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
icon
搜索文档
筑牢绿色安全防线 我国首部电子行业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标印发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22:27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 国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同时,我国空调的居民保有量7.8亿台、彩色 电视机5.5亿台、电冰箱5.3亿台、洗衣机5.02亿台、电热水器4.6亿台。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不对有害物质进行控 制,在集中处置时也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浓度增加,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因此,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 绿色管理理念,对电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等环节提出要求,从源头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环境安 全风险。 为保障标准平稳落地,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采用"2+1"的方案:"2"是指标准实施有2年过渡期。本标 准将在发布2年以后,即2027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1"是指库存产品有1年消纳期。对于标准实施日期 之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将给予企业1年时间用于库存产品消纳,即2028年8月1日前库存产品还可以销 售,2028年8月1日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就不可以再销售了。 在标准实施过渡期内,建议企业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 合要求; ...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强制国标发布,新增4种管控有害物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1:42
标准提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RoHS)标识、含有的有害物质信息披露及技术支撑文档保 存等要求,确保有害物质管控结果可追溯、可核查,推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工作进一步提档升 级。 近日,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 求》(GB 26572—2025)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8月22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述标准的有关情况。 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介绍,2016年,工信部等八部门出台《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 使用管理办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细化配套政策,强化有害物质源头管控,要求手机、电脑、空 调、洗衣机等12类产品生产或进口企业,采取国家统一推行的自愿性认证或自我声明的方式进行合格评 定。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电器电子产品完成合格评定,达到管控要求。 相对于现行标准,新出台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新增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强 制性国家标准中管控物质扩增为10种。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电器电子产品中通常作为增塑剂添加 使用,可 ...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标发布 新增4种有害物质管控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8:31
资料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5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63亿 台,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同时,我国空调的居民保有量7.8亿台、彩色电视机5.5亿台、电冰 箱5.3亿台、洗衣机5.02亿台、电热水器4.6亿台。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标发布 新增4种有害物质管控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吴涛)近日,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 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7年 8月1日正式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有 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电器电子产品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是典型的群众身边的事。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对电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 等环节提出要求,从源头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环境安全风险。 此次标准明确管控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10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铅、 汞、镉、六价铬等4种重金属元素和多溴联苯、多溴二苯 ...
强制性国家标准来了!事关手机、家用电器等产品
证券时报· 2025-08-22 19:30
政策发布背景与意义 - 中国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1] - 标准针对手机、电脑、家电等12类产品 旨在控制铅、汞等有害物质 减少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5]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00多家企业的3万多种型号产品完成合格评定[5] 标准核心管控要求 - 明确铅、汞、镉、六价铬等4种重金属及多溴联苯等6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强制性限值要求[7] - 要求企业通过二维码或电子显示技术进行有害物质信息披露 确保信息可追溯和可核查[7] - 10种有害物质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推动国内管控与国际接轨[7] 标准制定与实施时间表 - 标准制定历时16个月 开展80余次调研和100余次技术研讨[8] - 对60余种整机产品进行细分拆解 每种产品拆分为400-600种材料 完成3万余次试验验证[8] - 标准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 设有2年过渡期和1年库存消纳期(至2028年8月1日)[8][10][11] 企业过渡期应对措施 - 建议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确保原材料符合新标准要求[11] - 通过产品设计优化与替代材料研发替换含有害物质的原材料[11] - 需增强有害物质筛查检测及体系化管理能力[11] 监管与行业影响 - 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标准宣贯和流通领域监督工作[11] - 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依法处罚 维护消费者权益[11] - 标准将推动电器电子企业生产更多绿色产品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