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控股(000036)

搜索文档
险资继续横扫,中国平安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23
险资增持银行及保险H股 -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累计斥资4.65亿港元增持农业银行H股和中国人寿H股 [2][3] - 8月13日以5.5041港元/股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1.46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3.99%增至14.08% [4] - 同日以22.7439港元/股买入1406.7万股中国人寿H股(3.1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4]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5.1%,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4] 平安系持续加仓金融股 - 年内已举牌邮储银行H股(持股15%)、招商银行H股(超16%)、农业银行H股、中国人寿H股、中国太保H股 [4][5]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4] 险资配置趋势 - 年内险资举牌超30次,重点布局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确定性强的银行/公用事业/能源H股 [7][8] - 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3次 [8]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股票配置达3.07万亿元,环比增长8.9%,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环比+78%) [8]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仍然看好内银行业 H股首选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
格隆汇· 2025-08-19 11:09
中国银行业投资前景 -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银行业,认为尽管下半年宏观环境更具挑战性,但净息差回稳和财富业务带动的费用收入温和复苏将推动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持续改善 [1] - 自今年7月以来,MSCI中国及沪深300指数内的银行股表现落后于指数 [1] 银行股选股偏好 - 偏好存款能力强的银行,因内地家庭可能将资产配置由存款转移至股票 [1] - A股银行中首选招商银行,因其股息率可观且盈利对资本市场的敏感度较高 [1] - H股银行中首选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因其股息收益率相对较高,且中国银行今年迄今股价表现落后国企同业 [1]
突发利好!多股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11:2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沪指涨0.17%,深成指涨0.55%,创业板指涨0.75%,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1] - 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建材、基本金属等板块跟涨,银行、保险、汽车板块震荡调整 [1] - 港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恒生指数跌1.27%,恒生国企跌1.44%,恒生科技跌1.27% [2] 港股主要个股表现 - 京东集团-SW跌4.08%,总市值3825亿港元 [3] - 美团-W跌3.78%,总市值7321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跌3.12%,总市值22513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跌2.30%,总市值2000亿港元 [3] 房地产板块表现 - 地产股开盘拉升,衢州发展涨停10.04%,信达地产涨停9.92%,光大嘉宝涨5.12% [4][5] - 金地集团涨3.37%,总市值180亿元,华发股份涨2.29%,总市值135亿元 [5] - 政策面:海南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北京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8] 建材板块表现 - 国际复材涨停19.92%,宏和科技涨停10.01%,中材科技涨停10.00% [6][7] - 山东玻纤涨6.93%,旗滨集团涨3.47%,福莱特涨2.06% [7] PEEK材料概念股表现 - 新瀚新材涨12.59%,华密新材涨12.41%,中欣氟材涨7.98% [9][10] - 行业驱动因素:人形机器人需求增长带动PEEK材料应用,汽车轻量化趋势加速 [11]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菲利华涨11.93%,诺德股份涨停10.06%,金田股份涨停10.05% [12][13] - 东阳光涨停10.01%,宝武镁业涨4.37%,盛和资源涨5.11% [13]
A股房地产板块拉升 深圳本地房企表现亮眼
深圳商报· 2025-08-13 01:13
房地产板块表现 - 房地产板块在8月12日出现拉升 深圳本地房企表现亮眼 深物业A 沙河股份 深振业A等涨停 深深房A等涨超5% 华联控股等涨超4% [1] - 8月以来 深物业A 深振业A 深深房A等涨幅超两成 [1] 政策利好 - 近期政策利好不断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北京市宣布符合条件的家庭在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 并从四方面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 包括优化首套房认定标准 提高二套房贷款额度 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 提高年度缴存公积金可贷额度等 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和购房门槛 [1] 深圳二手房市场 - 深圳市上半年二手房市场月均成交量超过5000套 整体保持较好运行状态 [2]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周期指数报2087.8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香港交易所等
金融界· 2025-08-05 16:4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周期指数报2087.84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36%,近三个月上涨12.58%,年至今上涨12.44%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汇丰控股(6.52%)、建设银行(3.68%)、友邦保险(2.95%)、中国平安(2.65%)、招商银行(2.35%)、香港交易所(2.06%)、工商银行(2.03%)、兴业银行(1.6%)、中国平安(1.54%)、中国银行(1.47%) [1] - 市场板块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4.04%、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1.04%、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4.92% [1] - 行业分布:金融占比58.03%、原材料占比19.29%、工业占比10.27%、能源占比6.73%、房地产占比5.6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26 07:56
