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效应

搜索文档
比价效应”下银行理财产品再度“走俏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41
"去年,3年期存款利率还能到2%,现在只有1.25%了。"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张先生告诉《金融 时报》记者,"现在办定期存款还不如直接买短期限理财产品,流动性比定期存款更好。" 5月20日,六大行率先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降,随后12家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随着中长期定期存款 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银行理财产品再度成为投资者的"新宠"。 "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部分定存到期、潜在新增定存或转向理财,低风险理财产品或承接这部分超额 流出,从而长期带动定期存款财富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投资者,近期,各家银行理财公司一边减费让利掀起费率"打折 潮",另一边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不断增厚投资者收益。 短期限理财产品再度"走俏" "存款利率又降了,5年期定存利率也只有1.3%。"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5月20 日该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之后,低波稳健的短期限理财产品再次成为不少投资者的"心头好"。 5月20日,六大行率先开启第七轮存款利率调降的步伐。本轮调降之后,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均降至 0.05%,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最高分别 ...
利率下行催生比价效应 银行理财打造财富蓄水池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4:34
● 本报记者张佳琳 存款利率开启了新一轮调降,目前六家国有大行以及多数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与定期存款 利率。在此背景下,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比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存款资金流 向银行理财市场。北方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短期来看,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 产品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从长期来看,随着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会调降。 在市场利率下行期间,银行理财公司应抓住布局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战略机遇。 "银行理财公司始终有较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能够保持对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的持续投入。在债券收益率 持续下行以及非标占比不断压降的背景下,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范围内,适当提升权益资产投资比例, 利用资本市场机遇为客户争取获得更高收益率的机会,是理财公司的迫切需求。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 好较低,银行理财机构的权益研究、投资要区别于公募基金,淡化相对收益的理念,努力为客户增厚收 益。"杭银理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存款资金或流向理财市场 "这次降息后,短期内会有部分存款资金转移到银行理财市场。目前,存量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持有大量 债券、ABS等资产,此类资产会受益于利率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