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差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棉花 基本面改善有限
期货日报网· 2025-08-07 21:48
今年"金三银四"的棉花消费表需超预期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是出口数据良好,外销支撑;第二是新疆 纱线产能不断上量,预计2025年或达到3000万锭,在产业结构内形成了局部用棉紧张的格局,加速了新 疆棉本地的消耗。当前内地仓单库存与下游用棉需求指标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品质匹配的棉花基差 不断上涨。 但是产业端看空主要基于下游消费偏淡。截至7月25日,棉纱厂开机负荷为47.8%,下降至去年同期水 平。织厂整体开机率在44.4%,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分地区看张槎开机达到历史低位,兰溪小幅降低开 机。纺纱厂原料库存为30.8天,小幅下降。成品库存30.1天,累库放缓。织布厂棉纱库存为5.4天,小幅 补库,依然随买随用,织布厂全棉坯布成品库存37.2天,累库在坯布环节更为明显。尤其是坯布端的订 单疲弱与累库幅度高于同期,导致行业整体对于后市缺乏信心。 市场对于2509合约多头是否能够接货的问题讨论产生分歧,也伴随着较多传闻,但是目前尚未看到大量 仓单注销的情况,反而看到有效预报边际增加,新疆库出现新增。 棉花期货价格近期冲高回落,今年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善,目前市场多空博弈较为激烈。 按照BCO数据统计,3—5月棉花消费量 ...
豆粕生猪:低基差刺激下游采购,豆粕远月放量成交
金石期货· 2025-08-06 19:14
豆粕生猪:低基差刺激下游采购 豆粕远月放量成交 朱皓天 zhuhaotian@jsfco.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9008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6204 表 1:豆粕生猪期货日度数据监测 | | 元日期货 | | | 粕 类 生 猪 每 日 数 据 追 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标 | 截至 | 朗位 | マロ | 昨日 | 涨跌 | 涨跌幅 | | | DCE豆粕: 01 | 8月6日 | 元/吨 | 3072 | 3065 | 7.00 | 0.23% | | | DCE豆粕: 05 | 8月6日 | 元/吨 | 2762 | 2751 | 11.00 | 0.40% | | | DCE豆粕: 09 | 8月6日 | 元/吨 | 3026 | 3023 | 3.00 | 0.10% | | | CZCE菜籽柏: 01 | 8月6日 | 元/吨 | 2463 | 2439 | 24.00 | 0.98% | | 期票 | CZCE菜籽柏: 05 | 8月6日 | 元/吨 | 2402 | ...
美债快扛不住了?15万亿海外资金或将杀回中国,人民币要起飞?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18
美国债务危机 - 美国财政部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借款1万亿美元,是4月份5540亿美元的两倍[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5%,30年期突破5%,创疫情以来最高纪录[3] - 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带来的3000亿美元收入杯水车薪[10]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4升值至7.1,涨幅3.5%[5] - 中国减持美债至7563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5] - 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结算比例升至38%,沙特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8]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72%降至58%[8] 中国企业海外资金动向 - 中国企业在海外存放资金规模达15万亿人民币[8] - 若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破6.8关口,可能引发大规模资金回流[8] - 资金回流可能带动国内股市、楼市行情[10] 中美经济策略对比 - 中国财政赤字率从3%提升至4%,专项债投向基建和高科技领域[12] - 国产电动车热销,华为手机站稳高端市场,阿里云拓展东南亚市场[12] - 美联储坚持不降息,美国"借新债还旧债"模式难以为继[10] 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 国际对冲基金进行50-100倍杠杆的"基差交易"[13] - 全球金融格局变革,美元霸权松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15] -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加剧市场波动[13]
柳暗花明 基差交易化解丙烯产业急难愁盼
期货日报网· 2025-07-23 00:20
