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眼科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2.5亿元首付款 荣昌生物与参天中国就眼科创新药RC28-E达成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7:21
荣昌生物与参天制药的授权合作 - 公司与日本参天制药全资子公司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眼科创新药RC28-E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7国的独家授权授予参天中国 [1] - 协议条款包括2.5亿元首付款、最高10.45亿元里程碑付款(开发监管5.2亿元+销售5.25亿元)以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1] - 这是公司2024年公布的第二笔BD交易,此前2021年仅有一笔公开BD记录 [1] RC28-E药物特性与临床进展 - RC28-E是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通过抑制两种生长因子受体激活来治疗湿性AMD等血管新生性眼病 [2] - 2023年启动治疗wAMD和DME的Ⅲ期临床试验,2024年5月DME的Ⅱ期临床数据在ARVO年会公布,6月发表于《英国眼科杂志》 [3] - Ⅱ期试验纳入156名DME患者,结果显示药物在改善视力、降低视网膜厚度及缓解黄斑水肿方面表现优异 [3][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递交DME适应证上市申请,2026年年中递交wAMD适应证申请 [5] 国内眼科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抗VEGF眼药正从仿制向创新过渡,荣昌生物RC28-E、信达生物IBI302等双靶点药物代表创新方向 [6][9] -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专利到期后,齐鲁制药QL1205已获批,博安生物LY09004、迈威生物9MW0813等生物类似药计划2024年申报上市 [9] - 信达生物IBI302在ARVO年会公布的Ⅱ期数据显示其兼具抗新生血管和抗黄斑萎缩潜力,给药间隔优于传统药物 [9] 荣昌生物研发管线战略 - 作为ADC龙头企业,公司2024年两笔BD交易标的均为融合蛋白药物(泰它西普和RC28),后者覆盖wAMD、DME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条眼科管线 [6] - 公司眼科管线进度领先于多数国内同行,RC28-E是进展最快的国产双靶点眼科创新药之一 [6][9]
兆科眼科3个核心药物有望一年内获批 公司市净率低于1,是否被低估? 创始人作出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3:37
公司概况 - 兆科眼科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拥有最全面眼科药物研发管线之一的创新药企 [4] - 公司身后有GIC、高瓴资本等明星创投机构支持 [4] - 2024年上半年股价涨幅约140%,但市净率仍低于1,可能存在低估 [4] - 目标在未来一年半内将上市产品数量从6个增至12个,形成行业影响力 [14][15] 研发管线进展 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NVK002) - 2024年1月0.01%剂量简化新药申请获药监局受理,7月0.02%剂量获批新药上市申请(二类创新药) [5] - 采用专利配方解决稳定性问题:pH值接近中性、不含防腐剂,临床显示安全性/耐受性与安慰剂相当 [8] - III期Mini-CHAMP研究显示:患者脱落率<10%、用药依从性>95%,疗效稳定性与临床质量双重优势 [9] - 中国适龄儿童达4000万/年,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可容纳3-4家企业竞争 [7] 环孢素A眼凝胶(中重度干眼症) - 2024年5月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预计审批流程将快于常规 [10] - 临床数据显示:治疗2周即可显著改善体征,患者依从性达98.94% [11] - 2023年曾主动撤回申请以配合新审评指引,本次申报基于与药监部门充分沟通 [10] - 全球干眼症患病率5%-50%,亚洲更高;国内患病率21%-52.4% [10] - 2024年6月获FDA批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11] 贝伐单抗眼内注射溶液(TAB014) - 2024年6月申报上市,是国内首个用于wAMD的贝伐单抗眼科制剂 [11] - 中国wAMD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2.415亿美元增至2030年35亿美元(CAGR 27.5%) [11] 其他进展 - 2024年7月治疗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美法仑获FDA孤儿药资格认证 [12] 行业前景 -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处于"爆发前夜",类比10年前肿瘤药或20年前高血压/糖尿病市场 [4] - 近视防控、干眼症、wAMD等细分领域存在显著未满足临床需求 [7][10][11] - 兴齐眼药滴眼剂年收入超13亿元(未单独披露阿托品数据),显示市场容量 [7] 商业化策略 - 强调产品差异化:阿托品注重用药舒适度与依从性(>95%) [8][9] - 环孢素A眼凝胶通过剂型创新提升便捷性与安全性 [10] - 核心产品均计划国内外双线推进,贝伐单抗定位经济高效疗法 [11][12] - 已组建商业化团队,未来18个月是产品获批关键窗口期 [15][17]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股价翻倍,但较IPO发行价16.8港元仍有差距 [15] - 市值回升动力取决于核心产品按期获批及商业化表现 [17]
港股国际化眼科创新药第一股!拨康视云成功登陆港交所
钛媒体APP· 2025-07-03 17:12
