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周期调节
icon
搜索文档
LPR连续六个月按兵不动 短期会调降吗?
新浪财经· 2025-11-20 11:28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 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措施,继 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进一步满足政府债券发行、信贷投放增加等对市场流动性 的需求,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服务。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则认为,四季度降息和调降LPR概率较小。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 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海外主 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 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智通财经表示表示,接下来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预计四 ...
LPR连续六个月按兵不动,短期会调降吗?
搜狐财经· 2025-11-20 10:20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两个期限 LPR均与上月持平,连续第6个月维持不变。 LPR今年唯一一次调整是在5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贷款利率则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 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伍超明对智通财经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预计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结存限额等增量财政政策加快落地生效,以及"十五五"重大项目可能前置的 共同支撑下,全年GDP完成5%的增长目标压力可控;加上物价稳步温和回升,短期内货币政策大幅加力的必要性较小。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 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 ...
【笔记20251119— 10Y国债焊在1.80%】
债券笔记· 2025-11-19 23:02
市场核心观点 - 对于收益率下行的做多者,真正的风险并非买在收益率低点,而是在全市场都知道大利好新闻后出现的量价齐升行情[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开展31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955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150亿元[3] - 税期接近尾声,资金面转为均衡,资金利率出现回落[3] 银行间资金市场 - 隔夜资金利率DR001位于1.42%附近,7天期资金利率DR007位于1.51%附近[3] - 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加权利率为1.49%,较前一日下降9个基点,最高利率为1.70%,下降15个基点,成交金额65585.50亿元,占比89.42%[4] - 质押式回购利率R007加权利率为1.52%,较前一日下降1个基点,最高利率为1.80%,上升8个基点,成交金额6477.30亿元,减少486.02亿元,占比8.83%[4] - 质押式回购利率R014加权利率为1.56%,较前一日下降1个基点,最高利率为1.80%,下降10个基点,成交金额1126.93亿元,增加166.06亿元,占比1.54%[4] - 1个月期质押式回购利率R1M加权利率为1.53%,最高利率为4.00%,成交金额68.93亿元,增加9.81亿元,占比0.09%[4]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开在1.805%后震荡,微幅上行至1.807%附近,当日上涨0.2个基点[5]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6收盘收益率为1.8070%,上涨0.20个基点,开盘1.8050%,最高1.8095%,最低1.8050%[6] - 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5收盘收益率为1.8695%,上涨0.15个基点[6] - 超长期国债2500006收盘收益率为2.1460%,上涨0.50个基点[6] - 10年期国债利率自央行划定1.75%-1.85%的区间后,稳定在1.80%中线附近波动[5] 股票市场表现 - 中国A股市场震荡微涨,上证指数上涨0.18%[5] - 海外风险资产延续下跌,日经225指数下跌0.34%[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金融时报》指出货币政策边际效率下降[5] - 市场对次日LPR下调的预期较弱[5] - 彭博社提及中国国债利率或将首次低于同期限日本国债利率,10年期中债收益率上行0.2个基点以示回应[5]
债市 走势纠结
期货日报· 2025-11-19 16:35
择机尝试跨期套利操作 已公布的10月金融、经济数据整体不及预期,政策加码预期升温。不过,央行重提"跨周期调节",同时 继续淡化总量金融指标,意味着短期内降准、降息落地的可能性不大。综合分析,国债价格走势相对纠 结。 近期,债市整体处于震荡格局。截至11月18日收盘,TL主力合约周内涨0.40%,T主力合约涨0.10%, TF主力合约涨0.07%,TS主力合约跌0.04%。 指标走弱可能是阶段性的 税期走款高峰叠加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不低,本周市场资金面有所收敛。截至11月17日收盘,DR001、 DR007分别升至1.5119%和1.5236%,较11月15日分别上行13.9和5.63个基点。不过,考虑到当前央行对 流动性的呵护态度不变,重启国债买卖后对冲手段也更为丰富,预计阶段性影响过后,资金面将重回均 衡偏松状态。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宽松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删除"防范资金空转"等 表述,相较二季度报告更显积极。不过,央行一方面重提"跨周期调节",另一方面继续淡化总量金融指 标,意味着短期内降准、降息落地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4强调了"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 ...
