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当“8张餐桌”摆进今年香港书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07:11
第35届香港书展概况 - 第35届香港书展将于7月16日至2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预计汇聚超过770家展商 [12] - 年度主题为"饮食文化·未来生活",将举办超过620项文化活动,包括知名作家讲座、新书推介会等 [12] - 参与书展的讲者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作家冯唐、网络文学奖得主三生三笑等 [12] 文化活动亮点 - "世界文化艺术廊"推出"有枱·阅食"展览,由8位艺术家围绕8个饮食主题设立互动装置 [12] - 同场举办超过30场讲座及工作坊,多角度探讨饮食文化 [12] - 八大讲座系列包括"年度主题""名作家""英语及国际阅读"等,邀请全球知名作家参与 [14] 新增展区与特色 - 首设"文化及创意产品区",展示香港非遗、澳门文创及故宫宫廷文创精品 [15] - 中国内地出版展馆以四川为主题省,展示川菜、川剧、川绣等巴蜀文化元素 [15] - 新增"香港创科专题快闪展示区",展示教育科技、健康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产品 [15] 运动消闲博览联动 - 运动消闲博览设立全运会展示区,与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互动 [16] - 首次将"FIBA 3x3世界巡回赛—香港大师赛2025"移师至会展中心举办 [16] - 香港体育学院设置运动员打气区及精英运动员珍贵物品展示区 [17] 特别优惠与活动 - 1990年出生的读者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场 [18] - 推出限量500套"三五知己"套票,三张票可五人同行 [18] - 访港旅客可凭旅游证件以20港元购票(原价30港元) [19]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札萨克画家村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7:44
文化活动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查干柴达木村举办"华夏意韵·山水牧歌札萨克"活动,包括札萨克画家村揭牌和全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启动仪式 [1] - 活动授予16位油画名家"札萨克荣誉村民"称号,并揭牌"民建中央画院内蒙古分院创作基地"、"北方油画院鄂尔多斯分院"和"札萨克画家村"三大文化阵地 [1] 文化资源 - 札萨克镇拥有红碱淖的静谧、伊克昭盟委旧址的厚重、那达慕盛会的豪迈和皮雕刺绣的精巧,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 [1] - 查干柴达木村村史馆展示的历史图片和实物为嘉宾提供创作素材,加深对札萨克镇历史文化的了解 [2] 项目机制 - "画家村"项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打造"画室+民宿+乡村"的沉浸式文化艺术空间 [1] - 项目旨在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价值活力,提升"伊旗是个好地方"的品牌影响力 [1] 行业评价 - 北方油画院院长迟连城认为札萨克镇是艺术宝库,风景和民俗蕴含丰富创作灵感,可催生具有伊金霍洛旗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 [1]
共启文化新篇!读城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发布会在京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22:16
公司动态 - 微博正式揭牌读城艺术研究院并发布"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 标志着公司在文化艺术领域迈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将以读城艺术研究院为桥梁 借助微博平台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优势 推动文化艺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3] - 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祥指出 依托微博平台近6亿月活用户的强大传播势能 读城艺术研究院将持续聚焦研究、创作、交流与服务四大核心职能 [5] 战略规划 - 读城艺术研究院将以文化艺术为切入点 深入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内涵与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合 全方位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5] - 研究院将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专业创作与大众参与、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的"三个打通" 以文化艺术力量推动城市升级 [5] - 研究院被定位为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全新版块 将融合多元艺术主体与审美视角 实现内容表达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6] 项目进展 - "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首站揭晓为理想汽车 该项目由读城艺术研究院联合微博商学院共同发起 [8] - 北京市工商联提出三点倡议 包括将研究院打造成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效载体 将项目打造成讲好民企发展故事的聚力工程 [5] - 活动吸引了文化艺术界、企业界等多方人士的广泛关注 为文化艺术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搭建了新桥梁 [1][8] 行业影响 - 活动彰显了企业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的前瞻视野 是践行文化使命、深耕文化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1][8] - 公司表示将推动主旋律、正能量内容广泛传播 使"正能量"激发出"大流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3] - 专家学者建议研究院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以幽默叙事、沉浸式体验跨越文化壁垒 增强中国声音的穿透力与感染力 [6]
