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金融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农商银行升级完善金融助推都市型乡村振兴行动方案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7:21
天津农商银行日前发布信息称,自2023年以来,该行锚定国家和天津重大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与国家 和人民需要同心同行、与天津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金融服务举措,制定实施做好"五篇大文章"、探索 天津特色金融发展路径的专项服务方案,升级完善金融助推都市型乡村振兴行动方案5.0、"吉祥惠 村"4.0金融服务方案等,进一步发挥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金融服务都市型乡村振兴等领 域的"主力军"作用。 2024年以来,天津农商银行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创新党建与 业务融合模式,组织开展"两比拼、三亮明"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案例荣获2024年度"农村金融党建优秀 案例"。通过"比拼技能、比拼业绩""亮明身份、亮明职责、亮明承诺"的方式,坚持贴近业务经营、贴 近基层实际、贴近党员需要的原则,依托专业能力测试、技能竞赛等载体,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学习掌握 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养和服务本领,营造"比、学、赶、超"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党员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天津农商人铸 就匠心、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 ...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激发农商银行支农支小,服务强省建设,强大精神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7-14 19:21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全系统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各项存款突破3万亿大关,存贷款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全国农信系统第四位 [1] - 以全省近14%的信贷规模贡献了1/4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 [6] - 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等称号 [1] 金融文化建设 - 以金融文化书院为载体,打造山东农村金融展览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中心、农信大讲堂等文化阵地集群 [2] - 全系统约6.7万名干部员工开展"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讨论,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等重要著作 [2] - 通过宣传墙、马扎课堂、"金融夜校"等形式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进基层、入社区 [2] 业务发展与服务覆盖 - 推出"支农、兴商、助企、惠民"四大系列102款信贷产品,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5812个 [6] - 沿黄21家农商行5年累计发放贷款1.56万亿元 [6] - 4660个农商网点遍布城乡,2.35万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深入村居,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6] 社会责任与基层服务 - 4435名挂职干部、235支金融伙伴团队、1.9万名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和村居上门服务 [6] - 宣讲诚信理念和金融知识,打击逃废债等失信行为,优化信用环境 [6] - 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严控放大额、赚快钱 [6] 未来规划 - 将进一步拓宽视野思路和工作举措,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全省农商银行走深走实 [8] -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8]
以光影诠释金融为民使命 新华保险发起“新新向荣 视启未来”第一届短视频大赛
新华网· 2025-07-12 11:23
大赛背景与目的 - 公司发起"新新向荣·视启未来"第一届短视频大赛,旨在通过可视化叙事破解保险服务认知壁垒,构建社会公众与金融工作的情感连接 [1] - 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体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 赛道设计与主题 - 大赛设立三大主题赛道,涵盖12个细分创作方向,体现保险业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 [2] - "弘扬金融为民'新精神'":聚焦公司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案例,展现"金融报国"责任担当 [2] - "铸就品质发展'新典范'":展示公司在产品、服务、队伍、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模式和卓越实践 [2] - "见证幸福生活'新画卷'":记录保险赋能美好生活的温暖图景,包括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理赔服务、养老社区等场景 [2] 活动组织与传播 - 依托公司与新华网的"双新"资源优势,打造保险业特色融媒体传播范式 [3] - 采用专业评审与大众投票结合的方式评选作品,设立四项专业奖项和三项特别奖项 [3] - 获奖作品将在公司全媒体矩阵和新华网"金融创新案例"专题进行跨圈层传播,优质作品将获得专业团队深度打磨 [3] 参与范围与意义 - 参赛对象涵盖公司员工、客户及社会公众,作品征集持续至2025年8月25日 [4] - 活动旨在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保险业"两器三网"作用,传递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和"保得长久"品牌理念 [4] - 大赛是公司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践,也是行业与社会公众的温情对话 [4]
事关证券业高质量发展,中证协发布28项举措
金融时报· 2025-07-11 22:06
行业自律管理新规 - 中证协发布《实施意见》包含7大方面28条措施 旨在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强化科技赋能 创新服务手段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1][2] - 核心目标为形成"功能发挥更有效 经营理念更稳健 发展模式更集约 公司治理更健全 合规风控更自觉"的行业生态 [1] -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 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和数量 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3] 证券公司功能定位 - 明确券商作为投融资桥梁的核心枢纽作用 需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 - 督促券商将功能性置于首位 分层分类推进一流投行建设 9条具体措施涉及新质生产力服务 并购重组投入 债券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4] - 要求投行健全内控体系 研究中介机构"过罚相当"责任认定问题 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4] 业务管理强化措施 - 承销业务方面将细化自律规则 规范收费行为 压实保荐责任 建立买卖双方充分博弈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3] - 合规风控体系需覆盖债券 衍生品 程序化交易等重点业务 加强场外业务透明度建设与风险预警功能 [5] -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5] 文化建设与社会责任 - 要求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落实稳健薪酬要求 加强诚信与廉洁从业管理 [5] - 引导券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正面宣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 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5]
