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宅地产
icon
搜索文档
为何越来越多人嫌弃大户型?这4个缺点很明显,住过的人都懂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51
楼市风向悄然转变,曾几何时,宽敞明亮的大户型住宅是无数购房者梦寐以求的居所。一百二十平米以上的空间,象征着舒适与自由,每个家庭成员似乎都 能拥有专属的一片天地。相比之下,九十平米以下的小户型,则常常被视作预算有限的无奈之选,空间紧凑,略显拥挤。然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格局 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售楼处里,小户型房源备受青睐,而曾经炙手可热的大户型,却面临着销售困境。 最后,大户型住宅在变现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大户型房源的流通性相对较差,在需要出售房产时,往往难以快速找到合适的买家, 变现周期较长,甚至可能面临降价出售的风险。 这究竟是为何?业内人士不免困惑,曾经备受追捧的大户型,为何如今却越来越不受欢迎?究其原因,大户型住宅的诸多缺点,让不少购房者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虽然大户型住宅在居住舒适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房价、装修、物业费用、空间利用率以及变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因 此,购房者在选择房型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以及未来的生活需求,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居所,切莫盲目追求大户型,以免给自己带来 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困扰。 其次,装修和物业费用同样是大户 ...
从中间户换回边户后,真心话不吐不快,居住体验竟然差了这么多!
搜狐财经· 2025-10-26 01:42
购房乃人生大事,选房置业如同二次创业,消费者往往需要在众多楼盘中精心挑选,并广纳亲友的经验之谈,只为觅得一方既温馨舒适又兼具性价比的安乐 之所。由此可见,拥有一双慧眼识珠的购房能力,实则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初次踏入楼市的年轻置业者,却在这一过程中屡屡碰壁,走了不少不必要的弯 路。 在选择居所的户型时,无论是倾向于"中间户"还是钟情于"边户",都可能陷入一些惯性的思维误区。尽管他人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但归根结底,最终的决 策仍需基于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切身的居住体验来权衡。 本篇文章将聚焦于"中间户型与边户"这一热门话题,结合我个人拥有的两套新房——一套中间户型和一套东边户——的实际居住感受,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 差异,希望能为您在这场购房马拉松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何以青睐中间户型? ① 满足一家四口居住的理想之选 在仔细考察房源时,您会发现,中间户型往往在空间布局上颇为精妙。许多户型会精心设计三个卧室,其中两个卧室与客厅朝南,形成"三面朝阳"的格局。 这样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对于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温馨的三口之家,乃至是幸福的四口之家而言,都堪称理想的居所。即便面积并非奢华,却已能充分满 足一个家庭的基本生 ...
今年前8个月比什凯克私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35.1%
商务部网站· 2025-10-25 00:48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8个月比什凯克私人住宅平均价格同比大幅上涨35.1%至1617.7万索姆(约合18.6万美元)[1] 区域价格分析 - 比什凯克十月区房价最高,均价达2463.4万索姆(约合28.3万美元)[1] - 其他地区住宅起步价为1200万索姆(约合13.8万美元)[1] - 房产价格具体取决于位置和状况[1]
高楼将停建?确定了:住宅实施新标准,未来两类房子吃香了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12
购房者偏好转变 - 购房者偏好从高层住宅转向多层住宅,选择多层住宅的比例从2018年的18.5%显著攀升至2020年的29.8% [1] - 同期,高层住宅的购买比例从57.8%下降至36.5% [1] 高层住宅的劣势 - 高层住宅公摊面积较大影响实际使用率,多层住宅公摊面积较小性价比更高 [3] - 高层住宅容积率较高导致楼间距狭窄,影响通风采光并造成小区场地有限、停车位紧张 [3] - 高层住宅在火灾或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电梯可能停运,增加逃生和救援困难 [3] - 高层住宅拆迁难度大成本高,难以纳入拆迁计划,面临设备老化问题及高昂维修费用 [3] 政策导向与监管变化 - 政府部门严格限制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建筑,原则上不再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5][6] - 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和集中布局 [6] -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新建住宅最高高度不得超过18层 [8] -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以及300万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需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报审并实行责任终身追究 [10] 未来受欢迎的住宅类型 - 新建多层住宅因公摊面积小、性价比高、容积率低、绿化好、通风采光佳、安全性有保障、上下楼方便而受青睐 [11] - 经过旧城改造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因位于地段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改造后居住舒适度和性价比高而受欢迎 [11]
为啥有人偷偷收步梯房?内行人说透5大原因,买前这3点别踩坑
搜狐财经· 2025-10-22 02:57
许多人谈及楼梯房,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老旧狭小"的刻板印象——缺乏电梯,外墙斑驳脱落,攀爬楼梯更是令人气喘吁吁,与拥有电梯的新小区相比, 显得格格不入,缺乏档次。然而,近来却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那些在房产界深耕多年、洞察秋毫的业内人士,正悄悄地将目光投向楼梯房,甚至 专门在老城区寻觅这类房产的投资机会。这究竟是何缘故?深耕房产二十余载的老周,近日娓娓道来其中玄机,令人豁然开朗,原来,楼梯房隐藏着许多 电梯房所不具备的"硬核优势"。 一、为何业内人士钟爱楼梯房? 精明的买家之所以愿意花费心思购入楼梯房,并非盲目跟风,其核心在于楼梯房具备五大"直击人心"的优势,恰好满足了当下部分购房者的独特需求。 1. 地段的极致核心,便捷生活触手可及 大多数楼梯房都坐落于城市发展初期的核心区域,其优越的地段是郊区新建电梯房难以比拟的。以我家楼下的老小区为例,出门向左不过五分钟便是熙熙 攘攘的菜市场,右转三分钟即可抵达小学,斜对面更是社区医院,即便只是临时需要买瓶酱油,也无需动用车马。反观我的同事,居住在郊区的电梯房, 每日送孩子上学竟需提前一小时出发,而一次简单的买菜则需要耗费二十分钟车程,单是通勤时间便已耗尽大半精力。 ...
