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体药物偶联物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批!卵巢癌治疗新药通关进京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5 18:08
新药获批与引入 - 进口抗癌药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商品名:爱拉赫)为首批引入国内的卵巢癌治疗新药 [1] - 该药品由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国内 [3] - 该药品是全球首个获批靶向FRα的ADC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 [3] 药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药品专为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PROC)患者研发 [3] - 药品被业界誉为攻克PROC的"精准导弹",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病灶 [3] 供应链与通关效率 - 药品通关实现全程无缝衔接,整个过程仅用时30分钟便顺利通关 [3] - 天竺海关为温度敏感药物提供"7×24"小时预约查验服务,实现"即到即查" [3] - 此次通关意味着打通了进口流通环节的全链条,即将迈入全国性供应保障阶段 [1]
阿斯利康(AZN.US)乳腺癌药物Enhertu预防复发效果优于竞品 有望治愈早期患者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7:00
药物临床疗效 - Enhertu在预防早期乳腺癌复发方面优于罗氏Kadcyla,接受Enhertu治疗的患者有超过92%在术后三年存活且无侵袭性疾病,而Kadcyla组为84% [1][2] - 该药物将死亡或复发风险降低53% [2] - 在术前使用测试中,约三分之二接受Enhertu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癌细胞完全消失,标准治疗组为56% [2] - 使用Enhertu治疗的患者报告更少的严重副作用,但导致更多间质性肺病病例,Kadcyla的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略高 [2] 市场潜力与商业影响 - Enhertu是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六年合作成果,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抗癌药物之一,去年销售额达37.5亿美元 [1] - 阿斯利康同意支付高达69亿美元用于共同开发该药物,是公司近十年最大交易 [1] - 若在早期乳腺癌阶段获批,该药物可能使八国集团中约13万名额外患者受益 [1] - 第一三共美国区首席执行官称Enhertu将成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基石治疗方法 [1] 专家观点与未来应用 -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高管认为两项试验数据具有显著优势,但关于在疾病早期阶段最佳使用时机是专家需深入探讨的议题 [3] - 有肿瘤学家倾向于在手术后、标准化疗后使用Enhertu,因目前缺乏术前用药患者长期无复发生存数据 [2] - 另有未参与研究的肿瘤学家对术前使用数据持保留态度,不确定其是否足以获批,但认为术后使用疗效明确 [3]
长春高新子公司注射用 GenSci143 境外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9:32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注射用GenSci143是一款靶向B7-H3与PSMA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具有靶向化疗和肿瘤免疫双重潜在治疗作用 [1] - GenSci143通过结合B7-H3或PSMA,释放TOPO-I抑制剂毒素,实现对B7-H3阳性、PSMA阳性及双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双靶点协同作用可克服肿瘤异质性和耐药问题 [1] - GenSci143采用自主研发的接头技术,具有毒素活性强和连接子血浆稳定性高等特性,旨在产生更强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具备更优的安全性 [1] - 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43的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10月获得美国FDA受理 [1] - GenSci143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8月在中国境内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2] 近期产品管线动态 - 金赛药业GS3-007a干混悬剂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9月8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2] - 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40的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9月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该产品是一款新型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 [2] - 金赛药业GenSci134注射液的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8月26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2] 公司研发战略 - 公司主动开展战略调整与强化创新投入,构建了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平台,全面覆盖创新药物研发全流程 [3] - 公司研发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 [3] - 公司在巩固妇儿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内分泌代谢和妇儿领域产品布局,并前瞻性布局多个高需求和高潜力治疗领域 [3] - 公司研发逐步聚焦于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的大病种,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3]
