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市场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388.HK)3Q25:高流动性或推动盈利创新高
 格隆汇· 2025-10-31 04:24
 核心观点 - 预计香港交易所3Q25业绩表现强劲,总收入同比增41%至75.83亿港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52%至47.74亿港币,主要驱动力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 [1] - 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增141%至2,864亿港币,推动交易类收入环比增31%至51.37亿港币 [1] - 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基于DCF的目标价为542港币 [1][3]   交易业务 - 预计3Q25交易类收入环比提升31%至51.4亿港币,主要得益于港股ADT环比提升20%至2,864亿港币以及季度内交易日数量增加5天至65天 [1] - 互联互通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南向单边ADT环比增36%至762亿港币,占港股ADT比重达26.6%;北向单边ADT环比增77%至1,343亿人民币 [1] - 衍生品交易表现分化,期货期权ADV环比降4.7%至72.7万张,而股票期权ADV环比增19.2%至92万张;商品交易活跃度回落,LME ADV环比降9.4%至70.5万手 [1]   上市业务 - 预计3Q25上市相关收入环比增7.5%至4.4亿港币,本季度IPO数量为25家,融资金额为735亿港币 [2] - 新上市结构性产品增至10,700个,本季度有紫金黄金国际、奇瑞汽车、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上市,三家公司合计募资446亿港币 [2]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IPO排队数量为275家,包括立讯精密、牧原食品等企业,为未来一级市场繁荣提供保障 [2]   投资业务 - 预计3Q25净投资收益环比降41%至9.17亿港币,主要原因是HIBOR降低导致保证金投资息差收窄,以及保证金要求降低致资金规模收缩 [2] - 公司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面临压力,因6个月HIBOR均值下滑,且2Q25因美元兑港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在3Q25出现逆转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7/183/187亿港币,调整幅度分别为+5.2%/+11.2%/+14.1% [3] - 维持基于DCF的目标价542港币,权益成本为5% [3]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在2025年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当前逾300家企业正在排队上市
 新浪证券· 2025-10-22 18:39
 香港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香港资本市场显著回暖,港股市场呈现反弹态势 [3]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6% [5]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增长11% [5]   新股发行与IPO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3] - 当前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接近300宗 [3] - 2025年香港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 [4] - 新申请上市企业中约有一半来自科技行业 [4]   企业融资活动 - 截至9月底企业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的两倍以上 [4] - 今年前九个月A+H上市企业融资额占新股总额近一半 [3]   互联互通机制表现 - 上半年沪深股通与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 [5] - 截至9月底沪股通与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增长68% [5]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5]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交易分别纳入17只与273只ETF [5]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截至8月达人民币440亿元 [5]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69% [5]   市场制度改革与优化 - 自去年10月推出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优化措施后,合资格A股企业赴港上市效率显著提升 [3] - 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与生物科技企业加快上市准备 [4] - 今年上半年启动下调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 [6] - 股份交收费用优化措施于6月正式生效 [6] - 已就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发布讨论文件 [6]   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 正在优化"领航星"现货平台并开发新的衍生产品平台 [6] - 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6] - 正推进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6]   市场参与者与资金流向 - 国际投资人特别是来自欧美、中东及新兴市场的长线资金积极参与中国科创企业发行 [3] - 互联互通机制已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桥梁 [5]
 纳斯达克CEO:预计IPO市场在停摆期间将保持强劲,交易量和利润皆创新高 - 宏业金融报道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00
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阿德娜·弗里德曼向分析师表示:"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弹性,受到坚实基本面的支 撑,但经济信号好坏参半。" 纳斯达克市场服务交易收入增长14%,达到3.03亿美元。纳斯达克作为交易所运营商的股价早盘上涨了 4%。 IPO市场将保持强劲 美国政府关门已进入第四周,引发了人们对正在从关税引发的低迷中复苏的火热IPO 市场的担忧。 纳斯达克由于持续的波动性推高了交易量,该公司周二第三季度的利润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尽管华盛 顿陷入僵局,但纳斯达克CEO仍表示IPO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纳斯达克 CEO弗里德曼 由于投资者积极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以及对滞胀和劳动力市场疲软迹 象的担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交易所因此受益。 纳斯达克的金融科技和软件部门也实现了广泛增长,反映出该公司的战略重心转向产生更可预测的经常 性收入,而这些收入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较低。 第三季度,其金融科技部门(包括反金融犯罪和监管软件)的收入增长23.2%,达到4.57亿美元,而其 指数业务收入增长13.2%,达到2.06亿美元。 弗里德曼在收益声明中表示,解决方案季度收入超过10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首 ...
