动态 -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明确要求App和SDK运营者设置广告关闭渠道及合理触发阈值 [1][5] - 四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整治App开屏场景频繁"意外"跳转广告问题 [1][10] - 工信部此前将"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跳转"纳入《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权益测评规范》征求意见稿,拟明确摇一摇广告灵敏度参数标准 [6][8] 技术规范要求 - 摇一摇广告触发需调用加速度/重力/陀螺仪传感器,阈值设定需避免误触(如加速度≥15m/s²、转动角度≥35°、操作时长≥3s) [5][6] - 要求第三方广告SDK提供显著关闭标志及摇动操作引导,并向App运营者开放功能开关参数配置 [6][7] - App运营者需在设置页面提供一键关闭摇一摇广告功能,用户关闭后不得再展示此类广告 [7][13] 企业合规进展 - 腾讯视频、滴滴、网易云音乐、百度网盘、哔哩哔哩、虎扑等App已上线"展示摇一摇类开屏广告"开关功能 [1][10][13] - 部分厂商曾通过调高传感器灵敏度提升广告点击率,导致用户日常动作(行走/乘车)误触发跳转 [8][13] - 监管通报显示,开屏弹窗"乱跳转"问题多次被列入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 [8] 用户影响与案例 - 摇一摇广告覆盖移动应用、电商营销等领域,但因阈值过低导致非自愿跳转引发大量投诉 [2][8] - 大学生因摇一摇广告问题起诉平台并胜诉,推动行业整改 [8] - 实测发现仍有部分App未提供摇一摇广告关闭选项 [13]
爆款之上:腾讯视频的平衡术如何穿越周期
雪豹财经社· 2025-07-21 20:52
核心观点 - 腾讯视频通过"两极共生"的内容策略(古装剧与现实主义题材并行)和"双轮驱动"模式(头部剧+垂类剧),在2025年暑期档实现破圈传播,打破行业传统思维[3][4][16] - 公司在不确定市场周期中通过类型多元、结构平衡的内容布局,提升用户活跃度与平台粘性,成为长视频行业的"稳态玩家"[16][25][31] 暑期档内容表现 古装剧突破 - 《长安的荔枝》在CCTV-8黄金档收视多项数据排名第一,改编自马伯庸小说,以精良制作成为暑期档热点[6][7] - 《桃花映江山》以小成本实现高热度,女性用户占比达71.6%(艺恩数据),社交媒体讨论度高[10][11] 现实主义题材崛起 - 《扫毒风暴》站内热度破28000,豆瓣评分从7.9升至8.0,央视首播收视峰值达2.5483%(酷云数据),创2025年暑期档首播纪录[12][15] - 公司已形成成熟现实题材出品模型,强调专业顾问、真实质感与社会议题,建立区别于古装剧的爆款路径[15] 双轮驱动战略 头部剧支撑 - 2025H1全网剧集播放TOP10中腾讯占4席(《大奉打更人》《六姊妹》《折腰》《雁回时》),总播放量55.9亿(云合数据)[19][20] - 《大奉打更人》开创"新武侠+悬疑"融合类型,正片播放19.3亿;《六姊妹》全剧收视率4.349%,创CVB记录[21] 垂类剧创新 - 《棋士》刷新X剧场热度记录(突破26000),"生活流罪案"风格拓展议题边界[24] - 《鹊刀门传奇2》豆瓣8.2分,融合武侠与家国情怀;《焕羽》青春题材聚焦社会议题,海外反响热烈[25] 行业策略创新 - 内容投资采用"巨无霸+轻骑兵"组合:头部剧稳IP价值,垂类剧试错圈层共鸣[30] - 传播路径上长短互促(短视频延伸剧集生命周期)、网台协同(如《六姊妹》打通银发用户)[30] - 动态平衡增长极:头部与垂类并行、长短视频互补、网络与电视台渠道融合[31]
腾讯控股20250514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腾讯公司,业务涉及通信社交、数字内容、游戏、云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与商业服务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8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毛利润10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利润69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属于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6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 [2][9] - 