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力度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AI赋能资产配置(十五):DeepSeek解读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
国信证券· 2025-05-26 22:52
政策分析方法 - 构建两套量化方法,一是AI直接理解政策文本情绪,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力度指数达0.68(满分为1);二是结合国信宏观政策力度指数度量政策强度,该会议AI宏观政策力度指数录得2.75[8][10] - 设计提示词体系让AI逐期提炼政策原文表述,构建二维政策库[57][59] - 定性分析采用“感 - 标 - 锚”三步法,将政策强度分为五档[63][65] 政策分析结果 - 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强度划分至第4档“显著加力”,文本出现“更加积极有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等表述[10] - AI自主定量分析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力度评分与国信指数走势高度一致,趋势识别能力突出[87] - 2025年4月会议内需政策力度环比提升明显,总基调、财政、货币、地产和外贸政策评分同比上升[108] 风险提示 - 存在模型过拟合风险、数据口径调整风险、AI推理的不稳健性[8][170]
AI赋能资产配置(十五):DeepSeek解读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
国信证券· 2025-05-26 19:11
报告核心观点 - 基于政治局会议文本,通过AI+提示词工程,结构化提取政策表述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解读政策倾向和强度 [4] 各部分总结 政治局会议文本结构化解读 - 需理解政治局会议文本结构特征,其全年多次召开,与经济工作相关会议集中在4、7、12月,内容模板化、结构固定,有主线和分支 [14] - 设计提示词体系让AI逐期提炼原文,构建二维政策库(时间+政策维度) [26][28] 政策语义定性研判 - AI定性分析政策语义分三步:全景感知、分层定标、强度锚定,形成五级强度划分框架 [32] - DeepSeek输出定性分析结果,如2025年4月30日会议为第4档(显著加力) [33] - 2011 - 2025年政治局会议宏观政策力度多数年份偏稳,强度集中在第1 - 2档,2020、2022、2023年后多次进入第4档 [37] 模型自主定量分析 - 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0 - 1连续评分机制,自动识别政策强度表述,不依赖人工标签 [46] - 将政治局会议评分插值至月度序列与国信指数对齐,AI给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力度评分与国信指数走势高度一致 [46] - 对各子维度AI量化,以热力图展示各维度政策力度逐期变化 [48] - 2025年4月会议环比延续去年年末基调,内需政策力度提升;同比在多政策上评分上升,总体加力 [51] 人机协同定量分析 - AI自主打分脱离国信框架,人机协同打分以国信指数为标签训练,更贴近既有体系 [59] - 国信宏观政策力度指数由标准化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指数相加得到 [62] - 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AI宏观政策力度指数为2.75,财政政策延续强势托底,货币政策发力显著 [65]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会议词云图,对比环比、同比高频词变化,呈现政策关注重心和走向 [68]
国债期货周报-2025052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5 18:09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债市高位震荡观点,提防宏观风险偏好变化引发的利空因素 [4] - 国债期货短期交易难度增加,适当关注配置与套保需求 [5] 周度聚焦与行情跟踪 - 国债期货合约周度全部上行,TS、TF、T、TL 合约分别上行 0.04%、0.08%、0.15%、0.23% [7] - TL 活跃券基差同步投机类型机构净多头回升出现转向,推荐维持正向套保规避波动 [9] - 跨期价差方面,多头移仓驱动价差进一步收敛,收敛趋势或延续 [9] - 曲线结构方面,平陡切换较快,关注中短期曲线走陡机会 [9] 流动性监控与曲线跟踪 - 截止周五收盘,10Y、30Y 国债收益率上行 3.67、0.45BP,分别收于 1.72%和 1.89% [16] 席位分析 - 分机构类型净多头持仓日度变化:私募减少 0.21%;外资减少 0.91%,理财子减少 0.73% [20] - 分机构类型净多头持仓周度变化:私募增加 6.04%;外资增加 6.44%,理财子增加 0.53% [20] - 本周投机类型机构净多头有所回升,市场对前期连续调整后存在价格修复预期,但整体情绪仍偏弱,交易空间有限,维持区间震荡判断 [20]
固定收益点评:震荡行情中,何处破局?
