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市政府召开第171次常务会议:研究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秋冬季森林防灭火、革命史迹保护、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11-09 08:49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统筹实施三年行动 加快打造引领中部 服务全国 链接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健全消费促进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 整体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1] - 着力打造链接全球消费新枢纽 建设国际知名消费新地标 塑造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 培育引领潮流消费新模式 构建区域协同消费新格局 营造国际化消费新环境 [1] - 以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 建立完善重大项目 重大政策 重大改革 重大平台清单 以年度化举措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1] 高水平对外开放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扎实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深化国际友城合作交流 [1] - 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坚持人民至上 需求导向 市域统筹 结合实施五改四好城市更新行动 [2] -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构建多元化运营体系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2] 革命史迹保护利用 - 坚持保护第一 构建长效机制 加强革命史迹科学保护和活化利用 [2] -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擦亮红色文化品牌 [2] 秋冬季森林防灭火 - 坚持立足防 超前治 科学救 注重建方针 全面压实责任 [2] - 强化源头治理 织密筑牢火源管控防线 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 加强宣传引导 [2] - 强化综合施策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加强应急演练和区域联防联控 [2] - 强化本质安全 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 [2]
王立勇:强化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10-09 08:09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4年8月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818亿元,同比增长2% [1] - 8月服务贸易出口2546亿元,进口3675亿元,逆差1129亿元 [1] - 服务贸易是稳外贸、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1]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 - 2024年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15025.4亿元,同比增长6.0%,占服务贸易总额近四成 [2]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增速达12.7% [2] -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推动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加速全球化 [2] - 影视、游戏、设计等文化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显著提升 [2] 服务贸易发展挑战 - 创新要素供给不足,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分散,基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3]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高附加值领域国际竞争力尚需强化 [3] - 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来支撑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纵深发展 [3]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路径 -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数字新基建投入和核心技术创新力度 [4] - 拓展数字绿色服务贸易、新型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4] - 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开放 [4] - 加快研究数字服务贸易、绿色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定 [5] - 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5]
强化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10-09 06:50
总体表现 - 8月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818亿元,同比增长2% [1] - 服务贸易出口2546亿元,进口3675亿元,逆差1129亿元 [1] - 服务贸易是稳外贸、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1]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 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15025.4亿元,同比增长6.0%,占服务贸易总额近四成 [2]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增速达12.7% [2] -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加速走向全球 [2] - 影视、游戏、设计等文化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显著提升 [2] 发展挑战 - 创新要素供给不足,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分散,基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3]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高附加值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尚需强化 [3] - 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来支撑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纵深发展 [3] 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 加大数字新基建投入和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 [4] - 拓展数字绿色服务贸易、新型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4] -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开放 [4] - 加快研究数字服务贸易、绿色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5] - 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创造便利 [5]
利好!刚刚,九部门重磅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24 19:40
政策核心目标 -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1] - 九部门联合发布包含13项具体措施的《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1] 金融与资本支持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资并加强与地方基金联动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 [2] - 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加大对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并扩大承保覆盖面 [4] - 鼓励银行拓展保单融资增信功能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4] - 有序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支持服务类企业加入便利集团内资金调配 [6] 税收与监管优化 - 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电子信息平台提高出口退税申报效率 [3] - 出台对综合保税区内研发检测等业务所需进口货物实施保税监管的支持措施 [5] - 简化实施白名单管理的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研发检测用物品的进境审批流程 [5] - 试点对综合保税区外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产品检测业务实行保税监管 [5] 便利化与服务提升 - 深化与保险机构的服务贸易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并加强对服务出口认定的业务指导 [4] - 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结合企业收结汇特点提升保险服务便利化水平 [4] - 持续推进服务贸易结算便利化指导银行优化诚信合规企业的跨境资金收付手续 [6] - 鼓励银行优化审核方式提升境内外企业间小额高频服务贸易业务的资金结算效率 [6]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41