各业务板块中,增值服务收入9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社交网络收入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国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4%;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3%;营销服务收入3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金融科技与商业服务收入5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 [2][3][4][7][8] - 整体毛利率5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利润率3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10] - 经营现金流2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0%;资本支出总额2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自由现金流47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净现金头寸902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7% [11] AI投资与发展 - 加大AI投资,部分GPU和AI投资已产生收益,如提升广告定向、内容推荐、游戏用户参与度和云服务收入等;长期项目投资与收益存在时间差,短期内会缩小营收和经营利润增速差距,但长期将创造巨大价值 [1][3][4] - 开发通用和微信生态内的代理AI,后者具有独特性;AI业务模式包括广告增收、交易联动、GPU租赁和订阅,但中国市场订阅模式难以成为主流 [12][13][14]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增值服务**:社交网络收入增长得益于应用内游戏、物品销售、音乐订阅和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增加;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7%,用户数达1.23亿;长视频订阅收入持平,用户数达1.17亿;国内游戏收入增长受旗舰游戏和新游戏推动 [4] - **通信与社交网络**: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14亿;视频号、小程序和公众号进行升级,增强内容生态和用户体验,引入AI功能,如搜索、内容创作和开发辅助等 [2][5] - **游戏业务**:国内旗舰游戏表现出色,如《王者荣耀》季度收入创新高,《和平精英》日活跃用户和收入增长;多款常青游戏表现良好,新游戏《三角洲部队》用户增长;国际游戏中,《PUBG Mobile》和《使命召唤手游》收入增长 [6][7] - **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得益于用户参与度提高、广告平台AI升级和微信交易生态增强;各广告主行业类别收入均增长,视频号、小程序和微信搜索收入增长显著 [7][8] - **金融科技与商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金融科技服务收入个位数增长,得益于消费贷款和财富管理服务活动增加;商业服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得益于云服务收入和电商交易技术服务费增加;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8] 未来展望 - 游戏业务国内和国际收入有长期增长空间,驱动因素包括业务运营调整、AI应用和契合游戏受众趋势;应用商店经济模式将向更公平方向转变 [17][18][19] - 广告业务通过AI提升广告效果和用户体验,延长增长跑道;优化广告加载和eCPM,微信搜索市场份额上升 [29][30][32][33] - 微信电商业务注重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增加商品供应和流量,通过直播和微信生态连接促进交易增长;MiniShop交易GMV增长强劲 [35][36][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话会议提醒包含前瞻性陈述,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来自腾讯外部多种渠道;包含未经审计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指标 [1] - 腾讯在GPU和AI投资上,优先将芯片用于能产生即时回报的应用和大语言模型训练;可通过定制模型、利用其他芯片等方式满足推理需求 [22][23][24] - 贷款业务信用质量逐渐改善,贷款规模有增长空间;商业支付量近期波动向上,可能反映消费信心和活动企稳 [24][37]
