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煤电

搜索文档
迎峰度夏有望提振电力需求,新型电力系统试点解决新能源消纳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通知,围绕算电协同、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有望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2][11] - 多地发布高温预警,迎峰度夏开启或提振用电需求,煤价跌至618元/吨,火电度电盈利能力提升,建议关注业绩具备弹性的火电标的 [3][12] - 建议关注量项目占比较高&短期收益确定性更优、以及中长期更具降本增效优势的绿电运营商;重视灵活调节电源配置价值;关注重点火电标的、火电改造设备龙头、低估绿电板块、水电和核电板块相关标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迎峰度夏有望提振电力需求,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纾困新能源消纳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围绕算电协同、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算电协同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新一代煤电推动机组试点降碳和提升调节能力 [2][11][12] - 多地高温,迎峰度夏或催化用电需求提升,煤价下跌,火电度电盈利能力增强,建议关注相关火电标的 [3][12] 火电 - 煤价降至618元/吨 [13] 水电 - 6月6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18.31%,出库流量同比下降1.24% [29] 绿电 - 本周硅料价格为36元/KG,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11元/PC,均与上周持平,长期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提升 [39] 碳市场 - 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0.82%,本周成交量222.03万吨,成交额1.49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83.00万吨,成交额1.23亿元,截至6.6累计成交量6.55亿吨,累计成交额449.33亿元 [54]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13%,沪深300指数上涨0.88%,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12%,跑输沪深300指数1.00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25位,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近半数上涨 [1][55]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两部门发布意见,到2029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64] - 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优化资质许可管理制度,将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许可豁免范围 [64]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 [65]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能源消费数据,煤炭消费量占比下降,清洁能源占比上升 [65]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 [66] -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累计向长三角地区供气达5500亿立方米 [67] 重点公司公告 - 中绿电申报的储能项目被纳入建设项目清单并获备案 [69] - 深南电A转让控股子公司发电机组相关资产完成交易 [69] - 中国核电5月回购股份477.7万股,支付总金额4586.19万元 [69] - 大唐发电完成2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 [69] - 新天绿能5月发电量同比增加6.14%,输/售气量同比减少 [69]
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9:2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总体要求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方向,依托典型项目和城市开展单一方向及多方向综合试点,探索新技术、新模式 [2] - 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 [2] -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选择适宜方向,合理确定试点规模和范围 [2] -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支持应用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能源技术装备"补短板"成果,同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2] - 做好试点项目的申报优选、组织实施、效果评估、推广应用等全过程管理 [2] 试点方向具体内容 构网型技术 - 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 [3] - 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提升新能源接网与送出能力 [3] - 在电网结构薄弱地区、孤岛运行系统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 [3]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 重点在保供偏紧或消纳压力较大地区新建或改造新能源电站 [3] - 通过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运行等提升系统友好性能,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 [3] - 电站与调度机构签订协同调度协议,明确协同调度运行方式及纳入电力平衡的可靠容量、支撑时长 [3] - 优先建设或改造新能源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 [3] 智能微电网 - 选择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依托负荷侧资源灵活调控、源网荷储组网与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 [4] - 提高智能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 [4] - 明确与大电网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界面,以及调度控制、交互运行、调节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4] 算力与电力协同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4] -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4]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算力负荷柔性控制、智能化调度等技术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4]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 虚拟电厂 - 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等场景新建或改造虚拟电厂 [5] -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负荷侧资源并协同优化控制发挥灵活调节能力 [5] - 持续丰富虚拟电厂商业模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等获取收益 [5]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 重点聚焦西北地区"沙戈荒"基地、西南地区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需求 [5] - 通过合理配置送端配套电源类型规模,优化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 - 采用电源一体化协同控制、柔性直流、多源自适应换相直流等先进技术 [5] - 提高输电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和灵活控制水平,提升输电通道输送绿电占比 [5] 新一代煤电 - 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6] - 清洁降碳方面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CCUS等措施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 [6] - 高效调节能力提升方面满足所有技术指标要求,重点提高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 [6] 试点组织实施 - 申报单一方向试点的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总部组织报送 [7] - 申报综合试点的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各地级市能源主管部门形成综合试点方案 [7] - 申报项目建设或改造开工时间须在2024年8月之后 [7] - 国家能源局制定试点评审工作方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审 [8] - 试点确定后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开展建设或改造工作 [9] -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9] 支持政策 - 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10] - 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 [10]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10] - 支持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10]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6-04 19:0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围绕七个方向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包括构网型技术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智能微电网 算力与电力协同 虚拟电厂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新一代煤电 [1] - 算力与电力协同试点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新疆 黑龙江等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 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 [1] - 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 聚合交易 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1]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1] -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提升稳定供应水平 [1] 新一代煤电试点 - 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新一代煤电试点指标要求 推动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 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2] - 鼓励开展同时满足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的新一代煤电试点 [2] - 新一代煤电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 [2] -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 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 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能源局会议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新任务 准确把握派出机构市场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新挑战 新要求 [3] -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3] - 加快推动各省(区 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3] - 深化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有效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全力完成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任务 [3]