@所有券商!中证协,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11 19:27
核心观点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实施意见》,旨在建立健全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律管理体系,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1][2][3] - 《实施意见》明确了协会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意在推动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在证券业自律管理领域落实落地 [2][3] - 通过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行业服务功能发挥等多方面举措,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4][5][6] 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 建立健全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律管理体系,优化会员服务,强化行业合规风控管理 [3] - 完善证券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发挥协会自律管理的协同和补位作用 [4] - 加强自律管理制度建设,突出自律规则的前瞻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自律检查力度,完善自律惩戒管理约束机制 [4] 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 - 督促证券公司提升保荐、承销、定价能力,优化网下投资者管理,推动形成市场化约束机制 [4] - 细化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提升承销商发行定价能力,规范保荐承销收费行为,压实保荐承销责任 [4] - 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和数量,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机制作用 [4] 引导行业服务功能发挥 - 引导证券公司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5] - 分层分类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6] - 引导证券公司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长期战略 [6] 提升投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 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 [6] - 健全投行内控体系,加强中介机构职责边界和"过罚相当"的责任认定问题研究 [6] - 持续推动发展债券业务,构建以偿债能力为中心的履职体系,提高执业质量 [6] 其他业务发展 - 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支持证券投顾业务转型 [6] - 推进场外市场建设,规范发展柜台业务,稳慎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 [6] - 推动证券业国际化,鼓励优质证券公司依法开展跨境业务 [6] 合规风控与声誉管理 - 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防范应对机制,提升风险监测工作的精准性、前瞻性 [8] - 强化债券、衍生品、程序化交易、融资融券和另类投资等重点业务风险监测监控 [8] - 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督促行业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传播证券行业积极声音 [9] 行业文化建设 -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行业社会声誉,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9] - 督促证券公司落实稳健薪酬要求,加强诚信和廉洁从业管理 [9] - 引导证券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9]
青岛大学胡金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齐鲁晚报· 2025-07-11 15:30
金融文化论坛核心内容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设金融文化论坛 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 专家学者齐聚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探讨融合创新发展 [2] - 论坛提出创新性理论观点 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注入传统文化优秀基因 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生动实践 [2]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涵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要五不"精准概括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理念 是创新性理论成果 [3] - 以文化为灵魂 重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软实力" 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南 [3] 金融教育实践 -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 肩负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使命 关键在培养人 [4] - 青岛大学拥有完备的金融学科本硕博培养体系 包括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3个硕士点 持续输送高素质金融人才 [5] - 学校与监管部门共建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基地 开展系列活动 为金融学子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5] "五要五不"实践意义 - 强调金融的服务属性 反对"唯利是图"异化倾向 确保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正确轨道 [6] - 注入"重信守诺""经世致用"等传统文化基因 为现代金融提供支撑 [6] - 培育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和底线意识 构筑防范风险的根本防线 [6] - 引导树立长期主义发展观 避免为短期利益积累长期风险 [6] 中国金融智慧输出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根植传统文化 形成独特优势 提升国际话语权 [7] - "诚实守信""稳健审慎""义利统一"等核心价值提供不同于西方资本逐利导向的金融范式 [7] - 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 [7] 金融文化建设路径 - 筑牢思想根基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金融智慧 结合红色基因和时代特质 [9] - 完善制度保障 将文化要求纳入监管体系 设置文化评价指标 [9] - 推动文化与业务融合 开发"专精特新贷""碳中和基金"等特色产品 [9] - 培育社会共识 加强公众金融文化宣传普及 营造健康消费文化 [10]