长视频的中场战事:精品化、短剧和AI
凤凰网财经· 2025-07-15 20:51
长剧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上新271部剧集,较2024年同期的237部略有增加,但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量全面缩水,仅《漂白》一部集均播放量超5000万,4000万以上仅2部,3000万以上仅4部,而2024年同期前十名均超3000万,剧王《庆余年第二季》达1.1亿 [3] - 行业进入转型阵痛期,大量注水剧被淘汰,高品质剧集溢价能力增强,但头部作品数量减少,中腰部剧大面积哑火,近300部新剧多数反响平平 [3][4] 平台策略调整 - 腾讯视频从"赌超级爆款"转向提升整体项目成功率,降低平均亏损水平,鼓励主创专注创作、前置剧本开发及突破自我天花板 [6] - 爱奇艺采取"80%迎合市场+20%追求艺术价值"策略,减集数和时长但增加项目数和总预算 [6] - 优酷推出"优酷原创"厂牌,聚焦强叙事、系列化、国际视野的精品内容,三家平台均强调提升成功率与头部剧高溢价 [7] 短剧冲击与应对 - 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红果平台月活1.73亿逼近优酷,长视频付费会员增长停滞,腾讯视频会员数徘徊1.15亿-1.2亿,爱奇艺会员数从1.3亿峰值降至1亿左右 [5]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爱奇艺品牌广告收入从2018年110亿缩至2024年40多亿,芒果超媒从54.53亿降至20.15亿 [5] - 平台转向精品化短剧,爱奇艺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腾讯视频将10%-20%剧集预算投短剧,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并调整APP界面优先级 [13][16] 行业困境与挑战 - 2025年Q1剧集开机量同比跌超50%,为近四年最低,行业年产量或仅200部,面临产能萎缩导致人才流失风险 [10][11] - 编剧能力不足制约精品率提升,新人培养需时间与项目支持,部分腰部编剧转行短剧或失业 [9][12] - 平台盈利依赖"成本紧缩+会员涨价",增长动力不足,短剧增量价值有限,爆款率低于红果等流量平台 [17][22] 未来战略方向 - AI技术应用加速,腾讯视频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爱奇艺推出"跳看"和"桃豆"助手,聚焦工业化效率提升 [18][19] - 出海布局扩大,爱奇艺覆盖东南亚、北美、日韩和中东北非,国际版用户超1亿,腾讯视频WeTV下载量达2.5亿 [20] - IP衍生开发推进,爱奇艺建设线下乐园及VR剧场,探索"文旅+IP"和内容电商,但投入回报周期仍存不确定性 [21]
腾讯控股:预计8月13日公布二季报,预测Q2营收1773~1821.19亿元人民币,同比10%~13%
新浪财经· 2025-06-25 19:53
腾讯控股2025年二季度财报前瞻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3日披露二季报 [1] - 市场预期营业收入区间为1773-1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3%,经调整净利润区间594-661亿元,同比增长3 6%-15 3% [2] - 机构预测均值显示: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11 1%),净利润525 32亿元(同比+10 3%),经调整净利润631 63亿元(同比+10 2%) [4] 卖方机构业绩预测分歧 - 高盛预测最乐观:营业收入1796 23亿元(同比+11 5%),经调整净利润652 99亿元(同比+13 9%) [4] - 东方证券给出营收上限预测1821 19亿元(同比+13%),净利润560 33亿元(同比+17 6%) [4] - 国盛证券预测偏保守:营收1773亿元(同比+10%),净利润461亿元(同比-3 2%) [4] 一季度业务表现亮点 - 微信生态:月活用户达14 02亿(同比+3%),广告位需求推动营销服务收入增长20% [5][6][10] - 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4%,其中国内与国际市场同步增长 [5][7] - 数字内容:腾讯视频付费会员1 17亿(同比+1%),TME音乐订阅收入增长17% [5][8][9] -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增长5%,云业务恢复双位数增长 [5][11] 战略投入与AI应用 - 资本开支同比激增91%,研发费用持续加码 [5][11] - AI技术深度赋能广告精准投放、游戏内容生成及云服务升级 [5][11] - 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56%,Non-GAAP净利润613亿元(同比+22%) [11]
