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月交付首破7万辆领跑新势力 鸿蒙智行成交均价39万超越BBA
长江商报· 2025-11-06 08:14
行业整体表现 - 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61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7% [2][4] - 2025年1-10月累计批发销量1205.4万辆,同比增长30% [4] - 10月车市受“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国庆假期集客效应及年末新能源车免税政策调整预期共同推动,需求持续释放 [4] - 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出口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325亿美元,2028年达到1396亿美元,2030年达到2363亿美元 [5] 主要车企交付量 - 零跑汽车10月交付7.03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4.1%,环比增长5.4%,首次突破七万辆大关并连续八个月领跑造车新势力 [3][6] - 鸿蒙智行10月交付6.82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突破100万台,成交均价39万元,超越传统豪华品牌BBA [3][6]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4.2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 [3][7] - 蔚来汽车10月交付4.04万辆,同比增长92.6%,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71万辆,乐道品牌交付1.73万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辆 [3][7] - 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前10个月累计交付量超过29万辆 [9] 公司动态与展望 - 零跑汽车全新车型Lafa 5将于11月7日开启预售,公司股东朱江明及傅利泉于市场内合计购入324.35万股H股,平均价格约63.19港元 [6]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团队正全力冲刺2026年机器人量产,并相信未来5-10年机器人将走入更多家庭 [7] - 蔚来汽车于10月31日完成第10000辆全新ES8交付,从0到10000辆用时41天,创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交付破万最快纪录 [8] - 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从年初的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据供应链消息其全年交付量有望冲击42万辆,较官方目标提升20% [10][11][12] 市场趋势与结构 - 10月造车新势力前五名的交付量门槛已提升至4万辆 [3] - 10月多家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创历史新高,包括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赛力斯汽车等,出口走强及二线车企优秀表现推高总体销量 [5] - 小鹏P7+累计交付超8万辆,连续11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 [7] - 截至10月底,蔚来汽车累计交付91.3万辆,其中蔚来品牌77.93万辆,乐道品牌10.76万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2.62万辆 [7]
汽车周观点:7月第4周乘用车环比+13.2%,继续看好汽车板块-20250804
东吴证券· 2025-08-04 10:58
核心观点 - 7月第4周乘用车上险量44万辆,环比+13.2%,新能源渗透率53.7% [2][52] - 汽车板块当前处于电动化红利尾声、智能化黎明前黑暗、机器人产业0-1阶段的三重转折点 [5] - 下半年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同时布局AI智能化和机器人创新主线 [5] 市场表现 - 本周SW商用载货车表现最佳(-0.4%),SW乘用车跌幅最大(-3.4%) [2] - 已覆盖标的涨幅前五:沪光股份、北汽蓝谷、爱柯迪、明阳科技、江淮汽车 [2][26]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港股汽车与零部件排名第24位 [9][11] 行业数据 乘用车 - 7月第4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3.6万辆,环比+10.5%,渗透率53.7% [52] - 主要车企周度销量:比亚迪6.4万辆(+14.2%)、特斯拉1.1万辆(+6.6%)、小鹏0.8万辆(+24.7%) [51] - 2025年预测:内需2369万辆(+4.1%),新能源1435万辆(+33.3%),渗透率60.6% [54] 重卡 - 2025年预测:上险量75万辆(+24.9%),出口29.5万辆(+1.6%),批发105万辆(+16.9%) [58][59] - 电动重卡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2.8%提升至2025年26.9% [59] 大中客 - 2025年预测:批发13.7万辆(+18%),国内8.4万辆(+15%),出口5.3万辆(+20%) [60][61] - 新能源客车出口增速预计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61] 智能化进展 - 2025年L3(城市NOA)渗透率预计达27%,L2+(高速NOA)渗透率36% [56] - 主要芯片方案:英伟达(53%)、特斯拉FSD(18%)、华为(28%) [56] - 车企智能化布局:小鹏P7新品、理想i8上市、智己发布超级增程系统 [3][67] 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初至今+36.21%,本周回调2.16% [65] - 产业动态:涛涛车业与宇树科技合作、德昌电机成立合资公司、极智嘉成立具身智能公司 [64] - 重点推荐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标的 [65] 配置建议 红利&好格局主线 - 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两轮车(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 [5] AI智能化主线 - 乘用车: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 > 赛力斯/上汽集团/比亚迪 [5] - 零部件:地平线机器人-W/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伯特利/黑芝麻智能 [5] AI机器人主线 - 零部件: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 [5] 年度金股调整 - 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 [73] - 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3] - 组合风格从AI成长转向高股息红利 [73]
极越危机全复盘:哭泣的 CEO、摇摆的百度与被欠款的吉利
晚点LatePost· 2024-12-12 23:45
公司危机现状 - 极越CEO夏一平被数百名员工围堵要求解决拖欠工资和社保问题,现场出现搬走固定资产抵薪的混乱场景 [4][5][6] - 公司告知近5000名员工可选择自愿离职拿N+1补偿或"自费上班",无法保证按时发工资交社保 [15][18] - 供应商提前准备3000辆车的零件库存却遭遇突然停止合作,欠吉利代工费约15亿元 [16][19][28] 经营与财务问题 - 2024年前10个月月销量从不到200台升至2500台,但11月环比下滑20%至2485台 [18][19] - 新车上市费用高达4-5亿元(行业平均2亿元),卖车仅获微利且依赖账期周转 [19][20] - 百度暂停原定30亿元注资计划,导致无法偿还吉利欠款形成死循环 [24][28] 股东与治理结构 - 百度持有集度51.14%股权但无控制权,吉利称极越为其控制企业,夏一平称百度拥有董事会80%投票权 [24][26] - 百度2022-2023年累计投资88亿元,但2023年因资质问题被迫改为吉利持股65%、百度35%的新公司结构 [22][23][24] - 两大股东未公开回应危机,百度转向大模型投入(年需20-30亿美元),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收缩战线 [29][31] 战略与执行问题 - 取消下一代平台和猎装车项目,将OKR改为KPI聚焦卖车收入 [20][29] - CEO夏一平被指过度关注细节(如3亿元调整A柱6.5厘米)而忽视融资核心任务 [31] - 百度最初定位"汽车机器人"技术验证,后转向供应商角色,但智驾合作方被华为等抢走 [21][25][28] 行业竞争环境 - 20万元价格带被形容为"索姆河战场",月销未超5000台的小车企难存活 [29] - 对比小米自造车、华为做供应商,百度技术落地路径摇摆导致资源分配矛盾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