公司上市概况 - 拨康视云于7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592HK,发行价1010港元/股,IPO市值达8473亿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522亿港元 [2] - 公司成为港股市场"国际化眼科创新药第一股",是倚锋资本2025年收获的第二个IPO [4] - 上市募资将加速核心产品管线研发,特别是全球首创性药物CBT-001 [2] 核心产品管线 - CBT-001:针对翼状胬肉的滴眼剂,已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全部患者入组,在美国完成2期临床试验后,正在美国、中国、澳洲等地开展3期临床试验,显著减少血管和结膜充血且耐受性良好 [6][7][10] - CBT-004:治疗血管化睑裂斑的滴眼液,采用多激酶抑制剂,2025年4月在美国完成临床II期研究,初步数据显示优异安全性 [12] - CBT-009:治疗青少年近视的非水剂阿托品滴眼剂,比水剂更稳定且生物利用度更高 [13] - CBT-006: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引发的干眼症新药,已在美国完成II期临床试验 [13] 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MKI平台和ADS平台,分别针对眼表疾病和眼底疾病,构建差异化研发体系 [13] - 目前管线包含八种药物候选物,四款处于临床阶段,四款处于临床前阶段 [4] - 2022年后核心管线研发加速,CBT-001从临床早期推进至III期,CBT-009、CBT-006等从IND阶段进入临床三期 [6] 商业合作与授权 - 2020年4月远大医药以不高于7450万元获得CBT-001大中华区独家权益,并认购563万美元股份持股65% [11] - 2024年8月与日本参天制药签署CBT-001东南亚授权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9100万美元(超65亿人民币)及两位数销售分成 [11]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翼状胬肉全球患病率102%,中国农村高达33%,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34%,目前无专门治疗药物 [7] - 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739亿美元 [16] - 眼科创新药领域被视为"黄金赛道",具备突破性疗法的企业正加速价值释放 [15][16] 资本支持与融资历程 - 2018年以来累计融资113亿港元,获远大医药、中银国际、鼎晖百孚等机构支持 [14] - 倚锋资本2022年参与C轮融资,投资逻辑基于团队实力和全球首创管线 [15]
拨康视云正式上市 百惠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财富在线· 2025-07-03 15:33
IPO上市情况 - 拨康视云于2025年7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592 HK,每股定价10 10港元,录得78倍超额认购[1] - 全球发行约6058 2万股,招股价每股10 2港元,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6 1亿港元[1] - 基石投资人The Reynold Lemkins Group (Asia) Limited投资约280万美金[1] 资金用途分配 - 62 4%用于核心产品CBT-001的持续临床研发[3] - 27 6%用于CBT-009的临床研发及注册备案[3] - 5 5%用于生产设施及商业化活动[3] - 4 5%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3]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CBT-001是全球首个进入Ⅲ期临床的翼状胬肉创新药物,靶向VEGFR、PDGFR等多激酶抑制[8] - 截至2025年5月已完成中国、美国、澳洲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计划2025年提交中美双报上市申请[8] - CBT-001活性成分为尼达尼布,适应症为预防翼状胬肉生长及减少结膜充血,首次临床数据发布于2022年7月[9] 商业化及战略规划 - CBT-001预计2026年上市,公司将向商业化阶段转型[10] - 未来三年计划在全球主要市场建立销售分支机构[10] - 加速CBT-009临床推进,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构建眼科创新药差异化优势[10] 行业竞争格局 - 竞品AG-86893(Allgenesis Biotherapeutics)处于第2期临床,适应症与CBT-001重叠[9] - 竞品RMP-A03(Suzhou Raymond Pharmaceuticals)处于第2期临床,活性成分未公开[9]
拨康视云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60亿港元,专注眼科全球前沿疗法
IPO早知道· 2025-07-03 11:29
公司上市情况 - 拨康视云于7月3日以股票代码"2592"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3] - 全球发售6058.2万股股份,香港公开发行占20%,国际发行占80% [3] - 公开发行获78.78倍认购,全球发行净筹资约5.22亿港元 [3] - 引入两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2280万美元(约1.79亿港元),包括富策控股认购2000万美元和瑞凯集团认购280万美元 [3] - 截至11:25,股价报每股7.27港元,市值超60亿港元 [4] 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管线 - 基于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和抗体药物协同作用(ADS)两项专有技术平台开发眼科药物 [6] - CBT-001有望成为全球首款治疗翼状胬肉的药物,已在美国和中国启动第III期临床试验 [6][8] - CBT-004有望成为血管化睑裂斑的全球首创药物 [6] - CBT-009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已完成第I/II期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7月向FDA提交IND [8] - CBT-009是唯一采用非水性制剂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8] 商业化合作与授权 - 2024年8月与参天制药签署授权协议,授权其在亚洲多国开发、生产和商业化CBT-001 [8] - 2020年将CBT-001的大中华权益授权予远大医药 [8] 行业前景与市场潜力 - 眼科疾病缺乏针对性和高可及性的药物治疗选择,全球范围内存在巨大未满足市场需求 [6] - 国内眼科药品市场规模未来将超百亿美元,是增长性明确的行业之一 [9] - CBT-001一旦获批有望成为翼状胬肉治疗的全球金标准 [9] 投资者评价与公司优势 - 拥有专业且资深的国际化眼科新药研发团队,产品管线布局丰富且具有前瞻性 [9] - 临床推进效率极高,商业化后劲十足 [9] - 获得鼎晖、高特佳投资、建银国际、远大医药等知名机构投资 [9]