2025年9月全国住宅产品月报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0-21 17:04
房企产品动态 - 绿城社区商业战略升级,打造“千万俱乐部”品牌集群,通过线上App与线下店仓柜站结合,提供系统化、一站式供应优质产品与便利服务 [12][14] - 绿城严选平台实现从生鲜到酒水、美妆、母婴、宠物的全品类覆盖,完成“从一个家的供应链,到一个社区共同体”的跨越 [16] - 绿城严选已建立丰富优质的品牌矩阵,各零售品牌加入“千万俱乐部”将获得全生态资源深度赋能,显著提升营销效率并降低获客成本 [18][20] 客户趋势与住宅结构特征 - 2025年1-9月全国市场成交结构整体趋向更大面积,以120㎡为分界,更大面积段产品成交占比均高于去年同期,更小面积产品比重普遍下降 [7][32] - 一线城市成交向100~120㎡和120~140㎡主力面积段集中,占比分别同比增加2.3和2.9个百分点;二线城市120㎡以上各面积段产品占比均增长,140-160㎡产品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至13.2% [32] -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趋向高总价段,中西部区域趋向低总价段,环渤海区域400万元以上各总价段占比均提升,500~1000万元产品占比增幅最高达1.9个百分点 [7][33][35] 柜类家具需求变化 - 消费者偏好转向可移动、智能化与多功能组合的新型柜类,最希望增加的柜类包括可移动床头柜、智能床头柜、组合书柜等 [21][22] - 最希望去除的传统柜类是电视柜、床头柜和酒柜,需求占比分别为15%、13%和13% [22][23] - 柜类需求变化反映住宅功能从静态居住转向动态生活,精装设计需减少固定隔墙与非必要定制柜,预留灵活开放式布局空间 [24][25] 典型城市市场特征 - 上海三房成交占比高达66.4%,四房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500-800万元总价段产品市场份额最高,800~1000万元和1000~2000万元总价段是唯二同比上涨的区间 [7][37][39] - 成都成交由最高和最低总价段向中间集中,150万元以下和400万元以上产品成交占比同比分别下降2.4和1.9个百分点,250-300万元产品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 [7][40][44] - 西安大面积改善产品市场份额趋降,140-160㎡和180-200㎡面积段产品占比分别同比下降4.3和0.6个百分点,120-140㎡和100-120㎡产品分居成交前两位 [7][42][45] 四代宅产品亮点 - 外立面设计趋势体现为材质公建化,铝板、玻璃幕墙成为标配,追求高端质感与耐用性;审美在地化,融合东方元素与现代设计 [46][49] - 视野场景化,借大面积玻璃与270度环幕视野打破内外界限,实现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观无缝融合,功能场景多元化 [46][50] - 案例如苏州龙湖·峯云境采用“超流体曲线”铝板线条演绎摩登江南风格,重庆建发望江云启运用定制“绿如蓝”陶板与重檐飞檐实现宋式美学现代转译 [47][51][55] 交付亮点与社区设计 - 杭州中海·湘展云起项目通过场景化设计将社区转化为活力交互场,交付涉及17949户家庭,构建全龄陪伴社区、酒店式长廊、多功能架空层等激活社区活力 [57][59][60] - 项目设计以钱塘江为灵感,弧形造型象征启航之意,呼应杭州“后亚运时代”城市精神;交付后二手房参考价约7.3万~8.1万元/㎡,市场认可度高 [57][58] - “拾光·聚场”作为中海杭州首个2.0邻里社群空间,整合健身、儿童娱乐、阅读等功能,形成跨龄互动体系 [59][60] 优秀项目分析:苏州拱宸金茂府 - 项目以“运河资产+科技住宅+金茂品牌”打造纯粹改善型社区,占地面积2.73万㎡,建筑面积4.91万㎡,容积率1.8,规划218户,物业类型为小高层和叠墅 [63][65] - 周边配套形成“自驾高架+轨交预期+游船专线”三维交通体系,直线约200米为运河湾综合体,商业、教育、医疗配套完善 [68][75] - 外立面定制独特金瓷美学,高层玻璃占比达65%,较传统项目提升20%;6米架空层设置“运河书屋”和“四点半学堂”,延伸室内外社交场景 [77][80] - 185㎡四叶草户型得房率超82%,南向面宽约13.8米,客餐厅面积超60㎡;216㎡边厅户型得房率87%,餐客厅面积超70㎡,面宽7.35米 [85][87][91][92]
越来越多有钱人,逃离大平层?老业主吐槽:4个缺点难以忍受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50
轻了经济压力。 最后,大平层并不适合所有家庭。虽然宽敞的空间能够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独立的私人空间,但对于两三口之家来说,空旷的房间反而容易产生孤独感。此 外,与多层住宅一梯两户或两梯四户的格局不同,大平层的住户往往难以与邻居建立紧密的联系,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只能求助于物业,少了邻里之间的守 望相助。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是大平层在转手时的困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二手大平层高昂的价格无疑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面积较小的房产。而 对于真正富裕的家庭来说,他们往往不愿屈就于二手房,更偏爱全新的大平层房源,享受定制化的居住体验。如此一来,二手大平层便陷入了"高不成低不 就"的尴尬境地,最终很可能无人问津,成为房东手中难以脱手的烫手山芋。 其次,大平层的后期维护费用也构成了一笔不小的经济压力。除了前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豪华装修之外,日常的清洁维护也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仅仅是聘 请保洁人员的开销就相当可观。此外,大平层的物业费、取暖费、管理费等各项支出也远高于普通住宅,长年累月下来,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再次,大平层的装修费用也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开销。动辄两三百平方米的面积,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装修。对于 ...
