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创IP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二次元市场5年翻番,原创IP崛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8-10 08:33
中国二次元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二次元市场规模达12万亿日元(约5805亿元),较2019年翻倍 [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8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9] - 本土IP崛起,如《崩坏:星穹铁道》《恋与深空》等成为热门 [5][12] 本土IP发展 - 中国原创IP《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票房超154亿元,创历史纪录 [12] - 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爆款,显示本土IP制作能力提升 [12] -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数据显示,本土IP《恋与深空》《第五人格》占据热门榜单前两名 [12][15] 行业活动与参与 - BiliBili World活动3天吸引30万人次,门票35秒售罄,会场面积扩大至24万平方米 [8] - 索尼、罗森、佳能等日企积极参展,瞄准二次元粉丝消费力 [8][10] - 活动内容涵盖IP展示、周边销售及Cosplay互动,反映市场活跃度 [6][8] 政策支持与消费趋势 - 中国国务院3月发布政策支持原创IP开发,推动动漫、游戏及衍生品消费 [14] - 上海市推出IP振兴旅游政策,强化本土IP开发与商业化 [14] - "情绪价值消费"增长,周边商品和内容体验驱动市场扩张 [9]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二次元用户超5亿,内需市场为本土IP全球化提供基础 [15] - 日本IP如《排球少年!!》《鬼灭之刃》仍具影响力,但本土IP占比提升 [8][12][15] - 网易、Bilibili等公司主导热门IP,行业集中度较高 [1][12]
拆解潮玩之都东莞的流量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20:23
中国潮玩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潮玩海外市场份额从2020年3%上升至2025年18%,显示强劲增长势头[1] - 东莞生产全球25%动漫衍生品和全国80%潮玩,形成"IP设计—智能制造—跨境流通"全产业链[1] - 行业通过AI赋能实现创意到成品按小时计算,东莞成为潮玩产业风向标和IP商业化首选地[1] 东莞潮玩产业核心优势 - 各镇街分工协作(茶山毛绒、石排PVC、横沥模具、虎门布料)支撑快速响应能力[6] - 长期为迪士尼、漫威等国际品牌代工积累技术,制造门槛远超全国其他地区[6] - 典型企业开发周期从行业平均18个月缩短至8-10个月[8] 头部企业转型路径 - 富之馀从代工转向原创IP,推出《山海经》国风文创十二传承兽系列[7] - 城仕文化(ToyCity)孵化20个原创IP包括Laura和耙老师,位居行业前列[8] - 摩动核构建全产业链,机甲产品《星甲魂将传》在腾讯动漫人气破百亿[13]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 威斯公司通过模组化开发将模具周期压缩80%,生产周期从60天缩短至10天[9] - 投资2亿元建设智慧工厂,运用AI设计、3D打印和云端协同实现柔性制造[9] - 茶山实施"AI+IP"战略,建立AI玩具人才培训体系推动设计研发突破[18][19]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东莞出台政策支持原创IP、授权和出海,投资建设"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15] - 成立湾区潮玩文创产业联盟,打造线上供需平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15][16] - 典型企业玩乐童话完成代工→品牌→IP原创三级跳,开发"龙生九子"等全年龄段IP[18]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聚焦AI技术应用、原创IP孵化和全球化出海三大方向[19] - Z世代情感消费驱动IP玩具规模爆发,"中国设计"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11] - 产业链高度分工协作,东莞占据全国85%潮玩生产份额[14]
拆解潮玩之都东莞的流量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20:14