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80,115,300股回购股份注销,占总股本5.4%,注销金额2.47亿元,总股本由14.84亿股缩减至14.04亿股 [2][7] - 控股股东华联集团持股比例被动提升1.61个百分点至29.82%,但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7][8] - 回购注销行为视同现金分红2.47亿元,预计增厚每股收益和净资产 [8] 回购股份审批及实施 - 2024年1月董事会通过回购方案,初始规模0.5-1亿元,后上调至1.5-3亿元 [2] - 2024年1月17日首次回购715.57万股,2025年1月9日完成累计回购9,721.53万股(占总股本6.55%),耗资3亿元 [3][4] - 回购价格区间2.65-4.89元/股,平均成本3.09元/股 [4] 注销程序及股本变动 - 2025年4-5月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将80,115,300股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 [5][6] - 注销股份占回购总量的82.41%,回购专户剩余1,710万股 [7] - 总股本减少5.4%至14.04亿股,每股净资产和收益将相应提升 [7][8] 控股股东权益变动 - 华联集团持股比例因股本缩减被动上升至29.82%,未触发要约收购 [7][8] - 权益变动不涉及持股数量变化,公司治理结构保持稳定 [8] 对公司影响 - 注销行为符合监管规定,视同现金分红2.47亿元 [8] - 预计提升股东回报和投资者信心,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及上市地位 [8] - 公司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9]
华联控股(000036) - 华联控股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7-25 17:01
股份回购 - 2024年度公司回购股份97,215,300股,占总股本6.55%,成交金额299,968,802.71元[5] - 2024年1月17日首次回购股份7,155,700股[4] 股份注销 - 2025年7月25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总股本由1,483,934,025股变为1,403,818,725股[2][7][8][9] - 本次注销80,115,300股,占回购股份82.41%,占注销前总股本5.4%,金额246,695,724.11元[2][7] 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华联集团注销后持股比例由28.21%增至29.82%[10] 其他 - 本次注销视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246,695,724.11元[11]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3176.8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建设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7-21 22:28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HK300V,H11172)报3176 8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4 88% 近三个月上涨17 58% 年至今上涨19 70%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含4条指数: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74% 其中建设银行(10 49%)、汇丰控股(9 78%)、中国移动(7 34%)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金融板块占比59 13% 通信服务(11 02%)与能源(10 44%)为第二、三大行业 [2] 市场与行业特征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行业分布中房地产(7 33%)、工业(4 04%)、公用事业(2 80%)为次要权重板块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单次调整样本比例不超过20% 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前80优先纳入 前120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变更 临时调整仅针对退市或重大公司事件 [2]
近20家银行密集声明:未与这家机构合作!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0:42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深圳近20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 澄清与鑫心惠邻贷款中介机构无任何合作关系 包括建行 工行 中行等国有大行及招行 平安等股份制银行[1][2] - 银行在声明中罕见直接点名中介机构全称 并提醒消费者警惕"降息优化""内部提额"等虚假宣传套路[2][3][5] - 此次集体声明为深圳银行业近年来首次大规模针对单一贷款中介发布风险提示[9] 涉事中介机构情况 - 鑫心惠邻成立仅半年(2024年11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桂耀林 经营状态存续[7] - 该机构通过门店及小区电梯广告宣称与银行战略合作 以"降息优化"名义收取高额服务费[6] - 公司快速扩张 除主体外还控股9家"惠邻系列"咨询服务公司 2025年2-6月密集注册于深圳多区[7] - 中介后续声明称仅为邻居提供咨询服务 未与金融机构合作[8] 行业监管动态 - 事件反映银行业强化合规经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监管层正重点打击贷款中介等金融"黑灰产"[10] - 2025年3月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等四类行为[10] - 部分银行机构已同步收紧中介合作 叫停相关业务[11] 行业问题分析 - 金融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依赖中介 对骗术识别能力不足[12][13] - 贷款中介行为隐蔽 缺乏借款人配合时查处难度大[13] - 当前对贷款中介机构性质认定及监管制度存在空白领域[13]
AIC队伍继续扩容 六大国有行悉数布局
快讯· 2025-07-16 21:22
国有银行布局AIC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1] - 六大国有银行已全部完成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布局 [1] 股份制银行AIC筹建动态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AIC 注册资本150亿元 [1] - 中信银行获准筹建AIC 注册资本100亿元 [1] - 兴业银行获准筹建AIC 注册资本100亿元 [1] 行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股份制银行AIC扩容短期内将加剧市场竞争 [1] - 中长期AIC业务范围可能进一步拓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