腾讯视频的“笨办法”,能否缓解行业的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6-24 06:4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长视频平台面临微短剧崛起、AI技术革新、长剧弃剧率增加等多重压力,成为行业主心骨[1] - 电视台购买力下降导致资本流入减少,平台需同时应对行业现状评估与未来预测的双重挑战[1] - 横屏剧市场经历深度调整后,上新部数与时长趋于稳定,但需避免题材复耕与伪创新[12][14] 腾讯视频战略框架 - 提出"生存、生产、生长"三维破局体系,强调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为核心竞争力[8][22] - 决策层三人组分工明确:董事长孙忠怀负责战略回溯与测绘,首席内容官王娟构建精品供应体系,首席运营官马延琨聚焦用户洞察[5][6] - 组织架构升级成立在线视频BU执行委员会,AI影视表达工作室提升技术探索战略高度[24][28] 内容生产方法论 - 推行"零基思维"打破路径依赖,支持主创专注开发、前置剧本、突破天花板的创作风向[10] - 创新性划分横屏剧(情感共鸣)与竖屏剧(即时快感),强调二者互补而非替代关系[12] - 考核体系包含完播率、热度值、口碑、投入产出比四维数据,承诺数据透明与稳定付款[16] 创新实践与技术布局 - 微短剧领域拒绝低质量重复,升级分账策略推动精品化,实践品类/制作/主创三维突破[28] - AI技术保持观察尝试,目标实现AI驱动生成具艺术价值的专业内容,明确技术路线探索[28] - 提出"五大链接"服务(伙伴/IP/人才/创作/大家)与"双精品"内容战略(头部+垂类)[26] 历史经验与未来预判 - 行业经历电视台向平台迁徙、付费模式演变、国漫崛起打破垄断等结构性变革[17][19] - 预测2035年仍将是最精彩内容主导市场,专业价值深耕者持续赢得未来[20][22] - 过去三年爆款频出验证方法论,维持健康财务状况并获得集团内部认可[24]
对话腾讯视频尤里卡:流量逻辑不会侵蚀纪录片内核|独家
钛媒体APP· 2025-06-23 19:36
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定位与内容策略 - 工作室名称源自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的感叹"尤里卡",寓意探索与发现,专注人文知识类内容创作 [8] - 核心团队拥有近20年合作历史,成员多来自传统媒体背景,擅长纪实类纪录片制作 [8] - 代表作品包括访谈节目《十三邀》(已持续8季)、商业纪实节目《激流》、哲学纪录片《解释鸿沟》及老年题材《前浪》 [10] - 2024年计划开发《超我》项目,聚焦《超级女声》现象20周年回顾,捕捉千禧年文化变迁 [10] 《激流》节目商业价值与制作逻辑 - 第二季聚焦五大商业热点:出海建厂、跨境电商、茶饮加盟、新能源车企、硬科技发展 [3] - 选题标准强调公共性、当下性与戏剧化冲突,通过人物故事呈现商业现象本质 [11] - 获得独家采访资源(如极越夏一平)依赖团队积累的行业信任与财经作者李翔的专业背书 [12][13] - 内容IP与主持人IP(如李翔)形成双向强化,专业性是节目灵魂所在 [16] 人文纪录片商业模式挑战 - 传统电视台版权采买模式式微,当前主要依赖To B广告合作维持运转 [4][26] - 制作周期长(通常半年)需提前匹配广告主投放节奏,如沃尔沃等长期合作伙伴 [25] - 目标客户以高端品牌(车企/数码电子)为主,注重品牌价值传递而非直接转化 [21][22] - C端付费(超前点播等)收入尚不足以支撑成本,因纪录片非刚需且存在消费门槛 [26] 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的平衡 - 在上市公司体系内需按季度完成商业化指标,同时保持内容独特性是核心挑战 [7][28] - 利用腾讯生态优势:强大销售团队、广告资源整合及客户识别能力 [23] - 通过官方账号运营捕捉"理性到场"的核心用户群体(媒体从业者/学者等) [17][18] - 品牌广告认可内容对用户心智的深度影响,避免硬性推销引发受众反感 [23] 行业发展趋势观察 - 传统媒体式微导致机构生产的纪实内容减少,自媒体浪潮后出现专业内容回流趋势 [20] - 现代观众更关注个体叙事而非宏大时代议题,但仍有思考需求未被满足 [29][30] - AI工具无法替代人文内容中人的情感维度与隐秘性价值 [31] - 短剧等碎片化内容盛行不影响深度内容的生存空间,两者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