中国潮玩产业崛起与东莞转型 - 中国潮玩海外市场份额从2020年3%跃升至2025年18%,东莞作为核心生产基地贡献全国80%潮玩及全球25%动漫衍生品 [1][3] - 东莞形成"IP设计—智能制造—跨境流通"全产业链,AI赋能实现创意到成品按小时计算,成为IP商业化首选地 [1][12] - 漫博会落地东莞推动产业聚集,泡泡玛特、LABUBU等爆款背后均有"东莞制造"支撑 [1][3][6] 东莞潮玩产业核心优势 - **供应链响应能力**:茶山毛绒、石排PVC玩具、横沥模具等镇街分工协作,生产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20天 [5][12] - **制造工艺积累**:长期为迪士尼、漫威等国际品牌代工,技术门槛远超全国,威斯公司通过模组化开发将模具周期压缩80% [5][7] - **数字化转型**:威斯潮玩智慧工厂投入2亿元,运用3D打印、AI模拟注塑等技术将生产周期从60天减至10天 [7][16] 原创IP孵化与商业模式升级 - 代工企业转型案例:富之馀推出《山海经》国风IP"十二传承兽",城仕文化孵化20个原创IP如Laura,开发周期缩短至8-10个月 [6][11] - 摩动核构建全产业链链路,机甲IP《星甲魂将传》动漫人气破百亿,衍生品敖丙销量达百万单级 [11] - 玩乐童话完成"代工→品牌→IP"三级跳,开发"龙生九子"等全年龄段IP,22年实现转型 [15]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东莞出台政策支持原创设计、IP授权及出海,投资建设"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打造产业地标 [12][13] - "AI+潮玩"成为新趋势,茶山与北科瑞声共建AI技术中心,推动智能玩具设计及人才培训 [16] - 行业聚焦AI、IP、出海三大关键词,湾区潮玩联盟整合资源构建"微笑曲线"生态协同 [13][16]
寻找下一个泡泡玛特东莞石排镇掀起潮玩淘金热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1
行业概况 - 东莞石排镇拥有国内顶尖的玩具制造产业链,潮玩产业成为热门,正在重塑东莞玩具产业 [1] - 东莞玩具制造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产量曾占全球30%、广东50%,目前有30万玩具工人、超4000家玩具企业,中国近85%潮玩来自东莞 [11] - 石排镇集聚超400家潮玩和玩具生产企业,2024年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132.18亿元,同比增长12.3%,占东莞潮玩产业产值的30% [11] 公司案例 衍创文化 - 公司从广州搬迁至石排镇,因产业集中和集群效应,拥有自主潮玩品牌EMMA和MISYA,2020年销售额从2000万元增长至2022年1亿元 [2][3] - 旗下拥有麻酱工作室和尤弥工作室两个设计师团队,EMMA秘境森林系列以北欧宫廷风格为原型,第一代盲盒"茶会系列"获市场好评 [3] - 原为手办代工企业,因合作方结账问题转型潮玩 [3] 大漂亮潮玩 - 抓住毛绒玩具爆火红利,2023年销售额大增,因泡泡玛特出海带动海外商家寻找中国货源,其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4] - "娃三岁"系列毛绒玩偶在东南亚积累400万粉丝,全球出货量突破2000万只,成为现象级原创IP [5] - 创始人章霆通过直播带货积累市场嗅觉,设计首款自主产品"娃三岁"盲盒,2024年5月推出后迅速打开越南等市场 [6] - 产品种类拓展至T恤、填充玩具、钥匙扣等衍生品,新品AI对话毛绒玩具售价399元 [6] 文博工艺/漫博潮玩 - 成立于2009年,曾参与巴西奥运会、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设计制作,是冰墩墩特许经销商及巴黎奥运会衍生品制造商 [7] - 拥有Hello Kitty、史努比等知名IP授权,但授权费高达百万元,需3000万元销售额保本,因此成立自主品牌漫博潮玩 [8] - 转型升级措施包括对授权IP再创作、组建4个设计研发团队,并引入自动点胶机等先进设备提升产能 [7][8] 产品与市场特点 - 潮玩与传统玩具差异显著:潮玩依赖外形设计而非故事IP,消费者因情感牵绊重复购买系列产品,购买动机更强 [9][10] - LABUBU火爆带动毛绒搪胶玩具品类,其开模成本(15万-20万元)低于PVC玩具,但行业门槛下降导致竞争加剧 [10] - 石排镇政府投入约1亿元建成"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引进33家企业,涵盖IP孵化、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 [11]
Labubu爆火背后,东莞玩具厂的“潮流革命”
