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型计算机
icon
搜索文档
兜牢环保底线 电器电子有害物管控有新规
经济日报· 2025-09-08 08:30
电器电子产品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典型的群众身边的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 器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5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 台。同时,空调的居民保有量7.8亿台、彩色电视机5.5亿台、电冰箱5.3亿台、洗衣机5.02亿台、电热水 器4.6亿台。 "从使用环节看,我们每天都要和手机、电脑、家电等各类电器电子产品打交道,如不对有害物质进行 控制,就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健康风险。从废弃后处理环节看,如不对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在集中处置 时也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浓度增加,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王鹏表示,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理念,对电器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等环节提出要求,从源头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环境安全风险。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守护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是产业发展 的'底线'与'红线'。"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王玉环说。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并实施了快递包装、乐器、家具和涂料等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强制性国家标 准,针对产品中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的甲醛、可溶性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有害物质含 ...
2025年中国微型计算机行业政策、发展历程、产业链、产能产量及区域结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朝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9:48
行业定义及特点 -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集成运算 存储 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由大规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1][4] - 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 价格低廉 高集成度 高性能等特点[1][4] - 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 办公 工业控制 嵌入式系统 智能家居 物联网设备等领域[1][4] - 电子计算机可划分为巨型机 大型机 中型机 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能约51250万台 较2023年增长382.93万台[1][6] - 2024年微型计算机产量33912.9万台 较2023年增长1057.8万台[1][6] - 华东地区产量占全国40.8% 西部地区占37.2% 中部地区占22%[1][6] - 广东省产量7681.8万台居全国首位 占比22.64% 重庆占比19.88% 四川占14.32% 江西占10.13%[1][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类 硬件含微处理器 存储器 信息设备 外围设备等 软件含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等[6] - 中游为微型计算机生产制造[6] - 下游应用于工业控制 嵌入式系统 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 数据中心 物联网等领域[6]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 差异化特点 国际品牌如惠普 戴尔在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8]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联想 华为 浪潮 华硕 小米等[8] - 上市企业涉及戴尔科技 小米集团 联想集团等[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 高效化方向发展 与更多行业进行跨界融合[9] - 纳米技术可能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硬件微型化[9] -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行业多样化发展[9]
科技制造产业月报(2025年8月):反内卷政策如何重塑制造业?-20250809
华创证券· 2025-08-09 15:2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技制造产业给予"推荐"评级,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将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66] 核心观点 反内卷政策对制造业的阶段性影响 - **短期**:低效产能退出加速行业洗牌,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管理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提升,利润率有望持续回升 [2][53] - **中期**:竞争本质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技术替代成本成为核心竞争力,光伏N型电池、氢基炼钢等技术突破推动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集聚 [2][56] - **长期**: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结构性转变,凭借完整工业体系和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形成"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双重优势,推动价值链高端攀升 [3][57]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 **两大方向**: 1) 从中游代工向终端品牌跃升(如比亚迪从低价车型升级至百万级仰望品牌) 2) 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构建"高利润-高研发-更好产品"的良性循环 [8][58] - **阶段性成果**: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C919大飞机等标志性成果涌现 [33][35] 当前挑战 - **内部困境**: - 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2025年6月同比下跌3.6%),工业增加值增长6.4%但利润同比下降1.8%,反映"增产不增利" [38][40] - 光伏行业2024年31家A股企业净亏损574.7亿元,2025年Q1亏损同比扩大270% [41] - **外部压力**:欧美贸易壁垒升级,东盟制造业崛起,关键设备如高端机床、半导体设备仍依赖进口 [45][47] 分章节总结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历程 - **要素驱动阶段(1978-2000年)**:通过"三来一补"模式融入全球分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7%(1990年)升至6.0%(2000年),出口额增长25倍至2492亿美元 [12][13] - **规模扩张阶段(2001-2010年)**: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2010年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9.8%,钢铁产量占全球45%,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占全球50%-85% [20][22] - **创新攻坚阶段(2011-2020年)**:《中国制造2025》推动技术突破,工业机器人密度从49台/万人(2015年)增至246台/万人(2020年) [26][27] - **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至今)**: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3%,全球153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62家 [30][31] 反内卷政策与供给侧改革对比 | 维度 | 供给侧改革(2016) | 反内卷政策(2025) | |------|-------------------|-------------------| | 目标行业 | 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 | 传统行业+新能源车、光伏等新兴产业 | | 核心手段 | 行政化去产能 | 反不正当竞争法+技术标准倒逼 | | 本质差异 | 通过供给收缩抬升价格 | 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可持续利润 [52] 行业数据亮点 - 光伏产业链价格反弹:2025年7月硅片价格月涨幅超20%,多晶硅期货上涨60%,现货硅料成交价达5万元/吨 [55] - 出口结构升级:"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替代服装、家电等传统出口支柱,2023年出口额突破万亿元 [33]
4月经济数据点评:边际放缓,韧性仍强
联储证券· 2025-05-21 14:41
生产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1%,高于预期但低于前值,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0.9%,较上月大幅下降[3][11] - 4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4%,高出2024年全年增速0.6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3] -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分化,上游传统能源类和部分下游电子产品产量增速降低,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工业产品产量高增[3][12] 投资 - 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4.0%,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高出2024年全年0.8个百分点[19] - 4月广义基建累计增速10.9%,略低于前置,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19万亿元,快于2024年同期[4][19] - 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8.8%,小幅回落,上游原材料为拖累项,中游设备和下游消费品为支撑项[4][20] - 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1.3%,降幅扩大,资金端和销售端均走弱[4][21] 消费 - 4月社零同比增速5.1%,低于前值,餐饮、商品消费增速边际放缓[5][35] - 可选消费略有下降,必选消费走强,汽车为可选消费主要拖累项目[6][35] 展望 - 美国对中国关税将由145%降至30%,外需压力将缓解,内需有望通过降准、降息和专项债发行提振[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