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期市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
期货日报网· 2025-07-25 00:20
期货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作用 - 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和价格发现枢纽,正成为上市公司稳经营、促协同、谋发展的关键"护航者"与核心"助推器"[1] - 上市公司通过套期保值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成本,构建期现联动的风控体系,实现从"被动承压"到"主动破局"的战略转型[1] - 天马集团2013年布局豆粕、玉米期货套保,海大集团在饲料原料端规模化套保,华统股份在生猪价格波动中建立期现"防波堤",均成功稳定成本与利润[1] 期货工具对财务与经营的影响 - 套期保值平滑业绩波动,降低"业绩暴雷"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提升ESG评级以获得长期资本青睐[2] - 2023年前4个月发布套保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约11%,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60%[2] - 采用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参考的上市公司,其毛利率波动幅度平均比同行低30%[2] - 期货价格信号助力企业优化采购、生产、销售决策,如天马集团提升定价话语权,金能科技推广基差贸易模式降低摩擦成本[2] 期货市场促进产业链协同 - 华统股份与合作伙伴建立期货价格联动机制,缓冲价格波动向下游传导,巩固客户合作基础[3] - 金能化学作为聚丙烯期货指定交割厂库,通过期转现服务满足下游个性化需求,实现期现高效联动[3] - 期货市场的标准化合约、透明价格和高效交割机制,提升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与抗风险韧性[3] 期货业务的人才与内控要求 - 专业化期现团队是驾驭期货工具的关键,如华统股份组建多职能团队并持续培训,卫星化学推行"干中学、传帮带"培养一线人才[3] - 完善的套保流程、严格内控和清晰战略定位是避免投机风险的前提,需确保期货交易服务主业[4] 期货市场的综合价值与发展方向 - 期货市场提供风险管理的"安全盾"、价格发现的"导航仪"、产业协同的"润滑剂"及人才成长的"练兵场"[4] - 上市公司需深化期货工具与经营战略的融合,监管部门与市场机构需优化制度供给以营造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4]
柳暗花明 基差交易化解丙烯产业急难愁盼
期货日报网· 2025-07-23 00:20
丙烯期货上市与基差定价协议 - 丙烯期货于7月22日上午9时在郑商所正式上市 京博石化与滨华新材料在上市首日签署基于"期货价格+基差"模式的长期供应协议 基差定为-218元/吨 [1][6] - 该协议历经一年半谈判周期 采用丙烯PL2601期货合约作为定价基准 解决了双方长期争议的价格锚定难题 [1][4][6] 谈判僵局与核心矛盾 - 谈判僵局源于缺乏共同认可的现货价格基准 双方试图通过下游聚丙烯或上游丙烷间接定价但未达成一致 [2] - 价格博弈焦点集中在加工利润分配 供应方滨华新材料担忧成品降价无法覆盖成本 需求方京博石化担心原料涨价侵蚀利润 [2][3] - 在加工利润为负的市场环境下 双方对"合理价格区间"认知差异大 复杂定价公式增加了谈判成本 [3] 期货工具带来的变革 - 丙烯期货上市前 双方已意识到其价格发现功能可形成公允基准 专项工作组重启谈判并重构合约框架 [4] - 合约设计聚焦三大要素:基差模型构建 品质交割升贴水机制 弹性提货周期 实现期现业务三重闭环验证 [4] - 期货工具使双方从绝对价格博弈转向相对价差管理 京博石化买入期货锁定成本 滨华新材料卖出期货锁定售价 [6] 行业影响与战略转型 - 此次基差点价交易标志着行业开始认可期货价格 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7] - 企业从被动承受价格波动转向主动经营价差收益 实现从生产商向供应链价值管理者的转型 [6] - 丙烯期货首日交易即实现点价 折射出产业对金融定价工具的迫切需求 预计将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7]
上期所优化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更好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第一财经· 2025-06-13 17:36
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调整 - 上期所拟对黄金、纸浆、天然橡胶和20号胶期货品种的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进行调整,由"5日加权平均价"改为"5日算术平均价",自2508合约开始实施 [1] - "5日算术平均价"相较于加权模式更符合现货贸易习惯,提升企业价格可预期性,显著降低企业套保成本 [1][1] 调整后交割结算价分类 - 调整后上期所实物交割期货品种的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分为两类:一是以"最后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交割结算价,主要针对金属类品种;二是以"5日算术平均价"作为交割结算价,主要针对能化类品种和个别金属品种 [2] - 金属类品种包括铜、国际铜、铝、铸造铝合金、锌、铅、镍、锡、白银、螺纹钢、热轧卷板、线材 [2] - 能化类及个别金属品种包括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石油沥青、丁二烯橡胶、天然橡胶、20号胶、纸浆、黄金、不锈钢和氧化铝 [2] 调整目的与效果 - 优化后的交割结算价计算方式充分考量各品种现货贸易惯例、期货市场运行特性及市场成熟度等特点 [2] - 在保障规则统一性的前提下兼顾品种差异性,提升市场参与者便利度和价格发现有效性 [2]
