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 共筑大湾区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3:54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由广东省贸促会等机构主办,惠州市贸促会承办,120名代表参会包括57家机制成员单位及政府机构代表[1] - 会议机制自2024年启动后已在广州南沙、香港等地召开四次,推动三地企业规则对接与产业合作[3] - 会前组织考察大亚湾区新兴产业链,参访敏华家具和洲明科技两家千亿级产业生态代表企业[3] 政府与机构战略方向 - 广东省贸促会提出未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布局[4] - 惠州市强调以产业平台、交通体系、科创能力等六大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6] -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大湾区融合可双向利用中欧资源,欧洲企业可借助中国供应链服务全球市场[9] 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路径 - 广东高智研究院倡议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六位一体创新体系,借鉴旧金山、东京经验打造"两廊两点"科创布局[7] - 澳门纺织商会建议优化区域分工(珠三角制造/香港品牌/澳门推广),建设数字供应链并开发新材料[7] - 香港贸发局提出以AI产业链协同打造"港澳研发-广东制造-全球销售"新范式[7] - 洲明科技2023年实现LED显示屏、租赁屏及XR虚拟拍摄三项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完成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9] 企业实践与挑战 - 敏华家具依托大亚湾基地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未来聚焦产品创新与智慧零售战略[9] - 九惠制药指出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呼吁构建专利保护网与协同机制[7] - 香港厂商联合会强调三地制度文化差异是协同难点,需创新政策解读方式[9] 后续行动计划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计划于2025年9月在广州举行,由三地政府共同主办[10] - 会议机制将持续深化规则对接与产业协同,塑造开放包容的大湾区工商文化[12]
巩固扩大智能化优势是当务之急 ——记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3 09:16
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超20%,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2] - 行业提出2030年目标:加速普及辅助驾驶形成用户基础,同时推动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以建立应用领先优势 [3]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滞后于预期,L3向L4/L5升级存在瓶颈,未来将进入融合规则与数据的认知驱动3.0阶段 [3] 技术突破与挑战 - 车企面临安全与成本平衡难题,L4以下仍需驾驶员参与,实现真正自动驾驶需克服技术鸿沟且成本可能增加2~3倍 [3] - AI操作系统(AIOS)成为智能化底座,车企正构建多Agent并行运行的智能体系,需统一共性技术支撑 [4] - 2026下半年至2027年算力平台将成关键"甜点位",规模化应用与用户体验是车企新挑战 [4] 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 -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进入深度绑定模式,形成战略联盟以提升AI竞争力并助力科技企业跨越"死亡谷" [5] - 江淮与华为全价值链合作案例显示,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验证协同效应价值 [5] - 中国技术反向输出全球,跨国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如法雷奥在华拥有4500名研发工程师和13个研发中心 [6] 全球化与产业链延伸 - 中国L2/L3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20%,带动智能化整车及供应链"出海",但需解决网络安全等合规问题 [7] - 岚图汽车推动从贸易出口向本地运营转型,实施"全球车+区域优化"战略以建立品牌形象 [7] - 智能汽车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可带动机器人、低空技术等领域进入规模化低成本阶段,构建聚合智能产业链 [8]
张永伟:智能化进入全面竞争,2030年将迎高阶智驾时间窗口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20:29
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 - 中国在电动化领域实现换道超车,智能化领域终端先行且产业生态日益丰富 [1] - L2级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全球最高),智能泊车等技术渗透率超20% [3] - 2025-2030年是加速普及辅助驾驶的关键期,L3/L4将在2030年后进入规模化应用窗口 [3] 智能化竞争格局与企业战略转型 - 智能化进入全球全面竞争阶段,企业竞争能力需围绕智能和AI技术重构 [3] - 整车与科技企业加速"结对子"合作模式,弥补智能化短板并加速技术商业化 [3] - 行业需突破传统边界,通过跨界融合构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 [4] 智能化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需求 - AI算力需求激增:从千卡级跃升至万卡级,行业呼吁协调建设更多算力资源 [4] - 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成为关键,需强化本土技术供应链 [4] - L2/L3新车装载率领先全球20%,带动智能化整车及供应链出海 [4] 产业链延伸与第二增长曲线 - 以汽车产业链为核心,延伸至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聚合智能产业链 [4] - 智能化将成为继电动化之后汽车全球化发展的新支撑力量 [4]
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关税|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8:41
市场表现 - 沪指微涨0.02%至3473.13点,深成指跌0.7%至10435.51点,创业板指跌1.21%至2130.19点,两市成交额缩量至1.21万亿元(减少2199亿元)[1] - 电力、电网设备、稳定币、房地产板块领涨,生物制品、PCB、CPO、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1]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94%,标普500跌0.79%,纳指跌0.92%[2] - 欧洲股市分化,德国DAX指数涨1.2%,法国CAC40涨0.35%,英国富时100跌0.19%[2] - 国际油价上涨,WTI原油涨1.39%至67.9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87%至69.58美元/桶[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美国推迟"对等关税"实施至8月1日,并计划对日韩等14国加征25%-40%关税[4][5] - 中国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6月末黄金储备达2298.55吨(环比增2.18吨)[5] - 四部门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优先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利用率超40%的设施[6][7] - 上海推动公共数据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和语料作价入股模式[7][8] - 