国海证券· 2025-05-05 23: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走势震荡,主要受外部关税冲击和宽货币政策节奏不明影响;复盘 2022 年以来债市震荡行情,打破震荡需宽货币预期、财政政策力度或基本面运行明显变化;目前政策保持定力侧重“稳就业”,短期内中美关税谈判难达成一致,二季度经济承压,但前期利率下行已部分定价基本面走弱,短期内债市或维持震荡,利率下行趋势较确定,建议逢高配置 [2][4][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复盘历史上的债市震荡行情 - 2022 年 2 月中旬 - 5 月中旬,宽信用与宽货币预期摇摆,债市走势纠结,后财政加力有限叠加流动性宽松,利率向下突破 [4][12] - 2023 年 2 - 3 月,疫后基本面修复与弱政策预期博弈使债市震荡,4 月后基本面修复动力走弱,利率向下 [4][13] - 2024 年 5 月 - 7 月中旬,央行监管压力使利率震荡,7 月底降息打破震荡 [4][15] - 2025 年 1 月 - 2 月中旬,抢跑降息预期后震荡,随宽货币预期修正调整 [4][19] 破局的关键点 - 宽货币预期方面,货币政策取向明朗时利率会突破,触发点包括意外降准降息等 [24] - 财政政策力度方面,财政力度超预期带动利率上行,反之则下行 [24] - 基本面运行方面,内外部冲击使基本面运行方向变化,可打破债市震荡 [24] 总结 - 打破债市震荡需宽货币预期、财政政策力度或基本面运行明显变化,触发点包括意外降准降息等 [22] - 目前政策保持定力侧重“稳就业”,短期内债市或维持震荡,利率下行趋势较确定,建议逢高配置 [22]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快评:开年财政收入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3-25 09:16
一般公共预算 - 2025年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 - 1.6%,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 - 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11%[2] - 四大税种除个人所得税同比26.7%外增速均下滑,企业所得税同比 - 10.4%,增值税同比增速至1.1%,消费税同比0.3%[3] - 1 - 2月一般公共支出45096亿元,同比3.4%,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速5.4%,基建相关支出同比增速 - 5.6%,债务付息支出同比19.7%[2][3] 政府性基金预算 - 1 - 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 - 10.7%,土地出让收入同比 - 15.7%,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2%,土地出让收入相关支出下滑 - 19.2%[4][18] 财政政策力度 - 1 - 2月广义支出增速2.9%,广义收入增速 - 2.9%,财政政策力度指数继续提升[4][22]
企业信贷需求改善政策力度再创新高
湘财证券· 2025-03-11 1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造业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 [3] - 建筑业景气度提升明显 [3] - 新增社融迎来开门红 [3] - 企业信贷需求大幅改善 [3] -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多个现象 [3] - 建议关注“两会”后释放的政策信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重回扩张区间,生产指数达52.5,新订单指数达51.1,生产端提升更明显,节后生产正常化是主因;出口景气度提升,新出口订单指数达48.6,虽受特朗普加征关税影响,但上半年美国企业提前进口囤货,我国出口表现有望好于预期 [8] - 2025年2月建筑业PMI录得52.7,较前值上涨3.4个百分点,1月下滑至收缩区间或与春节因素有关,节后复工复产推动其上升;在财政发力和房地产宽松政策背景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边际改善对建筑业景气形成支撑,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13] - 2025年2月服务业PMI录得50.0,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春节假期出行娱乐暂告段落是主因,但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和内需提振,服务业景气度未来有望逐步提升;服务业景气度恢复对整体经济稳定增长有重要意义,需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对其支持力度 [13] 企业信贷大幅增长 - 2025年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成主要支撑项,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3800亿;企业单位信贷需求大幅改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4.78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9200亿元,反映实体经济有所改善,宏观经济复苏态势明显 [16] - 在国家重视经济建设工作和宽松政策支持下,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正循环正在建立,两会预计出台更多宽松型利好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复苏;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使企事业单位信心空前高涨,在扩产能、更新设备带动下,企业融资需求提升,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23] 政府工作报告 - 总量目标具延续性,外部不确定性加强,内部有利因素不断积聚,有利因素可对冲外部不确定性负面影响;宽松性政策继续加码,创新驱动和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民营经济重视度加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地方债务风险显著减轻,地产销售边际回暖,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等;2025年设定GDP增长目标5%左右,与2023 - 2024年目标相近 [27] - 政策力度再创新高,2025年赤字率提升至4%创历史新高,贴合市场预期上限,体现财政宽松力度大;我国具备较大举债空间,中央政府杠杆率低且高储蓄率为增发国债提供可行性;当前物价水平低位徘徊,提升赤字率可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总需求 [28] - 2025年拟安排专项债额度4.4万亿元,较去年增加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专项债中划拨8000亿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2025年化债外可用资金规模3.6万亿元;专项债投向和使用范围大幅扩大,用作资本金上限比例从25%提高至30%,利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29] - 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2%左右,当前我国CPI增速长期位于1%以下,PPI同比连续28个月下降,政策重心转向“提振价格水平”,目标下调更符合实际情况,物价温和回升为货币政策实行打开窗口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