【财经分析】债市呈现“三低”特征 谨慎“宽货币”信号仍待兑现
新华财经· 2025-11-18 23:04
债市利率走势 - 近期债市利率呈现窄幅震荡走势,长端利率整体维持横盘趋势 [1][2] - 截至11月17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涨跌互现,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上行3BP至1.38%,2年期收益率稳定在1.43%附近,10年期收益率行至1.81%一线 [2] 宏观经济基本面 - 11月中上旬四季度第一批基本面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地产销售量价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弱现实”挑战不容忽视 [2] - 通胀数据出现超预期修复 [2] - 11月至12月的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加权同比或需达到5.2%左右才能对冲10月的增速放缓 [3] 央行货币政策信号 - 央行货币政策“定力”依旧,暂时未见动摇,市场中关于降息、降准的猜想有所增多 [1] - 央行通过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等途径向市场传递偏谨慎的“宽货币”信号,提及“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并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 - 央行弱化了金融总量的重要性,明确贷款增速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也是合理的 [2] - 2022年至2025年期间央行货币政策态度或已从“先发制人”转向“后发制人” [3] 降息预期与前景 - 业内机构对后市降息操作报以乐观态度,认为若11月PMI数据不及预期,降息的紧迫性将明显提升 [3] - 考虑到美联储降息进程推进,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被打开,年内仍存降息可能性且效果或优于降准 [4] - 降息可避免中外利差过度失衡引发的资本外流压力,提升国内资产吸引力并助力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4] 债市操作策略与展望 - 短期市场大概率围绕利差超额收益展开,优先交易品种利差与新老券利差,如在10年期国开债、30年期国债等细分赛道博弈 [5] - 建议坚持“哑铃型配置”,兼顾短端安全性与长端波段机会,通过“短久期打底+长久期择机交易”平衡收益与风险 [5] - 政府债发行放缓将带动社融回落利多债市,年底机构存在季节性抢配意愿,待公募销售新规落地后债市利率有望重燃下行行情 [4] - 需关注跨年行情后可能出现的止盈心理,预计2025年跨年行情时间短、止盈快,建议12月下旬关注抢跑止盈压力 [6] - 年末债市低利率、低利差、低波动的“三低”特征较难打破,建议机构放平心态维持合适配置持仓 [6]
流动性周报:如何理解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20251117
中邮证券· 2025-11-17 18:28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报告 发布时间:2025-11-17 研究所 分析师:梁伟超 SAC 登记编号:S1340523070001 Email:liangweichao@cnpsec.com 近期研究报告 《通胀或进入温和修复阶段———— 2026 年展望系列一》 - 2025.11.14 固收周报 如何理解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流动性周报 20251116 ⚫ 需要社融和货币增速维持,关注 8%附近的红线水平 观点回顾:四季度债市或在震荡中前行。对短端而言,高配置价 值和交易价值是实实在在的,存单年末还将存在一定的供给压力,但 出现负反馈的概率不高,在资金稳定宽松背景下,同业存单利率处于 高配置价值区间,年末有超预期下行的可能。对于长端而言,前期期 限利差的扩张,给予了长端一定的修复空间。依然坚持四季度债市利 多因素多发,但赎回压力持续存在,需要以区间震荡思路做交易的判 断。随着宽松预期的升温,不妨对后期后续的债市行情更乐观点。 社融和货币增速,关注"8%"的红线水平。信贷增速的下行不足 为虑,但社融和货币增速再次下行需要关注,8%附近的增速区间是经 济增长和价格预期目标的反映,若跌破可能触发货币宽松 ...
国债周报(TL&T&TF&TS):国债期货窄幅波动-20251117
国贸期货· 2025-11-17 14:25
【国债周报(TL&T&TF&TS)】 国债期货窄幅波动 樊梦真 从业资格证号:F3035483 投资咨询证号 :Z0014706 报告日期:2025-11-17 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PART ONE 主要观点 周度行情一览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号 上周国债期货市场各期限合约涨跌互现,波动幅度有限。首先,周内公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明确"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 相对宽松"。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实施好",意味着将针对国内形势择机进行操作,强调"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删除了"防范资金 空转",与"稳增长"的诉求相对应,后续货币政策基调可能边际转松,流动性扰动的概率降低。报告重提"跨周期调节",这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后央行首次 重提"跨周期调节",这表明政策不仅关注短期逆周期对冲,也更注重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与风险防控的平衡,为未来政策调整预留灵活性 。央行11月17日开展 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为6个月,对冲到期量后净投放5000亿。其次,宏观数据增量 ...
