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制造

搜索文档
格林美(002340)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23:32
公司经营与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332 亿元,同比增长 8.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0 亿元,同比增长 9.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2.91 亿元,同比增长 636.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55 亿元,同比增长 41.14%;综合毛利率提升 3.05%,达到 15.29% [3][28][30][32][33]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4.96 亿元,同比增长 1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11 亿元,同比增长 12.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34 亿元,同比增长 77.92% [3][28][31][33] - 2024 年新能源业务产能利用率平均达 95%以上,城市矿山开采业务中动力电池与钨回收成新增长极,相关回收量平均增长率达 70% [27] - 2025 年第一季度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平均超 97%,全球市场稳固 [31][3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践行“超级人才 + 超级设备 + 超级创新 = 超级技术”公式,在镍资源、三元前驱体及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取得世界级创新突破 [3] - 突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技术瓶颈,构建 CTP 电池包全流程除胶拆解工艺体系,拆解良率超 92%(行业平均 80%)、除胶率 100%,实现过渡金属(Ni、Co、Mn 回收率>99%)与锂(回收率≥95%)的原子经济性回收 [5] - 开发预氧化 - 选择性浸出定向调控工艺,使再生电池级磷酸锂成本下降 50%,铁磷回收率超 90%,建成万吨级示范线并产出电池级磷酸铁和碳酸锂 [18] - 对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进行布局,小试产品技术指标领先,建成两万吨中试示范产线并量产调试 [19] - 全面掌握镍铜铁锰四元乃至五元等更复杂体系的钠电前驱体技术 [19] - 在适配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及前驱体以及 9 系超高镍正极及前驱体等技术路线有布局并取得进展,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 [22]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形成“城市矿山开采 + 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业务模式,2025 年经营关键词是“抢抓机遇,释放产能,推进联盟” [3] - 计划 2027 年实现 600 亿元营收规模,其后向千亿元、300 亿美元甚至更高目标迈进,推进“黑土地”计划,实现资本全球化 [6] - 与全球上下游建圈造链,形成深度互信联盟关系,应对关税贸易挑战与全球行业市场竞争 [6] - 2025 年将电子废弃物、废塑料等领域优势业务与国企重组合作,激活技术优势,恢复业务盈利能力 [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至 2030 年,全球三元动力电池与磷酸(锰)铁锂(LFP&LMFP)比例有望平分天下,三元电池在欧美、东南亚新兴市场及中高级车、低空经济领域、固态电池等有优势 [2][9] - 2025 年 3 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 51.1%,至 2030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规模有望突破 5000 万辆,复合增速超 20%,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突破 4TWh [14] - 东南亚、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车用动力电池以三元电池装机为主,超高镍 9 系材料与中镍高电压等新一代三元材料商用化带来新市场 [14] 海外业务与项目 - 2025 年第一季度三元电池出货量超 5 万吨,未来高镍及掺杂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产品将成主力 [6] - 印尼镍配额制度影响高品位红土镍矿,公司用 1.2%以下低品位矿石,通过与本地矿主合作,供应稳定,建设长距离管道工程提升供应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7] - 青美邦由公司与多方合资建设,开通全球镍行业首座 1,168 m³超高压湿法冶金反应器,镍资源产品 MHP 质量指标一流,吨镍经济运行成本(扣钴后)达全球先进水平,成效益增长新通道 [8] 财务与投资 - 2024 年未发行股份,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建设,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港上市及美元绿色债券发行工作 [20] - 对力勤资源股权投资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将关注经营发展并评估投资价值 [20] - 2024 年末商誉余额 5,335.60 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重 0.08%,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披露信息 [25] - 其他应付款中拆借款及利息系印尼控股子公司镍资源项目建设,少数股东按股权占比提供借款,印尼建成 15 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公司控股产能 11 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 4 万金吨镍/年 [29] - 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避风险 [29] 其他问题与回应 - 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下滑因补贴政策调整,公司主动减少拆解规模,2025 年将与国企合作恢复盈利能力 [4] - 2024 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减少因持有的韩国上市公司 ECOPRO MAT 股票下跌,2025 年一季度已出售部分股票锁定收益 [7] - 机构投资者买卖股份是正常市场交易,公司生产经营正常,管理层看好公司价值,按规定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22] - 荆门格林美是核心子公司,2024 年度总资产 471.21 亿元,营业收入 311.61 亿元,净利润 10.67 亿元 [23] - 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债务到期,公司无现金流管理压力,通过多种措施稳定现金流,推进上市与发债计划,实施业务优化重组 [23][25] - 2024 年新能源业务与城市矿山业务产销量逆势双增长,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上升,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工艺新技术降本增效,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维持利润率 [26] - 深研资本(SHENYAN Capital)是遵循深度研究理念的私募股权基金,专注新能源领域研究咨询和投资 [29] - 公司根据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制定研发预算,注重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平衡短期财务表现与长期研发投入关系 [29] - 公司管理层重视市值管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公司价值,2024 年现金分红约占净利润 33%,符合规定 [31]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1:59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0% [6] - 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7.70%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4亿元,同比增长77.92% [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减少4.66亿元(降幅57.02%),因出售ECOPRO MAT股票收回5.88亿元 [3]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20.7亿元(增幅65.45%),因预付设备款 [4] 业务运营亮点 - 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超97%,出货量平均增长42% [6] - 镍资源MHP出货量超25,000吨(同比+138%) [7] - 三元前驱体出货51,600吨(同比+1%) [7] - 动力电池回收1.08万吨(同比+37%) [8] - 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量产,全球独家技术,年增量市场超5万吨 [11] - 印尼镍资源项目产能15万金吨/年,全球MHP镍产能前三 [27]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 - 与韩国ECOPRO共建印尼IGIP园区及正极材料项目,覆盖镍资源-正极材料全供应链 [14] - 与京东工业签署50亿元采购协议,稳定出海供应链 [15] - 全球供应商联盟集结120家企业,应对关税贸易挑战 [13] - 启动H股上市计划,加速海外资本布局 [16] 技术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14.44亿元,占净利润141.53% [27] - 累计申请专利5,055件(同比+34%),PCT及海外专利770件(同比+149%) [28] - 突破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拆解良率92%、锂回收率≥95% [27] 管理层与人才战略 - 完成管理层换届,80后/90后核心骨干占比提升 [9] - 2025年计划引进100名全球精英人才,已招募30余名 [10] ESG与社会责任 - 印尼联合实验室投资3,000万美元,培养101名硕士/博士 [30][31] - 2024年回收业务减碳110.64万吨,ESG投入3,726万元 [32] - 获联合国"二十年二十佳"可持续发展案例 [32]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2024年分红4.09亿元(股利支付率44%),2025年拟每10股派0.66元 [38] - 2025年回购股份1.37亿元,部分用于注销 [37] - 信息披露连续11年获深交所A级评价 [36]
浙江荣泰:浙江荣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10 19:37
股票发行 - 公司拟公开发行7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28000万股[8][29] - 预计2023年7月19日发行,拟上市上交所主板[8]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兴证券[8]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497.57万元、52161.68万元、66747.54万元[60] - 2020 - 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259.70万元、10619.17万元、13377.22万元[60]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5344.45万元,同比增长11.73%[67] - 2023年1 - 3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00.52万元,同比增长27.41%[67]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收3.20 - 3.50亿元,同比增长14% - 25%[68] - 预计2023年1 - 6月归母净利润6000.00 - 6500.00万元,同比增长10% - 18%[68] - 预计2023年1 - 6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00.00 - 5700.00万元,同比增长15% - 26%[68] 业务数据 - 2020 - 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收入分别为11438.87万元、26186.75万元、46952.36万元[35] - 2020 - 2022年小家电阻燃绝缘件收入分别为7883.99万元、11818.80万元、11518.30万元[35] - 2022年云母产品收入63301.29万元,全球云母耐火绝缘市场占有率4.35%[52] - 2022年荣泰电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收入46952.36万元,市场占有率27.14%[54] - 2022年荣泰电工家电行业销售收入11518.30万元,市场占有率19.75%[54] - 2022年荣泰电工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3037.53万元,市场占有率1.92%[54]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46%、34.23%、35.49%[26] - 2020 - 2022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275.80万元、16436.01万元、22266.57万元[27] - 2020 - 2022年产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56.96%、55.41%、49.09%[28] - 2022年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10595.89万元,占比40.07%[47] - 2022年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合计28617.80万元,占比42.87%,其中Tesla集团8420.11万元,占比12.61%[49] 市场展望 - 2022年全球云母耐火绝缘市场规模为145.43亿元,预计2023 - 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30%,2027年将达355.64亿元[62]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年产240万套新能源汽车安全件项目68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0000.00万元[75]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49.29%股份,间接控制1.84%股份,合计实际控制比例为51.13%[93] 风险提示 - 下游汽车厂商若其他竞争对手取得资质认证,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风险[96] - 募投项目涉及金额大、建设周期长,预期收益可能无法实现[87] - 部分工艺核心技术仅通过保密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受侵犯或泄密将带来不利影响[89] - 部分员工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若被要求补缴或追责,将产生不利影响[90] - 电芯材料发生重大技术路线变更,可能减少云母绝缘材料应用,影响公司业绩[95] 历史股权变动 - 2021年3 - 5月公司多次进行股权转让,股权结构发生变化[119][120][123][124][128] - 2021年9月公司新增发行股份695.6522万股,宜宾晨道认购626.09万股,超兴创投认购69.57万股,认购金额合计13000万元[132] - 2021年11月公司用资本公积12304.3478万元转增股本12304.3478万股,注册资本增至21000万元[136] 并购情况 - 2021年5月公司收购湖南荣泰100%股权,交易总价2260万元[159][162] - 2021年5月公司将持有的常熟正亿57%股权以688.56万元转让给周仁保[168][169] - 2021年5月公司将平江湘北288万股权(48%)以954.72万元转让给平江湘荣[183] - 2021年公司收购荣泰科技拟出售资产,评估价值为150.62万元[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