 英国政府联手高盛 拟重振伦敦IPO市场
 格隆汇APP· 2025-10-06 06:41
 会议背景与目的 - 英国财政大臣与高盛资深投行家将共同主持闭门圆桌会议 旨在向科技及其他成长型行业企业高管推介伦敦作为IPO可行目的地 [1] - 会议旨在听取各方对伦敦上市吸引力的看法并展示近期为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1]   伦敦市场现状 - 今年8月伦敦市场IPO融资额创下30年来的最低纪录 [1] - 在全球IPO融资排名中伦敦已跌至第23位甚至落后于墨西哥 [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高盛直接参与由英国财政部主导的会议被一些竞争对手视为罕见 相当于获得向潜在上市公司免费推介的机会 [1] - 此举反映出英国对其金融地位日益加深的担忧 [1]
 高盛策略师:欧洲IPO市场复苏仍落后于美国
 格隆汇APP· 2025-09-30 15:53
格隆汇9月30日|高盛策略师称,欧洲的 IPO 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他们指出,在第三季度实现全面 重启之后,该地区落后于美国。包括吉马尔·贾西翁在内的团队表示,第三季度是美国市场多年来表现 最强劲的一个季度,而欧洲市场则依然低迷。 ...
 新股成市场新宠:美股IPO板块今年平均涨41%,大幅跑赢基准指数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21:45
规模最大的IPO收益最为丰厚。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IPO平均暴涨77%,凸显出投资者对规模和流动 性的偏好。表现突出的公司包括上涨324%的Circle(CRCL.US)、涨幅超过233%的 CoreWeave(CRWV.US),以及上市以来上涨83%的Bullish(BLSH.US)。 德勤美国资本市场交易主管威尔·布劳蒂加姆表示:"今年IPO的表现得益于多个支撑因素,但最重要的 或许是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他列举了自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的正回报、散户兴趣上升以及当前上 市公司的相对成熟度。 今年以来,企业在美国交易所已融资320亿美元,这是在4月份关税引发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动荡后的 强劲反弹。仅9月份就成为2021年以来IPO最繁忙的月份,因股市普遍上涨鼓励了一波发行潮。 寻求下一个华尔街热点的股票多头,正将目光转向今年美国市场最繁忙的角落—— IPO 市场。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新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已大幅跑赢基准指数。2025年,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排除空白支票公司等金融载体)的加权平均表现飙升41%,这一数字是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 涨幅的两倍多。 如此强劲的表现正引发银行 ...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10倍牛股来自这一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25 19:08
 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共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3] - IPO合计募集资金达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3] - 算上9月底3只新股后总融资额约772亿元 同比增294亿元 [4] - 上交所融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五 港交所以1800亿港元融资额登顶全球第一 [3][7][8]   新股融资结构特征 - 募资结构呈现"一家独大、均值较小"格局 平均值9.92亿元、中位数5.5亿元 [4] - 华电新能融资181.71亿元 占总融资额比重24.4% [3][4] - 12只新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其中5只逾20亿元 [4] - 62只新股融资金额不足10亿元 其中30只不足5亿元 5只不足2亿元 [5]   各板块融资分布 - 创业板IPO数量领先 27只新股合计融资195.34亿元 [7] - 上交所主板融资金额最高 达372.84亿元 [7] - 科创板新发8只新股 融资81.17亿元 [7]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4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3][9] - 涨幅中位数229.06% 较去年同期113.5%激增一倍 [9] - 截至9月25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平均数254% 中位数190% [10] - 年内无一只新股破发 7只新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3][11]   明星个股表现 - 海博思创较发行价19.38元累计涨逾15倍 报280元 [11] - 影石创新较发行价47.27元大涨5.6倍 报312.3元 [11] - 星图测控较发行价6.92元累计涨13.42倍 历史最高99.85元 [11] -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785.62% 江南新材涨606.83% 广信科技涨500% [10]   市场驱动因素 - 储能等热门赛道受资金热捧 海博思创9月以来大涨119.14% [11] - 主要指数企稳回升 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年内涨逾50%或接近50% [12] - 市场环境回暖、风险偏好提升、新股质地优良共同推动赚钱效应提升 [12]