近10个交易日净流入4932.55万元,国债ETF5至10年(511020)给您最长情的告白
搜狐财经· 2025-11-17 09:20
机构认为,年内来看,在短时间降息预期不强的情况下(根据浮息债与固息债的价格测算,当前市场对于短期资金宽松和LPR下调均没有预期),长端国债 利率和短端存单利率均很难有明显下行空间。年底需要关注机构配置意愿和权益上涨情况,如果配置意愿增强,国开-国债利差可能会出现压缩;而如果权 益春节行情提前启动,利率可能会跟随出现上升。 组合构建上,建议可以关注两种方案:1.选择稍低久期防守,等待利率调整5BP左右时再考虑加久期机会;2.继续维持市场中性或稍高久期,但风险敞口建 议放在利差可以压缩的活跃券位置,例如国开和超长国债。国债期货:当前整体国债期货IRR水平略高于资金利率,多数期货合约较现券偏贵,而考虑当前 国开等各品种与国债利差较高,后续可以继续关注该利差压缩策略。 资金及货币方面,本次Q3货政报告增加跨周期表述,指向后续单年出现大幅降准降息的概率降低或者说这种工具会更谨慎使用,除非有必要,否则会选择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改为"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说明稳增长依然是当前阶段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但 又提到"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传达全年5%GD ...
债券周报 20251116:如何理解央行的利率比价?-20251116
华创证券· 2025-11-16 23: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梳理四类利率比价,为债市投资者提供参考,建议短期继续挖掘α,静待年末抢跑行情到来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理解央行的利率比价 - 央行关注合理利率比价,一是低利率环境下利率比价失衡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二是理顺比价关系是完善利率传导体系的重要内容 [2] - 四组利率比价关系包括央行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债券资产不同期限利率和不同风险利率的关系 [2] 债市策略 - 年末银行、保险、理财等配置型资金仍有配债需求,对市场调整形成保护,基金可能仍有抢跑行为,但力度或有限,年末抢跑行情仍可期待,但幅度需理性看待 [4] - 基金销售新规落地前10y国债或围绕1.8%区间波动,新规落地后或迎来年末配置行情驱动收益率小幅下行 [5][67] - 目前10y国债仍处震荡行情,α挖掘策略进入后半段,后续需关注性价比较高品种 [5][69] 利率债市场复盘 - 11月第二周,资金面整体均衡,债市缺乏交易主线,跟随股市小幅波动,现券收益率在1.8%附近盘整 [10] - 本周央行OMO净投放6262亿元,资金面中性偏紧,1y国股行存单发行价格上行,DR001、DR007加权价格上行 [11] - 国债和国开债期限利差均收窄,长端品种表现好于短端品种 [83]
货币慢发力养成记
华西证券· 2025-11-16 21:58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11月中上旬多数经济数据表现低于预期,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地产销售矛盾突出,四季度完成增长目标压力加剧[1] - 10月CPI同比0.2%,PPI同比-2.1%,均强于市场预期的-0.1%和-2.2%[13] - 10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5970亿元,新增贷款同比少增2800亿元,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13] - 央行传递偏谨慎的“宽货币”信号,弱化金融总量重要性,提示进一步宽松的边际效力已明显下降[1][20] 货币政策趋势 - 2022-2025年央行态度从“先发制人”转向“后发制人”,降息时点从领先信贷走弱转为风险确认后[2][21] - 央行过去三个月每月通过MLF、买断式回购等工具释放约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11月买断式回购超额续作5000亿元,呈现“价平量增”特点[26] - 若11-12月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加权同比需达约5.2%,方可对冲10月放缓,保障全年5%增长目标[2][23] 债券市场动态 - 11月10-14日债市利率窄幅震荡,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持稳于1.81%,30年期下行至2.15%(-0.8bp)[8][12] - 银行间杠杆率由前一周的107.53%降至107.08%,交易所杠杆率由122.36%微升至122.50%[52][55] - 利率型中长债基久期周均值由3.77年压缩至3.59年,信用型中长债基久期由2.29年降至2.22年[63] 理财产品表现 - 11月10-14日理财存续规模较前一周下降307亿元至33.36万亿元[29][32] - 近一周理财产品负收益率占比下降1.99个百分点至1.77%,近三个月负收益率占比降至0.38%[36][40] - 全部理财产品破净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2%,业绩不达标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22.8%[41][43] 政府债发行 - 11月17-21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为3629亿元,虽较前一周5075亿元下降,但仍高于年内2800亿元平均水平[69] - 1月1日至11月21日地方债累计净发行68074亿元,同比多增21188亿元,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达92%[73][76] - 同期国债累计净发行62810亿元,同比多增22339亿元,发行进度达9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