宝新能源(000690) - 000690宝新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20:26
火电行业前景 - 中电联预计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 [1] - 国家能源局指出需谋划新一代煤电战略布局,推动煤电从“基荷电源”向“灵活调节电源”转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46.4%,原因是煤炭价格回落和公司提质控本增效 [2] 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96,394户 [2] 煤炭来源 - 公司煤炭原材料由市场煤和长协煤构成,市场煤包括国内煤及进口煤 [2] 分红情况 - 自1997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近46亿元,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占最近3年年均净利润比例达130.82%,远超监管及章程要求的30% [2] - 2025年4月28日审核通过2024年度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共计分配利润3.26亿元 [3] - 未来公司将按相关规定制订分红方案,落实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机制 [3]
宝新能源(000690) - 000690宝新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20:26
行业前景 - 中电联预计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宏观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 [2] - 国家能源局指出需立足国情谋划新一代煤电战略布局,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主要任务之一,煤电将向“灵活调节电源”转型并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2] 公司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46.4%,原因是煤炭价格回落和公司提质控本增效 [3] 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96,394户 [3] 煤炭来源 - 公司煤炭原材料由市场煤和长协煤构成,市场煤包括国内煤及进口煤 [3] 分红政策 - 公司自1997年上市后坚持每年分红,累计现金分红近46亿元,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3年年均净利润的比例达130.82%,远超监管及章程要求的不少于30% [3]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审核通过2024年度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共计分配利润3.26亿元 [4] - 未来公司将按相关规定制订分红方案,落实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机制 [4]
碳排放月报:火电同比下滑,CEA弱势运行-20250428
宝城期货· 2025-04-28 21: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为75.76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3.12%,较去年同期下跌26.02%;近3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为23.2万吨,月环比增加11.3万吨 [1][13][56] - 截至2025年4月27日秦皇岛港5500K报价656元/吨,较上月底偏低11元/吨,较去年底偏低107元/吨,动力煤价格重心下行,市场氛围悲观 [1][56] - 2024年1 - 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4234.65亿立方米,同比偏多334.30亿立方米;燃料油表观消费量累计5199.42万吨,同比偏少1102.83万吨;焦炭表观消费量累计48108.04万吨,同比偏少296.69万吨 [1][28][56] - 2025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4.8%;1 - 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降至2.5%,去年同期为9.8% [2][57] - 2025年3月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 - 3月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一季度四种清洁能源发电总量7370.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2.5%,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4.1个百分点 [2][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 - 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1 - 3月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截至3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8.35亿个 [7] - 2025年3月全国交易绿证1.18亿个,其中绿电交易绿证2187万个;1 - 3月全国交易绿证2.00亿个,其中绿电交易绿证6044万个;截至3月全国累计交易绿证7.53亿个,其中绿电交易绿证2.98亿个 [8] -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22.5%,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9]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出台,煤电需降低碳排放、挖掘灵活调节能力;后续将做好方案解读宣传、指导省级制定工作方案、跟踪工作进展成效等工作 [10][11][12]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 - 碳价短期受碳配额供需影响,长期由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政策趋势决定 [13]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为75.76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3.12%,较去年同期下跌26.02%;近30个交易日最高价格为88.54元/吨,最低价为75.70元/吨;近3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为23.2万吨,月环比增加11.3万吨 [13] 碳价影响因素分析 能源价格 - 碳排放市场和能源市场有关联,能源需求旺盛、价格上涨时,碳排放配额需求旺盛,碳价走强有助于降低企业能源需求 [15] - 截至2025年4月27日,秦皇岛港不同热值动力煤报价较上月底和去年底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动力煤坑口报价方面,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5500K报价较上月底和去年底也有下降或持平;焦炭报价较上月底上涨,但较去年底偏低;天然气报价方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环比下跌,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较上月底和去年底偏低 [15][17][18] 能源消费 - 2024年1 - 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4234.65亿立方米,同比偏多334.30亿立方米;全国燃料油表观消费量累计5199.42万吨,同比偏少1102.83万吨;全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累计48108.04万吨,同比偏少296.69万吨 [28] 国内碳排放结构 - 我国碳排放总量超100亿吨,约占全球1/3,2021年碳排放量为103.56亿吨 [32] - 细分行业中,“电力、蒸汽和热水生产和供应”行业2021年碳排放总量为52.53亿吨,占比达50.7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碳排放量为18.51亿吨,占比达17.87%;非金属矿产碳排放量为11.39亿吨,占比11.0%;“运输、仓储、邮电服务”排放量为7.28亿吨,占总排放量的7.0% [32][35] - 按能源划分,2021年煤炭类能源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67.2%;燃油类能源及其他石油产品碳排放总占比为10.7%;燃气类能源排放总占比为6.9%;各类能源加工过程中碳排放量占比6.7% [40] 全社会用电量 - 2025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 - 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43] - 分产业看,3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 - 3月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43] - 受地产、基建、暖冬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季度居民生活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未超2%,增速较去年放缓;煤电行业低碳化改造工作仍在铺开 [44] 发电结构 - 2025年3月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增速比1 - 2月加快3.1个百分点;1 - 3月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 [47] - 1 - 3月规上工业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7.5%,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水电发电量占9.8%,占比较去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核电发电量占5.0%,占比较去年同期持平;风电发电量占10.9%,占比较去年同期降低0.1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量占3.7%,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 [47] - 今冬气温偏暖,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需求总量增长有限,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四种清洁能源发电总量同比增加16.2%,火电同比下滑,电力行业碳达峰工作稳步进行 [48] 结论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为75.76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3.12%,较去年同期下跌26.02%;近3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为23.2万吨,月环比增加11.3万吨 [56] - 截至2025年4月27日秦皇岛港5500K报价656元/吨,较上月底偏低11元/吨,较去年底偏低107元/吨,动力煤价格重心下行,市场氛围悲观 [56] - 2024年1 - 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4234.65亿立方米,同比偏多334.30亿立方米;燃料油表观消费量累计5199.42万吨,同比偏少1102.83万吨;焦炭表观消费量累计48108.04万吨,同比偏少296.69万吨 [56] - 2025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4.8%;1 - 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降至2.5%,去年同期为9.8% [57] - 2025年3月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 - 3月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一季度四种清洁能源发电总量7370.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2.5%,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4.1个百分点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