国家统计局:9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09:40
2025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呈收窄态势。 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 海分别上涨0.2%和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6%和1.0%。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4%,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表1: 2025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 城市 | | 环比 | 同比 上年同月 | | 1-9月平均 上年同期 | 城市 | | 环比 | 同比 上年同月 | 1-9月平均 上年同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月=100 | | | | | | 上月=100 | | | | | | | =100 | | =100 | | | | =100 | =100 | | 北 | 京 | 100.2 | | 97.4 | 95.5 | 居 ...
国家统计局:9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09:3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呈收窄态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离高层住宅?过来人说出实情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高层住宅的居住吸引力正显著下降,其便利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早期优势被诸多现实问题所掩盖 [1][3][14] 消费者偏好趋势 - 18层以上住宅的受追捧程度从2017年的33.6%锐减至2020年的22.7% [6] - 近七成的置换房买家在新居选择上倾向于较低的楼层 [6] 电梯依赖与出行困境 - 电梯故障或维修导致高层居民出行陷入窘境,曾有居民从楼梯爬至25层后累得几乎虚脱 [7] - 每日早晚高峰时段,等待电梯可能耗费20至30分钟 [7] - 随着入住率攀升和使用频率增加,电梯故障率显著上升,“两梯四户”或“两梯六户”格局在高峰时段无法满足需求 [8] - 对电梯的依赖限制了居民出行自由,非必要出门次数明显减少,对家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困扰更大 [10] 消防安全风险 - 楼层越高,火灾发生时的疏散和救援难度越大,现有消防设施难以触及高层区域 [10] - 许多中小城市消防云梯最高救援高度为四五十米,超过15层的楼层很难得到及时救援 [10] - 高层住宅火灾蔓延速度极快,例如伦敦一场大火在15分钟内从4层蔓延至24层 [10] -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可能不阻燃,加上强劲风力助推,火势会迅速蔓延 [10] 公摊面积与经济成本 - 高层住宅公摊系数普遍从20%上升至30%,某些楼盘甚至飙升至46% [11] - 公摊面积膨胀降低了实际得房率,并导致物业费、取暖费等杂费增多 [11] - 以总价100万元、面积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30%的公摊系数使实际使用面积为70平方米,每平方米使用成本飙升至1.43万元,比购房单价高出43% [11] 居住密度与社区环境 - 高层住宅容积率通常在3.0-5.0之间,有些高达7.0,导致建筑密集、绿化空间狭小、公共区域拥挤 [11] - 人员构成复杂,租户比例高,人员流动性大,邻里关系淡漠 [11] - 庞大的人口密度加剧了噪音问题,包括小区内部喧嚣、临近主干道车流声和高楼风口效应 [11] 设施老化与维护难题 - 高使用频率加速了健身房、儿童游乐区、电梯等配套设施的老化进程 [12] - 设施维修或更换需要整栋楼业主共同出资,但人员复杂导致意见难以统一,曾有案例中近百户业主赞成出资的不足三成 [12] - 二次供水系统存在水箱清洁维护问题,即使定期清洗,水质也需要数日才能恢复正常 [12] - 用水高峰时段,高层住户经常面临水压不稳定问题,影响热水器使用和洗浴体验 [13] 实际居住体验 - 高楼层通风优势在恶劣天气下可能变为劣势,如雨水灌入室内、北风呼啸影响睡眠 [13] - 由于通风好和风力强劲,灰尘更容易被吹入室内,需要频繁打扫 [13] - 空调安装和维修因楼层过高面临困难,安装工人可能收取额外费用或拒不安装,外机维修几乎无法进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