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战略

搜索文档
文化数据数纽中心在沪揭牌 上海数交所与中漫蓝犀共推产业生态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9:06
文化数据数纽中心成立 - 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中漫蓝犀联合揭牌成立文化数据数纽中心 旨在推动文化数据市场化价值化并加速构建数据生成-确权-交易-应用的文化产业新生态 [1] 中心核心职能 - 搭建文化数据资产登记平台 构建文化领域数据认证体系 编制文化数据行业标准 [2] - 依托上海自贸区政策搭建面向RCEP成员国的文化数据流通走廊 重点挖掘景区客流热力图和赛事IP衍生数据等高价值文化资产 [2] - 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研发估值文化数纽大模型 解决文创产品定价难和传播效能评估不科学等行业痛点 [2] 应用场景落地 - 接入旅游景区实时客流数据为智慧景区运营提供决策支撑 [2] - 推动博物馆剧院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展览实现数据资产化 激活馆藏资源潜在价值 [2] - 建立非遗技艺动态数据库助力文化活态传承与商业化开发 [2] - 将活动赛事传播影响力等指标纳入交易标的 [2] - 推动文创产品设计版权和销售链路数据在链上确权与流通 [2] 生态建设规划 - 加强标准建设为文化数据交易奠定规范基础 [3] - 培育产业生态 计划孵化超百家覆盖文旅文博文创领域的专业文化数据经纪商 [3] - 建设国家级文化大数据体系核心节点并接入区块链跨链实验室推动跨行业协作 [3] - 建设文化数据教育培训基地和举办数据人才培训班强化数据开发利用能力 [3]
工商银行大理分行斩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1 19:15
公司荣誉与文化建设 - 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并曾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金融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2] - 涌现出全国金融劳模杨泾、全国金融五一奖章获得者赵睿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增强团队向心力与战斗力 [2] 金融业务与战略布局 - 创新建立"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重点支持能源、交通、制造业及招商引资客户,各项贷款增量同业第二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显著,长期支持洱海保护累计投入14.74亿元 [3] - 普惠贷款增幅同业第一,特色产品包括"云旅民宿贷"、"种植e贷"和"人才贷" [3] - 落地全省首笔康养贷款,推进"养老云"试点,完成科技立项10个,落地7类数字化项目 [3] 民生服务与社会责任 - 升级"银发友好"金融生态,提供"特事特办"上门服务超1000人次 [4] - 创新"工银薪管家"平台,深入工地、工厂批量办理专属借记卡 [4] - 深化挂钩帮扶与公益捐赠,累计捐赠122万元,参与志愿服务超100次、时长约300小时 [5] - 开展洱海流域"三清洁"整治等活动,协助拦截电诈获大理州反诈联席会议办公室表扬 [5]
打造建筑业全链路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智科技」力争构建行业新格局丨AI成都
36氪· 2025-05-09 16:32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建筑行业长期存在总包拖分包、分包欠劳务、口头协议导致扯皮等积弊,工人权益缺乏保障[3] - 公司推出"安心筑数字施工管理系统",通过电子任务单取代口头协议,实现任务量价透明、验收评价数字化、薪资自动到账[7][9][11] - 系统建立"人-事-账-卡-钱"闭环证据链,覆盖施工记录、责任追溯、质量溯源、薪资发放全流程[9] 技术研发与成果 - 公司自2019年创立以来累计投入超5亿元,组建600余人"建筑+互联网"团队,取得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5] - 核心专利包括工人挂存方法、图纸更新识别、进度质量监控、智能派工等10项发明授权技术[6] - 正在开发建筑业AI垂类大模型,涵盖评价模型、技能人才模型、用工指数模型等[18] 应用成效与数据 - 成都高新区151个工程接入监管系统,135个项目实发金额16.83亿元,发薪率98.63%,覆盖71179名工人[17] - 试点企业成都倍特建安使用10个月减少5000万人工费资金积压[17] - 工人反馈系统实现任务可视化、薪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传统用工模式欠薪问题[17] 行业价值与拓展 - 系统推动建筑工人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建立数字化履历模型和行业征信体系[19] - 计划将监管体系延伸至30万亿产值家装市场,解决装修行业利益链不透明问题[21] - 目标服务4500万建筑工人群体,配合主管部门推进"智改数转"战略[15][21] 功能创新 - 电子任务单包含项目信息、技术交底、安全标准等12项结构化数据[7] - 支持工人跨班组/工地接单,保留灵活性的同时实现数据留痕[9] - 智慧监管驾驶舱实时监测发薪异常,触发预警实现主动防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