36氪· 2025-07-29 19: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东莞潮玩产业从传统代工成功转型为以原创IP为主的品牌出海模式 成为全球潮玩产业的重要基地 [1][6][16] - 产业升级通过技术革新 产业集群协同和头部企业带动实现 潮玩产值快速增长并成为出口新引擎 [7][10][12][13] - 出海策略从单纯卖货升级为IP生态建设 通过本土化设计和数字化营销深化全球市场渗透 [14][15][16] 东莞玩具产业发展历程 - 1980年代依托港澳代工订单崛起 2000年承包全球90%玩具产能 成为"世界工厂" [2][3] - 2008年金融海啸促使产业升级 2014年"机器换人"解决用工荒 自主设计生产能力完善 [6] - 头部玩具企业如奥飞娱乐1998年转型"动漫+玩具"模式 为产业升级埋下种子 [4][5] 潮玩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素 - 精密制造能力:拼酷生产工艺精准至0.01毫米 Labubu牙齿弧度误差控制在0.3毫米 [7][10] - 产业集群优势:4000多家配套企业实现24小时配齐所有零件 覆盖设计到组装全环节 [7][16] - 政策支持:2022年潮玩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11]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 - 泡泡玛特2016年与德伸工厂合作推动东莞切入潮玩赛道 良品率从30%提升至99% [9][10] - 30多家产业带企业与泡泡玛特合作 鼎艺创意向全球10多个潮玩品牌输出整体解决方案 [10][11] - 代工厂转型原创品牌:城仕文化海外销售额占比超40% 原创IP产值超代工业务达53% [1] 潮玩产业经济数据 - 2023年东莞玩具规上工业产值262.17亿元 其中潮玩产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0% [12] - 石排镇潮玩产业集群2023年总产值107.6亿元 近三年年均增速超20% [12] - 2024年潮玩出口额同比增长78% 成为增速最快出海品类 [13] 全球化与本土化策略 - 50多家企业跟随泡泡玛特出海 在30多国建立分销网络 海外收入年均增超50% [1] - 本土化设计:城仕文化为东南亚市场推泰服限定款 拼酷针对欧美和中东推节日主题产品 [14] - 数字化营销:TikTok话题DongguanToys播放量破10亿 拼酷单条视频涨粉50万 [14][15] 产业影响与地位 - 全球每4个动漫衍生品有1个东莞制造 中国85%潮玩产品产自东莞 [16] - 潮玩模式为家具 服装等传统产业提供转型范例 推动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16] - 东莞从代工基地转型为"中国潮玩之都" 占据全球潮玩产业核心地位 [16]
数娱工场 | 原创IP占比68%,中国游戏掘金海外“密码”何在?
新华财经· 2025-07-16 16:06
行业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总体销售收入达832.8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国内收入687.37亿元(+10.73%)、海外收入145.46亿元(+11.12%)[1] - 上海电子竞技产业非游戏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6.91%[1] - 中国游戏海外市场收入2015-2025H1复合增长率18.36%,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10.75%[2]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市场 - 2023年美国、日本、韩国游戏用户人均支出分别为221/249/218美元,中国仅63.34美元[3] - 主要上市游戏企业超52%近五年海外收入占比持续增长[3] - 米哈游、莉莉丝等企业海外收入中日本和美国市场占比超30%[3] - 沐瞳科技《决胜巅峰》覆盖220个国家,累计下载15亿次,月活1.1亿用户[10] 技术创新应用 - 沐瞳科技通过AI处理每日1.4万条多语种玩家评论,优化本土化运营[4] - 恺英网络AI平台"SOON"将游戏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小时级,成本低至1000-2000元[5][6] - 生成式AI用于制作本土化素材,降低内容成本并提升营销效率[4] 文化输出与IP运营 - 上海原创游戏IP在出海收入TOP100中占比36%,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8] - 《原神》支持15种语言和4种配音,通过交响音乐会、艺术展深化IP影响力[8] - 68.3%企业认为中国文化是出海最大优势,国家文化出口项目中游戏占比从6.2%增至12.4%[11] - 《少女前线》融合咏春拳、旗袍等中国元素,提升海外用户留存率[10] 竞争挑战与运营策略 - 海外营收1亿元以下企业中50%上半年收入下滑[6] - 自研移动游戏出海TOP100中策略类占比超40%,射击/RPG类各占10%[7] - 2023年海外TOP100游戏中中国产品留存率58.6%,上海产品达63.3%[1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7.3%、上海7.8%企业实现多端互通[13]
东莞这个镇,想生产出自己的LABUBU
创业邦· 2025-07-13 19:20
