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输出
icon
搜索文档
中欧AI领域合作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8-29 07:05
全球AI竞争格局 - 中国与欧盟是全球AI领域两大主要竞争者 中国以创新发展和场景拓展为导向 欧盟侧重标准规则和垂直应用 [1] - 欧盟计划投资300亿欧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包括13个区域性AI工厂网络和千兆瓦级超级数据中心 [1] - 中国算力能力全球占比达15% 仅次于美国 通过"西电东送"和绿电资源解决能源供给瓶颈 [2] 欧盟AI发展挑战 - 面临能源供给严重不足问题 每个千兆瓦级数据中心需约1吉瓦电力 相当于中型城市用电需求 [1] - 电网设计未考虑高密度集中式负载 增量电网与发电能力建设周期长达5-10年 [1] - 300亿欧元投资资金筹措存在困难 需解决统一财政政策缺失和私人资本参与积极性问题 [1] 中国AI发展优势 - 中央与地方财政联袂发力 通过专项基金和产业园区形成与企业创新行为的集约联动 [2] - 通用芯片与专业芯片的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正在加速赶超 仅高端AI芯片制造仍存瓶颈 [2] - 成为全球最活跃的AI场景应用市场 在多模态大模型与具身智能两个方向呈群体性突破之势 [3] 中欧AI合作机会 - 技术层面可建立开源白名单和AI专利池 商业层面可共创国家级实验室和专业研究机构 [3] - 可通过联邦学习、差分隐私等技术实现跨国协作 在不泄露原始数据前提下共享成果 [3] - 加大算力资源采购并给予税率政策支持 帮助欧盟摆脱对美国算力的绝对依赖 [3] AI治理体系差异 - 欧盟颁布全球首部全面监管AI法规《人工智能法案》 采取最严格监管强度 [4] - 美国通过《AI行动计划》加大"去监管"节奏 以技术主权输出达到规则主权输出 [4] - 中国确立技术主权与灵活治理相结合方向 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4] 中欧治理合作基础 - 在"风险分级""人类控制"等原则存在充分共识 可设立技术委员会和合作路线图 [5] - 可组建联合专家工作组指导初级局部合作试点 设立谈判机制管控合作摩擦 [5] - 通过对标欧盟监管标准评估中国规则 利用技术转让换取欧盟市场准入 [6]
从技术输出到标准输出,中国金融科技出海2.0该怎么走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 金融科技成为推动全球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演进 [1]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坚实基础与广阔前景 [1] - "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金融科技企业将出海视为重要战略 [1] 东南亚市场机遇与挑战 - 东南亚Fintech市场2024年总收入预计突破1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5% [2] - 支付、数字借贷、保险科技与财富管理四大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市场痛点包括风控体系不完善、数字化基建薄弱 [2] 金融壹账通出海战略 - 采用"技术+业务"双输出模式,协助海外金融机构建设风险管控体系 [3] - 与菲律宾SB Finance合作推出"SAM模式",加速产品上线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与印尼国信银行合作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 [3] 车生态共建实践 - 东南亚五国汽车保有量超7500万辆,年新车销量约340万辆 [4] - 车贷渗透率与车险数字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线上平台需求迫切 [4] - 金融壹账通提供全场景汽车金融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升级 [4][5] 技术标准化与全球合作 - 金融壹账通与联昌国际银行菲律宾子行签署核心系统续约项目,未来四年提供技术支持 [6] - 截至2024年12月,金融壹账通在东南亚客户包括3家顶级区域性银行、12家顶级本地银行及2家顶级保险公司 [6] - 模块化架构支撑跨生态场景协同,优化KYC与反洗钱流程 [7] 全球化布局与商业价值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融壹账通境外业务覆盖20个国家及地区,197名客户 [8] - 竞争力体现在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商业价值的能力 [8] -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为全球市场定义下一代金融服务 [8]
湖北随州专用汽车产品出口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6:13
行业概况 - 湖北随州专用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00亿元[1] - 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覆盖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1] - 2023年1-5月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9亿元 同比增长97.9%[1] 企业动态 - 随州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辆清障车通过海关监管发往中亚[1] - 企业反映海关在商品归类 原产地证书申领等方面提供指导并开辟绿色通道[1] 政策支持 - 随州海关联合多口岸推出绿色通道 采用公铁水联运叠加"提前申报+抵港直装"模式[1] - 2023年1-5月通过绿色通道保障超2100辆专用汽车出口 同比增长1.6倍[1] - 海关推动企业入驻信用管理平台 建立WTO/TBT预警机制 发布欧盟碳排放等新规信息[2] - 引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备案 支持散件出口方式降低关税成本[2] 发展战略 - 计划推动专用汽车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 标准输出跨越[2] - 带动本地零部件配套企业协同出海[2]
关税围堵下的“海上突围”!全球最大,比亚迪“深圳号”起航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正以多元路径诠释开放承诺,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标准,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技术竞争加剧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等实现跨越,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3][9] 分组1:汽车运输事件 - 4月27日晚比亚迪“深圳号”装载7000多辆新能源车从苏州太仓港出发前往巴西伊塔雅伊港,航程预计30余天 [1] 分组2: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0万辆连续第二年居全球第一,2025年一季度国内车企海外销量爆发式增长 [4] - 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超120%,3月海外销量首站7万辆高峰,在多国市场竞争力增强 [4] - 全球700余艘汽车远洋海运专业船只主要被欧日韩企业控制,国内汽车运输船运力仅占全球2.63% [4] 分组3:车企应对策略 - 比亚迪等车企从“被动运输”转向“自主掌控”,比亚迪船队规模扩至五艘,“长沙号”5月交付,“西安号”预计年内投用 [6] - 比亚迪自建船队降低海运成本15%-20%,规避国际航运垄断价格波动 [6] - 比亚迪加快海外建厂节奏,泰国工厂生产的ATTO 3一季度当地市占率达45%成销冠 [6] 分组4:比亚迪海外市场目标 - 截至2025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海外销量40.6万辆,营收1004亿元,单车均价约24.73万元,毛利率28.87% [7] - 2025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左右,集中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欧洲 [7] 分组5: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 蔚来建立中东北非团队,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电池工厂,小鹏汽车车型海外预售,零跑牵手Stellantis集团建合资公司 [7] - 比亚迪“制造+物流+市场”模式与华为、宁德时代模式呼应,中国企业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产业链赋能升级 [7] 分组6:企业输出标准情况 - 比亚迪在泰国、匈牙利等地工厂输出核心技术标准,2025年一季度在7国登顶销冠,技术标准成当地准入门槛 [8] - 奇瑞用技术开源重构行业规则,将中国标准推向全球110国构建技术护城河 [8] - 美的集团推动中国高端冰箱出口增长,中国在新能源等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