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打通核电站冷源系统“生命线” 广东陆丰核电5、6号机组有新进展
科技日报· 2025-11-05 13:44
深基坑施工,是项目建设中最艰险的一关。陆丰核电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达30米,岩层坚硬如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塌方。针对一级风险基坑,中交四航局 项目团队在前期专项方案编制中多轮模拟推演,通过"微差爆破+动态监测"技术实现精准控制,将爆破振动控制在2.5厘米每秒以内——这相当于"在鸡蛋壳 旁敲钉子"。为了确保基坑稳定,他们还将原有"5道混凝土支撑"优化为"3道混凝土支撑+局部钢支撑"的复合体系,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节约了成本。 陆丰核电5、6号机组箱涵主体结构施工。 进入暗涵主体构筑阶段后,项目迎来结构施工的高难度挑战。"陆丰核电采用的大直径圆洞取水构筑物,结构尺寸大、轴线为S型且转弯半径小,局部构造 呈'内圆外方',同时现场作业空间受限,传统施工方法难以保证精度与进度。"项目相关负责人李伟介绍道。 为应对这些结构特征与施工条件的双重考验,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结合核电工程特点和以往港珠澳大桥、大连湾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经验,制定"防渗墙 +深基坑+分段式大型沉管"施工方案,其中,内径超8米的圆孔结构在核电工程中尚属首次应用。同时,为满足精度与装配速度的双重要求,团队创新性设 计"轨道式液压行走台车+定制圆弧钢模板"系统 ...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双机组建成投运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27 11:28
航天领域进展 - 美国“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取得重要进展,“猎户座”飞船与“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完成对接,计划将4名宇航员送往月球轨道,这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载人深空飞行[2] -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卫星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3次飞行[2] 半导体技术突破 - 中国在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研究团队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的微观三维结构,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2] 清洁能源建设 - 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双机组全面建成投运,总装机容量为1400兆瓦,采用国际先进的9H级燃气机组技术,全年纯凝发电效率达63.7%[2] - 该项目每年可提供约3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4.8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20万吨,将增强区域电力供应保障能力[2]
天海防务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781.34万元,融资余额5.8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股价下跌1.07% 成交额达3.19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781.34万元 融资偿还3810.03万元 融资净流出1028.69万元[1] - 融资余额5.87亿元 占流通市值5.51%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 融券卖出2.13万股 金额13.76万元 融券余量3.29万股 余额21.25万元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3.01万户 较上期减少5.47%[2] - 人均流通股12661股 较上期增加5.78%[2] - 多家ETF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包括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1603.03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276.78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753.04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711.61万股 较上期减少3188.13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8.43亿元 同比增长22.00%[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增长106.69%[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成立于2001年10月29日 2009年10月3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 军民融合产业 清洁能源利用[1] - 收入构成: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92.05% 船海工程设计技术服务1.97% 能源业务1.80% 其他产品收入1.75%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1.18% 船舶租赁收入0.50%[1]
央企担当铸就温暖防线——能源保供背后的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04-13 12:20
能源保供形势与挑战 - 2024年能源保供形势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对电力供应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保供压力大、风险大、不确定性大 [1] - 能源央企在去冬今春关键时期全力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体现"国之大者"担当 [1] 煤炭生产与保供措施 -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在寒潮期间保持每天4万多吨产量,每刀煤可满足67万千瓦机组运行8小时 [2] -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高位水平,疆煤出区实现月均200万吨目标 [3] -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在零下25度严寒中平均日出煤7万余吨,单日最高产量超9万吨 [3] - 中煤新集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管理,设备开机率提升20%,日产原煤稳定在万吨以上 [4] 能源运输保障 - 中煤秦港业务部在零下20度极寒中采取防冻措施,包括喷洒防冻液、磁脉冲振打设备等,确保煤炭运输 [5] - 朔黄铁路升级智能调度指挥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5G技术,极端天气下运输计划调整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5] - 黄骅港务在77小时封航挑战中与海事部门协同作战,保障能源运输通道安全 [6] 电力保供与科技创新 - 国家电网在四川二郎山重冰区利用无人机、测风仪等设备监测覆冰情况,保障300万户家庭用电安全 [6] -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使用除冰机器人,15分钟可消除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隐患 [7] - 国网湖北电力利用AI虚拟调度员"艾丽",实现一键智能成票、精准故障研判和智能化语音调度指令 [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中国中煤北煤机公司通过MES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两地产能数据实时互联、资源动态调配 [8] - 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警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控" [8] 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 - 南方电网2024年新能源投产5932万千瓦(同比+22%),发电量2455亿千瓦时(同比+36%) [10] - 南方电网水电发电量4429亿千瓦时(同比+16.2%),广西、云南市场化填谷消纳交易规模15.4亿千瓦时 [10] -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在内蒙古卧牛山风电场保障风电设备稳定运行,助力清洁能源供应 [11] 区域能源保障 - 雁宝能源在蒙东地区投运AI配煤和无尘装运系统,单日最大装车能力3万吨,每小时可连续装车2000吨 [9] - 雁宝能源为东北三省能源安全提供稳定支持,高峰时每天超过200台车辆排队购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