 德勤上调香港今年IPO集资至2500-28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40
德勤指,展望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维持强劲势头,,将超越早前资本市场服务部为香港新股市 场2025年全年表现所作的预测。根据港交所目前正在处理超过230宗的上市申请,并有超过5宗超大型规 模集资,包括 A+H 的项目,预料今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集资2500-2800亿港元,集资额 较今年6月中预测的2000亿港元,上调25-40%。除了以 A+H 的新股为主导外,医疗及医药公司、特专 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的公司上市也会成为市场的亮点。 格隆汇9月23日|德勤9月22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受惠于期 内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新股集资额计算,港交所将继续夺得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的冠军。上海证券交 易(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则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八位。 德勤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有66只新股(IPO)上市集资1823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47%,而集资额由去年同期的556亿港元上升228%,预计今年前9个月将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5 只 A+H 新股及1宗从 A+H 上市公司分拆出来的上市项目,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包括1只以同股不同 权 ...
 M&A market is bifurcated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end, says RBC's Vito Sperduto
 Youtube· 2025-09-23 03:17
here. Veto Sperudo is here. Veto, good to have you on.Really appreciate you joining us.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for having me.I think I'm going to bring you out to like hype me up like that every time. That was good, right. Let's get ready to rumble.But you would note that unfortunately I've got to temper those numbers a little bit because those numbers are for the big big deals. Are deals under a billion dollars getting any traction. Yeah, I mean as you noted, deals over five billion are up 50 to 70 ...
 Klarna set for stock debut: 2025 IPO market in focus
 Youtube· 2025-09-10 19:24
 IPO定价与估值 - 瑞典先买后付公司Clara将其IPO定价为每股40美元 较预期范围上限高出40美元 使公司估值达到约150亿美元 [1] - 与同业公司Firm相比 Clara的估值存在上限 Firm因更专注于美国市场而拥有更高利润率 [2][3] - Clara当前150亿美元估值显著低于2021年46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 反映疫情期间估值存在过度泡沫 Soft Bank曾主导该轮融资 [4]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IPO市场经历三年瓶颈期后迎来窗口期 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公司群体中独角兽企业数量激增 现已具备上市条件 [6] - 需求端投资者开始接受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公司估值水平 形成供需平衡 [6] - IPO指数达到三年高点 市场波动率指数(VIX)处于低位 利率呈下降趋势 多重因素推动IPO市场向好 [7]   IPO定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承销商面临平衡定价的挑战 需协调公司融资需求与投资者利益 若定价过低可能使公司错失融资机会 [9] - Figma上市首日涨幅达250% 但随后显著回落 显示短期交易者推动的快速上涨可能不可持续 [9][10] - IPO作为重要营销事件 适当涨幅有助于提升公司知名度 吸引投资者关注并建立长期信任 [12][1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Clara正积极拓展美国市场 该市场相比其原有的国际市场具有更高利润率特征 [3] - 公司国际市场的利润率相对较弱 但通过进入美国市场寻求扩张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