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改革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8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一系列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服务新质生产力、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支持科技创新,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2] - “十五五”时期是资本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期待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强劲金融力量 [2] 投融资改革 - 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推开,并推出“科创十六条”等举措,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 [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约2700家,市值占比超四成 [3] - 投资端改革取得突破,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并着力打通长钱入市痛点 [4]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加速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 [4] - 未来应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资本 [5]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监管部门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抓手,扶优限劣,不断夯实市场微观基础 [6] - 2024年9月发布“并购六条”,2025年5月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升监管包容度,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审核效率持续提升 [6]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约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产业整合加速,聚焦主业的产业并购成为主流 [6] - 2024年11月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7] - “十四五”期间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近5年共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推动实现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格局 [8]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 [9]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截至今年7月底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已逾900家,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9] - 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超过九成投资者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敞口,为2021年以来新高 [10] - 2023年3月发布实施境外上市新规,进一步放宽限制,自新规实施至今年4月底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 [10] -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比连续3年提升 [10] - 未来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可聚焦推动制度规则接轨国际、畅通科技企业跨境融资通道以及扩大外资准入范围等方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