丙烯期货上市与基差定价协议 - 丙烯期货于7月22日上午9时在郑商所正式上市 京博石化与滨华新材料在上市首日签署基于"期货价格+基差"模式的长期供应协议 基差定为-218元/吨 [1][6] - 该协议历经一年半谈判周期 采用丙烯PL2601期货合约作为定价基准 解决了双方长期争议的价格锚定难题 [1][4][6] 谈判僵局与核心矛盾 - 谈判僵局源于缺乏共同认可的现货价格基准 双方试图通过下游聚丙烯或上游丙烷间接定价但未达成一致 [2] - 价格博弈焦点集中在加工利润分配 供应方滨华新材料担忧成品降价无法覆盖成本 需求方京博石化担心原料涨价侵蚀利润 [2][3] - 在加工利润为负的市场环境下 双方对"合理价格区间"认知差异大 复杂定价公式增加了谈判成本 [3] 期货工具带来的变革 - 丙烯期货上市前 双方已意识到其价格发现功能可形成公允基准 专项工作组重启谈判并重构合约框架 [4] - 合约设计聚焦三大要素:基差模型构建 品质交割升贴水机制 弹性提货周期 实现期现业务三重闭环验证 [4] - 期货工具使双方从绝对价格博弈转向相对价差管理 京博石化买入期货锁定成本 滨华新材料卖出期货锁定售价 [6] 行业影响与战略转型 - 此次基差点价交易标志着行业开始认可期货价格 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7] - 企业从被动承受价格波动转向主动经营价差收益 实现从生产商向供应链价值管理者的转型 [6] - 丙烯期货首日交易即实现点价 折射出产业对金融定价工具的迫切需求 预计将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7]
聚烯烃日报:延续基本面交易,聚烯烃弱稳为主-20250718
华泰期货· 2025-07-18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单边:中性;跨期:09 - 01反套;跨品种:做空煤制利润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烯烃市场延续基本面交易,盘面价格弱稳为主 [2] - 上游石化厂检修季检修企业小幅增多,产能利用率下降,但新增产能持续放量,整体供应端维持增量趋势 [2] - 企业库存积累,去化速率偏慢 [2] - 下游需求维持淡季,终端开工率维持低位,整体开工率变化不大,刚需采购为主,短期较难有好转预期 [2] - 国际油价以及丙烷价格延续弱势,预计仍将偏弱运行,成本支撑偏弱,PDH制PP利润维持微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聚烯烃基差结构 - L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215元/吨(+1),LL华北现货为7150元/吨(-10),LL华东现货为7190元/吨(-30),LL华北基差为 - 65元/吨(-11),LL华东基差为 - 25元/吨(-31) [1] - PP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020元/吨(+7),PP华东现货为7070元/吨(-10),PP华东基差为50元/吨(-17) [1] 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 PE开工率为78.2%(+0.4%),PP开工率为77.3%(+0.7%) [1] - PE油制生产利润为171.7元/吨(+4.6),PP油制生产利润为 - 208.3元/吨(+4.6),PDH制PP生产利润为301.8元/吨(+56.9) [1] 聚烯烃非标价差 - 报告未提及具体数据内容 聚烯烃进出口利润 - LL进口利润为 - 101.2元/吨(+76.3),PP进口利润为 - 672.8元/吨(+0.0),PP出口利润为34.2美元/吨(+0.0) [1] 聚烯烃下游开工与下游利润 - PE下游农膜开工率为12.5%(-0.2%),PE下游包装膜开工率为48.6%(+0.5%) [1] - PP下游塑编开工率为41.4%(-0.6%),PP下游BOPP膜开工率为60.8%(+0.2%) [1] 聚烯烃库存 - 报告未提及具体数据内容
纯苯苯乙烯日报:硬胶库存压力持续-20250718
华泰期货· 2025-07-18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纯苯期货升水,下游需求坚挺使港口库存高位回落,但供应端压力仍存,加工费弱势盘整;苯乙烯港口库存加速上升,基差走弱,供应高开工,需求端部分产品库存压力大 [3] - 策略上,纯苯观望、苯乙烯逢高做空套保;近月BZ纸货 - 远端BZ2603期货逢高做反套,EB2508 - 2509、EB2509 - 2510跨期反套;EB - BZ价差逢高做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纯苯与EB的基差结构、跨期价差 - 纯苯主力基差 - 202元/吨(+4),华东纯苯现货 - M2价差 - 85元/吨(+5元/吨);苯乙烯主力基差116元/吨(-61元/吨) [1] 二、纯苯与苯乙烯生产利润、内外价差 - 纯苯CFR中国加工费160美元/吨(+2美元/吨),纯苯FOB韩国加工费143美元/吨(+2美元/吨),纯苯美韩价差128.9美元/吨(-24.1美元/吨);苯乙烯非一体化生产利润 - 54元/吨(-87元/吨),预期逐步压缩 [1] 三、纯苯与苯乙烯库存、开工率 - 纯苯港口库存16.40万吨(-1.00万吨);苯乙烯华东港口库存138500吨(+27000吨),苯乙烯华东商业库存45000吨(+6000吨) [1] - 纯苯开工情况未提及;苯乙烯开工率78.3%(-0.9%) [1] 四、苯乙烯下游开工及生产利润 - EPS生产利润324元/吨(+119元/吨),PS生产利润 - 126元/吨(+69元/吨),ABS生产利润490元/吨(+77元/吨) [2] - EPS开工率53.18%(+2.12%),PS开工率50.60%(-0.50%),ABS开工率65.90%(+0.90%),下游开工季节性低位 [2] 五、纯苯下游开工与生产利润 - 己内酰胺生产利润 - 1818元/吨(+42),酚酮生产利润 - 667元/吨(+0),苯胺生产利润 - 97元/吨(+74),己二酸生产利润 - 1428元/吨(-14) [1] - 己内酰胺开工率91.72%(-4.00%),苯酚开工率81.00%(+3.00%),苯胺开工率75.86%(+4.96%),己二酸开工率64.80%(-0.90%) [1]