服务贸易增长与结构优化 - 2022年至202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2.9%、10%和14.4%,显著高于同期货物贸易总额7.6%、0.2%和5.0%的增速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从2019年的34.68%提升至2024年的38.5%,最高曾达44.5% [1] - 服务贸易成本下降,数字可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提升 [1] 服务贸易推动新发展格局 - 服务贸易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四种形式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 [2] - 服务外包发挥“离岸转在岸”效应,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 [2] - 在开放市场竞争中成熟的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本地市场效应”产生出口竞争力 [2]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 - 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从2018年1.0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71万亿元 [3] - 跨境电商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从3.46%增长至6.2% [3] - 跨境电商平台出海本质属于服务出口,是服务模式带动货物贸易出口的典型案例 [3] 服务贸易新优势与产业升级 - 国内巨大市场规模和数字技术渗透共同提升均衡分工水平,降低产业综合成本 [4] - 数字平台作为分工细化执行者,将国内分工优势传递至全球 [4] - 优质制造企业可从产品制造商发展为综合服务提供商,提升综合附加值 [4] 服务贸易与文化传播 - 以“入境游”为代表的旅行服务贸易出口产生文旅融合与媒体传播的互促放大效应 [5] - 《哪吒2》海外票房超5500万美元,有望最终超过1亿美元 [5] - 中国网络文学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近5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网络微短剧、国产自研游戏、潮玩品牌等作为文化服务出口影响全球 [5]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驱动因素 - 应稳步扩大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压缩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6] - 有序推进跨境投融资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 [6] - 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创新服务供给,驱动服务贸易生产要素网络化共享和集约化整合 [6] - 加快发展数字服务贸易,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运输、旅游等多行业有机融合 [6]
重庆组织近20家企业参展服贸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20:16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 [1] - 重庆组织近20家企业约80人的代表团参展,重庆馆面积100平方米 [1] - 展馆设计融合科技感与巴渝文化,以蓝白主色调与地标剪影展现“国际贸易枢纽”的城市定位 [1] 展出内容 - 线下展厅集中亮相20余件展品,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芯片、中医药等 [1] 服务贸易发展业绩 - 2024年重庆市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服务进出口总量位居中国西部第三位 [1] - 服务外包领域,16个示范区贡献全市85%以上离岸外包执行额 [1] 创新与成果 - 重庆市有7个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数量居试点城市第二位 [1] - 国家级中医药和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实现零的突破 [1] - 中医药产品已获127项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注册商标 [1]
数智赋能构建服务贸易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5
行业宏观趋势 - 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显著高于货物贸易0.9%的预期增速[1] - 数字化、智能化引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5G/6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1] - 行业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增长迅速[1] 行业发展优势 - 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5G-A、6G等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研制处于全球第一阵营[2] - 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数字服务消费市场,为服务模式提供成熟的试验田[2] - 中央层面出台《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提供支持,地方层面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打造先行区[2] 行业增长数据 - 今年前7个月,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6.8%[1] 未来发展举措 - 深化数智化领域服务贸易的制度型开放,压减负面清单事项,放宽市场准入,精简外资审批流程[3] - 强化数智化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加大对跨境通信、算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相关技术研发攻关[3] - 积极参与数智化领域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数字贸易协定[3] - 深化数智化领域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合作[3] 行业要素保障 -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重点培养和引进兼具服务贸易业务能力与数智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4] -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优化跨境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4]
“青海家宴”等特色板块亮相服贸会 成功签约9领域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20:31
参展概况 - 青海省商务厅组织14家服务贸易企业及2家行业协会参展 搭建100平方米特色展区 采用多维度展陈形式包括图文展板 视频影像 实物展品和互动体验 [1] - 展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 [1] 展示内容 - 首次引入"青海家宴"板块以实物展示形式呈现青海特色餐饮文化 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参观 [1] - 打造"拉面+骑行+多业态"融合消费新场景展示板块 展现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态势 [1] 合作成果 - 现场签订9个领域项目合作协议 包括旅游服务 藏医药服务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销和餐饮合作等领域 [1] - 签约金额达1500余万元 [1] 后续规划 - 持续依托青海生态 资源 文化等独特优势 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 - 聚焦特色领域 打造具有青海辨识度的服务贸易品牌 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2]
抓住机遇,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感言)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服务贸易定义与分类 - 服务贸易被定义为服务的国际贸易,划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模式 [1] - 服务贸易细分为十二大门类,包括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其中前6类合称知识密集型或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 - 行业规模从1982年的47亿美元迅速扩大至2024年突破万亿美元,规模扩大200多倍,跃居世界第二 [2] -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快速提升,数字文化服务异军突起 [2] - 行业与200多个经济体保持服务贸易往来,朋友圈不断扩大 [2] - 服务贸易与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日益强化的联动效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2] 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 行业在产业基础、贸易结构、经营主体等方面与一些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2] - 行业相关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国际话语权尚需加强 [2] - 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全球产供链重塑,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 [2] 服务贸易未来发展路径 - 需要打破重货物轻服务的路径依赖,从制度设计、开放水平、监管创新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性改革 [3] - 应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着力提高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3] - 将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转化为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充沛动能 [3]
服贸会“搭台”带来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展会概况与行业规模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 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且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展会[1] - 服务贸易行业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 - 服务出口额达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比重为11.5% 较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务院出台《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明确部署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及培育外贸新动能[1] - 行业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及优化发展环境 显著提升发展针对性、监管有效性和考核科学性[1] - 需对接CPTPP及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 实行包容审慎监管[2] 数字化与数据安全建设 - 紧扣服务贸易数字化特征 加快数据安全立法与实践并健全数据跨境流动机制[2] - 支持云计算及大模型等龙头企业加强海外基础设施布局[2] - 在数字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等关键议题提出中国方案以增强国际规则话语权[2] 专业服务领域发展 - 对金融、法律、会计及设计等领域实施分类指导和精准支持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3] - 支持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并购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形成集群效应[3] - 推进与主要经贸伙伴在专业服务资质互认 并简化审批流程破除隐性壁垒[3] 社会服务领域开放 - 对文化、旅游、教育及医疗领域采取灵活开放政策 推行多元化发展模式[3]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传播、合作办学和医疗机构引进[3] - 支持企业集团在重要经贸伙伴国打造中国服务旗舰项目和示范中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