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

搜索文档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引领未来能源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6-24 12:04
充换电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动汽车普及推动充换电技术成为绿色出行重要力量 [1] -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将于10月11日至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 智能充电解决方案 - 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展区展示创新充电技术 提高充电效率并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使用 [3] -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展区将展示最新款充电桩及其核心元器件 [3] 充电网络配套设施 - 充电网络高效运行依赖完善配套设施 包括电缆、连接器、监控系统等全套解决方案 [5] - 充电网络建设需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 [5] 换电模式与新型充电站 - 换电模式作为快速补充能量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展区展示先进换电站设备及配套设施 [7] - 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结合太阳能发电、储能和快速充电 实现清洁能源最大化利用 [7] 行业交流与未来趋势 -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是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的舞台 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7] - 盛会各方将共同探讨充换电领域未来趋势 迈向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时代 [7]
汽车智能化传导至充电环节,挚达科技推出自动充电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05-21 21:57
智能充电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充电是汽车智能化生态闭环的关键一环,随着辅助驾驶功能汽车的普及,全产业链自动化备受关注[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L2级新车渗透率从2023年的52.1%增长至59.7%,10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L2级占比接近70%[1] - 自动驾驶技术从封闭场景向全场景普及,自动充电需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无人停车场、智慧社区等多场景增长[1] 挚达科技战略与产品 - 公司发布新一代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SmartLink",以智能化作为2.0战略核心方向[1] - 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碰一下AI自动充电+无感支付"项目,实现停车、充电、支付全流程无人化[1] -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全球100多个场景落地,包括香港机场、雄安新区、卡塔尔科学园等[2]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华为、小米等企业加码智能充电,推动设备从单一功能向交互式、自适应方向升级[2] - 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自动充电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具备先发优势[2] 挚达科技全球化与资本运作 - 在泰国完成本土化产能建设,计划将制造能力拓展至中东、南美等区域[2] - 2024年11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发行不超过2062.71万股,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2] - 上市前完成9轮融资,估值达30亿元,投资方包括比亚迪、上海中电投等产业链巨头[2] - 比亚迪既是主要投资方也是第一大客户,体现产业链协同效应[2]
挚达科技开启战略2.0:充电机器人新品发布,定义智能充电新纪元
36氪· 2025-05-21 12:14
公司动态 - 挚达科技发布全球新一代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SmartLink",采用绳索驱动柔性臂结构,属全球首创,具备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插拔精准、安全可靠等优势 [1][6] - 公司自2016年起投入自动充电核心技术研发,累计获得近40项自动充电领域发明专利,产品涵盖八大类充电场景,落地数量居全球前列 [6] -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全球100多个场景落地,包括香港机场、雄安新区、卡塔尔科学园等,并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碰一碰AI自动充电+无感支付"项目 [11] - 公司2024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获中国证监会备案,2023年在香港设立海外市场与资本发展中心,加速国际化布局 [12]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2024年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9.7%,1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近70% [4] - 智能充电技术加速突破,自动驾驶与无人充电深度融合,实现泊车、插拔枪、状态监测全流程自动化 [5] - 充电桩市场正从手动插拔向无人化转型,自动充电成为构建智能出行生态闭环的关键 [6] 市场表现与战略 - 挚达科技全球充电桩市场占有率9.5%,中国市场占有率15.6%,累计出货量170万台 [12] - 海外家用充电桩存在溢价空间,公司已完成欧美标双认证,业务覆盖20多个市场,并通过泰国本土化产能重构供应链 [12] - 未来战略聚焦"海内外双市场协同"和"智能充电与绿色能源管理"双轮驱动,加速拓展中东、南美等区域 [13] 技术积累与研发 - 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领域研究沉淀,公司掌握自动充电核心技术,"灵蛇SmartLink"为第六代产品 [6] - 研发团队坚持十年技术迭代,形成体系化研发流程,产品通过多场景验证 [11] 行业前景 - 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将推动自动充电需求爆发式增长,助力构建智能出行产业链闭环 [11] - 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新阶段,智能充电基础设施将向无人化、生态化升级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