沪深交易所将于7月21日发布专精特新系列指数,包括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等5项[9] - 香港目标年内发出个位数稳定币牌照,或涉及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发行[10]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中报业绩修复品种如PCB、游戏、存储、火电、沥青,维持大金融底仓配置[11] - 中国银河证券看好港股科技板块(政策支持+盈利增速居前)、消费行业(医药/可选消费)及高股息标的[12] 公司公告与资金动向 - 电网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64亿元(占比4.49%),保变电气为最大流入个股[13] - 通信设备行业主力净流出24.26亿元(占比4.82%),中际旭创流出6.92亿元[13] - 青岛金王获主力净流入6.42亿元(占比41.85%),中际旭创净流出6.92亿元(占比8.96%)[14] - 翔港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预增410%-478%,瑞芯微预增185%-195%(AIoT产品线扩张)[12] - 华电科工签订55.67亿元重大合同,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12]
朗特智能:全资子公司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聚焦低空经济、具身智能产业链等领域
快讯· 2025-07-07 18:44
公司投资动态 - 朗特智能全资子公司深圳朗盈实业拟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参与设立苏州趋势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1] - 合作方为苏州同舟智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等专业投资机构 [1] - 该投资基金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具身智能产业链等领域的优质标的 [1] 交易性质 - 本次投资不构成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 [1] - 交易未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1] 基金战略方向 - 投资标的涵盖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链 [1] - 旨在通过资本支持加速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1]
中国银行,最新发布!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提高分红稳定及时性
券商中国· 2025-03-27 07:2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银行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财务效益稳健增长,发布《估值提升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计划》强化股东回报;贷款投放力度不减,明确今年信贷安排和对公贷款投放领域及客户类型;深化全球化优势,境外业务增长;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以保持2025年资产质量稳定 [1][2][3][12]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 [1] - 拟派发2024年度末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1.216元(税前),全年现金股利每10股2.424元(税前),派息率30% [1] - 净息差1.40%,同比下降19个基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5%,净资产收益率(ROE)9.50% [4] -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65%,占比29.05%,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率1.25%,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率1.47%,同比增长0.01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200.6%,同比增长8.9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同比增长0.5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8.76%,同比增长1.02个百分点 [4] - 2024年境外商行利润总额贡献度提升,实现税前利润9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5% [10] 贷款业务 - 2024年集团人民币贷款和垫款新增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4% [3] - 2024年对公贷款担当主力,非房消费信贷余额增长958.25亿元,设备更新项目授信签约超1200亿元 [5] - 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 [5] - 2025年计划支持民企项目立项融资规模超50亿美元,降低民企融资成本 [5] - 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增长29.67%,为10.29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91万亿元授信支持 [5] - 截至目前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达3300亿元,服务我国七成独角兽企业 [7] - 2025年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增量稳中有升,新增贷款以公司类贷款为主 [6] - 2025年将重点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民营等领域信贷支持,力争个人住房贷款正增长,非房消费贷款同比多增 [6] - 2025年把做优做强中型授信客群作为转型发展重中之重,聚焦重点领域拓展营销 [8] 全球化业务 - 跨境并购贷款、国际贸易结算等业务保持中资同业第一 [9] - 境外机构覆盖六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4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10] - 截至2024年末,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12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3720亿美元 [10] - 集团清算网络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56种货币清算,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同业第一,跨境人民币清算量增长超40% [10] - 2024年境内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6.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27%,市场份额超四分之一;境外机构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1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8% [11] - 2025年将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保持境外利润贡献度稳中有升,把握有利环境加强境外业务 [11] 资产质量 - 2024年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上升8.94个百分点 [12] - 房地产是境内新发生不良第一大行业,但风险逐步出清;个人经营贷和按揭贷款新发生不良同比增加 [12] - 2025年房地产开发贷款资产质量压力预计延续边际改善趋势,个人按揭贷款等资产质量预计持续承压 [12] - 中行将加强信用风险全口径全周期管理,有信心在2025年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