恒瑞医药(600276.SH):注射用SHR-A2102联合阿得贝利单抗联合SHR-1802开展临床试验获批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9:03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上海恒瑞、上海盛迪医药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注射用SHR-A2102、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SHR-1802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1] 注射用SHR-A2102 (靶向Nectin-4 ADC) - 注射用SHR-A2102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Nectin-4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其有效载荷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1] - Nectin-4在肿瘤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 - 全球目前有1款同类产品Enfortumab vedotin获批上市,其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为19.49亿美元 [1]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2,484万元人民币 [1] 注射用SHR-1802 (免疫激动剂) - 注射用SHR-1802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激活和促进抗肿瘤T细胞应答 [2] - 目前中国国内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2]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209万元人民币 [2]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 (抗PD-L1单抗) - 阿得贝利单抗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抗肿瘤活性 [3] - 该产品已于2023年2月获批上市,适应症为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3] - 国外同类产品包括Atezolizumab、Avelumab和Durvalumab,其中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3] - 中国国内另有恩沃利单抗、舒格利单抗和贝莫苏拜单抗等同类产品获批 [3] - 2024年Atezolizumab、Avelumab和Durvalumab全球销售额合计约为96.48亿美元 [3] - 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93,908万元人民币 [3]
Crescent Biopharma (:)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9 06:37
公司概况 * Crescent Biopharma是一家专注于下一代免疫肿瘤学(IO)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生物制药公司 于2024年10月由Fairmount团队组建 并于2025年6月通过反向合并完成上市[1][3] * 公司采用双轨战略 一方面开发其核心资产CR-001(一种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 另一方面开发其ADC产品线(称为ADC Plus)并寻求协同效应[3][4][23] * 公司管理层团队经验丰富 首席执行官Josh Braun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onathan McNeil于2025年4月加入 首席医疗官Ellie Ng拥有丰富的PD-1抑制剂(如Keytruda)和ADC的临床开发经验[3][4][7][9] 核心资产与研发管线 * **CR-001 (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公司主导资产 旨在复制ibinastinab(一种已获临床验证的同类药物)的协同药理学 同时通过新颖的SCFV域进行工程改造 使其制剂浓度高达150微摩尔/毫升 为未来潜在的皮下给药和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可能性[11][55]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对患者给药[4][26][27] 预计在2026年第四季度或2027年初获得初步数据[4][11][29] 研发策略包括生成三类数据:剂量探索安全性PK数据、前线治疗数据以及与CR-001的联合用药数据[24][29] * **CR-002 和 CR-003 (ADC资产)**:CR-002是公司的首个ADC资产 计划于2026年中期进入临床[4] 公司未披露具体靶点 但策略是选择经过生物学验证的靶点 并可能采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有效载荷 旨在开发既能作为单药治疗 又能与CR-001协同作用的ADC[47][48][51]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公司瞄准的是一个价值1000亿美元的免疫肿瘤学市场重新分配的巨大机会 涉及IO领域、PD-1药物和ADC[5]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行业领导者 计划在肺癌等大型市场采取快速跟进(fast-follower)策略 而在其他领域则追求首创(first-in-class)机会[5][23] * 公司认为 在PD-1/VEGF双特异性领域 有四款分子最为关键且与ibinastinab设计最为相似 分别是ibinastinab本身、BioNTech的分子、默克的分子以及Crescent自身的CR-001 公司会重点监测这些分子的数据以获取信息[42][43] 临床开发策略与差异化 * 公司的临床开发策略吸取了竞争对手(如Summit Therapeutics的ibinastinab和BioNTech)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在研究设计、统计假设和监管要求方面[19][22][61] * 与主要从中国开始研究的竞争对手不同 Crescent将从全球站点(包括美国)启动其I期研究 这被认为是其一个差异化优势 因为美国的研究站点对此类研究有浓厚兴趣[61][62] * CR-001的分子设计旨在匹配ibinastinab的关键功能 同时通过其高浓度制剂和稳定性实现差异化 这为其提供了制造可行性和未来的生命周期管理选项[11][55] 财务状况与资金跑道 * 公司现金充裕 截至第二季度末拥有1.53亿美元现金[52] * 该资金预计足以支撑公司运营至2027年 覆盖其所有计划中的关键数据读出的时间点[52] 业务发展(BD)与合作伙伴策略 * **CR-001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认为在生成临床数据之前进行合作价值更大 计划在获得临床数据后再为CR-001寻求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 因为该资产有跨越40-50多种适应症的广阔机会[36] * **ADC合作伙伴关系**:在ADC方面 公司对近期的合作机会持开放态度 许多ADC开发商希望将其ADC与CR-001这样的最佳双特异性药物联合使用 公司正在积极进行相关对话[36][48] 近期关键数据监测与行业动态 * 公司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数据发布 认为近期ibinastinab(如Harmony研究)和BioNTech的数据具有高度验证性和鼓励性 进一步证实了PD-1/VEGF作为一个药物类别的潜力[14][16][17][18][19] * 特别关注的数据包括:Harmony 6(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组合数据)、Harmony 2(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单药治疗OS数据)以及其他肿瘤类型(如小细胞肺癌)的早期数据[38][39] 长期愿景与目标 * 公司的长期目标是构建下一代生物科技肿瘤公司 其愿景是成为一家价值300-400亿美元的企业[63] * 公司相信其双轨战略(IO和ADC)、强大的团队和资产组合将使其能够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重新分配中抓住机遇[5][63][64]