倾听尼山2025 | 曾涛:汲取齐鲁传统文化、红色金融文化精神,为山东贡献金融力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4:27
金融文化对山东金融发展的支撑作用 - 金融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和滋养,山东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 - 山东省金融指标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左右,科创、绿色、乡村振兴等领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至3.7%左右的历史最低水平,不良贷款率降至1.2%,与山东省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1] 山东金融发展的文化基础 - 山东具有深厚的红色金融文化积淀,将汲取齐鲁传统文化和红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力量[2] - 传统文化中的"民无信不立"、"见利思义"、"执两用中"等理念对金融文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 通过文化底蕴转化为服务发展和惠及各方的金融动能,为山东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2] 山东金融发展的五个观念 - 树牢正确的道德观,弘扬诚信文化,强化契约精神,恪守市场经济规则推动金融改革发展[2] - 树牢正确的义利观,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既追求利润取之有道,更注重服务国计民生[2] - 树牢正确的经营观,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提升稳健经营能力[2] - 树牢正确的创新观,创新定制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强化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的精准滴灌[2] - 树牢正确的治理观,依法依规办理金融业务,守住合规经营底线[2]
中泰证券王洪:以文铸魂弘业培元,践行“美美与共”之道
齐鲁晚报· 2025-07-10 21:30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金融文化论坛,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 [1] - 论坛汇聚全球参与者探讨文化圣地尼山与现代金融的融合 [1] 公司文化理念 - 中泰证券提出"美美与共"文化理念,融合儒家"五常"与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求 [1] - 文化理念包含三个层次:自成其美(专业精进)、成人之美(价值共生)、不成人之恶(杜绝欺诈) [1][2] - 通过党委领学、文化专员促学及线上线下活动推动理念内化 [3] 业务实践与成果 - 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等四项指标均获最高评级,成为全行业仅3家达成此成就的券商之一 [4] - 近5年累计为全国700多家企业股债融资超8500亿元,山东省内融资2400亿元,股权业务数量连续5年行业第一 [4] - 财富管理客户突破1000万,管理资产1.3万亿元 [4] - 权属子公司万家基金近10年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行业第一,中泰资管5年及3年股票投资收益率均列行业首位 [4] - IPO项目过会率连续3年达100%,2024年A股IPO过会单数全行业第5,发行单数第6 [4] 制度建设与品牌活动 - 将文化理念纳入公司章程、战略及考核体系,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5] - "红心如磐"党建品牌入选2025金融文化品牌建设创新案例 [5] - 推出"中泰财富"、"中泰尚元"等业务品牌,开展"共成之行"等系列活动强化文化传播 [5] 行业定位与愿景 - 公司提出以传统文化智慧践行"金融报国"与"金融为民",目标成为山东证券业旗帜 [6] - 强调通过文化融合推动金融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6]
建行山东省分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7-10 16:44
文化建设规划与实施 - 公司制定《山东省分行学习宣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施方案》,细化总行要求为17项工作措施,明确各级机构职责及工作频次 [1] - 出台十余项制度将"五要五不"融入业务流程,覆盖理论武装、发展导向、廉洁文化、信贷合规等领域,例如修订KPI考核办法以传导正确经营观 [1] 领导示范与组织推动 - 党委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中心组必学内容及年度工作要点,2024年召开5次党委会专题研究,举办读书班、研讨班深化学习 [2] - 打造"齐心善建 鲁力同行"党建品牌,融合党建文化、建行文化与齐鲁文化,二级分行累计召开51次党委会、56次中心组学习研讨 [2] 宣传教育与员工参与 - 创新开展"五个一"宣教活动(如文化墙、主题报告等),线上发布专栏稿件3060余篇,线下布放展板/电子屏2000余块,机构覆盖率100% [3] - 组织应知应会测试参与率99.7%、通过率100%,开展"三会一课"1720余次、主题党日1950余次,培训宣讲活动累计750场 [3] - 举办征文、青年论坛等活动500余次,员工参与2.6万人次 [3] 典型选树与队伍打造 - 全行选树"张富清式"先进典型740余人,组建611支金融服务队、311支党员突击队、813个服务示范岗,开展活动2400余次 [4] - 通过主流媒体刊发专题报道600余篇宣传先进事迹 [4] 机制保障与长期融合 - 制定《高质量发展行动清单》,建立党委抓总、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文化要求深度融入经营管理 [5] - 通过月报督导、考核监督及巡视整改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文化与业务融合 [6]
共话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7-10 15:29
论坛概况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融文化论坛于7月10日闭幕,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汇聚70余名海内外嘉宾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金融思维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1] - 论坛由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泰证券、济宁市政府联合主办,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社科院等机构协办[1]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东奇指出,这是尼山论坛首次举办金融文化论坛,旨在促进文明间金融文化交流互鉴并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1] 参与机构与嘉宾观点 - 韩国产业银行、大华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新华保险等国内外金融机构代表出席[1] - 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强调金融强国需兼顾基础设施"硬实力"与金融文化"软实力"建设[1] - 中泰国际李迅雷、新华保险杨玉成等嘉宾围绕三项分议题发表主旨演讲,解析传统文化对金融行业影响及"五要五不"实践[2] 议题与成果 - 分议题包括"诚实守信涵育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塑造服务实体优势"、"依法合规构建金融新秩序"[2] - 圆桌对话由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洪俊杰主持,上海交大、工商银行等机构专家探讨金融传统文化根源与创新路径[2] - 论坛发布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学术成果及两批金融文化场所名单[2] 论坛意义 - 与会者认为论坛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搭建重要平台,未来将促进产学交流并深化金融文化理论实践[3] - 论坛成果有望通过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全球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