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便利化
icon
搜索文档
颜洪平:制度集成创新的海南探索
经济日报· 2025-10-28 08:08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国 际商学院教授 颜洪平)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 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 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 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 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 地。当前,世界范围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 确定性。只有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的韧性和稳定,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才能推动经济复苏,实现联动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对标的是 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快推进与开放型经 济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不仅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 ...
“互利天下”的智慧:从广东外贸一千年看当下开放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3
展览概览 - “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大展于10月15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启幕,展期一年,系统梳理自唐朝以来广东外贸发展脉络 [1][2] - 展览分为“市舶利邦”“商舶云集”“中西交汇”和“潮涌新章”四大篇章,呈现从制度萌芽到全球枢纽的演进历程 [2] - 展览汇聚全国文博机构超200件(套)文物珍品 [2] 广东外贸的历史优势与地位 - 广东发展海洋贸易具备运输与制造基础优势,海岸线狭长、港口众多,南海通航条件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 - 唐宋时期的潮州窑、佛山窑以及明清时期的广绣、广彩为外贸兴盛提供了丰富商品资源,形成“产运销”三合一的外贸优势 [2] - 截至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量首次突破9万亿元,连续39年位居全国第一 [2] 广交会的角色与演变 - 第138届广交会同期开幕,吸引来自218个国家和地区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人数增长10% [3] - 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38届,出口成交额翻了200多倍,从以中小商品为主转向以机电和高新科技产品为主 [4] - 广交会当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搭建平台,促成国际经贸合作,其交易执行范围覆盖全国乃至全球 [3][6] 新时代的贸易枢纽定位 - 依托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片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广东不断探索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新路径 [6]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产业链协同,进一步强化广东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功能 [6] 历史制度与文明互鉴 - 唐代于广州设立市舶使,后由临时差遣发展为常设机构,宋代据此颁行首部市舶管理法规,元代修订形成完备法典体系 [8] - 明代广东推行“广中事例”等海上贸易新政策,拓展中外交往并显著增加外贸收入 [8] - 十七世纪粤海关与十三行制度及“一口通商”政策,使广东通过茶、瓷器等大宗商品获得巨额税收,并成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窗口 [9]
印尼—中国法律、文化与投资研究中心成立
新华财经· 2025-10-11 13:01
新华财经雅加达10月11日电(记者曹凯冯钰林)为进一步推动中印尼两国在法律与投资领域的深入合 作,印度尼西亚—中国法律、文化与投资研究中心(LCIC)10日在雅加达成立,并举办《中国投资在 印尼战略产业园区的机遇与风险》主题研讨会。 LCIC主任阿迪拉·梅蒂亚拉·因坦在致辞中表示,LCIC的独特价值在于融合法律、投资与文化三个维 度,致力于推动跨国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心将聚焦投资政策研究、跨部门问题解决、法律与文 化咨询及宣誓翻译与信息服务等四大方向,为中印尼合作提供专业支撑,打造法律与投资合作平台。 印尼总检察院副总检察长纳伦德拉·亚特纳在发言中提出构建"双重确定性"体系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法 律确定性,确保法规稳定、透明和可预期;另一方面是义务确定性,要求投资者切实履行社会、经济与 环境责任。他期待LCIC成为推动法律协调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智库。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洪伟高度评价中心成立的意义。他指出,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企业对印 尼投资,深化产业链合作。他期待印尼—中国法律、文化与投资研究中心在国际经贸规则、两国法律适 用、文化沟通、保护投资者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研究,提出建议,做好咨询 ...
中经资料:巴基斯坦证券市场一周回顾 (2025.08.25 - 2025.08.29)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6:49
市场指数表现 - 本周巴交所五大指数涨跌互现,KMI30指数周涨幅为0.33%,KMIALL指数周涨幅为0.35% [1] - KSE100指数周跌幅为-0.59%,KSE30指数周跌幅为-0.59%,KSEALL指数周跌幅为-0.33% [1] - 8月29日市场成交量显著增加,KMIALL成交量增加约3.10亿股,KSE100成交量增加约3.18亿股,KSEALL成交量增加约4.06亿股 [1] - 本周KSE100指数周成交量由上周的16.06亿股减少至14.90亿股 [3] - KSE100指数周涨跌幅由上周的2.05%下跌至本周的-0.59% [3] 运输服务行业 - 巴基斯坦2024至2025财年运输服务总收入为9.81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7.67亿美元增长27.9% [11] - 海运服务收入为1.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26% [11] - 航空运输收入为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3% [11] - 道路运输服务收入为0.40亿美元,同比增长58.67% [11] 石油行业 - 巴基斯坦石油行业在2025年7月进口总额为13.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2.65亿美元增长6.42%,较2025年6月的13.11亿美元增长2.68% [12] - 进口总额中石油产品为6.35亿美元,石油原油为3.98亿美元,液化天然气为2.31亿美元,液化石油气为0.82亿美元 [1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巴基斯坦在2025年7月收到6.945亿美元外国贷款及赠款,占全年199亿美元计划的3.5% [12] - 外国援助中多边贷款为3.7988亿美元,双边贷款为1.184亿美元,纳亚巴基斯坦证书为1.9622亿美元 [12] - 财政部报告显示经济进入2025-2026财年具有积极势头,预计2025年8月通胀率将保持在4%-5%,7月CPI同比涨幅为4.1% [13] -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2024至2025财年净利润为2.505万亿卢比,盈余利润为2.428万亿卢比已汇至联邦政府,总资产为26.480万亿卢比 [14] 银行业 - 巴交所KSE-100指数中的上市银行在2025年前六个月税后利润为3260亿卢比,同比增长19% [14] - 银行业净利息收入达到1万亿卢比,同比增长22% [14] - 银行业年初至今证券市场回报率达70%,远超KSE-100指数27%的涨幅 [14] 基础设施发展 - 巴基斯坦正为瓜达尔港实施太阳能解决方案,已成立小组委员会审查技术事宜 [13]
上合峰会即将召开 商务部答一财
第一财经· 2025-08-27 23:58
峰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1] - 峰会期间将签署《天津宣言》并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 为未来发展擘画新蓝图 [1] - 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冲击国际经贸秩序 上合组织坚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原则 [1] 贸易合作成果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达5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是2018年青岛峰会时的两倍 [3]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能源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五分之一 [3] - 中国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63% [3] 投资与产业合作 - 中国企业在其他成员国设立企业超过3000家 年均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 [1] - 中方推动签署超过20个重点领域合作文件 包括今年6月与中亚五国签署绿色矿产领域投资合作文件 [5] - 合作项目覆盖传统领域(油气、农业、基建)和新兴领域(新能源、绿色矿产、数字经济) 例如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和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 [5] 互联互通建设 -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油气管道运行良好 中俄同江铁路桥和黑河公路桥建成投运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截至今年6月) 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保障地区供应链稳定畅通 [3] 多边贸易体制支持 - 上合组织成员国中7国为世贸组织成员 3国正在履行加入程序 各方普遍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7] - 上合组织多次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今年4月声明重申支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 [7] - 中方将推动世贸组织改革 维护最惠国待遇和非歧视原则 推进投资便利化协定和电子商务协定纳入法律框架 [8] 战略推进措施 - 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投资促进工作组会议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 聚焦基础设施、新能源、绿色矿产等领域 [4] - 建立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对所有成员国投资合作指南全覆盖 出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 [5] - 推动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部门间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体现可持续投资合作意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