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耦合
icon
搜索文档
一块煤炭的绿色“变形”记
新华社· 2025-08-30 12:55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型 - 煤炭通过现代煤化工技术转化为聚乙烯、聚丙烯等白色颗粒状化工产品,替代传统燃料用途[1] - 煤制烯烃技术将300万吨煤炭转化为180万吨甲醇,进一步生产60万吨聚乙烯和聚丙烯,年营业收入达60亿元[1] - 煤化工下游产品包括塑料收纳盒、玩具模型、医用器械及防护手套等多样化日用品[2] 煤化工产业规模与技术升级 - 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一期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投产,采用国产化设备替代进口,每2.5秒生产1袋烯烃产品[2] - 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通过绿电制绿氢实现以氢换煤,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 - 全区建成绿色煤矿180处、智能化煤矿215处,分别占在产煤矿的61%和72%,千万吨级煤矿实现全智能化开采[6] 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 -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结合,建成5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配套发展农业观光和特色果蔬旅游产业[6] - 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实现"井下不见人、产煤不见煤"的智能化生产模式[6] - 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7]
华通热力分析师会议-20250730
洞见研报· 2025-07-30 23:22
报告核心信息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华通热力,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 [16] - 接待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谢凌宇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有中企规划院、大秦基金、深圳市前海国金、江苏银行、中投万方北京、北京国投泰康信托投资、北京信融恒、北京天襄、金泰资本、北京三和宏信、北京青青园中葵咨询 [17] 主要内容资料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提升原因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力供应,具有较强季节性特征,供暖季主要为每年第一、四季度,收入也集中在这两个季度,而企业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支出在全年分布相对均匀 [23] 当前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 供热行业正经历快速革新,市场化竞争加剧,智能化、绿色化供热成为必然趋势 [23] - 节能减排仍是供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供热系统的升级和改造 [23] - 清洁供热成为行业导向,供热工程能源结构正面临转型,未来将加大新能源耦合传统能源的力度,实现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绿色供热模式 [23] - 智慧供热系统加速落地,数字化成为核心竞争力,数据积累与算法迭代能力将决定企业长期优势 [23][24] - 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热力与综合能源公司提供了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供热企业将探索零碳供热技术,结合碳捕获技术、蓄热技术等实现清洁高效供热 [25] 供冷新技术相关情况 - 公司综合能源通过多种能源耦合形式,提供供热、供冷、热水等综合能源业务,供冷冷源采用地源热泵和水蓄冷或空气源等多种新能源耦合形式,具有更高制冷效率和节能环保优势,已掌握供冷相关技术且有项目提供冷热联供服务,供冷项目执行市场调节价格机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5] 公司融资费用变化及原因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成本和财务费用显著下降,主要是公司加强融资管控,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