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报国

搜索文档
“技能报国”的践行者——记全国劳动模范、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孙学祥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0:26
孙学祥个人成就 - 29年坚守岗位 3次获评甘肃省技术能手 4次获评甘肃省技术标兵 [1] - 2023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及陇原工匠称号 [1] - 202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 技术创新与成本节约 - 2005年带领团队攻克进口设备技术难题 1个月内掌握运行原理 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 - 完成真空过滤机搅拌系统改造等20余项技改项目 累计节约企业资金900余万元 [2] - 2020年成功修复价值60余万元的焦炉气压缩机曲轴 避免设备报废 [2] - 解决压缩机小头瓦烧损 高压机填料箱漏油等技术难题 保障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 [2] 技能传承与工作室成果 - 2016年牵头成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0年升级为国家级工作室 [3] - 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 技能大赛等形式培养青年技术骨干 [3] - 催生6项实用新型专利 包括钳工维修工具存放盒 复合肥颗粒冷却剂等创新装置 [3] - 完成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30余项 发现处理设备隐患80余次 其中重大隐患20余项 [3] - 氢回造 氨回收等改造项目年创效超千万元 [3] 团队协作与攻坚案例 - 7月25日带队在高温下完成134号罐罐底2台DN400阀门拆检任务 [4] - 6人在1.5平方米狭小空间内协作 使用防爆工具 松动剂 电动扳手等设备 [4][5] - 耗时2.5小时攻克数十组锈蚀螺栓 保障设备检修进度 [5]
【省教育厅】陕西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2
活动概述 - 2025年陕西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于6月27日启动,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技能报国" [1] - 活动包含5项主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劳动习惯养成行动、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文明风采"活动 [1] 活动具体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活动 [1] - 劳动习惯养成行动:开设"劳模工匠大讲堂",邀请劳模工匠讲述行业故事 [1] - 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美德故事分享会、微视频展播、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创作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非遗作品 [1] - "未来工匠"读书行动:鼓励学生阅读大国工匠传记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相关书籍,弘扬工匠精神 [1] 活动目标与实施方式 - 活动旨在强化"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1] - 注重课内课外一体、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针对性开展育人活动 [2] - 将育人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管理、职业指导等工作整体设计、一体推进 [2] - 学生参与情况将纳入综合评价 [2]
盐碱滩上的“石油名匠”——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井下作业技能专家、首席技师赵增权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9
行业技术发展 - 石油行业井下作业技术从传统工艺向智能化转型 通过创新工具如涡轮负压局部反循环套磨铣工具和井下作业智能坐岗系统显著提升效率 其中智能坐岗系统将井控响应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0.5秒 [5] - 数字化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取得突破 虚拟压裂系统的研发填补行业空白 推动压裂作业进入智能决策阶段 并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40万元创新资助 [6] - 高速磨铣工艺技术优化将单个桥塞磨铣周期从传统工艺耗时过长压缩至6.8小时 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2] 技术创新成果 - 累计破解现场难题150余项 拥有39项国家专利和14项省部级研发成果 涵盖油门限位器、井口抗反扭矩工具等创新产品 [1][5] - 新型井口抗反扭矩工具通过36次调试和67次图纸修改 将钻塞时间从20小时减少至8小时 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5] - 独创油门定位系统通过采集162组发动机数据 将操作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 年节约柴油成本40万元 [5] 人才培养体系 - 建立"理论+实战+创新"三维培养模式 编写90万字《井下作业工技师培训教材》 提炼"技能提升十二法"传承经验 [7] - 工作室培养169名徒弟 其中85人成为技术骨干 孵化4个子工作室 培训1000余名学员覆盖各大油田 [7] - 在长庆、川渝等六大油气田设立流动专家工作站 形成技术辐射网络 [1] 行业效率提升 - 涡轮负压局部反循环套磨铣工具解决复杂井卡钻难题 单井成本降低20余万元 [5] - 游动滑车精准定位技术在全国技能竞赛中展现 实现"一把刹停、毫厘不差"的操作精度 [3] - 工厂化压裂的智能化突破推动行业进入智能决策时代 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6]
“中国天眼”等13个团队和6名个人获授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苑名匠
环球网资讯· 2025-04-29 23:27
科苑名匠获奖名单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喜等6名个人获授科苑名匠奖牌 [1] - 13个团队获授科苑名匠奖牌 包括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等 [1] - 获奖个人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江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等5人 [3] - 获奖团队包括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创新团队等12个团队 [3] 颁奖活动详情 -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孙晓明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郑晋平出席发布活动并致辞 [5] - 孙晓明强调全院职工应以科苑名匠为榜样 学习其工匠精神和创新锐气 [5] - 郑晋平指出中国科学院工会连续两届在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专区展出 [5] 活动内容 - 发布现场播放宣传片讲述科苑名匠奋斗故事 [5] - 获奖个人和团队代表现场分享科研初心和奋斗经历 [5] - 多位院士和专家学者代表以科学寄语方式分享科研感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