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徐新荣在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表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陕西日报· 2025-07-09 08:04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的重要路径,对陕西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策设计 [1] - 推进产教融合,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完善引才体系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1] - 完善企业出题、产学研协同解题机制,突出重点产业链开展联合攻关 [1] - 深化"三项改革",提高政府引导基金统筹效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免申即享"机制 [1] 政协工作重点方向 - 聚焦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等重大问题深化协商议政 [2] - 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优化提案办理机制、征编文史资料以补齐履职短板 [2] - 常委会组成人员需提振精神状态改进工作作风,以高质量履职促进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2]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
陕西日报· 2025-07-08 08:01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陕西省政协召开会议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行协商议政 [1] - 会议传达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精神 听取人事事项说明 [1] - 10位代表分别就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产业链建设 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 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等议题发言 [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陕西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2] - 着力健全教育发展体系 科技攻关体系 企业创新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 "四链"融合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 [2] - 省政府将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 深化"三个年"活动 打好"八场硬仗"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纵深发展 [2] 会议参与情况 - 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出席 副省长李钧作报告 [1][2] - 省政协副主席李兴旺主持会议 其他副主席和秘书长出席会议 [2] - 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列席会议 [2]
★"尖兵"再探路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迎来重磅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新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这是深圳自2020年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的又一重磅政策赋能 [1] - 《意见》直指高质量发展核心命题,为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描绘了更清晰的路径,有望为全国其他区域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1]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已累计有3批48条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2] 改革重点领域 - 《意见》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3] - 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3] - 深圳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4] 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 - 《意见》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项具体的改革措施 [5] - 深圳数据交易所围绕数据交易前、中、后全周期,出台管理办法19项、规则指引32项、技术规范9项,主导或参与标准编制25项,其中参与国家标准4项,主导起草地方标准5项 [5]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意见》明确了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完善便利人员流动配套机制等三方面的举措 [6] - 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等细化措施,体现了深圳在新外贸形势下的着力点 [6]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 - 《意见》明确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7] - 这标志着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从"交易端"向"发行端"深化,有望进一步赋予企业跨市场融资自主权,推动大湾区金融要素高效配置 [7] - 通过企业双重上市,加速构建区域金融共同体,还可以为后续中概股回归、红筹架构企业境内融资探路,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7]
重磅解读!“尖兵”再探路,深圳综改试点政策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 2025-06-11 08: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进入"二次加速"阶段,旨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改革经验[1][4] - 政策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要素市场化配置、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等四大领域,系统性升级2019版《方案》框架[6][7] - 深圳五年累计形成48条可推广改革经验,数据交易所等创新平台已建立60项制度标准[3][8] 改革进程与战略定位 - 2020年启动的首轮综合改革试点已实现3批48条经验全国推广,涉及跨境信用数据、碳足迹认证等突破性制度[3] - 新政策明确支持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允许港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二次上市,推动"物理连通"转向"化学融合"[11] - 深圳将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10] 重点改革领域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 构建"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产业转化"全链条机制,强化光明科学城等创新载体建设[6]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6] 要素市场化配置 - 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出台60项制度标准,完成从数据确权到流通交易的功能升级[7][8] -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机制创新包括数字货币跨境应用、新兴产业专项融资工具等[7][8]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推动贸易新业态发展,试点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8] - 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则衔接,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自由化[8][10] 区域协同发展 - 政策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深港双重上市机制,预计将提升区域金融要素配置效率[11] - 通过规则共融而非简单衔接,强化大湾区"金融共同体"建设,为中概股回归探路[11]
“尖兵”再探路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迎来重磅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6-11 03:2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新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为深圳改革注入新动力 [1] - 政策体现中央对深圳作为"改革试验田"的期待,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经验 [1] 综合改革试点进展与升级 - 深圳自2020年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累计有3批48条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 [2] - 新政策被视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2.0升级版本,推动深圳深化改革 [3] - 深圳在法治先行示范、重点领域立法等方面取得成效,从先行先试迈向先行示范 [3] 改革重点领域部署 - 政策聚焦四大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治理模式 [4] -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强调产学研协同,构建"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产业转化"全链条机制 [4] - 深圳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光明科学城等"科学高地"建设 [4] 金融与数据要素改革 - 政策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创新支持新兴产业、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5] - 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出台管理办法19项、规则指引32项、技术规范9项,主导或参与标准编制25项 [5] - 数据要素改革重点从确权转向流通交易,体现深圳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领先地位 [5]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政策明确推动货物贸易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6] - 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体现深圳在新外贸形势下的着力点 [6] 全国示范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政策旨在为全国提供更多"深圳经验",强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作用 [7] - 提出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创新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7] - 允许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推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向"发行端"深化 [8] - 此举有望加速深港金融融合,构建区域金融共同体,为全国资本市场改革提供"湾区样本" [8]
中办、国办:推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10 22:2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亮点 教育与产业融合 - 推动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 [1] -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深度融合,支持外商在深圳投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引进先进培训课程、师资、教法 [1] - 探索产业链与职业技能培训链有效衔接、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融通发展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1] 金融市场改革 - 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 [1] - 允许符合条件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从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推动要素创新性配置,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1] 数据要素与新技术融合 - 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疗等重点领域准入应用 [2] - 加快探索交通、地理、卫星遥感、气象、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共享机制 [2] - 完善统一开放平台,健全管理制度、服务机制、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要素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 [2] 科技成果转化 - 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负面清单之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2] - 针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化探索 [2]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跑出深圳创新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9:20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深圳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包括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1] -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紧密相连,教育筑基、科技攻坚、人才赋能形成协同创新范式 [1] -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大湾区重要引擎,有条件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改革上做出新探索 [1] 深圳高等教育与科创发展 - 深圳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10年累计高起点新建10所大学,学位点和优势学科快速增加 [2] - 深圳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涌现出华为、华大、大疆、比亚迪等明星企业,成为大湾区产业链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深圳打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将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加快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良性循环与联动格局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利于深圳形成"教育培育人才—科技反哺教育—人才支撑科技"的良性循环 [3] - 打造"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解题"的联动格局,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3]
余杭全力构建青年人才发展优生态
杭州日报· 2025-05-20 10:42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青年分会2025年会 - 近200名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青年人才参与活动 [1] - 青年分会是省海高会中平均年龄最小、行业覆盖最广、最具活力的分会 [1] - 分会定位为余杭联通全球的桥梁纽带、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和招才引智窗口 [1] "海创|青跃 Empower"品牌发布 - 品牌将推动城市与人才的融合共生和相互赋能 [1] - 配套发布"海创青跃"数字化平台,集成交友互动、需求对接、活动报名等功能 [1] - 平台旨在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创新创业交流空间 [1]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 发布首批"产业教授""科技副总"需求榜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2] - 构建"企业出题、院所答题、产线验证"的协同创新模式 [2] - 推动校院企青年人才的有序流动与共享 [2] 品牌活动与主题研讨 - 举办首期"青跃澎湃·创变未来"活动 [2] - 包含主题演讲"教科人一体化探索实践"和圆桌论坛"青才来余 共创未来" [2] - 活动聚焦青年人才成长路径和创新创业经验分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