东莞石排镇潮玩产业概况 - 东莞石排镇是潮玩产业重要聚集地,2024年GDP为227.21亿元,同比增长3.7%,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132.2亿元,同比增长12.3% [3] - 石排镇集聚超400家潮玩和玩具生产企业,中国近85%潮玩产品产自东莞,其中50%产自石排 [9] - 全球动漫衍生品1/4在东莞生产,2023年东莞被授予"中国潮玩之都"称号 [9] 泡泡玛特与代工厂关系 - 泡泡玛特高管多次前往石排镇寻找代工厂,当地多家玩具厂为其代工,包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 [4] - 代工利润约10%,远高于加工环节的3%-5% [10] - 泡泡玛特订单帮助代工厂度过疫情,部分代工厂产能翻倍 [13] 代工厂转型原创IP趋势 - 石排镇原创IP数量从2021年30多个增至2024年100多个,代工、授权二创、自主品牌占比从7:2:1变为5:3:2 [20]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刺激代工厂转向原创IP开发 [15] - ToyCity已孵化20个原创IP,包括Laura、耙老师等,Laura与NBA合作 [16] 原创IP孵化挑战 - 原创IP孵化投入巨大,单个IP投入可达千万级别,需覆盖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 [30] - IP需积累1万忠实粉丝才能保证不亏钱,成功率低且资金链压力大 [31] - 部分企业用工厂收入支撑IP孵化,或选择授权二创、先做内容再切入潮玩 [33] 石排镇产业协同优势 - 潮玩中心整合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15分钟车程内可完成全流程,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天 [26] - 产业集群可快速应对订单潮汐变化,如哪吒IP爆火后迅速协调产能 [25] - 设计师聚集东莞可直接跟进生产,更好实现创意落地 [27]
TOP TOY准备了100亿追赶泡泡玛特
界面新闻· 2025-03-25 18:14
公司扩张计划 - 计划未来五年在全球100个核心商圈开超过1000家门店 海外销售预计占比突破50% 门店布局超过40个国家 产品销售超过150个国家 中国IP占比计划达到50%以上 [3] - 2025年计划新增150家门店 其中100家在中国 未来计划在中国共开设500-700家店 [3] - 为支持扩张准备了100亿储备资金 上海全球旗舰店年租金1300万元 装修耗资1300万元 [3] - 出海策略包括在纽约 巴黎等100个全球核心商圈开出100家旗舰店 通过旗舰店影响力辐射更多区域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内地实现营收7亿元 同比增长42.5% 占名创优品公司总营收约5.7% [5] - 2023年全年营收6.8亿元 2022年营收4.29亿元 [5] - 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是名创优品整体的2.5倍 [5] - 马来西亚市场2家门店面积约300坪 不足4个月销售额突破650万人民币 双店均已实现单店盈利 [6] 产品与IP策略 - 主要产品为盲盒 积木与毛绒 过去四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5%到60%之间 自有产品过去一年实现翻倍增长 今年截至目前增长率达150%以上 [7] - 店内最受欢迎IP是三丽鸥和迪士尼 卖得最好品类是盲盒 [10] - 现有三类IP中大IP 自有IP和设计师IP 明确会一直走大IP二创设计路线 自有IP占比仅个位数 [9][10] - 搪胶毛绒系列玩具累计销量约130万个 销售额约一亿元 [11] 市场竞争对比 - 泡泡玛特2024上半年营收45.58亿元 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9.21亿元 海外市场营收13.5亿元 同比增长259.6% 收入占比接近30% [6] - 泡泡玛特以签约艺术家IP为主 MOLLY THE MONSTERS和SKULLPANDA在2024上半年占销售业绩近半比重 [7] - TOP TOY依赖外部IP合作采用授权模式 授权费用消耗巨大 续约有不确定性 [10] 渠道与运营优势 - 可借助名创优品海外渠道实现更轻渗透方式 如店中店或产品入驻名创优品售卖 [13] - 名创优品海外市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2%到68亿元 新增门店631家 总数量达3118家 [13] - 研发上市过程最快45天 可利用名创优品与永辉的渠道资源 [13] 战略调整与挑战 - 开店选址从"只选择一线和二线城市最好商圈位置"调整为"基于商圈评估结果 地级市就会考虑开店" 门店已覆盖四线城市 [15] - 同店GMV增速从2023年45%-50%放缓到2024年"中个位数" [15] - 原创IP缺失可能成为短板 外部IP产品面临市场竞争激烈 难聚焦某一品类创新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