苏州绣娘与沙特艺术家金针对话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中沙刺绣文化交流活动 -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次组织12位沙特艺术家访华 在苏州与中国绣娘共同刺绣 生活 创作[1] - 活动以刺绣为纽带 既是文化交流实践 也落实中沙合作共识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CEO称刺绣是文化共通的桥梁[1] - 两国艺术家举行"起针"仪式 发布共创作品《四象·双源》 融合中国四象图腾与沙特几何图案[1] 艺术合作细节 - 苏绣非遗大师卢福英曾于2018年赴沙特交流 认为沙特刺绣风格充满沙漠文化的粗犷张力[2] - 沙特艺术家开启网络直播 通过社交平台全球分享艺术交流过程 旨在传播至更多国家和年轻人[2] - 未来12天将共同完成《四象·双源》系列作品 并考察苏州丝织 缂丝 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2] 未来合作规划 - 2025年中沙建交35周年 此次民间合作为艺术层面融合提供实践案例[2] - 苏州非遗代表团将于11月赴沙特参加"沙特国际手工艺周" 展示共创成果并延续合作[2]
大消息!火爆现场,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9:20
2025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活动概况 - 2025年BIBF香港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主题为"漫步香港:非遗与城市记忆",设立四大展区展示逾500件香港出版、印刷及文创产品 [6][7] - 开幕式同步举行"世界华语文学节"标志揭牌仪式,并为"香港绘本出版支援计划"下的八本无字绘本举办北京首发仪式 [2] - 香港特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首次接替业界主办该活动,旨在推广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协助出版印刷业开拓市场 [4] 展览内容与特色 - **非遗展示**:主题展区呈现蒸笼、花钮、广彩、粤剧头饰、扎作、港式奶茶等非遗技艺及相关出版物,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并主持8场工作坊,观众可通过AR/VR体验大坑舞火龙盛况 [13] - **文学专区**:首次设立"香港作家掠影展区",展出70种华语文学作品及西西等4位作家的35件手稿复制品,为10月首届"世界华语文学节"预热 [16] - **插画专区**:展示8位新晋插画师原创作品及8本无字绘本,其中《画的一生》作者姜智傑获2024年国际无字书大赛16强,系香港首位获政府资助取得该成绩的插画师 [18]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商业对接**:逾55家香港出版社/印刷商参与"业务洽谈区",展示最新作品并与国际合作伙伴洽谈业务 [20] - **青年参与**:20名在京香港青年担任志愿导赏员,促进京港文化交流并加深对香港文创产业的了解 [20] - **数字化延伸**:除实体展馆外同步推出虚拟展馆,内容将维持至2025年底,部分展出图书将赠予首都图书馆 [20] 战略意义 - 活动呼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对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世界华语文学节"永久会址设于香港,目标打造"世界华语文学之都" [16] - 通过出版、印刷、文创多元展示,强化香港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能力 [7][9]
多家政府机构联合主办 “中国好色彩”艺术展在杭州远洋乐堤港启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0:24
艺术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中国好色彩·艺术家晨晓笔下的时代肌理",由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杭州市海外联谊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在远洋乐堤港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25日 [1] - 展览聚焦华裔艺术家晨晓十年来的代表性作品,包括40余幅描绘祖国面貌及全国各大城市主题的画作,通过色彩展现城市发展与文化自信 [3] 展览亮点 - 两大核心作品《新富春山居图》与《一池荷叶》成为焦点,体现当代中国艺术在公共生活与国际传播中的实践 [3] - 《新富春山居图》是为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创作的巨幅作品,尺寸达15米宽×3米高,需大型场地展示 [6] 场地与活动 - 远洋乐堤港作为京杭大运河畔的艺术购物中心,以"杭州碗"形象著称,具备优质场地资源和丰富策展经验,多次承办文化艺术展览 [6] - 展览免费开放,配套活动包括艺术VIP对话、儿童美育工作坊、色彩心理沙龙等,旨在推广色彩美学与公众参与 [6]
理想汽车与阿那亚戏剧节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格隆汇· 2025-06-09 21:20