海外需求有韧性!外国投资者5月增持美债,加拿大购买激增
搜狐财经· 2025-07-18 06:04
外国投资者5月美债持仓情况 - 5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债总额为9.05万亿美元,较4月增加324亿美元,几乎完全抵消4月下降,总持有量达历史第二高水平 [1] - 外国资金和政府持有超过30%的美国国债在外流通量 [1] - 5月包括长期证券、短期证券及银行资金流的所有外资净流入总额为3111亿美元,其中私人外资净流入3332亿美元,官方外资净流出221亿美元 [6] - 外国居民5月增持美国长期证券净买入3185亿美元,其中私人投资者净买入2875亿美元,官方机构净买入311亿美元 [6] 主要国家及地区美债持仓变动 - 日本5月增持美债5亿美元至1.135万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增加,保持最大海外持有国地位 [2] - 英国5月增持美债17亿美元至8094亿美元 [3] - 中国大陆5月减持美债9亿美元至7563亿美元,自2022年4月起持仓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 [4] - 加拿大5月大幅增持美债617亿美元至430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4] - 开曼群岛5月减持美债70亿美元至4413亿美元 [4]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美债海外需求韧性显现,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担忧,但外国投资者持续参与 [1] - 中国大陆减持美债反映外储资产多元化趋势,央行连续八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至7390万盎司 [4] - 加拿大增持或与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及边境安全压力相关 [4] - 开曼群岛持仓下降部分源于对冲基金解除"基差交易"策略 [4] 数据发布与市场影响 - 5月TIC数据反映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外国投资者需求,未来数据将被密切关注 [1] - 美国财政部6月TIC数据定于2025年8月15日发布 [5]
棉海御风浪:基差交易成为产业稳健运行“新罗盘”
期货日报· 2025-07-10 00:25
基差交易模式 - 基差交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一口价"交易模式,成为棉纺织行业主流交易方式 [2][3] - 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CC Index3128B相关性保持在0.9以上,企业广泛采用点价交易和基差贸易 [3] - 大型企业如中棉集团采用"收购—比例套保—调整敞口—基差点价销售"策略实现风险控制和规模增长 [4] 期货工具应用 - 企业从单一期货套保转向结合期权多维度参与,例如卖出看涨期权增加权利金收入 [2] - 新疆涉棉企业将期货业务嵌入战略规划,中棉集团设立市场风控中心,中纺集团成立商情研发部 [5] - 中小型企业通过委托大型贸易商对冲风险,采用仓单质押融资和基差贸易等灵活方式参与市场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棉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呈下降趋势,新疆产能扩张加剧行业竞争 [2] - 国际关税壁垒和非棉纤维替代效应显著,棉纺织行业持续承压 [2] - 新疆棉花年产量超500万吨,机械化采摘和轧花厂普及大幅缩短收购周期 [4] 仓单金融化与融资创新 - 棉花期货仓单金融属性增强,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支持仓单交易和回购融资 [6][7] - 浦发银行2020年通过平台开展39亿元仓单回购业务,其中26亿元为棉花仓单 [7] - 商业银行参与场外仓单交易,缓解涉棉企业资金压力,仓单融资成为重要途径 [7]
英国央行:少数高杠杆对冲基金恐令特拉斯时期的英债抛售潮重现
快讯· 2025-07-09 23:50
英国债券市场风险 - 英国央行警告英国债券市场面临高杠杆对冲基金强制卖出潮的风险,市场环境脆弱[1] - 对冲基金快速离场可能导致类似前首相利兹·特拉斯执政期间的极速抛售潮重现[1] 对冲基金杠杆情况 - 对冲基金通过英债回购协议借入创纪录的770亿英镑(1050亿美元)[1] - 杠杆主要用于基差交易等相对价值策略[1] 市场影响 - 对冲基金在英债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1] - 当前形势可能令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陷入不利境地[1]
英国央行:经济前景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主权债务市场压力加剧。发现基差交易迹象开始出现在英国国债市场。对冲基金净回购借款创纪录达770亿英镑。将发布全市场杠杆率汇总数据。
快讯· 2025-07-09 18:09
英国经济前景 - 经济前景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主权债务市场 - 主权债务市场压力加剧 [1] 英国国债市场 - 发现基差交易迹象开始出现在英国国债市场 [1] 对冲基金活动 - 对冲基金净回购借款创纪录达770亿英镑 [1] 监管措施 - 将发布全市场杠杆率汇总数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