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内销货值破百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43
下一步,海口海关将持续聚焦政策实施效能,进一步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挖潜存量、做大增量,探索扩 大政策适用范围和便利化水平,努力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纠错】 【责任编辑:艾莲】 在洋浦保税港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粒粒进口的油菜籽被加工成一瓶瓶优质的菜 籽油,流向全国市场。该公司是海南首家开展加工增值业务的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4年来公司 借助加工增值政策扩大了产业规模,拓展了国内市场。 作为加工增值政策扩区试点企业,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红利以 来,公司节约运营成本近30万元,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受托生产业务、引进新药生产的发展进程。 新华社海口7月9日电(记者吴茂辉、王与点)海口海关9日发布数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内销免 关税政策实施4年来,累计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122家,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约100.3亿元,免税约8.4亿 元。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拓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产业。 加工增值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之一。政策最初于2021年7月起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2022年9月扩 大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重点园区实施,2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加速惠企 封关后将进一步优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0:26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允许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货物在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后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1] - 政策自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开始试点 4年间试点范围从2.3平方公里扩大到海南自贸港全域[1] - 海关总署于7月23日印发暂行管理办法 明确加工增值计算方法及企业申请享惠程序要求[1] 政策优化调整 - 放宽企业享惠门槛 取消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条件[2] -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将"零关税"货物纳入适用范围 封关后可实现"零关税+加工增值"叠加效应[2] - 将海南自产料件纳入增值部分 允许从境内采购料件价格中扣除自产货物价值[2] -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 封关后保税累计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大到全岛范围[2] 政策实施成效 - 2023年以来加工增值试点申报企业达200家 获批资格企业123家 享惠企业48家[3] - 累计内销货值100.3亿元人民币 免关税约8.4亿元人民币[3] - 享惠企业覆盖10个行业类别 包括农副食品加工18家 医药制造13家 珠宝首饰制造7家等[3] - 涉及44种货品应用场景 包括牛羊肉制品 海参 珍珠饰品 食品添加剂等具体产品[3]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先行免税政策成效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47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核心税收政策,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3] - 政策自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落地,截至2025年3月已惠及43家企业,免关税内销货值75.5亿元,减免税款6.5亿元[7] - 2023年一季度开展加工增值内销企业21家,免关税内销货值7.9亿元同比增长11.5倍,减免税款6418万元同比增长24.6倍[7] 政策实施效果 - 海南红焱食品公司进口关税减免12%,以一货柜27吨生牛肉为例成本比内地加工低十几万元[4] - 尚岛供应链公司生产的西班牙火腿制品减免25%关税,最终成本比内地低7%到8%[5] - 京润珍珠公司首批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预计一年进口3万粒海水珍珠可节省关税255万元[7] 企业受益情况 - 海南红焱2022年两次赴琼考察后注册成立,在海关和地方政府指导下获得政策资质[4] - 京润珍珠计划将内地实体专卖店从100多家增至300家[7] - 政策已惠及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珠宝等多个行业领域[7] 政策执行挑战 - "增值超过30%"的红线让企业感到迷茫,缺乏明确标准导致执行困难[8] - 京润珍珠初期面临产品样式不确定问题,每粒进口珍珠需对应备案唯一最终产品[8] - 肉类加工行业面临加工增值界定不清晰问题,本地采购料件需纳入总成本计算[9]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呼吁调整国内采购原料的增值计算方式,避免人为抬高增值率[10] - 海口海关优化企业应用体验,指派业务骨干"面对面"解答问题[11] - 海关将加大对优质企业支持力度,让更多企业惠享政策红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