长春高新:子公司注射用GenSci140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格隆汇· 2025-09-05 18:28
药物研发进展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40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GenSci140为新型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 采用可裂解连接子搭载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 [1] - 药物通过结合FRα两个不同表位增强抗体结合和内化能力 促进细胞毒性载荷进入肿瘤细胞 [1] 药物作用机制 - 双表位设计可同时结合FRα抗原不同表位 通过旁观者杀伤效应进一步增强抑瘤效果 [1] - 采用自主研发接头技术 具备有效载荷活性强和连接子血浆稳定性高等特性 [2] - 在产生更强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具备更优的潜在安全性 [2] 临床前研究数据 - 临床前研究表明药物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结合和内化活性 [2] - 在卵巢癌等多种CDX和PDX模型中均展现显著抗肿瘤效果 与FRα表达水平无关 [2] - 有望成为FRα阳性肿瘤患者的潜在最佳治疗选择 尤其适用于FRα中低表达人群 [2]
长春高新(000661.SZ):子公司注射用GenSci140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格隆汇APP· 2025-09-05 18:21
核心观点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GenSci140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该药物采用创新双表位抗体设计 针对FRα阳性肿瘤展现显著临床前疗效 尤其在FRα中低表达人群具备治疗潜力 [1][2] 产品特性 - GenSci140为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的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 由结合FRα不同表位的Fab和单域重链抗体构成 [1] - 采用可裂解连接子并搭载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 能同时结合肿瘤细胞上FRα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 [1] - 通过增加抗体结合和内化作用 促进细胞毒性载荷进入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并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 [1] - 采用自主研发接头技术 具备有效载荷活性强和连接子血浆稳定性高等特性 [2] 临床前研究 - 临床前研究表明GenSci140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结合和内化活性 [2] - 在卵巢癌等多种CDX和PDX模型中 无论FRα表达水平均展现显著抗肿瘤效果 [2] - 在产生更强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具备更优的潜在安全性 [2] 治疗潜力 - 凭借创新双表位设计 稳定链接子技术和高效细胞杀伤机制 有望成为FRα阳性肿瘤患者的潜在最佳治疗选择 [2] - 特别针对FRα中低表达人群显示出治疗潜力 [2]
长春高新:子公司注射用GenSci140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21
核心产品进展 - 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新型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注射用GenSci140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该药物采用可裂解连接子搭载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 通过结合FRα两个不同表位增强抗体结合和内化作用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 [1] - 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 目前处于注册申请阶段 [1] 技术平台优势 - 药物结构由结合FRα不同表位的Fab和单域重链抗体构成双表位抗体 显示公司具备复杂抗体药物开发能力 [1] - 采用可裂解连接子技术 促进细胞毒性载荷进入肿瘤细胞 体现公司在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专业技术积累 [1]
长春高新:注射用GenSci140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智通财经· 2025-09-05 18:19
核心事件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40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产品特性 - GenSci140为新型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 采用可裂解连接子搭载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 [1] - 药物可同时结合FRα抗原两个不同表位 增强抗体结合和内化作用 促进细胞毒性载荷进入肿瘤细胞 [1] - 具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能力 并通过旁观者杀伤效应进一步提升抑瘤效果 [1] 研发主体 - 研发机构为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 - GenSci140系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 [1]
长春高新:子公司GenSci140注射用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12
公司研发进展 - 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40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GenSci140为自主研发新型靶向叶酸受体α亚型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 适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1] 产品战略意义 - 有利于公司拓宽业务范围并优化产品结构 [1] - 丰富完善战略领域产品线布局并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研发周期特性 - 药品前期研发及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周期长且环节多 [1] - 易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本次临床试验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