原木产业调研行:洞察产融协同新范式
期货日报网· 2025-05-29 09:22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 期货市场迎来全新发展契机,政策驱动下原木产业链调研活动深入港口码头、生产车间与交易一线,揭示期货市场运行深层逻辑[1] - 原木期货市场在稳定产业发展、提供价格预期方面起关键作用,企业通过对冲风险、资产配置等成为直接受益者[2] - 期货市场价格具有公开、透明、统一特点,国家战略层面推进重要商品期货市场建设以夯实价格形成基础[3] 原木期货市场功能 - 原木期货价格受国内外经济、政治、气候等多因素影响,价格发现功能为企业提供合理预期,降低市场风险[3] - 当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非理性交易等问题,需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以提升价格发现准确性[3] - 原木期货与建筑、房地产等宏观经济领域高度相关,期现联动可提供前瞻性预判防范经营风险[4] 期货市场发展目标与挑战 - 中国期货市场目标为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需系统思维多方参与,目前差距体现在理论、设计、市场建设等多维度[6][7] - 需加强中国特色期货理论研究,出台政策支持小品种发展,强化功能性建设并引入AI等技术赋能[7] - 投资者教育与队伍建设需同步推进,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以匹配市场发展需求[7] 原木产业链实践观察 - 调研显示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积极性高,申请交割库意愿强烈,期货工具为实体企业带来显著便捷性[2] - 原木从进口到加工全流程受期货价格波动影响,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立体功能得到验证[2][4]
【财经分析】铝合金期货和期权将上市 期货市场迎来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新华财经· 2025-05-23 22:27
行业动态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即将迎来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1] - 我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 [1][4] - 2024年我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 产量约为620万吨 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 [2] - 2020年至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从740万吨增至1055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9.3% 占铝总供应比例从16.6%增至19.3% [3] 产品特性 - 铸造铝合金具有低密度 高强度 良好的抗蚀性和优异的铸造工艺性 广泛应用于汽车 摩托车 机械设备 通信设备 电子电器 五金灯具等领域 [2] - 生产一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约为电解铝(火电)的3.6% 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 [2] - 铸造铝合金是废铝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 具有再生绿色属性 是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产品 [2] 市场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将显著提升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能力 [1]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增强我国在国际再生铝市场的价格影响力 [1][6] - 当前铸造铝合金现货市场缺乏公开 统一 有效的定价机制 期货上市后将形成更为透明和公允的市场化定价 [5][6] 企业反馈 - 铸造铝合金企业与其下游企业常面临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长周期订单价格难以锁定的问题 [4] - 企业目前仅能通过原铝期货或远期订单与贸易商进行锁价 存在定价偏差风险 [4] - 企业表示将优先采用该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 同时通过期货仓单销售缓解淡季库存压力并拓宽销售渠道 [4] - 企业认为该品种将帮助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稳定生产经营 并改善再生铝上下游产业链的风险管理结构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