兴齐眼药(300573) - 2025年4月29日兴齐眼药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5-04-29 19:36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43 亿元,同比增长 32.42%,利润总额 3.95 亿元,同比增长 49.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38 亿元,同比增长 40.84% [2] - 2024 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75 亿股为基数,现金分红每 10 股派 10 元,每 10 股转增 4 股,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6 亿元,同比增长 53.24%,利润总额 1.78 亿元,同比增长 27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增长 319.86% [3] 阿托品相关情况 销售与产能 - 美欧品®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2024 年销售额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 10%以上 [3] - 截止目前有四条生产线具备生产 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 GMP 资质,现阶段可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将按需扩充产能 [3] 渠道覆盖 - 兴齐®美欧品®已构建全渠道销售网络,与多家民营连锁及单体民营医疗机构合作,公立医院准入工作稳步推进,大部分省份挂网完成,未准入区域周边药店已配备 [3][4][5] - 已在京东、天猫开设旗舰店及大药房,在百度互联网医院等上线,2024 年四季度上市 40 支/盒包装规格产品,与超 200 家连锁药店合作,铺货超 12000 家 [5] 患者情况 - 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上市后受关注,新患者比例高,寒暑期新患者大幅增长 [5] - 新患脱落率受多因素影响,将加强科普教育降低脱落率、提升复购率 [6] 销售目标与预期 - 2025 年目标是超 2000 万人知晓治疗方案,超百万级儿童接受规范合理用药 [7] - 2025 年一季度阿托品业绩有贡献,暂无降价预期 [7] 销售团队与进院情况 - 针对各渠道完成专业团队搭建,制定全渠道营销方案,已进入全国超 4000 家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 [11] 远期规划 - 坚定不移实施全渠道销售战略,推动商零渠道合作铺货,坚持学术推广共建科普宣传网络 [16] 研发管线情况 1 类新药 - 2024 年 7 月申报的 SQ - 22031 滴眼液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干眼症、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7] 低浓度阿托品 - 2024 年 10 月取得 0.02%和 0.04%低浓度阿托品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产品正在审评中,不同浓度可满足不同近视人群需求 [8][9] 重点布局 - 现阶段重点布局眼底疾病产品管线,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等疾病治疗用小分子药和生物药产品 [10] 其他产品情况 - 0.05%环孢素滴眼液(II)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干眼症的环孢素眼用制剂,通过国谈纳入医保,2024 年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 10%以上,2025 年 Q1 销售业绩符合预期,实现两位数增长,期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15] 财务预期情况 - 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有下降风险,公司将优化生产工艺和销售结构,预计销售规模增长,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9] - 随着销售规模增长,费用总金额将增长,但费用率将改善 [9] - 2024 年净利润率为 17.4%,2025 年随着阿托品放量,预计净利率稳定增长 [14] 市场竞争与战略情况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近视防控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采用全渠道营销模式,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他两个浓度产品上市后将优化产品矩阵 [10] - 公司聚焦眼科药品开发,布局创新药管线,为产品出海做准备 [16] 人员与激励情况 - 2024 年较 2023 年,销售人员增加 200 人左右,增量都在阿托品销售团队 [13] - 公司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重视销售人员职业发展与价值实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共同成长 [14]