合作概述 - 理想汽车与2025阿那亚戏剧节达成战略合作,合作时间为6月19日至6月29日 [1] - 合作内容包括跨界艺术活动、光影艺术创作、艺术涂装车巡游及"没鸭力"打卡互动活动 [2] - 戏剧节主题为「情感和理智」,汇集13个国家16部国际作品及13部国内剧作 [1] 合作细节 - 以阿那亚礼堂为载体,融合理想汽车品牌元素的光影艺术,展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共生关系 [2] - 艺术涂装车巡游活动实现产品设计与戏剧艺术的动态融合 [2] - "没鸭力"打卡互动活动回归,此前4月首次推出便广受好评 [2] - 理想MEGA Home作为指定用车,为文艺工作者提供高端出行服务 [2] 产品表现 - 理想MEGA Home自4月上市后成为爆款,在理想MEGA车型中定单占比超90% [3] - 二排双零重力旋转座椅提供45°便捷上下车、对坐大客厅等多元化空间体验 [3] - 配备全车电动门、呼吸式座椅通风、18点热石揉捏按摩、270°环抱式座椅加热等功能 [3] - 公司正加速扩大产能,预计7月理想MEGA交付量将进一步提升 [3] 战略意义 - 双方理念高度契合,均聚焦用户价值与高品质生活 [2] - 合作旨在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持文化艺术发展 [3] - 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艺术领域合作,赋能品牌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3]
麦田之上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农业经济贡献 - 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产出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 [6] - 河南生产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6] - 每年向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多亿斤 [6] 农产品加工与创新 - 优质强筋小麦用于制作面包,弱筋小麦用于饼干和糕点 [7] - 麦秸秆在濮阳、开封被制成非遗秸秆画,形成文创新产业 [7] - 信阳将秸秆转化为无醛禾香板,应用于家具制作和装修领域 [7] 文旅融合 - 巩义宋陵遗址保护区的麦田成为今夏文旅新热点 [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麦田落日音乐会吸引游客,形成文化体验 [13] - 麦田与历史遗址结合,展现跨越千年的麦收图景 [13] 文化自信与传承 - 麦田婚礼等文化活动体现故土情怀和乡愁 [9] - 河南的土地滋养艺术、涵养文化,厚植民族精神 [14] - 年轻人通过麦田和戏剧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13]
园区停摆近两年,超八成工作室搬迁,“文艺名片”海珠小洲村何去何从?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10:30
小洲艺术区现状 - 园区停摆近两年,超八成工作室搬迁,仅剩不到两成艺术家驻留[11][12][63] - 园区入口标志李小龙雕塑及部分工作室因"非法占用"将被拆除[8][9][10] - 120余间工作室出租率仅13%(16间在租),展馆改作停车场划出148个车位[21][60][63] 小洲村历史与衰落 - 鼎盛时期(2013-2014年)村内商铺超400家,现存仅100余家,游客量降至峰值一成[39][40][50][52] - 艺术培训产业萎缩:艺考画室从80家减至十多家,学员数量从超万人降至五六千人[54][55][56] - 违建风潮破坏传统风貌,2013年179栋在建房屋中109栋未获批[79][80][85] 产业变迁与经营问题 - 艺培行业规范化推动小型画室外迁,现存机构多为中大型封闭式管理模式[92][93][96] - 小洲艺术区租金上涨20-30%并收取停车费,叠加艺术品市场低迷加速艺术家流失[99][100] - 经营方益源公司与业主方交投公司经济纠纷导致园区服务停摆,展览拍卖活动终止[101][102][103] 改造规划与对比案例 - 深圳大芬村通过政府扶持实现产业升级,油画产值从2007年4.3亿元增至2018年45.5亿元[127][138][139] - 海珠区发布小洲村更新改造规划,拟划分文创艺术产业区等四大功能区[141][142][143]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敦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南亚、中亚、西亚艺术样式,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彩塑、壁画等 [1] - 敦煌美学蕴含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是敦煌艺术得以"长红"的密码 [1] -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所长率领工作人员开始保护和研究工作 [1] 敦煌艺术的研究与应用 - 80多年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在敦煌美学滋养中推进艺术创新 [2] - 董希文将敦煌壁画与民间年画、西方油画结合创作《开国大典》等经典作品 [2] - 孙纪元创作敦煌标志性城市雕塑《反弹琵琶》 [2] - 敦煌研究院组织创作的洞库壁画采用敦煌矿物颜色并融入现代转化 [2] 数字化技术推动敦煌艺术传播 - 敦煌研究院每年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展览,数字化技术成为亮点 [3] - "如是莫高"展览实现9座洞窟无损复制与共享 [3] - 设计300米长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经典壁画 [3] 敦煌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运用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装饰 [4] - 敦煌艺术研究已涉及绘画、雕塑、装饰、服饰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4] - 刘元风团队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尚的敦煌服饰作品 [4] - "云衣霓裳"展览展示敦煌壁画人物服饰临摹画和时装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